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概述
中醫文獻中的消渴有兩
種不同含義。漢代《傷寒論》厥陰篇中的消渴是指症狀;而《金匱要略》的消渴則是指病名。消渴病名《內經》稱為消癉,根據發病機理及臨床表現,而有消渴、肺消、鬲消、消中等名稱。《金匱要略》立消渴專篇,提出三消症狀及治療方藥。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認識到消渴病易並發癰疽和水腫等。金元時代劉河間、朱丹溪等提倡三消燥熱學說,主張以清熱瀉火,養陰生津為治療原則。明代趙獻可、張景岳等提倡治三消當以治腎為本。病因
素體陰虛,五臟虛
弱:素體陰虛,五臟虛弱是消渴病發病的內在因素。素體陰虛是指機體陰液虧虛及陰液中某些成分缺乏,特別是腎脾兩髒的虧虛在消渴證的發病中起決定作用。飲食不節,形體肥胖:長期過食肥甘,醇酒厚味,損傷脾胃,脾胃運化失司,積熱內蘊,消谷耗液,損耗陰津,易發生消渴病。目前已公認肥胖是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發生的一個重要環境因素。近年國內外大量流行病學的調查資料表明,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於長期攝取高熱量飲食,或過多膳食,加之體力活動的減少,身體肥胖,糖尿病的發病率也逐漸增高。這與傳統醫學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精神刺激,情志失調:長期過度的精神刺激,情志不舒,或郁怒傷肝,肝失疏泄,氣鬱化火,上灼肺胃陰津,下灼腎陰;或思慮過度,心氣鬱結,郁而化火,心火亢盛,損耗心脾精血,灼傷胃腎陰液,均可導致消渴病的發生。
精神神經因素在糖尿病發生及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近數十年來已被舉世公認。現代醫學認為伴隨精神的緊張、情緒的激動、心理的壓力及突然的創傷等,可引起生長激素、去甲腎上腺素、胰升糖素、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拮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增加,而使血糖升高。
外感六淫,毒邪侵害:外感六淫,燥火風熱毒邪內侵散膏(胰腺),旁及臟腑,化燥傷津,亦可發生消渴病。如秦景明在《病因脈治》中將消渴病根據病因不同分為外感三消(燥火三消、濕火三消)和內傷三消(積熱三消、精虛三消)。外感三消即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所引起的消渴病。
久服丹藥,化燥傷津:在中國古代,自隋唐以後,常有人為了壯陽縱慾或養生延壽而服用礦石類藥物煉製的丹藥致使燥熱內生,陰津耗損而發生消渴病。許多古醫籍中都有嗜服丹藥發生消渴的記載。現代醫學認為,確有一些化學毒物如四氧嘧啶、鏈脲菌素、吡甲硝苯脲以及某些藥物如口服類固醇避孕藥、腎上腺皮質激素均可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長期飲酒,房勞過度:中國歷代醫籍十分強調嗜酒及房勞過度與消渴病有關。認為長期嗜酒,損傷脾胃,積熱內蘊,化燥傷津;或房室不節,勞傷過度,腎精虧損,虛火內生,灼傷陰津,均可發生消渴病。
病機
綜合中國傳統醫學古今文獻及
分析消渴病從發病至死亡全過程的臨床資料,可將消渴病漫長病程中的病機特點歸納如下:①病變早期,陰津虧耗,燥熱偏盛。中國歷代醫學文獻在論述消渴病發病機理時大多以陰虛燥熱立論。消渴病早期,基本病機為陰津虧耗,燥熱偏盛,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燥熱愈甚陰津愈虛,陰津愈虛燥熱愈盛,二者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消渴病的病變部位雖與五臟有關,但主要在肺、脾(胃)、腎三髒。
