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簡介

發展理念

集團堅持實施“走出去”戰略,整合國內外資源,擴大深圳廣電文化影響力。作為國家廣電總局唯一一個跨區域發展試點單位,集團通過與太原、鄭州等內地電視台及澳亞、華娛等港澳電視台合作運營,成功實現地面電視頻道“走出去”;通過發起組建“全國城市新媒體聯合體”和“全國城市聯合網路電視台”,實現新媒體“走出去”;通過技術和節目輸出,天威視訊已將技術輸出到全國七省十六市,高清節目代理占有全國60%的市場;通過購物頻道“走出去”,集團下屬宜和購物實現廣東九市同步運營;集團參股成立新疆大晨報股份公司,實現資本“走出去”。
大事記

2月15日上午(洛杉磯時間2月14日晚上),由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和集團主辦的“鵬城歌飛揚•唱響美國”演唱會在洛杉磯帕薩蒂娜大劇院舉行。
5月14日深圳廣電集團•中國移動廣東公司深圳分公司戰略合作協定簽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集團舉行。雙方將共同建設基礎網路設施,開發TD-SCDMA網路多媒體手機報、多媒體廣播等業務。
5月15日集團參與承辦的第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集團和怡景動漫畫產業基地分別在會場3號館設立了專門的展區,將集團廣播、電視、新媒體、動漫等文化產品展示給中外來賓。
5月《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生產資源與技術發展藍皮書》(2009)正式發布,是集團首次對技術事業發展進行系統的回顧和總結,是深圳廣電技術發展的珍貴歷史紀錄。
6月14日深圳廣電集團與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承辦的中國音樂金鐘獎流行音樂大賽在成都開唱,此後比賽在瀋陽、西安、北京、濟南、上海、香港、深圳陸續展開。本屆大賽首次向社會自由音樂人敞開大門,同時把“廣場”概念引入專業賽事,讓流行音樂回歸廣場,在實現“最大眾的國家級賽事、最專業的全民化參與”方面進行探索。
6月深圳廣電集團第二屆廣播電視“十佳”主持人評選結束,馮紹勁、粉粉、強子、楊陽、王梅、項飛、陳希、章艷、董超、丫丫當選。
8月7日由市知識產權局、深圳廣電集團主辦的首屆深圳動漫節開幕式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
8月20日深莞惠廣電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集團舉行。深圳廣電集團總裁王茂亮、東莞廣播電視台台長黃永貴、惠州廣電傳媒集團總裁朱偉思在協定上籤字,三方將在新聞宣傳及節目交換、影視劇購買與生產、新媒體業務、內容庫建設、頻道運營、廣告行銷、人員培訓交流等8個領域分別成立專門的項目組開展工作。
9月12日 集團投資人民幣2600萬元建設的8訊道高清轉播車投入使用。
9月20日深圳廣電集團、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協會承辦的中國音樂金鐘獎流行音樂大賽金鐘盛典在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文化村舉行。
9月24日廣東中廣傳播有限公司簽約成立暨廣東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運營體系建設啟動儀式在廣州舉行。由中廣衛星移動廣播有限公司、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廣州電視台、深圳廣電集團四家股東出資組建的廣東中廣傳播有限公司,將建立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CMMB)在廣東省的業務運行體系,實現全國CMMB在統一的技術、市場、財務平台上運作。
9月28日由深圳廣電集團、深圳數位電視產業協會聯合主辦的深圳衛視(高清版)開播儀式在五洲賓館舉行。深圳衛視成為全國首批高標清同播的9家衛視之一。
10月13日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長王榮走進集團新聞頻率《民心橋》節目,就社會治安、衛生、交通、就業、看病難等問題與市民交流。
10月 深圳市環球財經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運營集團財經生活頻道,集團持股100%。
12月1日深圳廣電集團與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戰略合作協定簽約儀式在集團舉行。深圳廣電集團總裁王茂亮、香港經濟日報集團董事總經理麥華章代表雙方簽字。
12月18日由深圳廣電集團、澳門蓮花衛視主辦的“回家十年——全球華人賀澳門回歸十周年慶典晚會”在集團舉行。
2008年
1月10日—11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復旦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網路傳播》雜誌社和中國報業網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暨2007年度創新傳媒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深圳衛視被評為“中國創新電視媒體十強”。集團總裁王茂亮被評為“2007年度中國十大創新傳媒人物”。
1月17日—18日由新聞出版總署傳媒雜誌社、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傳媒領軍人物年會暨第三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在北京召開,深圳廣電集團被評為“2007年度十大創新廣電”,集團總裁王茂亮被評為“2007中國十大傳媒創新領軍人物”。
1月 深圳廣播電影電視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成立,負責集團龍華基地的招商運營,集團持股100%。深圳市深視體育健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運營集團體育健康頻道,集團持股100%。深圳宜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運營集團購物頻道,集團持股60%。
3月28日集團宜和購物頻道開播。
4月14日“深圳、太原電視合作新聞發布會暨合作協定簽約儀式”在太原舉行,深圳廣電集團聯手太原電視台合辦太原電視台文體頻道。
4月15日“2007《綜藝》年度節目暨十大節目製片人評選頒獎晚會”在北京舉行。深圳廣電集團《飯沒了秀》、《直播港澳台》欄目榮獲年度上星頻道節目30佳,《國學小講堂》、《第一現場》欄目榮獲地面頻道節目20強。
5月8日集團派出強大的直播、採訪隊伍,報導奧運聖火在深圳傳遞的壯觀場面。
5月14日集團員工向四川災區捐款人民幣40多萬元。
5月16日集團參與承辦的大型募捐義演晚會《抗震救災深圳有愛》共為災區募集捐款2.04億元。
