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淵源於1932年成立的清華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目前包含“機械工程系”、“精密儀器系”、“熱能工程系”、“汽車工程系”、“工業工程系”以及“基礎工業訓練中心”6個部門。目前,學院在職教職員工551人,其中兩院院士10人,國家“千人計畫”教授10人,長江學者及特聘教授1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2人,教授143人,副教授181人,具有博士學位者333人。在校學生總計3717人,其中本科生1967人,碩士研究生1010人,博士研究生740人。

發展歷史

1932年夏,清華大學工學院成立,內設機械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和土木工程學系。機械工程學系由莊前鼎先生籌建並擔任系主任,以“造就各項機械工程專門人才,適應國內社會需要”為宗旨,建系之初設立3個學科組:原動力工程組、機械製造工程組、飛機及汽車工程組。

1933年,機械工程館(位於現二校門東側,現熱能工程系系館)動工。

1934年,飛機及汽車工程組更名為航空工程組,而其中的汽車工程部分則併入原動力工程組。

1935年春,機械工程館落成,其一層為熱工實驗室。在一院(清華學堂)東邊建有金、木、鍛、鑄等機械製造工場。當時的實驗室設備大多從歐美購置,“比之歐美各大學機械實驗設備,實不相上下,堪稱國內最完備之機械實驗室”。

1935年秋,全國機械工程界擬籌設“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在7位發起人中,有清華機械工程學系4位教授:劉仙洲、莊前鼎、李輯祥、王士倬,籌備處設在清華大學。1936年5月該學會正式成立,莊前鼎先生曾連任前幾屆副會長,直至1945年後由劉仙洲先生擔任該學會的副會長。

1937年抗戰爆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南遷,組成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2月,長沙臨大又西遷昆明成為西南聯大。在西南聯大期間,機械工程學系是工學院中規模最大、學生人數最多的系。長沙臨大和西南聯大期間的系主任是李輯祥先生。

1945年抗戰勝利後,組成西南聯大的三校分別北返,次年10月清華大學復學。復學後的機械工程學系有學生340人,為全校最大之系。此後兩年內,機械工程學系除恢復了原有的熱工實驗室及金工廠外,還新設了金屬學實驗室。1950年李輯祥先生病休,莊前鼎先生再任系主任。

1949年北平解放時,機械工程學系大部分教師和工作人員都留在學校,參與了建國初期清華大學的建設。新清華機械工程學系的第一屆系主任是莊前鼎先生。至1952年夏,每屆機械工程學系學生為100人左右,不分專業,不分小班,前三年級一起上課,第四年級才按原動力組、製造組分組選課。1951-

1952年原動力組分為動力組和汽車組。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北京大學和燕京大學兩校的機械系轉入清華大學,與清華的機械工程學系合併組成了機械製造系和動力機械系。新成立的機械製造系系主任是來自北大的李酉山先生,系內設4個專業:機械製造工程、金屬切削工具機及其工具、鑄造機械及鑄造工程、金屬壓力加工及加工機械,同時設定兩個專修科:金工工具,鑄造工程。動力機械系系主任是莊前鼎先生,系內設有2個專業:熱力動力裝置專業(後改名為熱力發電設備專業)和汽車專業(後改為汽車拖拉機專業),兩系除專業教學外,分別承擔全校的一些技術基礎課,如機械製圖、機械原理與設計、金工實習、熱工學等。

1954年,留美知名學者、清華校友吳仲華教授回到動力機械系工作,於1956年建立了燃氣輪機專業。同年,又由王補宣教授負責新建工業熱工專業,1957年底改名為工程熱物理專業,1960年,該專業轉到工程力學系。

1955年,建成鑄造、鍛壓、焊接及金屬熱處理實驗樓(即焊接館)及鑄造和鍛壓試驗基地。

1956年,機械製造工程專業與金屬切削工具機及其工具專業合併為機械製造工藝、金屬切削工具機及工具專業。同年“汽車樓”和汽車試驗室、發動機試驗室落成。

1958年,機械製造系增設精密儀器製造專業。

1960年,機械製造系分為“精密儀器及機械製造系”和“冶金系”,分別負責冷熱加工兩類專業的教學工作,但兩系仍建同一黨總支,精儀系系主任為鄒致圻先生,冶金系系主任為李酉山先生,部分行政工作統一管理。1960年10月,在動力機械系原有汽車拖拉機專業的基礎上,建立了農業機械系,系主任是李輯祥先生,但與動力機械系合署辦公,同一黨總支、同一行政領導班子,莊先生和李先生輪流主持每周系務會議。1962年7月莊先生去世後,李先生兼動力、農機兩系系主任。1963年,兩系改名為動力與農機系。

