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承祥家譜

潘承祥家譜

潘承祥家譜此概念,顧名思義,是指當代辭賦名家、國學大師、中國桐城賦派的創立者---潘承祥先生的先輩和家族的世系關係、重要人物事跡,以及潘姓在桐城前後演變過程的書證。

基本信息

概述:

潘承祥家譜潘承祥家譜
【潘承祥家譜】此概念,顧名思義,是指當代賦名家、大師、中國桐城派的創立者---潘承祥先生的先輩和家族的世系關係、重要人物事跡,以及潘姓在桐城前後演變過程的書證
【潘姓起源】
出自「」,以字為氏。春秋時,楚國的潘氏是公族子弟的後代,在楚國是很有勢力的家族。據《通志*氏族譜》及《潘岳家譜》載,春秋時楚之公族,潘崇氏也。楚成王時任世子商臣之太師。《 通志*氏族略三》 :“潘氏,羋姓,楚之公族,以字為氏。潘崇之先,未詳其始或言畢公高之子季孫食采於潘,謬矣。潘岳家風詩自可見。晉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漢有潘瑾,後漢有潘勉。”《姓氏尋源》記載,潘姓是“楚公族羋姓之後,以字為氏”,潘崇為桐城潘姓先祖。
【起源變遷】
楚成王時,潘姓有潘崇為太子商臣老師,楚成王預另立太子,潘崇支持商臣,並成功地使之繼位為楚穆王。助商臣有功,封太師,穆王把任太子時財產賜他。潘姓在楚為有勢力的家族。後人尊他為潘姓始祖。春秋戰國時,潘姓主要在今湖北省境內發展。漢時,有潘姓北遷至河南滎陽中牟,至三國時發展興旺,魏晉時遂成為當地一大郡望。第一次進入南遷廣東,是西晉,後又發展到湖北、江蘇、浙江。唐初,由江蘇擴散到江西唐至宋,在今江西省境形成了潘姓郡望。宋以後,江西是南方姓繁衍的主要地區之一。
孫慧基公元1868年)所撰《戴氏宗譜》序載:“戴氏之遷桐由婺源,分派距今二十世矣。桐之望族不下十餘姓,戴氏稱極盛焉。”。其中,桐城派的啟蒙人物戴名世也由江西婺源,遷徙至桐城。《戴氏宗譜序》云:“吾戴氏系出微子,為神明之胄,支裔最為蕃昌,蔓延於天下而莫盛於新安。吾桐之戴遷自新安,已三百餘年於今。家世躬耕讀書,仕宦皆不顯,而十餘世譜系皆存”。據戴其復康熙四十六年所撰《續修家譜說》云:“桐之始祖勝二公,則遷自徽之婺源,其為隆埠一源也,無疑矣”。《倉前墓記》云:“戴氏始遷居東郭之倉前,遂相沿曰倉前戴。倉前者,合族發祥之始基也。自二世祖仕謙開葬於茲,三世祖禎公及四世祖子璋,並子瓊、子瓚、子珉、子□,五世祖文杰、文清諸公俱葬於茲,因為住城,而六世、七世補葬者,不可勝舉”。
清初朱書云:“吾安慶...神明之奧區,人物之淵藪也。元之以後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強半徙自江西,其徙自他省會者錯焉,土著才十之一二耳。”。據考證,瓦屑壩、瓦西壩、瓦家壩,為現江西波陽蓮湖鄉西之古渡口瓦屑壩。元,瓦屑壩為鄱陽湖渡口。元以前徽州太平,人口膨脹,逐漸溢出,遷入富裕之饒州與九江郡。
元末戰亂頻仍,為避戰火,百姓遷移。安慶,經宋金對峙,長期處戰爭前沿,人稀地蕪,至元末未復。安慶臨長江,為彼時徽州、饒州移民首選之地。明初,政府對移民墾土合法化,享賦惠,吸引百姓;剝宗勢而集中移民(民間稱“趕散”,宗族人分而治之)。饒州瓦屑壩,時為官方指定港口承擔起移民之重任。
元末明初百餘年,來安慶移民數32萬之多,占同期安慶府人口近八成。明末,為躲避戰亂,潘姓一支由江西婺源,自發地經官方渡口---饒州瓦屑壩,遷至安徽桐城雙港潘家祠。其世祖列表如下:一世祖曰潘江;二世祖曰潘維雄;三世祖曰潘章;四世祖曰潘紇;五世祖曰潘昆;六世祖曰潘素震;七世祖曰潘成臨;八世祖曰潘鴻光;九世祖曰潘法昌;十世祖曰潘俊;十一世祖曰潘顧;十二世祖曰潘斯成;十三世祖曰潘相;十四世祖曰潘陛;十五世祖曰潘學固;十六世祖曰潘鴻富;十七世祖曰潘名傑;十八世祖曰潘承祥。