5月26日集團旗下的天威視訊股份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深圳文化產業第一股。
5月31日集團參與承辦抗震救災晚會《為了地震災區的孩子》,共募集4722萬元,將作為“汶川兒童救助專項基金”。
5月 深圳市深廣迪威網路傳媒有限公司成立,運營集團DV頻道,集團持股51%。
7月1日深圳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系統開通。此系統由集團負責開發、建設,主要依託於有線電視網。
7月2日集團領導會見戴爾公司大中華區總裁閔毅達,雙方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7月15日 湖北省廣電總台與深圳廣電集團在武漢舉行“鄂深廣電跨區域合作暨湖北公共頻道改版新聞發布會”,雙方合作的湖北公共頻道自2008年7月16日起正式改版。
7月21日深圳高清互動電視啟動新聞發布會在五洲賓館舉行。會上,天威視訊股份公司、中央數位電視傳媒公司和同洲電子股份公司簽署了合作協定。三方合作,在奧運期間首次為深圳市民送上奧運賽事的高清互動電視節目。
7月 深圳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成立,集團持股100%。深圳電影製片廠從事業單位轉為國有企業。
8月1日 深圳衛視國際頻道通過長城(美國)平台實現了在北美地區的覆蓋。
8月4日深圳市國家標準地面數位電視開播儀式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標示著深圳地面廣播電視在有線、衛星數字傳輸之後全面進入數位技術階段。
8月8日-8月24日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行。集團派出32名編輯、記者組成的採訪報導隊伍,並在北京設立奧運直播室,對奧運進行報導。
8月 深圳市天和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集團持股63.3%。公司負責集團客戶資源的統一開發運營。
9月5日大型電視活動“揚帆萬里——深圳衛視號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沿海行”在天津啟動,這是國內首個媒體舉辦的沿中國海岸線的尋訪航行活動。深圳衛視號將沿中國海岸線航行,深入挖掘沿海開放城市30年來的改革開放成果。
10月21日集團總裁王茂亮會見韓國釜山MBC社長田溶星一行,雙方簽訂了合作協定。
10月24日深圳廣電集團、中國流行音樂學會承辦的中國流行音樂高峰論壇、“全國流行音樂盛典暨改革開放三十年三十首流行金曲授勳晚會”在深圳舉行。
10月 深圳市合眾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負責運營集團“走出去”項目。
11月28日由市委宣傳部、深圳廣電集團、中央電視台新影製作中心共同攝製的10集電視紀錄片《巨變》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首播。
12月5日 深圳廣電集團與鄭州電視台簽訂協定,結為戰略合作夥伴,雙方共同合辦鄭州電視台第四頻道。
12月5日由深圳讀書月組委會、深圳廣電集團、深圳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經典詩文朗誦會暨“30年30本書”頒獎盛典在集團舉行。
12月25日由駐深記者協會、深圳廣電集團、深圳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創造中國第一的深圳人”傳媒大典暨“我們銘記——改革開放初期最具影響力的深圳十件大事揭曉儀式”在集團舉行。
12月30日由市商業聯合會、深圳廣電集團、深圳商報社聯合主辦的“改革開放三十年影響深圳三十個經濟人物”和“第二屆深商十大風雲人物”頒獎典禮在集團舉行。
2008年《第一現場》欄目組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光榮稱號,主持人董超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深圳十大傑出青年”稱號,入選“中國電視50年50人”優秀主持人。
2007年
1月17日 凌晨開始,深圳衛視、娛樂頻道、體育健康頻道、新聞頻率現場直播《祝福深圳——2011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主辦城市揭曉晚會》。
3月12日集團總裁王茂亮受聘為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兼職教授。
3月27日《有聲藝術語言培訓班》在集團多功能廳舉行開課儀式。此次培訓課目由國家一級演員、導演張家聲教授主講。
4月10日“深圳廣電集團十佳節目主持人評選活動”揭曉。經過153萬客群投票和專家評選,王梅、冬梅、劉倩、揚陽、吳慶捷、陳希、龐瑋、龐舸、章艷、董超榮獲深圳廣電集團首屆“十佳主持人”稱號。
4月19日梧桐山電視發射塔主體工程竣工。新的發射塔落成後,只要國家數位電視標準出台,觀眾只要使用機卡合一的數位電視機,就可以接收從梧桐山發出的無線數位電視信號。
4月30日我國第一個以播放DV作品為主的專業綜合電視頻道——集團DV生活頻道開始試播。
5月9日集團生活頻率(調頻FM94.2)開始試播。生活頻率覆蓋深港兩地,輻射珠三角地區,採取國語及粵語24小時不間斷廣播方式。
5月10日集團與香港電視廣播公司全面合作簽約儀式在集團多功能廳舉行。王茂亮總裁和香港TVB總經理陳禎祥代表雙方簽字。
5月17日集團與ESPNSTARSport合作簽約儀式在集團多功能廳舉行。陳君聰總編輯和ESPN亞洲區總裁戴傑明(JamieDavies)代表雙方簽字。
5月17日“全球華文廣播娛樂聯盟”在“2007深圳衛視—MTV聲震世界演唱會”上宣告成立。這是深圳廣電集團攜手內地、台港澳及海外百家華文廣播電台搭建的全球華文廣播音樂娛樂資源交流合作平台,是全球華文廣播謀求更大發展的戰略性合作體。
5月18日“全球華文廣播台長高峰論壇”在集團舉行。
5月18日集團高清頻道更名為高清娛樂頻道正式播出。該頻道每天提供12小時高清節目,採用有線網路覆蓋,播出信號覆蓋本市六區。
5月深圳廣電集團資產管理髮生變革,集團資產由市委宣傳部委託深圳市國資委管理,深圳市委宣傳部主管深圳廣電集團宣傳業務和人事。
6月5日集團娛樂中心成立。負責娛樂頻道、音樂頻率、地平線公司的日常運營;利用集團現有的娛樂媒體(載體)平台,整合國內國際娛樂資源,拓展娛樂產品鏈條,打造深圳娛樂品牌,增強深圳娛樂的影響力。
6月18日集團生活頻率正式開播。同月,深圳市廣電生活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運營集團生活頻率,集團持股98%。
6月29日-7月1日深圳衛視推出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輝煌十年”50小時大型直播系列特別節目,詳細報導香港回歸十周年盛況。
7月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深圳廣播電台、上海人民廣播電台和香港電台聯合推出“潮湧香江——香港回歸十周年12小時直播”活動。
7月1日市委書記劉玉浦參加集團新聞頻率《民心橋》節目。
