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

耕作

耕作,指從事農耕。泛指農事。耕作制度是指在農業生產中,為了達到持續高產所採取的全部農田技術措施。它主要包括種植制度、土壤耕作制、施肥和雜草防除制度等環節。

耕作

耕作制度

耕作耕作
耕作制度是指在農業生產中,為了達到持續高產所採取的全部農田技術措施。它主要包括種植制度、土壤耕作制、施肥和雜草防除制度等環節。

作物布局

布局的概念:決定一個地區或生產單位(農場或農戶)種什麼作物和品種,種多少和種在哪裡等問題的安排;即農作物在空間上的安排。
作物布局的重要性:1.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生產條件,促進農、林、牧、副、漁各業的全面發展;2.解決作物生產中爭時、爭地、爭水肥、爭勞力等一系列矛盾,掌握生產的主動權。作物布局的原則:1.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和生產條件,因地制宜,發展優勢;2.既要貫徹大農業思想,又要以市場為導向;3.要用地養地相結合;4.要防止作物和品種的單一化種植。

複種

複種:一年之內在同一塊地上種植一茬以上生長季節不同的作物,即為~。
複種指數:指全年播種面積占耕地面積的百分數,是表示複種程度的重要參數。
熟制是指一定時間內,作物正常生長收穫的次數。一年內,作物正常生長,只收穫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兩次的,叫一年兩熟制;兩年內收穫三次的,叫兩年三熟制等。
小麥—夏玉米複種的意義複種能夠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集約利用熱量和水資源;複種有利於擴大播種面積和單位面積年產量;有利於緩和糧、經、飼、果、菜等農作物爭地的矛盾,促進全面增產。中國以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提高複種指數,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決定複種指數的因素
1.熱量:⑴無霜期:小於140天的地方,一年一熟;140~240天的地方,一年兩熟;240天以上的地方,一年三熟制才有可能。⑵活動積溫:每年≥10℃積溫值小於3500 ℃ 時, 為一年一熟制地區;3500~5000 ℃之間可 一年兩熟制;5000~6000 ℃ 之間可一年三熟制;大於6500 ℃ ,可一年三熟或四熟。 ⑶ 界限溫度:作物某一時期的生長要求溫度大於某一臨界數值,即~。
2.水分:一要看自然降水量,當年降水量在1200mm以上時,可一年三熟制;當年降水量在800~1000mm時,可一年兩熟制;二要看灌溉條件,我國的複種耕地面積主要分布在有灌溉條件的地區。
3.肥力:土壤養分的輸出,隨作物複種指數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施肥量,是保證複種增產的關鍵。
4.經濟管理條件:包括有足夠的勞畜力、農機具;有足夠的資金購買化肥、農藥、燃油、農膜等;選用早熟品種等等。

間作套種

耕作耕作
間作套種的概念
1.間作:是指在同一塊地里分行或分帶相間種植兩種或兩種以上生長期相近的作物。
2.單作:在同一塊地里,一個生長季節只種植一種作物的方式,即為~。
3.混作:在同一塊地里,同期混合種植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即為~。
4.套種:是指將兩種生長季節不同的作物,在前作未收穫前於行間套播後作的種植方式。 如在小麥生育後期套播玉米,既可提早玉米的播種期,又避免了雙夏農活緊張問題。
間作套種增產的原因
1.立體利用空間,連續利用時間,協調作物之間的爭地矛盾;是對天然生態系統成層性的模擬;
2.用地養地相結合:禾本科—豆科;套種,可減少地面裸露時間,保持水土;
3.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
4.利用邊行優勢
5.增加作物的抗逆能力:使農田生態系統複雜化,作物群體的抗逆性增強。