潘姓家譜
第一代:潘江:明末大儒,明末清初文學家、人,桐城派大家戴名世(字潛虛)、方苞(字望溪)皆從其學。《桐城縣誌》載:明末,縣內講學論政之風更盛,錢澄之等結“澤園社”,潘江等組織文會。清代,桐城派崛起,力倡辦教育。戴名世先祖以教館營生,師從潘木崖,承繼父業,設帳授徒。著有《木崖詩集》、苦心輯錄《龍眠正雅》及與人合輯《龍眠古文》。桐城派“五祖”(潘江,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之一,桐城派之奠基人戴名世的老師。據何尊武《桐城派淵源探考》載:“潘江,字蜀藻,號木崖,人稱木公,桐城人。”主宰文壇三十餘年。潘季野搜其殘稿十卷刊行。《桐城派先驅·戴名世評傳》云:“戴名世青少年時代,深受其祖父輩與通博碩學隱逸之士以及前朝英烈之影響。同里博學隱士潘江者,予名世影響為最大。潘江,號木崖,尤專於詩、古文,與海內名流以詩文相交,明亡後,潛歸桐城,吟詩論文,娛情山水,其後清廷曾兩次徵用隱逸文士,潘江有名在冊,託故不就,仍隱居鄉里,獎掖後學,培育人才。戴名世尤嘆服欽佩潘公之高風亮節與學識情操,27歲師事潘公,尊為導師。潘公亦器重戴氏異常,賞識有加。”。潘江的兄弟:潘源、潘海、潘河、潘。潘江的妻子:孫氏,生二子,維信、維雄。潘海-無後傳、潘-無後傳。
第二代:潘維雄:妻曾氏,生三子,曰克、曰章、曰況(況,軍旅戰死,不知所蹤)。 
第三代:潘章:妻柳氏,彭氏(病卒)。柳生二子,曰紇、曰圭。章,曾講學於鄉里,後出家為僧人。
第四代:潘紇:妻李氏,晚年得一子,曰昆。紇,繼母業,經商於九江,道旺而返桐邑,富甲皖隅。
第五代:潘昆:婚後,戎邊新疆未歸,生死不詳。妻,生一子,曰素震。
第六代:潘素震:無實據資料,姑存待考。僅知其一子,曰成臨。素震,晚年得怪癖而壽寢。
第七代:潘成臨:以教館為業,授徒。妻劉氏,生一子一女,曰鴻光、曰如燕。
第八代:潘鴻光:承襲父志,授業鄉里,中年病殞。妻姚氏,生三男,曰:法昌、安昌、桐昌。
第九代:潘法昌:生平不詳。妻孟氏,生一子曰俊。
第十代:潘俊:妻周氏,生四子,曰:顧、氓、發、緒(發無後而絕)。
第十一代:潘顧:妻氏、趙氏,生三子,曰:斯成、潛成、桓成。均承父業。
第十二代:潘斯成:妻馮氏,生一子二女,曰:相、姍兒、巧兒(巧,未嫁絕嗣)。
第十三代:潘相:妻姓不詳,其子,曰陛。
第十四代:潘陛:號夢碑館主。曾中解元(舉人第一名),“詩書畫”時稱三絕,故有“江南才子”美稱。1922年冬告老還鄉的舒斯笏,應縣長潘陛的邀請,擔任《黟縣四志》總編。潘淇:少有奇才,堪稱標新立異之良材。然時運不濟,命運多蹇,多次應試,皆不取。後以拔貢與鄉賢許世英(靜仁)(曾任皖省主席等要職)同科,發補江西某知縣,因故未赴任。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在欣賞淇書後,大加讚賞。道德文章是為傳承有序。
第十五代:潘學固:(1893-1982年),潘木崖之苗胄也,名重,亦字行,號老學,安徽桐城人,世代書香。享年九十,其兒孫滿堂,或習文、或練武、或經商、或從軍,皆聞人也。其三子曰鴻富。曾於抗戰間暫避重慶。先生與書法名流、學者潘伯鷹諸賢相交甚厚。解放後奉母(潘母王仲淹老人善詩,乃名門閨秀,為上海虹口區政協委員。曾為解放一江山島及歡送青年入伍,歌頌盛況呈毛主席斧正,即得毛主席獎謝,歿時九十又五)之命赴滬,久居上海,被聘為上海文史館館員。館內活動皆由潘先生主持。國畫大師劉海粟,藝術名流趙朴初、方去疾以及日本名書家川上景年等皆與先生友善並對學固先生書刻藝術倍加推崇。潘田:堂弟兄,亦通儒也。
