焦黎

焦黎

焦黎,1975年焦黎進入濟南市紅小兵文藝工作團。1980年調入濟南市呂劇院,1993年進入山東省呂劇院。現任演出二團團長。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文化系統“優秀專業人才”。

基本信息

主要作品

曾在《李慧娘》、《嬰翠》、《王小趕腳》、《苦菜花》、《補天》等劇中扮演主要角色。

所獲榮譽

第二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中國現代戲優秀劇目展演榮獲“優秀主角獎”,山東省青年戲曲演員電視大賽獲“金獎”。

焦黎:十年磨一戲

興路歷程

意外從藝

焦黎 焦黎

焦黎走進戲曲天地,純屬偶然。她在濟南市緯一路國小上學時,就顯示出能歌善舞的天賦,是學校的文藝骨幹。1975年,濟南市紅小兵文工團招收京劇新苗,招考的範圍本無濟南緯一路國小,但恰巧有一天,招考老師走到緯一路國小時,突然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而下。招考老師無奈到緯一路國小避雨,卻改變了焦黎的命運。這時有位招考老師提議,既然來到這裡,我們不妨看看這個學校有沒有好苗子。學校推薦的學生中就有焦黎,11歲的焦黎天真爛漫。焦黎喜歡現代京劇。許多女主角的戲她都會唱,當招考老師問她:“能不能唱上一段給我們聽聽!”焦黎展開歌喉,聲情並茂地表演了《杜鵑山》中柯湘的一段唱腔“亂雲飛”。招考老師瞪大了驚奇的眼睛,連聲說道:“唱得好,唱得真好,你這個學生我們錄取了。”

回家後,焦黎將這個在她認為是喜訊的訊息告知了父母。未曾想父母並不激動,但也未表示反對。通情達理的父母讓女兒自己拿主意,因為他們知道女兒痴迷藝術。其實,當時焦黎在學校學習成績優異,父母期待女兒將來能到高等院校去深造。

年幼成名

1975年,11歲的焦黎進入濟南市紅小兵文藝工作團。當時文工團在全市數千名學生中僅選中了十幾名學員作為培養對象,焦黎也算是個幸運者了。她主攻花旦、刀馬旦,在《打焦贊》中飾楊排風,在《紅娘》中飾紅娘。焦黎十分熱愛京劇,雖苦不覺得苦。練功、吊嗓從不用老師招呼,主動去做。她期待有朝一日成為一名京劇名角。正當焦黎準備放飛自己理想雙翼時,1980年,濟南市文化局決定調焦黎這批演員去濟南市呂劇院工作,幾年的京劇舞台實踐,讓她對京劇產生了濃厚興趣,“兩難”之後,還得服從組織分配。她不情願地來到了市呂劇院,由京劇演員變成一名呂劇演員。

焦黎 焦黎

焦黎來到呂劇院後,由於她天賦較高,很快受到院領導的器重。1980年,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胡芝風到濟南演出京劇《李慧娘》,引起轟動。濟南呂劇院決定將《李慧娘》移植成呂劇,並決定主角李慧娘由16歲的焦黎主演。由京劇演員成為呂劇演員,將京劇劇目變為呂劇劇目,這對於年輕的焦黎來說,任務很重,唱念做舞都要儘快向呂劇靠攏。好在焦黎天賦出眾,又具有京劇的基本功,經過幾個月的排練,呂劇《李慧娘》終於搬上舞台,大獲成功。首場演出時,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郎鹹芬、林建華等看完演出後,很興奮,專程到後台看望了焦黎和其他演員,並對焦黎大加讚揚。郎鹹芬說,我為呂劇有這樣優秀的接班人感到高興,焦黎是一名很有潛質的演員。

焦黎主演《李慧娘》一炮走紅,這位16歲的少女如同一顆呂劇新星,正在冉冉升起。隨著舞台實踐,焦黎也慢慢地喜歡上了呂劇藝術。呂劇有其獨特的審美優勢,土鄉土色,不拘泥於行當,對演員拓寬戲路有益。自此後,焦黎便在呂劇藝術天地里馳騁。先後在《姊妹易嫁》、《王小趕腳》、《借年》、《小姑賢》、《蔡文姬》、《竇娥冤》、《嬰翠》等劇中扮演主要角色,成為院裡的當家旦角。作為一名演員,誰不想做紅花,讓綠葉來扶?但一直擔當主演的焦黎,有時也去做一片綠葉。1986年,在濟南呂劇院排演的《孽姻緣》中,焦黎為一名名氣沒有自己大,年齡比自己小的演員當配角,飾演劇中的一名丫環。後來焦黎在全市的一次演講中就講了自己甘當配角的理由,她提出了先做人再做藝術家的理念。

焦黎 焦黎

焦黎由京劇改學呂劇,使她體悟到藝術之間的相融性。1987年,焦黎又學起了民歌,她說呂劇比較接近山東民歌。通過學習民歌,她研究出一套與呂劇有機結合的科學發聲方法。焦黎認為,隨著時代的變化,呂劇的唱腔也應有所變化,要有時代感,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因此,她在演唱中,能運用民歌的發聲方法,使唱腔更加動的,更有韻味。有的觀眾說,聽焦黎的演唱,感到輕鬆、優美、灑脫,韻味濃郁。

