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城

普希金城

從1710年開始,這個地方屬於彼得大帝的妻子葉卡捷琳娜一世。 今天的葉卡捷林娜宮,可以說是兩種建築風格的“爭奇鬥豔”。 葉卡捷琳娜宮的房間更寬敞,因此也更適合修建“琥珀屋”。

簡介

普希金城(皇村)位於聖彼得堡以南24公里處。從1710年開始,這個地方屬於彼得大帝的妻子葉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後,成為沙皇最大的離宮之一。1728年開始,稱為"皇村"。1756年,
具有巴洛克風格的葉卡捷琳娜宮在這裡建成。之後又修建了"亞歷山德羅夫宮"、"音樂廳"、"琥珀廳",皆美煥絕倫。1937年,為紀念普希金逝世100周年,皇村改名為普希金市。現在每年6月的第一個星期天,這裡都要隆重的慶祝普希金的生日。 葉卡捷琳娜珍珠園雄偉的葉卡捷琳娜宮殿建於十八世紀,具有俄羅斯巴洛克風格與綜合水塘相連的瑪瑙房間,空中花園,建成古典式樣的,供欣賞的小走廊等等。亞歷山大宮殿於十八世紀末建成,是座具有古典建築風格的歷史古蹟。十八世紀末,在葉卡捷琳娜宮殿對面建了一所貴族學校,1811年-1817年普希金在這所貴族學校學習。

主體建築

普希金城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位於中心位置的葉卡捷琳娜宮及其附屬建築(浴場等),以及南部寬闊廣大的葉卡捷琳娜宮花園所組成;在葉卡捷琳娜公園內,散布著眾多的紀念碑、小型公寓。另外一部分是由亞歷山大宮殿及其身後的亞歷桑德羅公園組成。
從建築物中央的階梯登上二樓,迎面而來的是兩個天使雕像。從側窗邊是“睡醒的天使”,西側的是“睡覺的天使”。從於它們連通的歷史展示室出來,就來到了一間大客廳。陽光從寬敞的視窗射入客廳內,再反射到金色的雕刻、精緻的地板、鏡子等各個角度上,使大廳越發顯得金碧輝煌了。據說1791年6月。在井上靖的小說《俄羅斯國醉夢譚》中也有記載的大黑屋光太夫就是在這間客廳里覲見葉卡捷琳娜二世,並取得回國許可的。
接下來,再從食堂、肖像畫室等房間裡出來,終於來到“琥珀屋”。房間的牆壁上布滿了琥珀。

歷史沿革

最早的宮殿是1724年,為彼得大帝的妃子——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做修建的,宮殿也因此的得名。其後,在女皇伊莉莎白的命令下,1752年由建築師拉斯特雷利按照巴羅克風格對宮殿進行了大規模修改。至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又由建築師卡梅隆按照古典主義風格對宮殿進行了改建。今天的葉卡捷林娜宮,可以說是兩種建築風格的“爭奇鬥豔”。葉卡捷林娜宮外圍牆壁長約300米,屬俄羅斯·巴羅克風格,青色的塗飾給人清涼的感覺,特別是北部樓房的禮拜堂上方頂有五個金色“洋蔥頭”,顯得光彩奪目。

相關介紹

關於“琥珀屋”的歷史,最早起源於18世紀初期普魯士人所製作的幾件琥珀壁板。當時的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一世最早建造了一個在壁板上鑲滿琥珀的房間,但是在完工前他便去世了。他的兒子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並不喜歡這些富麗堂皇的“玩意兒”,將這些鑲滿琥珀的壁板送給了來普魯士訪問的彼得大帝。
但是俄羅斯人對於這些壁板如何進行組裝無人知曉,便把它放置不理。最早開始對這些琥珀進行加工的是女皇伊莉莎白。在她的命令下,義大利建築家拉斯特雷利開始在老冬宮內修建“琥珀屋”。拉斯雷利採用了洛可可色調的設計風格,1746年基本上完工,1755年“琥珀屋”被轉移到葉卡捷林娜宮內部。
葉卡捷琳娜宮的房間更寬敞,因此也更適合修建“琥珀屋”。眾所周知,葉卡捷琳娜是一個美術愛好者,她對這項工程十分關心。在她的指揮下,琥珀屋房間的布局得以重新設計,還加入了使用鏡片、寶石的鑲嵌工藝、金色噴漆裝置等。對於缺失的部分,採取首先安裝上假壁板,再由工匠們重新製作出琥珀壁板後逐一進行替換的方式。直到1770年,才呈現了“琥珀屋”的面貌。此後的近150年間,這裡一直用於接待貴族及賓客,在不斷修復的同時,也得到很好的維護。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葉卡捷琳娜宮被德軍占領,並在1944年撤退時,將“琥珀屋”整個奪走。關於“琥珀屋”的去向,可以確認的是曾被帶到波羅的海沿岸東普魯士的格尼斯堡(今天的加里寧格勒內),但此後直到今天仍然了無蹤跡。有人說睡著哥尼斯堡城焚燒於大火之中,有人說連通運輸船沉入波羅的海之中等,中說紛壇,時至今日仍有人在追查它的去向。
俄羅斯從1980年開始致力於對失蹤的“琥珀屋”進行修復。儘管材料非常缺乏,但憑藉工匠們的努力,於2003年在聖彼得堡建都300周年時如期完工。“琥珀屋”也得以重新將其優雅姿態展示於世人。

歐洲旅遊景點2

歐洲位於東半球西北部,亞洲的西面。北臨北冰洋,西瀕大西洋,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東與亞洲相連,西北隔格陵蘭海,丹麥海峽與北美洲相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