1965年,精密儀器及機械製造系系館(9003大樓)落成。精密儀器及機械製造系和冶金系完全分開。

1970年初,動力農機系和冶金系撤消。汽車拖拉機專業改為汽車專業,與冶金系各原有專業、精儀系的機械製造專業和學校機械廠合併,成立清華大學汽車廠,“以廠帶學”。原動力機械系的熱點專業改稱鍋爐專業,並與燃氣輪機專業併入當時的電機系(改稱為電力工程系);熱工量測及自動控制專業併入自動控制系;熱工教研組轉到化學工程系。

1971年,校汽車廠停止生產汽車,恢復校機械廠,而計畫入廠的冶金系各專業(鑄、鍛、焊、金屬材料)連同汽車專業、機械製造專業合成為機械製造系。同年,精密儀器及機械製造系改稱精密儀器系。

1972年,精密儀器專業改為陀螺導航與自動控制專業。

1977年,汽車專業連同1970年被歸屬於電力工程系的熱能電力裝置、燃氣輪機兩專業回歸動力機械系建制,機械製造專業也回歸精密儀器系。於是,機械製造系只留下了原冶金系的4個專業:鑄造、鍛壓、焊接和金屬與熱處理,系名改為現在的機械工程系。

1978年,動力機械系更名為熱能工程系,熱電專業改名為熱能工程專業,並增設內燃機專業。

1979年,供熱與通風專業從土木工程系轉入熱能工程系,更名為空氣調節工程專業。同年,實驗電廠歸屬熱能工程系,鍋爐教研組改名為熱能工程教研組。

1980年7月,由熱能系的汽車專業和內燃機專業組建汽車工程系,但仍與熱能工程系合署辦公,共有一個系黨委和一套行政班子。

1984年,精密儀器系更名為現今的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

1989年,精密儀器專業和光學儀器專業合併為精密儀器儀表專業(1995年改稱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1997年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增設工業工程專業。

1990年,熱能工程系和汽車工程系的黨政機構正式分開。熱能工程系設有熱能工程、熱力渦輪機(現為動力機械工程)、空調3個專業。汽車工程系設有汽車和內燃機2個專業。

1993年,熱能工程系的熱力渦輪機專業改稱動力機械及工程專業,汽車工程系的汽車、內燃機2專業合併成汽車工程專業。1997年汽車工程專業改名為車輛工程專業,仍包含發動機方向。

1996年1月,為了適應科學技術與教育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提高機械工程學科的教學、科研水平,學校決定由機械工程系、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和汽車工程系組成機械工程學院。金國藩院士擔任學院第一任院長,副院長由各系系主任選任;設立院學術委員會,由各系著名教授組成;設立機械工程學院辦公室,協調處理學院公共事務。原由各系負責的教學、科研、行政、人事等工作仍由各系分別進行。

1998年10月,為了加強學科建設,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學校又決定將熱能工程系和工程力學系併入機械工程學院。熱能工程系各專業、工程力學系的工程熱物理專業以及汽車工程系“動力機械及工程”學科的研究生均屬於“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汽車工程系“車輛工程”學科的研究生則同機械工程系、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各專業的研究生同屬於“機械工程”一級學科。1999年1月,過增元院士擔任學院第二任院長。

2001年8月,為了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強企業內部科學管理、落實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技術創新等重大舉措中發揮作用,學校決定成立工業工程系,隸屬於機械工程學院。

2004年5月,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成立,工程力學系從機械工程學院劃轉入航天航空學院。

2008年7月,由機械工程系和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相關教師成立航空宇航製造工程二級學科,掛靠機械工程系。

2008年1月,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系主任尤政擔任學院第三任院長。同年11月,學校調整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的隸屬關係,將該中心由清華產業系統劃轉至機械工程學院。至此,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形成了目前以機械工程學科為主,包括機械工程系、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熱能工程系、汽車工程系、工業工程系以及基礎工業訓練中心的局面,開始了新的發展時期。

2012年12月,為更好的推動儀器與光學學科的發展,學校決定成立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由原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儀器與光學學科組成。並由原機械工程系和原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中機械工程學科教職工組建新的機械工程系,同時撤銷精密儀器與機械學建制。

