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國居於原始農業和近現代農業之間的農業生產形態。以使用畜力牽引和人工操作的金屬農具為標誌,生產技術建立在直觀經驗的積累上;其典型形態是鐵犁牛耕。中國自中原地區進入階級社會以來,傳統農業逐步形成,進而占居統治地位,並延續到近代。
特點和發展階段
中國傳統農業是集約型農業,主要特點是因時因地制宜,精耕細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為中心,採取良種、精耕、細管、多肥等一系列技術措施。其形成與封建地主經濟制度下小農經營方式和人口多、耕地少的格局的逐步形成有關。在農藝和產量上,中國傳統農業曾達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以種植糧食為中心,多種經營,是中國傳統農業生產結構的主導形式。在這樣的農區之外,又有遊牧經濟占主導地位的牧區,兩者互相依存,在不同時期,又互有消長。
中國古代農業發展是不平衡的。精耕細作的農業區雖然不斷擴大,但也有些地區粗放經營,甚至還保留有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殘餘。以精耕細作農藝的形成和發展為主要線索,中國傳統農業大體經歷了下述階段:①夏、商、西周、春秋是由原始農業向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形態過渡的時期,主要特點是與青銅工具、耒耜、耦耕、相聯繫的溝洫農業;②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是精耕細作農藝的成型期,主要特點是以耕、耙、耱為中心的旱地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③隋、唐、宋、遼、金、元是精耕細作農藝擴展時期,主要特點是以耕、耙、耖為中心的水田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④明、清是精耕細作農藝的持續發展時期,主要特點是應付因人口激增而出現的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致力於增加複種指數和擴大耕地,土地利用率達到了傳統農業的最高水平。
主要作物
先秦重要糧食作物有粟、黍、稻、大小麥、大豆,還有大麻和菰(米)等。大抵北方以種粟黍為主,南方以種稻為主。戰國時期,適應休閒制向連作制的過渡,大豆一度和粟並列為主要糧食。漢以後大豆向副食方向發展,大麻和菰逐步退出糧食行列。末期,小麥先在西北和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種植,以後傳入中原,隨著連作倒茬和農田灌溉與保墒耕作技術的發展,種植面積持續增長。但粟在長時期內仍是最主要的糧食。東漢時期的《四民月令》還提到豌豆和胡豆。三國時的《廣雅》首次提到秈稻,這一時期水稻的主要種植類秈,粳。唐、宋經濟重心移至江南,水稻生產迅速發展。至宋代水稻躍居糧作之首,麥作也進一步發展,稻、麥取代了粟、稻的傳統地位而延續至今。原先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種植的高粱,宋、元時期傳到黃河流域,成為重要糧食作物之一。明、清時代,原產美洲大陸的玉米、甘薯、馬鈴薯傳入中國,並迅速傳播開來。
中國古代衣被原料是大麻、苧麻、葛藤纖維、蠶絲和皮毛。棉花至遲在漢代已有種植,但長期局限於西北、西南和南方少數民族區,唐、宋以後從華南傳到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元、明兩代迅速推廣,終於取得了主要衣被原料的地位。
在其他經濟作物與經濟林木中,首推茶、漆和甘蔗,明代從美洲大陸傳入的花生、菸草也迅速成為重要經濟作物。此外,中國古代還栽培種類繁多的蔬菜和果樹。
農具與動力
西周主要耕具是和耒耜。木石農具仍廣泛使用,但青銅工具漸占主導地位。耒耜是人力操作、手足並用的古老農具,適於實行兩人協作的耦耕。較多地使用鐵農具和畜力耕作是從春秋開始的。戰國至魏晉,鐵犁牛耕從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向全國範圍推廣,利用水力和風力的農業機械也出現了。漢代鐵犁開始裝上犁壁。唐代套索駕轅的曲轅犁代替了兩牛抬槓的直轅犁。宋代出現軟套和掛鈎,並有多種形式的犁適於旱地或水田耕作;播種、灌溉、收穫和加工的各種農具也配套齊全。明、清則無大的發展。
土地利用方式
