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近代中國5個日租界之一(另外4個是天津日租界、重慶日租界、蘇州日租界和杭州日租界)。 同時也是漢口的5個租界之一。
設立
1898年開闢,約200畝。
擴張
1907年擴展到622畝。
交還
1937年8月,漢口的日僑(1984人)全部撤離回國,漢口日租界由中國政府代管。1938年8月13日,淞滬會戰一周年紀念日,中國政府正式收回漢口日租界,改為漢口第四特別區。同年10月25日,日軍攻陷“中國最後一個大城市”武漢,又恢復了漢口日租界。 1943年3月30日,日本將漢口日租界交還給汪精衛政府。
各國僑民
1937年,漢口有日本僑民1984人(外僑總數為3938人),其中1697人居住在日租界。此外還有116名其他國家的僑民也住在日租界。
經濟
漢口日租界在漢口五國租界中地理位置最為偏僻,日本商人財力又很有限,所以商務並不繁榮。但在在華所有日租界中仍然僅次於天津日租界。稍有實力的日本企業,如橫濱正金銀行、台灣銀行和日清汽船株式會社,都前往漢口英租界立足。漢口日租界還被公認是走私、販毒的大本營。
貿易
三菱洋行宗教
日本神社現狀
1944年12月18日,原漢口日租界地區被美軍飛機轟炸成一片廢墟。戰後,原日租界大部分地方演變為貧民區。僅剩的少量建築遺存,如三菱洋行、日本神社,於2003年的永清片舊城改造中被拆除。不過,長春街北端1-4號的4棟西式公館建築被保留下來。列為保護文物或保護建築的包括:日本領事館(山海關路2號)、日租界軍官宿舍(勝利街272號),以及1938年抗戰初期與八路軍、新四軍有關的2幢建築: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長春街57號)、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勝利街332-352號,舊地名大和街2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