院長致辭

現階段,我國國民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轉型的關鍵時期,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任重而道遠。作為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以及國家經濟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機械工業的發展水平是決定未來中國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和創造強國的重要因素,對國家工業化發展、技術進步、經濟繁榮與國防安全等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秉承“戰略引導、統籌發展、完善機制、激勵創新”的辦學思路,面向國家戰略需求與學科發展前沿,結合產業發展與結構調整,堅持自由探索與創新發展,在機械學科人才培養、學科隊伍建設、科技攻關、國內外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現已形成多學科交叉融合、相互滲透,融工程和管理於一體的大機械學科平台體系。

面對新的歷史機遇,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還將繼續秉承“解決現代科學技術問題,機械工業和製造業中的基礎科學技術問題以及培養造就國家需要的高素質學術和技術人才”這一光榮任務和崇高使命,高揚務實進取精神,面向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的發展需求和領域國際科技前沿,進一步推進創新人才培養,提高自主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學科建設步伐,將清華大學機械類專業建設成為特色鮮明、育人效果卓著、示範作用突出的國家級特色專業,努力鑄就機械工程學院新的輝煌。

專業簡介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本專業是一個機電一體化的寬口徑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自動化基儲機械知識與套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套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行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科技人才。主幹課程除數學、物理、化學、英語、政治理論、人文社科等公共基礎課之外,還要側重學習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熱工基礎電工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系列課程、現代控制理論、材料加工工藝與設備、測試與檢測技術、經營與管理等課程。後期安排相關的專業方向課。機械工程正在向自動化、集成化、智慧型化迅速發展,本專業的學生,通過學習後將具有紮實的數學、物理和力學基礎,熟練掌握外語和計算機兩個工具,同時獲得現代設計與製造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製造、輔助工程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數控技術、機器人技術等)、測試技術、套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等方面的訓練。

機構設定

概述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淵源於1932年成立的清華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目前包含“機械工程系”、“精密儀器系”、“熱能工程系”、“汽車工程系”、“工業工程系”以及“基礎工業訓練中心”6個部門。目前,學院在職教職員工551人,其中兩院院士10人,國家“千人計畫”教授10人,長江學者及特聘教授1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2人,教授143人,副教授181人,具有博士學位者333人。在校學生總計3717人,其中本科生1967人,碩士研究生1010人,博士研究生740人。

學院擁有光學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6個國家一級學科,包含材料加工工程、光學工程、精密儀器及機械、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11個國家二級學科;以及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車輛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8個博士後流動站。擁有“摩擦學”、“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電力系統及發電設備控制和仿真”、“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汽車安全與節能”等 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防重點實驗室及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共9個。學院積極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和相互滲透,融工程和管理於一體,形成了“能源裝備的設計與製造技術”、“微納製造與微系統技術”、“新能源汽車的先進設計與製造技術”、“成形製造模擬仿真創新”等學院四大集成創新平台,具有鮮明的大機械學科特色。

學院立足於國際科技前沿和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承擔並完成多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科技部973、863及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其它科技任務,形成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機械學科整體水平的提高及相關產業的發展。近年來成功研製出國內首顆微小衛星與納型衛星,並形成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和中國特色的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2009年設計完成的3萬6千噸大口徑鋼管擠壓機為同類型裝備世界之最。2007-2011年間,學院獲得國家科技獎勵20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826項,全院師生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及學術會議上共發表論文750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848篇。

學院共設有機械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車輛工程、熱能動力系統及自動化、工業工程等5個本科招生專業,每年招生17個班級,學生500餘名。學院以培養複合型工科人才為目標,構建機械大類教學平台,在加強通識教育基礎上開展寬口徑專業教育;同時,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通過綜合性實驗課程、課外科技活動、專題訓練、生產實習等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基礎、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及創新意識。學院擁有國家教學名師2名,建設有國家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承擔全校機械類主要平台課與基礎課的教學工作。現有1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8門北京市精品課程、31門校級精品課程。

在研究生培養方面,學院秉承“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的創新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致力於打造“研究型 、管理型、創新型、國際型”的機械工程領域卓越領軍人才。學院各系已形成195人規模的博士生導師隊伍,每年招收470餘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學院從全院角度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不斷鞏固和完善教學平台建設和研究生培養機制,規範專業課、課程組以及教學實驗室建設。對於不同類別、不同階段的研究生,分別進行基礎研究培養、交叉領域研究培養、面向重大工程培養等分類指導。近5年來,共有2篇博士論文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5位博士生獲得“教育部博士生學術新人獎”。

學院各係為國家建設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新中國成立以來,已畢業本科生28000餘人、碩士研究生6250餘人、博士研究生1760餘人,多數畢業生成為國家各行各業的骨幹和中堅力量。