第十六代:潘鴻富:字高台。有二子,曰名俊、名傑。
第十七代:潘名俊:(略)。潘名傑:有三子一女,長子名承祥、中子名承覺、末子名承國。承國不幸,1969年遭遇特大水災而早夭,壽3歲耳。一女名愛寶。
第十八代:潘承祥:生於1965年,字龍鳳,號文都狂人、雷池賦翁。秉承家學,創桐城辭賦派,桐城派後裔。
【潘姓歷史文化名人】
1、 潘崇春秋楚成王時太師,助楚穆王繼位有功,被穆王封為太師,兼掌上環列之尹
2、 潘 岳(247-300)西晉文學家,《閒居賦》《悼亡詩》世傳,輯有《潘黃門集》。
3、 潘 尼(約250-311)西晉文學家,與潘岳世稱“兩潘”。輯有《潘太常集》。
4、 潘 美(925-991)北宋檢校太師、忠武軍節度使,大名人。
5、 潘騫: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屢建大功,在開寶年間,被封為武威將軍節度使。
6、 潘大臨 宋代詩人,黃崗人。從蘇軾黃庭堅、張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 潘 閬(?-1009)宋詩人,大名人,官至滁州參軍。著有《逍遙集》。
8、 潘 翼 宋代學乾,青田人。貫穿諸子百家,著九域賦、工古文,邑人登科出其門。
9、 潘季訓(1521-1595)明代水利家,號印川,烏程人。有《兩河管見》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際思想家,浙江慈谿人。著有《求仁錄》。
11、潘檉章(1626-1663)明清之際學者,吳江(今江蘇)人。著有《國史考異》。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學者,字次耕,吳江(今江蘇)人。曾參與纂修《明史》。
13、潘奕雋:清初書畫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叢三松堂集》,遍誦藝林。
14、潘恭壽:清初畫家,其族第多人都是當時知名畫家。
15、潘 韜 清將領,吳川人。乾隆中任閩浙督標水師營參將,守台有功,官至南澳鎮總兵。
16、潘仕成,清廣東番禺人。好藏書。道光間輯刊《海山仙館叢書》,首開於古籍之外。
17、潘齡皋,清末進士。河北安新人。歷官甘肅布政使等。
18、潘光旦,中國著名社會學家、優生學家。江蘇省寶山羅店鎮人。
19、潘世忠(1889--1930) 江蘇青浦趙巷鄉人,我國第一個駕駛自製飛機的人。
20、潘德明:1908年生於湖州市,我國第一個腳踏車旅行家,1976年逝世,終年68歲。
21、潘序倫(1893-1985)中國會計學家。江蘇宜興人。著譯有《會計學》等。
22、潘梓年(1893-1972)中國哲學家。宜興人。建國曾任中南軍政會教育部長等職。
23、潘 菽(1897-1988)中國心理學家。宜興人。九三學社創始人之一。
24、潘漢年(1906-1977)宜興人。左翼文化運動領導人之一。上海解放任常務副市長等職。
25、潘天壽(1897--1971) 中國畫家、美術教育家。浙江寧海人。有《中國繪畫史》等。
26、潘江:明末大儒,明末清初文學家、詩人,桐城派大家。
27、潘學固(1893-1982年),潘木崖之苗胄也,亦字行,號老學,世代書香。
28、潘承祥:當代辭賦名家,國學大師,中國桐城賦派開山鼻祖,網路辭賦運動先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