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瓦西里大教堂

聖瓦西里大教堂

聖瓦西里大教堂聖瓦西里大教堂是為慶祝對喀山汗國的勝利遵照伊凡雷帝和都主教馬卡里之命由俄羅斯建築師波斯特尼克和巴爾馬設計修建。1555年動工,1561年完成。她是莫斯科的象徵。曾叫聖母大教堂,又名波克羅夫大教堂。瓦西里大教堂由9座相連的八邊形塔樓巧妙地組合為一體,中心塔從地基到頂尖高47.5米,其餘8個較低的塔樓極巧妙地排列在中心塔樓的周圍。瓦西里教堂的任何一面都是正面,西方教會的教堂的平面是縱長橫短的十字,而作為東正教教堂,它的平面是呈正“十”字形的,這與它的正八邊形結構很吻合,同時也顯出它與西方教會教堂的差異.東正教堂並不都是八邊形結構,瓦西里大教堂之所以如此設計,據說是為了紀念喀山戰役期間的8位聖人,那8個塔樓上的8個圓頂分別代表一位聖人,而中間那座最高的圓頂則象徵著上帝的至高地位。

概述

聖瓦西里大教堂 伊凡四世是俄羅斯歷史上第一個沙皇(此前俄羅斯大地上的統治者稱為大公),由於童年的特殊經歷,他非常殘暴,史稱伊凡雷帝。他發動了對喀山汗國的遠征,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勝利,為了慶祝勝利他下令修建教堂,每個圓頂代表一次偉大勝利。這些圓頂以一些聖徒命名。其中最著名的是聖瓦西里(因為他預言伊凡雷帝將殺死自己的長子伊萬)。所以人們就稱整個教堂為聖瓦西里大教堂。教堂建成後全世界都景仰她的美麗壯觀,伊凡雷帝不想讓類似的教堂出現在其它國家,於是他將修建教堂的工匠的眼睛全部挖去……這樣他們再也無法為其他君主所用。
這座舉世聞名的聖母幪教堂是為慶祝對喀山汗國的勝利遵照伊凡雷帝和都主教馬卡里之命由俄羅斯建築師波斯特尼克巴爾馬設計修建。1555年動工,1561年完成。她是莫斯科的象徵。甚至有人說,莫斯科就是聖瓦西里大教堂,聖瓦西里大教堂就是莫斯科。

結構

教堂為兩層建築:底層;第二層是由內外多條走廊將九個禮拜堂統一而成的一個和諧整體。底層——內走廊下由厚磚牆分隔成的副禮拜堂和房間構成了教堂眾禮拜堂的基座。八個相對於教堂面積來說並不大的塔狀圓頂分布在中央第九個圓頂——波克洛夫斯基周圍。她占地面積最大(104m2 ),而且從底邊算起最高(47.5m2)。其中四個禮拜堂高度為21——24m,被標定為光明的一面——南面:“聖徒尼古拉伊-維里科列斯基”,東面:“聖三一”,西面:“通向耶路撒冷的天國之門”,北面:“神聖的受難者科普里昂和尤斯基那”。在她們之間呈對角線分布高度略低的禮拜堂(12——15m)。教堂各禮拜堂的落成同宗教節日聯繫在一起,在這些日子裡發生了對喀山進軍的最重要勝利。中央的禮拜堂建成是為紀念對遠征喀山的開始,當時恰逢1552年10月1日的聖母帲幪節。
1588年波克洛夫斯基教堂旁邊位於分離的走廊東北部分在莫斯科狂人聖瓦西里墓之上出現了以他命名的禮拜堂。與波克洛夫斯基教堂僅在建堂節開放不同,聖瓦西里禮拜堂每日開放。這樣出現了民間對教堂的稱呼——聖瓦西里大教堂。

歷史

聖瓦西里大教堂於1553-1554年為紀念伊凡四世戰勝喀山汗國而建(由7個木製小教堂組成),並於公元1555年—公元1561年奉命改建為9個石制教堂,造型別致,多奇異雕刻,主台柱高57米,為當時莫斯科最高建築。

1967~1969年,教堂圓頂表面的鐵板由政府出資改為銅板,同時頂部十字架和鏤花檐板重新鍍金。這項工程繁複浩大,僅為覆蓋幾個圓頂就耗費一毫米厚的銅板約30噸。1980年正門和外部迴廊得以復原。瓦西里升天教堂歷史上僅有很少時間使用過,現為俄羅斯國立歷史博物館分館,作為建築文物供人參觀。

宗教 文化 遺蹟 歷史 人文景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