②病程遷延,氣陰兩傷,脈絡瘀阻。若消渴病早期得不到及時恰當的治療,則病程遷延,陰損耗氣,燥熱傷陰耗氣而致氣陰兩虛,同時臟腑功能失調,津液代謝障礙,氣血運行受阻,痰濁瘀血內生,全身脈絡瘀阻,相應的臟腑器官失去氣血的濡養而發生諸多併發症。
③病變後期,陰損及陽,陰陽俱虛,人之陰陽互根,互相依存。消渴病之本在於陰虛,若病程遷延日久,陰損及陽,或因治療失當,過用苦寒傷陽之品,終致陰陽俱虛。
另有少數消渴病患者發病急驟,病情嚴重。迅速導致陰津極度損耗,陰不斂陽,虛陽浮越而出現面赤煩躁,頭痛嘔吐,皮膚乾燥,目眶下陷,唇舌乾紅,呼吸深長,有爛蘋果樣氣味。若不及時搶救,則真陰耗竭,陰絕陽亡,昏迷死亡。
常見症狀
1.口甘、口粘口甜為中消先兆,中消又稱脾消或脾癉。甘,甜也,口甘,即口中有甘甜味道,戰國時期《黃帝內經》即已有糖尿病口甜先兆的記載,並指出了產生口甜的機制。如《素問·奇病論》曰:"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口甜為脾胃濕熱,熱蒸上迫脾液外溢所致,或脾虛不能攝精緻髒精外漏,為中消先兆。口粘為脾胃濕熱的象徵,濕熱型消渴病人往往以口粘為先兆。2.口乾口乾為上消先兆,亦即為肺消的先軀症狀,燥熱傷肺致肺津不布或陰虛灼津,皆可致津不上承而口乾,口乾常為肺消的最早信號。
3.性慾亢進下消多為腎消,性慾亢進可為下消的最早信號,且常出現"強中症",為燥熱傷腎,擾動相火之故,到糖尿病典型症狀出現時則反易發展為陽痿,而且是十分頑固的陽痿。
4.屢發瘡癤屢發瘡癤,此起彼伏,為糖尿病的較早信號,大多發生在作渴之前,如《諸病源候論》所說:"其病變多發癰疽",糖尿病在出現典型症狀之前,不少病人多先有頑固的此起彼落的瘡癤史,
5.肥胖逐漸肥胖,體重遞增,是糖尿病發作前的信號,但糖尿病一經典型發作即逐漸轉為消瘦。
檢查
精神性煩渴:以煩渴多尿為臨床特點,由於多飲常導致多尿、低比重尿,症狀可隨情緒而波動是本病最典型的特徵。實驗室檢查提示尿激素水平正常。診斷鑑別
氣陰兩虛型消渴日久,熱盛傷津,津傷氣耗,每可導致氣陰兩虛,症見神疲肢倦,少氣乏力,自汗盜汗,口乾思飲,舌淡嫩胖,苔少,脈細。治療上需益氣養陰,病久多瘀,故可酌加活血化瘀之藥。方可予玉液湯合地黃飲子加減。
腎陰虧虛型
老年患者,腎水已虧,虛火內生,加之消渴病久不愈,腎氣虧傷,封藏失職,臨床常見尿頻量多,混如脂膏,尿有甜味,腰膝酸軟,乏力,頭暈耳鳴,口乾唇燥,皮膚乾燥瘙癢,舌紅苔少,脈細數。治宜滋陰補腎。方予六味地黃丸加減。
陰陽兩虛型
消渴病久不愈,腎陰虧虛日久,陰損及陽;或久病不愈,陽氣虛衰,終至陰陽俱虛,臨床多見小溲頻多,入夜尤甚,混濁如膏,甚至飲一溲一,面色晄白,形神困頓,腰膝酸軟,形寒肢冷;或見下肢浮腫,舌質淡胖,苔白滑或乾,脈沉細,尺脈無力。治宜滋陰溫陽並用,陰陽兼顧。方可予金匱腎氣丸加減。
瘀血阻絡型
消渴病久不愈,氣陰極度耗傷,氣為血之帥,氣虛無力行血,血行瘀滯;陰虛火旺,血屬陰分,虛火灼傷陰液,血液粘稠,血行不暢。最終致瘀血阻於脈絡,發為本證。現代醫學血液流變學可見血液黏稠度高,血小板聚集增加。臨床可見口渴多飲,胸脅刺痛,肢體麻木,或見半身不遂,眩暈耳鳴,肌膚甲錯,小便點滴難出,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絡脈青紫怒張,脈細澀或結、代。治宜活血化瘀為主,方可予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等方加減,或辨證予活血化瘀藥。實際上,消渴病不同證型,若病久不愈,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瘀血之變,因此,對不同的證型均應適當加味活血化瘀之品。此型往往對應於糖尿病血管神經併發症階段。
古籍記載
歷代醫書,對本病論述甚詳。如《外台秘要》引《古