學院與國際學術界和工業界保持著密切的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哥倫比亞大學、普渡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東北大學、大阪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法國巴黎高科,德國柏林工業大學、亞琛工業大學等國際著名大學建立了聯合培養關係;每年定期派出200餘名本科生、研究生到國外進行短期以及半年至兩年的交流和聯合雙學位培養。同時,與美國Forst Wheeler公司、利寶互助保險集團、摩托羅拉公司、GM公司、卡特彼勒公司、英國石油公司、Rolls-Royce航空發動機公司、ABB公司、日本三菱、東芝、德國西門子公司、法國Stain公司、EDF公司、IHI公司等世界著名公司建立了密切合作關係,及時掌握國際產業界的最新發展動態。

機械工程系

機械工程系,源於1932年成立的機械工程學系,是清華大學最早成立的工科系之一。1952年院系調整,北京大學及燕京大學的機械系併入,1978年正式改名為機械工程系。本著嚴謹求實、自強不息的精神,為國家的工業化發展造就了大批優秀人才,為國家的科技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新中國成立以來,機械工程系共培養出近8000多名本科生、1000多名碩士、300多名博士。在我系的畢業生中,出現了一大批傑出的學術大師、興業之士、治國英才,湧現了10多位省部級領導、院士及大學校長。 機械工程系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學科研隊伍,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千人計畫”教授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計畫”特聘教授6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教育部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 

精密儀器系

精密儀器系淵源於1932年成立的清華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至今已有80年歷史,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工程學科院系,主要從事先進制造領域的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包括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在國內享有盛譽。目前全系在職教職工85人,其中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計畫”特聘教授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在職教授24人,副教授34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64人,在校本科生597人,碩士生172人,博士生193人,博士後研究人員37人。

熱能工程系

熱能工程系的前身是清華大學1932年設立的機械工程學系動力工程組,1952年成立動力機械系,1978年改名為熱能工程系。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已成為我國能源高效、清潔、低碳轉化和利用領域享有盛譽的高級人才培養基地及能源基礎科學問題和先進技術的重要研究基地,也是國際知名的學術交流中心。全系現有教授39名,包括科學院院士1名(王補宣)、工程院院士(倪維斗、蔣洪德、岳光溪)3名、“長江學者計畫”特聘教授4名(姚強、蔡寧生、李政、姜培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

汽車工程系

為了促進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加強汽車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1980年清華大學正式成立汽車工程系。現有在職教職員工76人,在校學生677人,在站博士後及科研項目研究人員近50人。全系擁有院士(郭孔輝)、國家千人計畫(徐宏明、李佳峰、趙福全)、千人計畫(張農)、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歐陽明高、李克強)、長江學者特聘講座教授(彭暉)、何梁何利基金獎獲得者(歐陽明高)、北京市教學名師(夏群生)、國家青年千人計畫(何鑫)、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基金獲得者(呂振華)、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張揚軍、李建秋、王建強、王志、楊殿閣、李亮、鄭新前)、清華大學中青年領軍人物(歐陽明高)、清華大學百人計畫引進教授(李克強、周青、張劍波)、清華大學學術新人(歐陽明高、連小珉、李建秋、楊殿閣)、清華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獲得者(王建昕、李建秋、帥石金、宋健、田光宇、周立輝、王波、楊殿閣)。

汽車工程系現擁有車輛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兩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分別按照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兩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培養碩士生與博士生,並設有對應的博士後流動站點。建系以來,共培養了本科畢業生近2500名,碩士研究生700多名,博士研究生100多名,工程碩士逾百名,累計進站博士後研究人員180多名。

工業工程系

工業工程系成立於2001年10月11日,特聘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普渡大學工業工程系薩文迪(Gavriel Salvendy)教授出任首任系主任和講席教授。工業工程系擁有一支年輕精幹的教職員工隊伍,全系在職教師29人(其中外籍教師3人),教學科研輔助人員30餘人,在校學生400餘人(其中留學生50餘人),工程碩士和工程管理碩士300餘人。

基礎工業訓練中心

基礎工業訓練中心統籌規劃、具體實施全校工程實踐教學和相關科研工作。

中心定位為:①工程訓練基地,為卓越工程師培養服務;②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支撐平台,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服務;③工程素質和工程文化教育基地,為複合型人才培養服務;④拓展工程訓練特色的科研方向,強化服務功能,成為學校高水平科研轉化服務平台,實現中心可持續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