7月15日由《中國廣播影視》雜誌推出的“TV地標(2007)”全國地面電視頻道調研成果發布會評選出全國城市電視頻道綜合實力八強。深圳廣電集團都市頻道從全國1100多個頻道中脫穎而出,榮膺城市頻道綜合實力八強榜首。
8月集團數字音頻/多媒體廣播試驗項目正式啟動,並逐步完善整個數字音頻/多媒體廣播系統、播控系統、CA、SMS等系統建設。
9月1日集團參與主辦的第四屆中國電視南方論壇在深圳開幕,來自全國各地四十餘家電視台、新聞傳播機構的專家學者參會。
9月3日集團與香港有線衛星電視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定。這是繼香港TVB、亞視之後,集團與香港又一家知名廣電媒體展開合作。
9月28日集團DV生活頻道正式播出。
10月7日2007全球功夫之星總決賽在集團1800平米演播廳舉行。
10月9日深圳有線廣播電視網路資源整合簽約暨深圳市天寶廣播電視網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天隆廣播電視網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廣電集團光明新區記者站揭牌儀式在集團舉行。標誌著深圳廣電實現“全市一張網”。
10月12日由深圳衛視、少林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香港TVB、中國武術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中國功夫•全球盛典”,在深圳寶安體育館上演。
10月14日—10月22日集團派出強大陣容前往北京報導“十七大”盛況,在北京設立了廣播、電視演播室。
10月22日集團舉辦的“鵬城歌飛揚——唱響悉尼歌劇院”演唱會在世界頂級藝術殿堂悉尼歌劇院舉行。這是深圳原創音樂潛心耕耘二十多年來首次整體走向海外,也是中國流行音樂第一次登上悉尼歌劇院的舞台。
11月7日改版後的深圳電視報開始發行,新報名為《深圳電視•市民周報》。
11月26日深圳廣電集團主辦的大型採風及專題報導《30年•30城》——“行走中國海岸線”交通廣播大型採風活動啟動。深圳、上海、浙江、寧波、福建、廈門六大交通廣播一行9人,實地採訪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市,報導沿途城市30年改革開放歷程。
12月5日“深圳桂林廣播電視合作新聞發布會暨合作協定簽約儀式”在桂林舉行。經國家廣電總局批准,深圳廣電集團聯手桂林廣播電視,合辦桂林人民廣播電台旅遊音樂廣播和桂林電視台科教旅遊頻道,為跨地區廣電合作、資源整合及市場行銷探索新路子。此舉拉開了深圳廣電集團跨地區廣電戰略合作的序幕。
12月17日集團領導會見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副台長王曉輝一行。雙方就“頻率管理、節目設計、市場行銷、產業結構、運營模式和新媒體發展”等課題進行探討。
12月28日深圳廣播電視衛星地球站在南山區西麗奠基。該站建成後將承擔深圳衛視節目上星傳輸和信號接收任務,也將結束深圳租用外站傳輸衛星信號的歷史,深圳市民可以看到更多的衛星節目。
12月 深圳廣電集團與湖北省廣播電視總台簽訂協定,結為戰略合作夥伴,共同合辦湖北省廣播電視總台公共頻道。
2006年
1月5日-7日台灣東森媒體集團副總裁趙怡博士一行來集團考察。集團與東森媒體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並就“中國功夫之星”有關合作事宜座談。
2006年初深圳廣電集團強化了品牌建設力度,明確將品牌欄目培育工作列為各頻道頻率年度考核指標之一,成立節目創新研究所,加強對新欄目和重大活動的科學論證。建立實施電視節目綜合評價體系,實行節目的優勝劣汰。
2月9日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廣電局長鬍國華一行來集團視察。
2月17日集團與新浪網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2月20日國家廣電總局在深圳召開“深圳有線數位電視試點驗收會”,天威公司搭建的有線互動數位電視系統通過鑑定。
2月28日加拿大IMAGINA公司金羅賓總裁來集團訪問。
3月香港亞視總裁余統浩一行、台灣東森媒體集團執行長楊慶麟一行、法國維埃納副省長安德烈塞內舒一行、原中央電視台台長楊偉光先後來集團訪問。
4月26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新聞管理改革考察團來集團訪問。
5月1日深圳衛視攜手少林文化傳播公司共同舉辦的“首屆中國功夫之星全球電視大賽”啟動儀式在深圳民俗文化村舉行。
5月16日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電總局長王太華、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朱小丹等來集團視察。
5月16日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寶安、龍崗、鹽田三區廣播電視中心揭牌儀式在集團舉行,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朱小丹等出席。特區內外網路資源的整合為集團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5月17日全國有線電視數位化推進工作現場會在深圳召開,國家廣電總局授予深圳市“全國有線數位電視示範城市”榮譽稱號。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電總局局長王太華,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廣東省委副書記蔡東士,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朱小丹,副省長雷於藍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廣電系統200多名代表出席會議。此次會議標誌著我國有線電視數位化工作由試點進入全面推開的新階段。
5月18日天威公司開發的互動數位電視(iTV)正式投入商業運營,率先在國內建立起雙向、互動、多業務的有線數位電視產業模式。深圳模式成為“三網融合典型”,被國家廣電總局主管的《廣播電視信息》評為2006年中國廣電行業十大新聞之一。
5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和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國家廣電總局局長王太華、廣東省長黃華華、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等視察深圳有線數位電視發展情況。李長春高度評價了深圳有線電視數位化工作,就廣電數位化、產業化等問題作了重要指示。
5月19日怡景國家動漫畫基地成立,國家廣電總局局長王太華等為基地揭牌。
5月 集團建立的新聞移動回傳網正式投入使用。系統主要包含兩台移動數字微波直播車及梧桐山和南山區政府大樓兩個接收點。
2006年上半年深圳市政府作出了一次性將全市各區、街道、企業共23個網路整合到廣電集團的決定。