今錄驗》說:渴而飲水多,小便數,有脂似麩片者,皆消渴也。”《衛生寶鑑》說:“夫消渴者,小便頻數,其色如濃油,上有浮膜,味甘甜如蜜。”已把消渴的特徵,描寫出來。古代文獻對於消渴往往兵法癰疽的記載很多,如《諸病源候論》說:“其病多發癰疽。”《千金要方》說:消渴之人愈與末愈,常須慮有大癰。”這和我們今天在臨證是遇到的消渴病人,往往出現多發性瘡癤,是完全符合的,後世各家,又根據消渴的多飲,多食,多尿的三個主證,區分為上,中,下三消。以口渴多飲為上消,多食善飢餓的為中消,多尿如脂的為下消。根據歷代醫家的論述,結合臨床實踐,應以三多證狀的那輕那重,作為辨證施治的標誌。總之,雖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但其病候性質則一,軍與肺胃腎有密切的關係。正如《聖濟總錄》說:“原其本為一,推其標有三。”
本病由於陽明熱盛蘊結化燥,消爍肺胃的津液,或腎燥精虛所致。在治療上,上消以清熱潤肺,生津止渴,中消以清胃養陰,下消以滋陰補腎。為基本的原則。
毒與消渴
早在《內經》就提及熱毒可致
消渴,後世也有論述。唐代孫思邈《千金方•消渴》認為消渴乃嗜酒之人“飲啖無度,……積年長夜,……遂使三焦猛熱,五臟乾燥”所致。《千金方》載方眾多,黃連丸、豬肚丸治消渴沿用至今,並明確指出:“內有熱氣者則喜渴也,除其熱則止,渴兼虛者,須除熱而兼宜補虛,則病癒。”《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共載方74首以治消渴,用藥100多種,主要為清熱養陰生津,其次為補氣益腎。其代表方黃連丸由黃連、生地兩味藥物組成,一味清熱解毒,一味清熱養陰,奠定了熱毒致病說的理論及臨床基礎。熱毒致消渴之源有三:一是過食肥甘致胃腸積熱為毒,內耗津液。如《素問•奇病論》謂:“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二是七情不暢,肝鬱氣滯血瘀轉為熱毒;如《靈樞•五變》謂:“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血氣逆流,月寬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三是外感六淫入里化為熱毒。如《靈樞•五變》謂:“余聞百病之始期,必生於風雨寒暑,外循毫毛而入腠理……或為消癉”。“熱毒”在糖尿病中的發病機制是熱毒消灼津液。消渴初起陰精虧虛,郁久化熱為毒,熱毒上灼肺津,中劫胃液,下耗腎水則三消俱現,陰精虧損愈甚,則消渴之症愈甚,易生變證。
消渴的發生髮展是一個漫長的病理過程,其瘀毒的形成與氣血陰陽虧損等密切相關。素體陰虛者,陰津虧少,血脈失於充養,陰虛內熱,煎灼津液陰血,血液凝滯,運行不暢;且陰虛則氣無所附致氣虛,氣虛無力鼓動血行,故氣陰兩虛,瘀血阻滯,積聚於脈絡,郁而為瘀毒。
“久病多瘀”,糖尿病無論是本病,還是併發症,瘀血均貫穿始終。消渴初期陰虛燥熱,耗津灼液,血澀而滯行,易形成瘀毒;而瘀毒又可致渴,致病情進一步加深、加重。正如唐容川在《血證論•發渴》中曰:“瘀血發渴者,水津之生,其根於腎……有瘀血者,則氣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能隨氣上布,是以發渴”。“瘀毒”在糖尿病中的發病機制是瘀毒阻滯脈絡。消渴初起陰虛內熱,耗傷津液,氣虛血瘀,郁而成毒;瘀毒既成,則脈絡受阻,氣滯血瘀,運行不暢,津液失布,致消渴之症更甚,繼而諸症悉重,變證叢生
預防與治療
1.發現"三多一少"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醫,明確診斷。已確定為消渴症時,需住院治療者,即住院治療,以免延誤病情。老年人症狀常不明顯,應定期檢查尿糖、血糖(半年或一年檢查一次)。2.調整生活規律。糖尿病屬慢性病,生活規律非常重要,在身體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按時起居,有利於糖代謝。每周按時測量體重,作為計算飲食和觀察療效的依據。
