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教堂

滴血教堂

滴血教堂又稱基督復活教堂(ХрамВоскресе́нияХристо́ванаКрови́)、“滴血大教堂”、“聖彼得堡滴血教堂”、“聖彼得堡滴血大教堂”、“復活教堂”、“復活大教堂”、“喋血教堂”、“喋血大教堂”、“聖彼得堡喋血教堂”、“聖彼得堡喋血大教堂”、“基督喋血教堂”,以及“基督喋血大教堂”等。它是聖彼得堡為數不多的傳統式東正教堂,並作為聖彼得堡的一個主要旅遊景點。

滴血教堂建造於1883年至1907年,這座美麗的教堂位於涅夫斯基大道北方格里鮑耶托夫運河旁。1881年3月1日亞

滴血教堂滴血教堂
歷山大二世皇帝在此遇刺身亡,所以教堂命名為滴血教堂。亞歷山大二世在俄國歷史上被稱為“農奴解救者”。由於他在位26年的統治期間給俄羅斯帶來了許多的實惠,所以刺殺的行動引起全國上下的不滿與指責。為了懷念這位為人民而犧牲的仁君,故在其出事地點,興建了這座具有特別歷史意義的紀念堂。

建築風格

滴血教堂上有五光十色的洋蔥頭頂,反映了俄國十六和十七世紀的典型的東正教教堂建築風格。教堂輪廓美麗,裝飾

滴血教堂滴血教堂
花花綠綠,陽光下那五光十色的洋蔥頭頂閃閃發光,與古老俄羅斯風格與附近的古典式的建築物成鮮明對比。教堂高度為81米,寬闊的外形,採用了與莫斯科紅場上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相同的構造,而與聖瓦西里大教堂的區別在於它鑲嵌更複雜、顏色更艷麗,採用了色彩豐富的彩色瓷磚、搪瓷和青銅板來裝飾表面,而且完全不對稱,給人視覺上的美感,看著就像童話故事中的仙女城堡。內部用義大利產的不同顏色大理石及俄國產的寶石精加工而成的裝飾,大規模的內部鑲嵌立面圖案,從1895年始由姆.維.瓦斯特索夫、姆.維.聶斯特洛夫、姆.阿.弗盧貝爾、里阿布金斯基等藝術家及技藝高超的維.阿弗洛洛夫進行設計鑲嵌.。

在聖彼得堡市這座非常歐化的城市裡,滴血教堂算得上唯一一座純粹俄羅斯風格的建築了,它是19世紀末新俄羅斯風格建築和裝飾藝術最光輝的典範。從外觀看,教堂上面同樣有九個蔥頭式圓頂,牆面使用大量花崗岩、大理石和彩釉磚,裝飾極其豐富,富有層次。幾何形窗孔飾框、盾形裝飾、各種腳線和瓷磚,以及彩色瓦塊和馬賽克壁畫,使教堂看上去像個積木搭起的漂亮玩具,造型奇特、色彩亮麗而優雅。特別是最高的五個圓頂鋪有大量琺瑯,這樣大面積使用琺瑯在俄國建築史上還是首次。

教堂的修建

從1883年到1907年,整個教堂的修建用了近25年時間,內部裝飾有大量別具一格的馬賽克鑲嵌畫,世界罕見,而

滴血教堂滴血教堂
且還將當年沙皇遇刺處,用鋪著鵝卵石的區域標記出來,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上面搭建了一個由幾根紫灰色碧石圓柱支撐著的構造特殊的帷幔。

按當時的設計要求,它必須充分體現俄國風格,所以建築師巴爾蘭德以莫斯科紅場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為藍本,建造了這座教堂。教堂外貌的藝術設計靈感,主要來源自莫斯科雅拉斯拉夫斯基火車站的建築風格及紅場上的瓦西里升天教堂。而教堂整體之具體建築結構,則來自於修道院院長大司祭伊格納奇依的構想。據傳說大司祭伊格納奇依在睡夢中顯現出這座未來教堂的設計藍圖。1883年9月14日舉行了奠基典禮。歷經24年的興建工程,直到1907年8月19日正式完工,並由尼古拉二世舉行隆重地開幕儀式,國家政要及皇親國戚均應邀觀禮。耶穌復活教堂內部嵌滿了以舊約聖經故事為體裁的俄羅鑲嵌畫。與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相比,它的外貌更加美麗、更加生動。

俄羅斯風格建築

俄羅斯建築的風格就得先從俄羅斯民族說起。俄羅斯民族早先居住在森林周圍,就地取材搭建居所,木材資源又取之不盡,傳統建築是以木造為主。自10世紀

滴血教堂滴血教堂
末接受基督教後受了拜占庭影響開始出現石造建築,但多用於公共建築。然而,俄羅斯人傳統的木造建築技術仍保留下來,混用於石造建築上。

1988年,基輔羅斯公國的弗拉基米爾大公命令全羅斯人受洗為基督教徒(東正教)。拜占庭的建築形式隨著基督教傳入而全面影響占據東歐大半部的羅斯。建材是石造建築,形式上則是典雅大方高闊端正,這樣的主建築結構搭配多個矗立上端的半圓形頂蓋。最早一座典型拜占庭形式的建築位於基輔的索菲亞大教堂(Sofijskijsobor,1037年建),它模仿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亞大教堂設計。其上方有13個圓頂,後來的建築逐漸將圓頂減少。初期的圓頂通常較大較扁,後來漸漸往上拉長拉尖,也往旁發展趨飽滿;諾夫哥羅城(Novgorod)的索菲亞大教堂是俄羅斯第一個洋蔥頂的教堂。