7月26日由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聯合集團交通頻率、湖南交通頻道、武漢交通頻率、河南交通廣播、河北交通廣播、北京交通台舉辦的“深圳北京歡樂行——中國南北交通中軸線六大交通台大型採風活動”在深圳歡樂谷舉行出發儀式。
8月6日由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組織的“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FM106.2調頻同步廣播系統項目技術驗收會”在集團召開。
8月21日北京大學副校長海聞教授來集團參觀訪問,集團總編輯陳君聰與海聞副校長就雙方合作事宜座談。
9月28日集團技術管理中心完成衛星鏈路數字調頻同步廣播系統建設任務,同時進行了FM94.2播出試驗。與模擬方式的FM106.2調頻同步廣播系統比較,信號總體質量提高,覆蓋範圍明顯增大,遠程管理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便於今後補點覆蓋。
10月1日由深圳衛視攜手少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中國功夫之星全球電視大賽”總決賽及頒獎盛典在集團舉行。
10月23日集團總裁王茂亮會見作家陸天明,雙方就製作深圳改革開放三十年題材的電視劇進行商談。
10月24日集團領導接待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林炳輝,雙方就項目合作事宜進行了交流。
11月24日全國第一個循環經濟高層國際論壇——“博鰲亞洲論壇循環經濟國際峰會”在五洲賓館開幕,該項活動由市政府和博鰲亞洲論壇主辦,廣電集團承辦。
11月國家廣電總局批准深圳廣電集團作為全國廣電系統新技術、新業務綜合試點單位。
12月6日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雄到集團視察。
12月13日國際大體聯主席基里安率領的國際大體聯評估組到集團考察。
12月31日 深圳衛視和中國曲藝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絕對笑星跨年喜樂會暨中國笑星模仿秀全國總決選”在集團舉行。
2006年深圳電視十一套節目年播出總量為78475小時,平均每天195小時;自製節目比例達21.5%。停播率為0.17秒/百小時,低於部頒5秒/百小時的甲級標準。
2006年深圳有線電視網完成數位化改造,目前有近百萬用戶,可傳輸500多套標準清晰度數位電視節目,並能為用戶提供互動電視、高速數據、VOIP等融合業務服務。寬頻數據業務在與六大電信運營商的競爭中取得驕人業績,用戶數超過21萬戶,占據深圳特區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2006年深圳廣電集團電視節目的市場份額達到33.89%,超過境外所有在深圳落地16個電視頻道市場份額的總和。
2006年 通過近一年的測試實驗和建設,集團已基本建立包括衛星、光纖、微波、網際網路和海事衛星通訊終端等多種手段綜合使用的新聞快速反應傳輸平台。
2006年深圳廣電集團對頻道運營機制、節目管理機制、人員管理機制等進行改革。在運營體制上,對頻道頻率實行“雙效益目標”管理。
改版節目
集團自2005年1月1日起實行“扁平化”管理,集團以職能部門制、事業部制和公司制等方式,直接管理各職能部門、頻道、頻率和各類公司,“扁平化”管理模式簡化了管理程式,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促進了集團事業的發展。集團成立後對9個電視頻道和3個廣播頻率進行重新定位和節目改版工作。新改版的電視頻道和廣播頻率實現了對原有頻道、頻率名稱、定位、功能的全新調整,節目風格煥然一新,節目質量進一步提高,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湧現出了《第一現場》、《今日視點》、《熱點跟蹤》、《超級情感對對碰》、《飯沒了秀》、《財富新主張》、《新聞廣場》、《夜空不寂寞》、《深圳事大家議》等深受民眾喜愛的廣播、電視欄目。
主要業績
集團還積極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大型活動和文藝精品。集團及下屬深廣傳媒公司等單位投資生產的《拔魯》、《夜明》、《馬文的戰爭》等多部影視廣播作品榮獲多項國家和國際大獎。集團投資拍攝的《命運》、《兵峰》、《和空姐在一起的日子》、《家有爹娘Ⅱ》、《天地民心》等五部電視劇2010年陸續登入央視,創造了地方廣電在央視播出電視劇的空前紀錄。集團通過積極爭取,成功獲得了三個國家級、國際性活動永久落戶深圳廣電。2009年承辦的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流行音樂大賽”,吸引了超過20萬音樂愛好者報名參賽,獲得巨大成功。2010年承辦的首屆中國國際新媒體影視動漫節、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金鵬獎徵集的作品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作品總數達到2.34萬部;2011年承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新媒體影視動漫節、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金鵬獎國際性特徵進一步增強,徵集的作品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作品總數更是達到3萬多部。由國家廣電總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新媒節”和“金鵬獎”正朝著“國際一流、亞洲第一”的目標前進。集團主辦的“跨年音樂季”、“功夫之星”全球大賽、“鵬城歌飛揚•唱響悉尼歌劇院/唱響美國”等大型活動和特色節目影響輻射海內外。電視頻道
深圳衛視-《電視劇或電影》國際頻道-首播《粵語劇場》第二集都市頻道-《第一養生》電視劇頻道-《爸爸別走》21財經頻道-《中國股市》上午時段娛樂頻道-IN時尚少兒頻道-動畫連連看公共頻道-家常菜(粵)20DV生活頻道-民間收藏宜和購物頻道-千年傳承東阿阿膠阿膠膏特惠組大運頻道-暑期特別節目《重溫激情》移動頻道-娛樂休閒板塊D節目單00:12:00大鵬灣第二集或電影01:17:00《軍情直播間》
02:24:00電視劇
03:14:00電視劇
04:09:00電視劇
04:54:00電視劇
06:45:00《直播港澳台》
07:15:00《台灣好味道》07:45:00《電視劇或電影》
08:44:00《電視劇或電影》
09:49:00《電視劇或電影》
10:50:00《電視劇或電影》
11:50:00宣傳片
11:54:59正午30分
廣播頻道
新聞頻率創富贏家音樂頻率民歌味道交通頻率繽紛車世界生活頻率生活頻率愛旅遊節目表00:00:00城市驛站03:00:00守候黎明
06:30:00轉播新聞和報紙摘要
07:00:00898早新聞
09:00:00創富贏家
10:00:00歲月留聲
11:00:00深圳事大家議
12:00:00898午新聞
12:30:00時尚都市
13:30:00先鋒連播廣場
14:00:00鏗鏘麥克風
15:00:00財富先鋒
16:00:00極限體壇
17:00:00每日資訊榜
獲獎概況
