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地域
在過去,這種農業分布比較廣泛。如今,只在南美洲、非洲和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地區中的低地與丘陵地區還能見到,是由一些土著部族中進行著的一種農業耕作類型。我國海南島和雲南的某些少數民族也還有採用這種耕作方式的。我國稱這種生產方式為“刀耕火種”,它生動而又形象地表述了這種生產方式的特點。
產出的不同作物
用這種方式種植的作物各地並不相同,在巴西的亞馬孫河流域的印第安人,種的是玉米、木薯、豆子和土豆;居住在東南亞山區的叢林的部族,種的是山藥、旱稻等。遷移農業的耕作十分粗放。在一片土地上種的作物的品種不一,種植的方式雜亂無章,不成壟也不成行,作物長的有高有矮,看上去是一種落後現象,其實也是對熱帶雨林環境的一種適應。熱帶雨林雨量大,雨點密集。混雜種植,作物高矮不齊,高的植株遮蓋和保護了下面低矮和脆弱的植株,多層植物又逐層地阻止了熱帶暴雨對作物及對地面的襲擊和沖刷。另一方面,多種作物混雜,成熟的時間各不相同,可供食用的時間先後交錯,避免了儲存糧食的困難。但是這種耕作方式是種上以後,不加任何管理,任其自然生長。由於不向土地施肥,經過二三年或三四年,土地的養分除了作物吸收,雨水沖刷和細菌快速分解,使由焚燒植被留下的灰分營養元素消耗殆,每塊土地僅能耕種0—20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如果農民們周圍的土地充裕的話,就等待植被基本恢復以後再行刀耕火種;如果土地不充裕,就只好加速其更替的速度,不等植被恢復,就再行刀耕火種。這樣,火燒後留下的灰分營養就逐步減少,維持生長的年限就不斷縮短,更替的速度就更快。如此惡性循環,最後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農民們就只好遷往他處。
影響因素
影響更替速度的因素還有人口數量。人口數量增加就需要擴大其耕地面積。與其他農業生產方式相比,刀耕火種式的遷移農業每人需要的土地面積更大。遷移農業是一種自給性的自然農業,它只能滿足人們最低限度的食物需要,沒有剩餘的產品進行交換。在遷移農業中,飼養動物很少。所飼養的動物只是在宗教性節日或其他節日才能食用,所以人們的營養構成缺乏蛋白質。捕魚和狩獵可以部分地補充其不足。
這種農業生產方式雖然落後,但它是長期生活在該環境中的人對這種環境適應的結果,也是長期實踐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