歸納下來,可以發現俄羅斯傳統建築的幾個特色:從木結構發展出來的技巧,如層次疊砌架構與大斜面帳幕式尖頂,還有衍生而來的外牆民俗浮雕;另外,獨立的塔形結構與堆砌成團的戰盔形剖面裝飾則是時代背景下的產物。

農奴解救者

與滴血教堂息息相關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農奴解救者:亞歷山大二世。

亞歷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維奇(АлександрIIНиколаевич,1818年4月17日—1881年3月13日,1855年—1881年在

滴血教堂亞歷山大二世

位),是俄羅斯帝國皇帝,尼古拉一世的長子。
農奴制是俄國落後的根源。當時俄國90%的人口是農奴,被完全束縛在土地上,生產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也嚴重妨礙了以自由僱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數百年來農奴制與沙皇俄國的統治基礎緊密結合,以至於歷代多少高瞻遠矚的雄主,包括彼得一世葉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打開這個潘多拉盒子。但歷史已經將責任無可推卻地放到了亞歷山大二世面前,克里木戰爭之後,俄國農奴反抗運動一年比一年高漲,遲一天改革,問題就更嚴重一步。實際上,亞歷山大從繼位那一天起就已經決心實行改革。1857年,他成立了“農民事務總委員會”,開始籌備改革。1861年3月,沙皇終於下詔進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有兩點:一是宣布廢除農奴制,農奴全部獲得人身自由,包括遷徙、婚姻、改變職業、擁有財產、訂立契約等;二是規定全部土地為地主所有,農民按照規定贖買一小塊土地,贖金數額為土地實際價格的兩三倍,農民支付一部分,其餘由政府以有償債券的方式代付,農民必須在49年內還清本息。改革還有其他一些方面,如將獲得自由的農民組織到公社中,公社的公職人員由農民選舉產生,但必須服從地方行政機構的管理。

從亞歷山大的改革條文中,充分可看出他的良苦用心。農奴獲得解放之後的關鍵是土地問題。連帶土地解放農奴,讓農奴無償獲得他們一直所經營的土地在一場改革(而不是革命)中是不可能的。因為土地的產權本來為農奴主所有,農奴的經營權是同他們的農奴義務結合在一起的。亞歷山大想最大限度地使封建貴族和農奴都滿意,在巨變的同時維持國內局勢安定,讓農奴以贖買的方式獲得土地或許已是最佳的選擇。說俄國1861年改革只是封建主對農民的一場掠奪顯然是對歷史不負責任的解釋。許多農奴解放之後由於土地減少等原因在經濟上仍然不能自立,必須以封建地租的方式接受地主的剝削,改革是不徹底的,但畢竟已邁過了最艱難的一步。

被解放的農民由於土地減少、支付贖金,以及由改革帶來的混亂破壞了以前的那種安定感,反抗鬥爭更加激烈了,1860年農民騷動126次,而改革之年1861年增至1176次。但俄國的政局大體上仍保持穩定,終於度過了這段混亂的時期走向新時代。亞歷山大本人則成為打開潘多拉盒子的犧牲品,他成為歐洲歷史上遭到刺殺最多的帝王之一。從1866年到1880年,亞歷山大二世遭到的精心策劃的未遂刺殺至少有5次。1879年,激進組織民意黨判處亞歷山大二世死刑,組成了刺殺組織訓練專門的刺殺人員。在經過兩次未遂刺殺之後,民意黨的不懈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1881年3月1日,埋伏冬宮拐角的刺客將炸彈投降經過的沙皇馬車,將沙皇的衛兵炸成重傷。沙皇以為自己又逃過一次刺殺,他從馬車裡出來,想察看傷者的傷情並說幾句安慰的話,這時又一顆炸彈飛了過來,沙皇倒在血泊中,終因流血過多而死。他的改革成了他被殺的重要誘因,這也許是他始料不及的。

東正教

滴血教堂屬於東正教教堂。絕大多數俄羅斯人信奉東正教,這樣就是為什麼俄羅斯有如此眾多的東正教教堂。

滴血教堂滴血教堂

東正教(英語:EasternOrthodoxChurch)又稱正教、希臘正教、東方正教,是基督教中的一個派別,主要是指依循由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所流傳下來的基督教傳統的教會,它是與天主教、基督新教並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正教”的希臘語(Orthodxia)意思是正統。如果以“東部正統派”的主要的和狹義的定義來分,“東部”教會裡人數最多的教會是俄羅斯正教會和羅馬正教會。而歐洲正教會(不分東西邊)最古老的則是希臘正教會。若是以英語系國家的西方人慣用的用法來分,“東部正統派”有較廣的定義,也包含了“東方正統教會”(“OrientalOrthodox”中文字面意思和東正教一樣,但兩者是不同的教會)。
俄羅斯正教會在正教傳統的尊稱排列上位居第五。1589年取得自主地位。以後在北美芬蘭日本朝鮮中國相繼建立隸屬其管轄的教會和教區。俄羅斯正教有其自身的一些特點。目前實行牧首制,總會設在莫斯科。崇拜禮文使用教會斯拉夫語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1]、http://hk.netsh.com/eden/oldbbs/6214/html/tree_19416553.html

[2]、http://www.moobol.com/ms/220/live22034.shtml

[3]、http://www.3608.com/Article/2007-9-2/091426834.html

[4]、http://www.tuniu.com/u/photos/50976

[5]、http://cd2.cn/Art/2008-07-12/40129.htm

[6]、http://www.songjiang.org/n1513c22.aspx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