獲獎名稱評獎單位作品名稱/獲獎者參評類別獎項主創人員中國電視金鷹獎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馬文的戰爭優秀作品集體
2010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中廣協會王梅優秀播音員
2010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中廣協會劉洋提名獎
2009年度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技術質量“金帆獎”國家廣電總局深視新聞三等獎彭文軍張小東
2009年度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技術質量“金帆獎”國家廣電總局唱迎2010聲震世界深圳衛視跨年演唱會二等獎趙剛等
第九屆廣東新聞“金槍獎”李也平
第九屆廣東新聞“金話筒獎”董超
廣東省廣播電視優秀欄目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深圳事大家議欄目組
廣東省廣播電視優秀欄目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直播港澳台欄目組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深圳華為PCT申請躍居全球榜首電視訊息一等獎張永德、魏國棟、黃濤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火車有一站叫唐古拉電視新聞訪談節目一等獎周陽、王凱凱、邵志遠、黃罡、劉松青、孫玲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蚝鄉·蚝運·蚝情電視專題節目一等獎歐陽宅光、劉盈、衛世鵬、韋文斌、李文科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聲震世界·唱迎2010——深圳衛視跨年演唱會電視音樂節目一等獎黃仁忠韓靜李光明曹志華黃鶴敖誌林璜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歌聲中的深圳電視文藝專題節目一等獎陳志榮、夏楓、曲實、王艷、黃欣、李瑋等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回家的路有多難電視新聞評論二等獎袁侃、孫玲、周占武、邵志遠、王梅、郭瑞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新醫改啟程電視新聞訪談節目二等獎周占武、常進、王梅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回家十年電視新聞現場直播二等獎曾凡、蔡曜宜、周建琳、黃罡、范國勝、唐穎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六十年·三地歌電視紀錄片二等獎《解密》節目組集體創作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飯沒了秀》國慶特別節目電視少兒節目二等獎《飯沒了秀》節目組集體創作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走向復興電視原創歌曲二等獎王茂亮、陳君聰、黃仁忠、毛嘉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親愛的“敵人”電視劇二等獎《親愛的“敵人”》劇組集體創作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12月25日深視新聞電視播音主持二等獎龐瑋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12月2日今日播報電視播音主持二等獎韓丹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6月13日第一現場電視播音主持二等獎張天宇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新聞廣場電視新聞欄目三等獎新聞廣場節目組集體創作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赴港“一簽多行”啟動助推深港同城化電視短訊息三等獎張馨方、劉唐靖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關注台灣“八八風災”電視新聞節目編排三等獎《直播港澳台》節目組集體創作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甦醒吧,星星的孩子電視新聞專題三等獎李玲、戴傑、葛波、姚雪嵐、劉濤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清潔工“撿”金惹官司“撿”還是“偷”?電視系列報導和連續報導三等獎駱文川、黃玉屏、黃坤、吳建平、夏永輝、王朝暉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中國前沿深圳衛視形象片電視廣告節目三等獎王茂亮、陳君聰、李偉名、解偉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鞠說好看電視社教欄目三等獎劉強、戴傑、葛波、姚雪嵐、田定康、柯仲平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京劇咚咚鏘之梅派專題電視戲曲節目三等獎王宇紅、鄭玄雨、金苓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民生直擊廣播新聞欄目一等獎《民生直擊》欄目組集體創作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一雙愛心鞋闊步成長路廣播公眾性節目一等獎房蕾、李軼群、余苗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讀家新聞廣播社教欄目一等獎朱克奇、姚嵐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谷奶奶的新學堂歌——兒歌創作新希望廣播音樂節目一等獎李靜、王穎、陸曉鳴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60年,我的家,難以抹去的記憶!