隋、唐以前中國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這一地區原來沼澤沮洳較多,發展農業往往先開挖溝洫排水洗鹼,形成高畦的農田。這種溝洫農田與使用耒耜、耦耕以及井田制相聯繫。戰國以後,隨著自然景觀的變化和井田制的衰落,代之而興的是以實行平翻犁耕的低畦農田為主。大規模水利灌溉也發展起來,但旱作仍然是北方農業的主要部分。南方除部分山區實行刀耕火種外,早就在比較低平地區經營水田,但在不同程度上較長時期保存了火耕水耨的習慣。隋、唐以後,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人口增加和土地兼併促使人們向山地和水域開發,出現了田、梯田和圩田、塗田、沙田、架田等土地利用形式。清代人口激增,造成人口多、耕地少的格局,大量人口湧向東南沿海島嶼、西南邊疆、內地貧瘠山地和東北、內蒙古、新疆等傳統牧區,使這些地區獲得進一步開發。在這過程中創造出改造利用荒山、海塗、鹽鹼地的經驗,但也使森林資源和牧養的環境受到破壞。
在擴大耕地面積的同時,中國古代發展農業的主要途徑是提高耕地利用率。戰國以來,連作制逐步代替休閒製成為主要種植制度。複種在局部地區早已出現,但較大的推廣始於宋代南方的稻麥一年兩熟制,明、清以來,江南的雙季間作稻和雙季連作稻發展較快,華南與台灣並出現一年三熟的記述。北方兩年三熟也獲得發展。多種多樣的輪作倒茬方式和多層次間套作等,適應連作複種的需要也被創造出來。水稻、甘薯、玉米等高產作物有利於養活更多的人口,而人口的壓力又促進了更集約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出現。
農業技術
講求精細的土壤耕作和田間管理。在北方,針對春旱多風的特點,早在春秋時代就強調“深耕疾”,漢代以後發展成以創造蓄墒防旱的良好耕層為目的的耕、耙、耱整地技術,並重視中耕除草和輪作倒茬。在南方,宋代以後創造了耕、耙、耖等適於水田耕種的整地技術,對育秧、插秧有嚴格的技術操作要求,對於稻田的耘耥、施肥以及灌溉排水都有科學的管理措施。
重視選用良種。《詩經》中已有良種概念,穗選法產生不晚於漢代,已有相當於現代種子田的記述。清代出現單株選育的新品種。植物無性繁殖和無性雜交技術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幾千年來中國選育和積累了大量適於不同農田條件和經濟要求的品種,從豐產、優質到抗逆等各種類型都有,作物品種資源居於世界首位。
強調施肥的重要和保持地力。這一優良傳統始於戰國,發展於宋、元,至明、清更趨完善。主要措施是充分利用人畜糞溺、種植豆料綠肥、藁稈還田、人工漚制堆肥、燒制熏土、捻取河泥、施用餅肥,以及把一切生活消費後的“廢物”歸還土壤。在施肥技術和理論上也有許多創造。
中國傳統農業土地利用率和產量俱高而地力歷久不衰,主要是由於採取了上述綜合技術措施。在採取這些措施時,貫徹了因時因地制宜的原則在先秦就出現、《管子?地員》等區別不同土壤及其宜種作物的著作;而不違農時,尤其是掌握適宜的播種期,是自古以來的基本原則之一。利用戰國時代已形成的二十四節氣掌握農時,就是這方面的獨特創造。
動物飼養
早在先秦,馬、牛、羊、豬、狗、雞就是主要的家養動物。北方和西北遊牧族飼養的驢、騾、駱駝,漢以後大量傳入中原,成為重要畜種。春秋戰國以後,除遊牧族外,大牲畜向役用發展;豬、羊、家禽主要供肉用;馬主要用於軍事,被奉為六畜之首;耕牛隨著犁耕的推廣,其重要性日增;豬自古以來就是民間的主要家畜,地位歷久不衰;狗原供獵用,西漢以前曾是重要食畜,以後作為食畜的重要性日趨下降。鵝鴨在先秦已有飼養,它們與雞的地位有逐漸增長的趨勢。少數民族還有人養象、鹿、鷹等。人工養魚不晚於周代。經濟昆蟲飼養首推家蠶與蜜蜂。養蠶繅絲是中國獨特的發明,並成為古代農業的重要項目。
生產結構
戰國以來,形成了大體以長城為界的農業民族區與遊牧民族區。牧區中也有若干營農的土著族,但具有單一傾向的遊牧經濟占主導地位。牧區種植基礎薄弱,對農區在經濟上存在著某種依賴性,需要從農區輸進部分農產品和手工業品。農區也需要牧區供應部分牲畜和畜產品。兩大經濟區通過官方的和民間的、合法的和非法的互市實行經濟聯繫,當它受到障礙時就往往發生戰爭。這種與民族關係糾結在一起的特殊的生產結構對中國古代經濟與政治的發展影響很大。
廣大農區以糧食為主,多種經營。一種方式是在不同地區因地制宜的專業經營。戰國秦漢有一批人分別從事以贏利為目的的畜牧、養魚、木材、果樹、經濟林木或經濟作物生產。這種情況後來也有,但規模較小。另一種方式是在同一經濟單位內實行多種經營。如每個農家既種糧,又養畜,並視不同條件各有側重地栽桑養蠶,種植麻、棉、蔬、果、油料,樵採捕撈以至從事農副產品加工。其產品主要供自身消費,部分投入市場。封建社會後期農村的多種經營和商品生產有所發展。如明、清時期太湖地區人口密集,城鎮發達,適應城鄉對農產品的需要,創造了一種把糧食(稻、麥等)、蠶桑、魚菱、豬羊等水陸生產密切聯繫起來的網路,使各個環節中的廢物──莖葉、豬羊糞、蠶矢、河泥等都參加到有機物質的再循環中去。珠江三角洲地區則是把糧、桑、果、蔗、魚等生產結合起來。此類生產結構能形成良性生態循環,有持久的生命力。但由於地主經濟制度下小農經營的狹隘性和盲目性,難以在更大規模上合理保護和利用自然資源,未能在生產結構的總體上建立農林牧副漁協調發展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