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古家珍》

《潔古家珍》

綜合性醫書。一卷。此書分述風、破傷風、癘風、傷寒、咳嗽、吐、熱瘧、眼、衄血、消渴、瘡瘍諸病證。論證簡要,選方講求臨床實效而不泥於古,自擬效方也屬平正取可取。現有《濟生拔萃》本。

基本信息

簡介

《潔古家珍》 潔古家珍

張元素以研究臟腑病機為中心,成為一派醫家之開山。對於脾胃病的治療方法成為易水學派師弟相傳的家法,其弟子李東垣王好古均為中國醫學史上青史留名的人物。張氏對藥物學的貢獻很大,其所撰《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一文,探討藥物功效及臨床套用,後被李時珍收入《本草綱目》之中,可見其學術影響之一斑。

作者

張元素

字潔古,金之易州(河北易水縣)人,生卒之年無以確切考證而不詳。其所處時代略晚於與其同時期的醫家劉完素。著有《醫學啟源》《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 、 《潔古家珍》以及《珍珠囊》 。其中《醫學啟源》與《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最能反映其學術觀點。

張元素在《內經》臟腑理論的啟示下,結合自己數十年的臨床經驗,總結了以臟腑寒熱虛實以言病機的學說,將臟腑的生理、病理、辨證和治療各成系統,較前又有提高,使臟腑辨證說由此而漸被眾多醫家所重視,臟腑病機理論也被不少醫家所研究。至清代,則臟腑辨證理論趨於完善,現已成為中醫辨證理論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可見,張元素的臟腑辨證說對中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除心包絡之外,對於每一臟腑,張元素均從生理、病理、演變、預後以及治療方藥等方面進行闡述,各成體系,較為系統。此外,張氏還對藥物學研究頗有發揮,尤其在藥物學的理論認識和臨床臟腑用藥方面,更為突出。張氏根據《內經》的理論,強調藥物的四氣五味之厚薄,是影響藥物作用的重要方面。正由於藥物有四氣五味厚薄的不同,因此藥物作用才會出現升降浮沉的區別。因此,對於每一藥物功用的解釋,他強調首先應明確其氣味厚簿,然後再進一步闡發其功效,使中藥學的理論與其臨床效用緊密結合起來,推動了中藥學理論的發展。

此外,藥物歸經理論也非常被張氏所重視。他認為,不同的藥物對於不同臟腑的效用所以不同,是因為其各歸於某一經的緣故。因此,了解藥物的歸經,就可以掌握其藥效特點。如同一瀉火藥,黃連則瀉心火,黃芩瀉肺火,白芍則瀉肝火,知母則瀉腎火,木通則瀉小腸火,黃芩又瀉大腸火,石膏則瀉胃火。柴胡瀉三焦火,必佐以黃芩,用柴胡瀉肝火,必佐之以黃連,瀉膽火亦同。其所以都是瀉火藥而藥效不同,就是由於它們的歸經各不相同。如果歸經不同,無的放矢,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歸經理論的發明,是對中藥學理論的重大發展,它說明了為什麼不同的藥物在臨床上取得不同療效的道理,既是臨床經驗的很好總結,又為辨證施治、遣藥處方提供了中藥效用的理論依據,推動了中藥學的發展。而且,張氏在歸經學說理論的啟示下,進而又提出來引經報使之說,如羌活為手足太陽引經藥,升麻為手足陽明引經藥,柴胡為少陽、厥陰引經藥,獨活為足少陰引經藥等。認為以上這些藥物配伍於方劑之中,可以引諸藥歸於某經某臟腑,以加強方劑的效用。張氏提出的引經報使理論,現已被廣泛套用於方劑學,對臨床有著積極的意義。