廣播播音主持一等獎趙暉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全國首次“公開譴責”將推動工會向維權組織轉型廣播新聞評論二等獎延鵬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救助甲流重症兒童小飛翔兄妹廣播新聞專題二等獎林衛春、吳軍、胡凱、孫立遐、肖志、周明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大家來做健康小衛士廣播少兒節目二等獎王婷、劉世倩、顏暢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享受英語、快樂閱讀廣播播音主持二等獎王穎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中國工人當選《時代》周刊年度人物廣播短訊息三等獎徐宏其、劉思齊、谷宇平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深圳大部制掛牌邁出全國探索第一步廣播訊息三等獎王侃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動漫產業路在何方廣播系列報導和連續報導三等獎項飛、張溦溦、李陽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深圳新客家廣播對外新聞三等獎張溦溦、李陽、劉世倩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漫漫回家路廣播對象性節目三等獎王軍、崔崇昆、盧慧琳、陳宇翔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3G改變生活廣播知識性節目三等獎馬皓、李嬌娜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祝福祖國廣播特別節目三等獎李靜、吳軍、胡凱、莫然等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寵物英雄榜廣播新形態節目三等獎馬皓、郭亮、劉世倩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復興之歌廣播音樂節目三等獎劉世倩、劉洋、劉倩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月照圍樓廣播音樂節目三等獎劉倩、張溦溦、夏明、張祖嘉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山楂樹之戀廣播小品和長篇連播節目三等獎蘇洋、劉暢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一路飛揚廣播播音主持三等獎項飛、李陽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原創音樂與廣電傳媒“文化軟實力”的構建——以深圳廣電集團原創音樂平台“鵬程歌飛揚”為例論文二等獎李靜、張春朗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觀眾忠誠度管理是收視突圍新方略論文二等獎楊華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四網融合”對我國廣電媒體的影響論文二等獎黃理俊、張勇、林茅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深圳開啟的港澳台資訊之窗——《直播港澳台》節目魅力解碼論文三等獎譚言歆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地方電視台經濟節目的著眼點究竟在哪裡?論文三等獎駱文川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轉型時期的紀錄片表達風格——淺析“深圳製造”的幾部紀錄片論文三等獎劉堤洪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誰在聽,聽什麼,聽下去——對新媒介環境下廣播“三要素”的再認識論文三等獎趙暉、潘永漢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深圳都市頻道的戰略構建論文三等獎戴傑、葛波、朱文豐
2009年度廣東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電視新聞播音風格轉換透析論文三等獎王遠遠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深圳華為PCT申請躍居全球榜首電視訊息一等獎張永德、魏國棟、黃濤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火車有一站叫唐古拉電視新聞訪談節目一等獎周陽、王凱凱、邵志遠、黃罡、劉松青、孫玲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回家的路有多難電視新聞評論二等獎袁侃、孫玲、周占武、邵志遠、王梅、郭瑞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新醫改啟程電視新聞訪談節目二等獎周占武、常進、王梅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回家十年電視新聞現場直播二等獎曾凡、蔡曜宜、周建琳、黃罡、范國勝、唐穎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新聞廣場電視新聞欄目三等獎新聞廣場節目組集體創作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赴港“一簽多行”啟動助推深港同城化電視短訊息三等獎張馨方、劉唐靖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關注台灣“八八風災”電視新聞節目編排三等獎《直播港澳台》節目組集體創作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甦醒吧,星星的孩子電視新聞專題三等獎李玲、戴傑、葛波、姚雪嵐、劉濤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清潔工“撿”金惹官司“撿”還是“偷”?電視系列報導和連續報導三等獎駱文川、黃玉屏、黃坤、吳建平、夏永輝、王朝暉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民生直擊廣播新聞欄目一等獎《民生直擊》欄目組集體創作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全國首次“公開譴責”將推動工會向維權組織轉型廣播新聞評論二等獎延鵬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救助甲流重症兒童小飛翔兄妹廣播新聞專題二等獎林衛春、吳軍、胡凱、孫立遐、肖志、周明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中國工人當選《時代》周刊年度人物廣播短訊息三等獎徐宏其、劉思齊、谷宇平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深圳大部制掛牌邁出全國探索第一步廣播訊息三等獎王侃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動漫產業路在何方廣播系列報導和連續報導三等獎項飛、張溦溦、李陽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深圳新客家廣播對外新聞三等獎張溦溦、李陽、劉世倩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原創音樂與廣電傳媒“文化軟實力”的構建——以深圳廣電集團原創音樂平台“鵬程歌飛揚”為例論文二等獎李靜、張春朗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觀眾忠誠度管理是收視突圍新方略論文二等獎楊華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深圳開啟的港澳台資訊之窗——《直播港澳台》節目魅力解碼論文三等獎譚言歆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地方電視台經濟節目的著眼點究竟在哪裡?論文三等獎駱文川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轉型時期的紀錄片表達風格——淺析“深圳製造”的幾部紀錄片論文三等獎劉堤洪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誰在聽,聽什麼,聽下去——對新媒介環境下廣播“三要素”的再認識論文三等獎趙暉、潘永漢