3.合理飲食調配。少進糖食、根莖類蔬菜如:土豆、白薯、山藥。要適當限制水果。應增進粗纖維的食物如:糙米、玉米、豆類、綠葉蔬菜、白菜、綠豆芽、黃瓜、芹菜、西紅柿等。多食用精蛋白如:瘦肉、蛋、奶、魚類。選用植物油,少進動物內臟類食物等。
4.堅持適當的活動。適當規律的活動是治療糖尿病的一種重要手段,可採取多種活動方式,如散步,做健美操,打太極拳,跳老年迪斯科舞、打桌球、游泳、跑步。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相愛好,選擇活動方式。要持之以恆。
對於腎氣丸治療消渴病,歷代醫家均有論述,尤以宋代醫家許叔微剖析精詳。他生動地比喻為“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其釜若以板復之,則暖氣上騰,故板能潤也,若無火力,水氣則不能上。此板則終不得潤也”。並指出“火力者,則是腰腎強盛也,常須暖補腎氣,飲食得火力,則潤上而易消,亦免乾渴也。故張仲景云:宜服腎氣八味丸”。許氏十分強調下元火力對津液敷布的重要作用。他認為若腎虛,則無火力蒸騰於上,從而導致消渴,治療當宗仲景腎氣丸,使真火上蒸,水谷分流,陰津上承,消渴自愈。若徒持清涼,—昧養陰,非但消渴難愈,反有阻遏真陽之虞。
溫腎治消渴,首創於張仲景,後世醫家加以發揮與推崇。隋唐時期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甄立言《古今錄驗》都指出消渴病的多飲、多尿症狀均是腎氣不足,治療上套用八味腎氣丸補益腎氣。《嚴氏濟生方》也強調“消渴病以腎為主”。治療上不僅僅是八味丸,而是以補腎為主隨證加減。明代趙獻可在《醫貫》中明確指出:“治消之法,無分上中下,先治腎為急以八味腎氣丸引火歸原,使火在釜底,水火陰濟,氣上熏蒸,肺受濕氣而渴疾愈矣。”張景岳也指出:“無論上中下三消,宜急治腎,必使腎氣漸充,精血漸復則病自愈”。擬左歸丸陰中求陽(左歸九:熱地、山藥、山茱萸、菟絲子、枸杞子、淮牛膝、鹿角膠、龜板膠),右歸丸陽中求陰(右歸九: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絲子、制附子、肉桂、當歸、鹿角膠),來調整陰陽。李梴在《醫學入門》中指出:“治消渴初宜養肺降火,久則滋腎養脾,蓋本在腎,標在肺,腎援則氣上而肺潤,腎冷則氣不升而肺焦,故腎氣丸為消渴良方也。”喻嘉言則稱八味丸為治消渴之聖藥,並盛讚仲景所制此方為“具通天手眼”。清代溫病學說趨向鼎盛之後,溫腎治消渴曾被一些醫家所忽視,大多推祟陰虛熱盛的病機論,治療上多採用滋陰清熱。以致薛立齋用腎氣丸治療消渴病時,受到諸醫的譏笑。
儘管腎氣丸為治療消渴病的良方,至今仍有效的套用於臨床。但腎氣丸治療消渴病適用於陰陽兩虛或陽虛為主者為宜,不宜泛治一切消渴病。正如《雜病源流犀燭•三消源流》所說:“確然審是命門火衰,然後可用桂附,若由熱結所致,下咽立斃矣。”
護理
飲食護理。一般不需特別限制,但因消化道黏膜水腫使消化能力減弱,應注意減輕消化道負擔,給易消化的飲食,如優質的蛋白、少量脂肪、足量碳水化合物及高維生素飲食。飲食保健
飲食療法
(1)豬胰煲淮山:豬胰1具,山藥30克,同煲湯,加鹽調味服食。
(2)玉米須煲豬瘦肉:玉米須30克,豬瘦肉100克,共煲湯,加鹽調味去玉米須服食。
(3)豬胰粉:豬胰適量焙乾,研成細末,每次6克,每日2次,水送服。
(4)松樹二層皮60克(乾品,老大松樹為佳),豬骨適量,共煎湯服。
以上各方均適用於各型消渴。
宜吃食物
1.宜吃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2.宜吃具有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3.宜吃具有增加組織免疫功能作用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高糖的食物;2.忌吃高鹽分的食物;3.忌吃高脂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