張元素對於脾胃病的治療,有著比較系統、完整的方法。他將脾胃病的治療總結為土實瀉之,土虛補之,本濕除之,標濕滲之,胃實瀉之,胃虛補之,本熱寒之,標熱解之等具體治療原則。土實瀉之,包括瀉子、涌吐、瀉下。土虛補之,包括補母、補氣、補血。本濕除之,包括燥中宮、潔淨府。標濕滲之,包括開鬼門。胃實瀉之,包括瀉濕熱,消飲食。胃虛補之,包括補胃氣以化濕熱、散寒濕。本熱寒之,主要是降火。標熱解之,主要是解肌等等。他根據脾喜溫運,胃宜潤降的生理特點,分別確定了治脾宜守、宜補、宜升,治胃宜和、宜攻、宜降等治則,為後世進一步完善與深化脾胃病辨治綱領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此外,張元素還創製了治療脾胃病的代表方劑——枳術丸。該方具有治痞、消食、強胃的功效。用白朮二兩,枳實麩炒黃色去穰一兩。同為極細末,用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湯下,不拘時日。本方系從《金匱要略》中枳術湯演變而來。《金匱要略》此方是枳實用量重於白朮,以消化水飲為主,兼顧脾胃。張氏改湯為丸,白朮用量多於枳實,則以補養脾胃為主,兼治痞消食。配荷葉芬芳升清,以之裹燒。又用米飯為丸,與術協力,則更能增強其養胃氣的作用。於此可見,張氏對於脾胃病的治療,其主導思想,乃是以扶養後天之本為先,而輔之以治痞消食,此即張氏所謂“養正積自除”的治療觀點。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四)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金匱要略》
《回回藥方》
《解圍元藪》
《金匱發微》
《金匱鉤玄》
《集驗背疽方》
《活幼心書》
《急救良方》
《回生集》
《濟生拔萃》
《濟陰綱目》
《簡明醫彀》
《絳囊撮要》
《焦氏喉科枕秘》
《潔古家珍》
《惠直堂經驗方》
《活法機要》
《活人心法》
《活幼口議》
《金匱要略簡釋》
《金匱要略淺注》
《金匱要略心典》
《金匱玉函經》
《金匱玉函經二注》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金子久醫案》
《經絡全書》 
《經效產寶》
《經驗良方全集》
《景景醫話》
《景岳全書》
《景岳全書發揮》
《彙刊經驗方》
《簡易備驗方》
《簡易醫訣》
《活幼心法》
《絳雪園古方選注》
《會元針灸學》
《活幼珠璣》
《霍亂論》
《霍亂審證舉要》
《金匱方論衍義》
《霍亂新論》
《金匱懸解》
《雞峰普濟方》
《金匱要略編注》
《金匱要略方論本義》
《躋壽館醫籍備考》
《金匱要略今釋》
《金匱要略論注》
《洄溪脈學》
《金匱要略述義》
《金匱要略五十家注》
《急救仙方》
《金匱要略譯釋》
《金匱翼》
《急救異痧奇方》
《混俗頤生錄》
《集驗簡易良方》
《集驗良方拔萃》
《近時十便良方》
《經絡彙編》
《洄溪醫案》
《經絡學說的理論及其運用》
《經絡之研究》
《經脈分圖》
《經脈圖考》
《濟世良方合編》
《經驗良方》
《濟世續方》
《經驗奇方》
《回瀾社醫書四種》
《濟嬰撮要》
《家傳醫秘》
《簡易普濟良方》
《潔古老人珍珠囊》
《金匱要略學習參考資料》
《幾希錄良方合璧》
《金鏡內台方議》
《金匱要略方論集注》
《經穴纂要》 
《濟世方》
《金匱方歌括》
《金蘭循經》
《簡明中醫學》
《繼志堂醫案》
《金匱教學參考資料》
《景岳新方砭》
《經絡歌訣》
《金匱要略釋義》
《濟陽綱目》
《簡明中醫兒科學》
《腳氣治法總要》
《簡明中醫婦科學》
《簡明中醫內科學》
《金匱要略直解》
《活人事證藥方》
《金創瘈瘲方》
《濟陰近編》
《濟世新編》
《濟世良方》
《金笥玄玄》
《濟世養生集》
《金匱要略淺注補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