廣東新聞獎廣東記協深圳都市頻道的戰略構建論文三等獎戴傑、葛波、朱文豐
201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廣東日”南派優秀紀錄片廣東省委宣傳部《閱讀深圳》王茂亮、陳君聰、陳志榮黃仁忠、李似弘、王興、呂世建
201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廣東日”南派優秀紀錄片廣東省委宣傳部《追夢》申曉力、于海濱、徐培、汪洋
2010年廣東省新世紀之星廣東省視協夏楓
2009年城市新聞創優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直播港澳台優秀欄目二等獎欄目組
2009年城市新聞創優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赴港“一簽多行”啟動助推深港同城化電視短訊息三等獎張馨方、劉唐靖
2009年城市新聞創優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深圳華為PCT申請躍居全球榜首電視訊息三等獎張永德、魏國棟、黃濤
2009年城市新聞創優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回家十年電視新聞現場直播三等獎曾凡、蔡曜宜、周建琳、黃罡、范國勝、唐穎
2009年城市新聞創優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大陸援台首批救災物資深圳起運電視短訊息三等獎徐衛亞李大新
廣東殘疾人事業好新聞廣東殘聯道德模範感動深圳新聞優秀何春輝、康曉明、孫浩元
廣東殘疾人事業好新聞廣東殘聯七旬老人離家十天深圳網友助其回家新聞優秀王瑛,何春輝、孫浩元
廣東殘疾人事業好新聞廣東殘聯盲人“有聲有色”過節日新聞優秀黃坤林奕鏇李樓金
廣東殘疾人事業好新聞廣東殘聯鄭衛寧:開創殘疾人就業新路新聞優秀馮丹丹郭保瑞
廣東殘疾人事業好新聞廣東殘聯首屆深圳殘疾人展能節展示殘疾人生活潛能新聞優秀馮丹丹郭保瑞
廣東殘疾人事業好新聞廣東殘聯“全國助殘日”龍崗殘疾人真開心新聞優秀袁泉榮
廣東殘疾人事業好新聞廣東殘聯深圳視障信息無障礙服務為盲人打開新“視界”新聞優秀獎林衛春
廣東殘疾人事業好新聞廣東殘聯《陽光人生》盲人朋友林中秋一家新聞三等獎王赫
全國對台廣播節目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花開盛世——澳門回歸十周年大型直播節目新聞一等獎李靜吳軍胡凱朱克奇尹明子等
全國對台廣播節目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深圳新客家新聞二等獎張微微李陽劉世倩
全國對台廣播節目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祖國大陸首批援助台灣災區物資從深圳起運新聞二等獎郭超
全國對台廣播節目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220萬深圳市民今起可申請香港一簽多行新聞三等獎延鵬
全國對台廣播節目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港人子弟班協定獲批深港教育合作再跨一步新聞三等獎吳軍陳潔戴思洄奚鵬
2010年廣播文藝節目專家創優評析(即第十二屆專家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谷奶奶的《新學堂歌》——兒歌創作新希望二等獎李靜、王穎、陸曉
2010年廣播文藝節目專家創優評析(即第十二屆專家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2009經典詩文朗誦會二等獎夏要民、王曉燕、金晶、張縉
第五屆七彩年華.深圳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活動季深圳文明辦“愛媽媽、愛深圳、愛祖國”、“底炭生活快樂人生”——環保小衛士活動最受歡迎活動
第五屆七彩年華.深圳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活動季深圳文明辦育兒講堂最具創意活動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市長上橋聽民意,多方通話解民難——王榮代市長上《民心橋》廣播新聞訪談節目一等獎李靜、陳潔、吳軍、胡凱、朱克奇、戴思洄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中國創業板市場今天開市廣播短訊息一等獎姜迎春、李曉梅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全國首次“公開譴責”將推動工會向維權組織轉型廣播新聞評論二等獎延鵬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救助甲流重症兒童小飛翔兄妹廣播系列報導和連續報導二等獎林衛春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來自捷運三號線施工塌方現場的報導廣播系列報導和連續報導二等獎奚鵬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花開盛世——澳門回歸十周年大型直播節目廣播新聞現場直播二等獎李靜、吳軍、胡凱、朱克奇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220萬深圳市民今起可申請香港一簽多行廣播短訊息三等獎延鵬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落戶深圳廣播短訊息三等獎郭超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深圳打破引才瓶頸廣播訊息三等獎林衛春、黃山雲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深莞惠三地邁向“醫保同城化”廣播訊息三等獎林衛春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深圳大部制掛牌廣播訊息三等獎王侃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動漫產業路在何方廣播系列報導和連續報導三等獎項飛、張溦溦、李陽