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游耕農業指在林地里砍倒樹木等清理出一塊空地,然後把曬乾的樹木雜草焚燒做肥料,在雨季開始時種下各種莊稼但並不怎么從事中耕的耕作方式或農業生產活動。 游耕農業又稱遷移農業,與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相似,是耕地和住所均不固定的一種原始農業形態,也是最古老的農業形態,估計歷史已近1萬年,現仍廣泛分布於地廣人稀的熱帶雨林及其邊緣地區,如亞馬孫河流域、中非和西非以及東南亞地區。居民在森林中選取地塊,毀林、燒荒、掘穴播種,因工具簡陋(無犁)又不養畜,不翻地,不施肥,即等待收穫。植被破壞後的土地在濕熱氣候下受侵蝕淋溶十分強烈,1~3年內土壤肥力即急劇耗竭,收穫量銳減,只好棄耕,另選新地塊,重複毀林—燒荒—掘穴播種過程。大約經5~12年,燒墾地段越來越遠,只好放棄原來住所遷往新的燒墾地段。丟荒的土地一般不能恢復森林,只能逐漸生長灌叢。故游耕對森林和土地資源造成嚴重破壞。
如中國基諾山區四季蔥綠,草木生長得很快,基諾人在沒有平整的土地,沒有水利排灌設施的原始農業生產條件下,也可以通過不斷地輪換耕作地來創造新的生產生活條件。
金平拉祜族的生產活動具有周期性遊動的顯著特點,農業生產實行大面積輪歇耕地。通常每隔1年就短途移徙耕作居留地一次,每隔3年又重返故地利用那些已經休閒期滿的耕地,每隔12年左右就不辭長途跋涉到另一片原始森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維持了他們“游耕”的生產方式。
越南瑤族
主要分布在越南河江、高平、宣光、老街、安沛、廣寧、北件、萊州、諒山等省。20世紀70年代以後,有的遷到越南中部的西原,甚至搬到越南南部。
他們從事粗放的刀耕火種生活,到了一個新地方後,找有水源、茅草、竹子和老樹林的山上建寨居住。先除草,把竹樹砍倒,曬乾後,以火燒之。灰燼當肥料。由於地力每年減退,他們種的旱谷連年減產,一般五六年後,就得另遷新居。因此,他們建房屋的材料,如樹皮或茅草的屋頂,竹編的牆,只能用3至5年,剛好這時又要搬家了。瑤族很少種菜,但他們有採摘不盡的大菜園,那就是山林。他們有識別野生植物的高超本領,甚至兒童都能辨認什麼野菜可吃不可吃。除野菜外,還有筍類、菌類、薯類。他們對草藥的識別和套用有高超的本領,有人還到市鎮賣草藥。
中國南方山地游耕
刀耕火種農業隨時易土,今年耕此,明年種彼,謂之“游耕”。這主要是在耕作技術條件低下的情況下,肥力的補充遠不如地力的消耗,耕種一兩年之后土地肥力急劇下降,出產率日漸降低,以致無法耕作,迫使人們另擇好土,“易土而耕”,廣闊的生活地域也為這種游耕提供了可能。再加上這些地區往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宜於林木成長,這些山地民族可以在砍倒一片樹林後一段時間,又得到一片新的樹林,不斷地得到刀耕火種的用地。在這樣的生產活動中,長期私有土地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沒有必要的。
南方山地游耕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和南部,包括西南的彝族、白族、傣族、景頗族、苗族等,南部有壯族、瑤族、土家族等等。
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具有不同於中原農耕文化的諸多特徵:一是在耕作方式上刀耕火種。二是過著遷徙不定的遊動生活。三是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尚處於不成熟的狀態。
影響
對生態系統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在水力、風力、重力等外應力作用下,水土資源和土地生產力的破壞和損失。它包括土地表層侵蝕以及水的損失。它主要與地形(坡度、坡長)、降水量和降水強度、土壤質地以及地面覆被狀況等因素密切相關。地形、降水強度與土壤質地等因素決定了一定地域的水土流失的敏感性,而地面覆被狀況與生態系統類型直接相關。在降水和地勢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地面覆被狀況是決定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水土流失嚴重是游耕農業最突出的生態惡果。調查和試驗結果表明,游耕地的水土流失要比林地大25倍,固體流失量高達590倍,徑流含沙率大約為33倍,表土被蝕厚度平均為2厘米,沖刷的特點主要是片蝕和局部溝蝕。
地表徑流的多少與降水量密切相關,而不同的植被類型反映也不同。森林的地表截持作用延長徑流產生的時間和徑流過程,使雨水能充分滲透,從而減少徑流量,消弱徑流勢,達到保持水土的效果。
試驗表明,游耕地徑流量約為林地的6.5倍,平均徑流量係數比林地大4.2倍,最大徑流量係數為5.5倍。雨季開始時的6、7月份,林外降雨25毫米,即產生0.1毫米徑流,林內幾乎無徑流。進人雨季高峰的8、9月份時,一次降雨150毫米,裸地徑流增至3.8毫米,林內尚不足0.5毫米。到雨季後期,一次降雨35毫米,裸地尚有少量徑流,林地已全無徑流。