輪作

輪作的概念:在同一塊地上,不同作物種植的順序。
1.輪作:在同一塊地上,不同作物在一定年限內,按一定順序輪換種植,稱為輪作,農民稱作換茬或倒茬。如:冬小麥—玉米→冬小麥—穀子
2.連作在同一塊地上,一種作物常年連續種植,稱作連作,也叫重茬。在同一塊地上,連續採用同一種複種方式,叫做複種連作。如:水稻—水稻→水稻—水稻冬小麥—夏玉米→冬小麥—夏玉米
輪作的意義
1.有利於恢復和培養地力;
2.有利於防治病蟲害;
3.有利於防除和減輕雜草的危害。
所以,輪作是必要的,而連作只能短期實施,在一定年限內安排輪作。
輪作的原則
1.因地制宜劃分輪作區和確定作物組合
2.根據作物特點,合理安排輪作順序;
3.要適當地安排養地作物,如豆科作物、綠肥等。

土壤耕作的作用:

耕作耕作
1.鬆土:調節土壤三相比 的關係;
2.翻土:掩埋肥料,調整耕層養分垂直分布,消 滅雜草和病蟲害;
3.混土:使土肥相融,形成均勻一致的營養環境;
4.平地:形成平整表層,便於播種、出苗和灌溉;
5.壓土:有保墒和引墒的雙重作用。
土壤耕作法
平翻耕法是套用最廣泛的一種耕作法,為我國典型的精耕細作模式。
1.基本耕作:耕翻,深度20—25cm;
2.表土耕作:a.耙地:工具為釘式耙,作用是破碎土塊和土壤的板結層、平整地面;b.耱地:工具為耮,平地、碎土、輕度鎮壓;c.壓地:工具為石磙,圓柱形,壓土、壯苗;
3.中耕:在作物的生育期間進行的一種表土耕作措施,其作用在於消滅雜草,疏鬆土壤,促進作物根系生長。
少耕法與免耕法
1.興起與發展由上個世紀20-30年代美國的多次黑風暴而催生,於40年代初誕生;60-70年代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目前已在許多國家進行試驗或推廣。平翻耕法的弊端:多次表土耕作才能達到可播種狀態,並會造成土壤結構的破壞,在乾旱多風季節,還會造成嚴重的風蝕和水土流失。故美國開始研究防風蝕水蝕的耕作方法。①少耕法:即儘量減少土壤耕作作業的次數,一次完成多種作業,以減輕風蝕和水蝕。這種方法開始只限於種植玉米和寬行作物。②免耕法:除將種子放入土壤中的措施外,不再進行任何耕作,故名其為~。
2.基本原理:①通過秸稈覆蓋增加土壤有機質並保護土壤不受侵蝕;靠根系穿插和土壤動物活動,使土壤保持疏鬆的自然結構;②以高效的除草劑控制各類雜草的危害,免除中耕作業。 (免耕法促進了除雜草劑的研究)
3.免耕法的缺點①總能量節約甚微:雖然免耕法在機具、勞力、燃料等方面節約了大量能量,但由於除草劑和農藥的大量使用,總體而言,其能量的節約甚微;②有污染:儘管農藥和除草劑已大力向高效低毒、低殘留方向發展,但在殘茬覆蓋下,某些病蟲雜草加重,需要大量使用除草劑和農藥,因此污染仍是嚴重的。③影響土壤受光和通風透氣,不利於種子萌發。
爭論1.在我國,免耕法能否大面積推廣?2.推廣免耕法的外在條件? 除上述兩種耕作法之外,我國還有壟作耕法深松耕法等,這裡不再一一介紹了。

耕作學

農藝學的一個分支。又稱農作學。主要研究合理耕作制度的技術體系及其理論。內容包括農作物種植制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土地保護培養制度(農田整治、水土保持、肥力培養和土壤耕作等)的技術與理論。目的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提高作物生產力,獲得農業的全面持續穩定增產,滿足社會對農產品的需要,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生態平衡。耕作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正在發展中的邊緣學科,與作物栽培學、土壤學、農業氣象學、農業生態學、農業經濟學等關係密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