理解藝術相融的道理,焦黎又涉足影視圈,她在電視劇《法官老張——審牛記》中飾演女主角,該劇曾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受到觀眾青睞。1993年,在電視劇《大海的呼喚》中,她扮演研究生李霞。她先後在戲曲電視劇《大地深情》、《苦菜花》、《金秋湖畔》、《無品芝麻官》中飾演主要角色。焦黎認為,自己有機會涉足影視圈,對於自己從事呂劇舞台藝術是有幫助的。戲曲講究程式化,而影視更注重生活化,雖然表演方式有所不同,但如果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可起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效果。如果能將程式化融入一些生活化的表演手段,會使戲劇更加生動,更加接近觀眾,尤其會受到青年觀眾的歡迎。焦黎對於自己在《大海的呼喚》中扮演的研究生李霞比較喜歡。她認為這是自己在影視劇中塑造的比較成功的一個人物。她表演起來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演出人物的神韻。

再創輝煌

焦黎 焦黎

焦黎一直渴望在呂劇現代戲中塑造一個新角色。她這個想法已經持續了十幾年。2003年,機會終於來臨了。這時,山東呂劇院計畫創作演出大型現代戲《補天》。該劇主要是講建國後,8000名山東援疆女兵愛情和生活的故事,焦黎飾演劇中女主角小沂蒙。焦黎拿到劇本後,她邊讀劇本,邊潸然淚下,劇中的小沂蒙太感人了。作為一個革命老區的農村姑娘成為一名邊疆女戰士,一名勞動模範。但劇中的小沂蒙只有不到20歲的年齡,而焦黎已經40歲了,年齡相差了一倍。但是具有深厚藝術功力的焦黎很好地把握了小沂蒙這個人物。焦黎對筆者說,我在塑造小沂蒙這個人物時,從內心去把握她,感受她,把自己置身於人物當中。要塑造好這個人物,唱念都很重要,從念白到唱腔,她都在體悟如何更加符合小沂蒙這個形象。在念白時,她注意運用沂蒙山區的語音,把聲音控制得清純一些,節奏放慢一些,在唱腔上更加純樸自然一些。“俺爹說了,叫俺聽領導的。”這是小沂蒙在劇中重複了多遍的一句樸實真誠的話語,從這句話語中也可看出小沂蒙的單純和可愛。劇中最感人的是當組織上決定讓她嫁給老兵石駱駝,她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愛人”石駱駝時,無法去接受這位又老又醜的老兵為丈夫。這時的小沂蒙思想發生了強烈的碰撞,就不再“聽領導的了”。因為理想與現實發生撞擊,她無法從心理上去接受石駱駝。“風聲起沙侵天月迷西山,夜徘徊洞房外陣陣心酸。眼見他人又老話又蠻,一臉油泥,滿身腥膻,破衣爛衫灰跡斑斑,這叫俺怎與他同床共枕到百年?有心退證唇難啟,違心相隨心不甘。事到臨頭該咋辦?爹!娘啊!爹!娘啊!我坐不寧,站不穩,滿腹苦衷無處言……“在演唱這段唱詞時,焦黎有意控制自己情感。她說,每次在排練時,我均唱得聲淚俱下,泣不成聲,有時因為悲傷過度都唱不下去了。因此,在演出時,自己必須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否則就有可能因為過於悲傷無法演唱下去。由此可見,焦黎已經與劇中的小沂蒙融合在一起。

在一場風暴中,在一場生與死的考驗中,小沂蒙在與石駱駝共同與風暴搏擊中,使雙方拉近了距離,最終使心靈融合在一起。”大哥呀,你莫遺恨,莫心傷,莫恨小妹性魯莽。喜今日咱生未同床死同穴,不能同生卻同亡!百年後沂蒙我音容永不化,再與你共攜手重做夫妻來邊疆。“小沂蒙與石駱駝面對生死考驗,相擁相偎。這段唱腔唱出小沂蒙對石駱駝情感的變化。這種情感真摯,感人肺腑,可歌可泣。小沂蒙與石駱駝犧牲的場面十分悲壯,也十分感人。一條火紅的圍巾更為兩位英雄的戰士增添了悲壯的色彩。焦黎在整齣戲中,很好地把握了小沂蒙這個人物,既做到了形似又做到了神似。

甘當人梯

如今焦黎是山東省呂劇院二團團長,二團是呂劇院的一支後備力量,團里多數是年輕演員。焦黎說,呂劇事業要後繼有人,必須要注重培養新生力量,自己有這個責任。機會對於年輕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她深知更多的舞台實踐,才能讓青年演員逐步挑起大梁。

呂劇著名演員盤點

呂劇,又名“化裝揚琴”、“琴戲”,流行於山東和江蘇、安徽部分地區,起源於山東以北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迄今有100年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