地表徑流有其物理量,也有相應的化學量,在水土流失的同時,也存在著化學流失,游耕地地表徑流化學流失量在不同時段和各種農事活動的干擾下,情況差異較大。游耕時元素含量變化為Ca>N>K>Mg>P>Si;撂荒時元素含量變化為N>Si>Ca>K>Mg>P。燒墾活動促進了Ca、N、Mg和P的活化,加大其流失;撂荒有利於N、Si的富集和流失。
游耕地徑流的化學流失量十分可觀,以N、P、K、Ca、Mg的總流失量計高達13.87公斤/(公頃·年),比撂荒期的5.25公斤/(公頃·年)多約2.6倍,撂荒的化學恢復效果是明顯的,但是其流失量仍比林地大約3倍。
游耕地徑流的化學流失量的年際變化是不穩定的,波動最大的是K,變異係數105%;N最穩定,也有41%,一般在70%--80%,除降水和徑流的因素外,主要是由游耕活動及地面覆被變化引起的。
游耕地地力減退
游耕農業最直接的惡果之一是地力減退,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1.物質循環量減少
森林凋落物層是森林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功能層次之一。每年凋落的枝葉常積累成厚的林褥層,不斷分解、礦化,補充土壤養分和腐殖質,截持徑流,對土壤起到保護和培育作用。
隨著游耕,凋落物層首先全部燼失。
據數據分析,游耕地各時期的物質歸還係數,乾物質的歸還量為林地的16%--30%,灰分和N元素只有25%--34%,游耕後期的歸還率最高,可達90%以上,這主要是火燒旱作秸稈的結果。撂荒期急劇降至10%以下,Ca和N的歸還率最低。這種歸還水平和格局被打破是游耕的負效應,是地力退化的開始,它中斷了土壤的天然肥源,尤其是有機源,這對於酸性土壤的改良利用是不利的。
2.土壤水文性能劣化
游耕農業對地力影響的另一方面是土壤水文性能劣化,即對降水再分配的控制、調節功能的負效應,有以下表現。
其一是A0層退化。A0層是森林土壤特有的發生層次,它不僅是土壤養分重要的補給源,也是土壤水分的重要功能層次。由於它對地面的保護作用,避免了雨滴對土粒的直接衝擊,其所形成的粗糙表面,有利於截持地表徑流,增加水分滲漏,減少水土流失,對地面小氣候也有調節作用。但隨刀耕火種的一把火,A0層消失了,上述地面調節控制作用也不復存在,從而加大了沖刷強度和地表徑流,減少了入滲水量,生態彈性減弱。
其二是上部土層蓄水減少。由於地表覆被狀況的巨大差異和水土流失及土壤物理性狀的變化,游耕地土壤水分狀況較之林地有很大不同,總的趨勢是墾期深範圍的蓄水量增加,而蓄水淨增量減少,以100厘米土層計,約比林地地蓄水淨增量少25.4毫米,上部土層蓄水量減少2%--4%,旱季尤為明顯,反映了土壤蓄水的能力隨游耕而退化的特點。
其三是深層輸水涵。通過土層滲透水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證實,森林土壤對水分的輸導涵因游耕而受到較大阻滯。100厘米土層的滲透量只有林地的42%,30厘米土增至85%,表層的滲透量則大於林地,而其他各層的滲透率都小於林地,地下徑流補給量減少。這個變化規律,反映了游耕地表層耕鋤鬆土的增滲效應和心底土地透性退化,使下滲滯性增加地實質,也與墾地地表徑流大、減少了下滲水源有關。從滲透水中的顆粒含量變化,亦可解釋上述事實,在巧厘米、30厘米、100厘米土層滲透水中的腐殘質和烘乾殘渣含量(毫克/升),林地依次為20、172;11、83;17、190,墾地則依次為34、269;14、172;33、80。
3.土壤肥力減退
隨著游耕活動而來的是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理化性狀劣變。直觀的表現是表土變薄且沙化,質地變粗,地表粗沙成層。50厘米土層內,土壤緊實增加,空隙度比墾前降低3%--3%,容易增大0.03--0.06,通透性能降低,養分儲量減少,退化速度加快。
據測定,游耕地墾期始末3年,表土20厘米中主要養分的減少量大約為(公斤/公頃):有機質7910,全氮1808,速效磷19,速效鉀318。除了有限的旱作物吸收和土中的縱向遷移外,此類養分損失主要是隨地表徑流而損耗的。
調查結果還說明,第一輪游耕期的某些土壤理化性狀和養分含量,因熟化而有某些改善和提高,但開墾時間愈長,輪耕次數愈多,土壤肥力下降愈明顯,有機質的減少尤為突出。
物種減少
眾所周知,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繁多是物種進化的基因庫,為物種的進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生命物質。然而,熱帶雨林遭受的破壞,使得許多生物失去了棲息和活動的場所而導致死亡甚至滅絕。
氣候趨向乾熱
水源減少
森林的重大作用之一是涵養水源。熱帶雨林涵養水源的能力比其他林地高3--4倍。
災害頻繁
熱帶雨林被砍伐日趨嚴重,所帶來的惡性生態學效益最終波及生態環境,導致災害頻繁,禍及國計民生。首先是旱災,夏旱交替周期也大為縮短,旱期延長。旱期大量河溪斷流,水庫乾涸,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其次是澇災,雨林被伐之後,局部地區小氣候變化異常,旱季下游小河斷流,雨季山洪成災,危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