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送孩子一雙鞋廣播特別節目一等獎房蕾、李軼群、余苗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祝福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12小時大型直播節目廣播特別節目一等獎李靜、吳軍、胡凱、莫然等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創業板全接觸——直播創業板開板儀式廣播公眾性節目二等獎張永平、劉美娜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幸福的種子——快樂學英語從英文繪本閱讀開始廣播對象性節目三等獎王穎、么彥飛、牛毅飛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蝸居”80後——《快樂家居》周末大論壇廣播公眾性節目三等獎張軼、潘永漢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深圳新客家廣播特別節目三等獎張溦溦、李陽、劉世倩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十年磨一劍中國創業板深圳揚帆起航訊息一等獎路照、馬巍、張馨方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直播港澳台》:關注台灣“八八風災”電視新聞節目編排一等獎陳紅艷、曾凡、方誌忠陳海燕、萬霞、趙霞、易舟舟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清潔工“撿”金惹官司“撿”還是“偷”?系列報導(6條)一等獎駱文川、黃玉屏、黃坤吳建平、羅奕、陳曉薇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新聞廣場》電視新聞欄目一等獎集體創作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國務院批准《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短訊息二等獎余治國、徐衛亞、桂乾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赴港“一簽多行”啟動助推深港同城化短訊息二等獎張馨方、劉唐靖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大陸援台首批救災物資深圳啟運訊息二等獎徐衛亞、李大新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中國工人”入圍《時代》年度人物深圳工人成傑出代表訊息二等獎田新華、張霞、戈盾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火車有一站叫唐古拉電視新聞訪談節目二等獎周陽、王凱凱、邵志遠黃罡、王大勇、孫玲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深圳義工形象大使——馬克·歐巴馬訊息二等獎駱文川、黃菡、陳國林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深圳華為PCT申請躍居全球榜首訊息二等獎張永德、魏國棟、黃濤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深莞惠醫保同城化惠及三地百姓家短訊息二等獎駱文川、陳國林、黃菡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深圳首批家庭醫生今天上崗短訊息三等獎何春輝、康曉明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深圳啟動建設國家超算中心運算能力將超每秒千萬億次短訊息三等獎黃濤、魏國棟、王濤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首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今天完成訊息三等獎路照、桂乾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銀行不開發票地稅開出罰單訊息三等獎駱文川、陳耀新、王朝暉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夢想在深圳起飛電視新聞專題三等獎駱文川、彭華新、曾綺黃坤、夏永輝、羅奕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三公里的路修三年未竣工電視新聞專題三等獎袁侃、孫玲、郭瑞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60年行進的腳步系列報導(11集)三等獎集體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回家十年——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大型直播特別節目電視新聞現場直播三等獎曾凡、蔡曜宜、周建琳黃罡、范國勝、唐穎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深圳寫意電視對外新聞三等獎刁鐵勤、方展帆、林國清、王天鵬、陳述賓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六十年.三地歌電視紀錄片一等獎王茂亮、陳君聰、李也平、李偉名、何軍、王芳、鄧康延、南兆旭、信一心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閱讀深圳電視專題節目一等獎王茂亮、陳君聰、陳志榮黃仁忠、李似弘、王興、呂世建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紅色經典——《飯沒了秀》國慶特別節目少兒節目二等獎謝謙、方菁、尚志興、陳彤白昭、李玲、羅劍光、李海、巫美美、陶永傑、曹儉、張頻、王學巍、李瑤瑤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深圳解放電視紀錄片二等獎申曉力、徐培、汪洋、于海濱謝建龍、寶利高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衛視形象片系列(4集)電視廣告節目二等獎陳君聰、李偉名、解偉、蔡岩琦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修好這顆心電視專題節目三等獎李偉名、何軍、王海東、王志強鄔蓉、劉甜、王疆、孫晨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深圳體育人——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特別節目電視專題節目三等獎魏宇波、田欣偉、聶湘源、尚飛邢軍、喻大力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1999:七子之歌電視專題節目三等獎蔡曜宜、王俊、邵志遠、王梅、孫玲、古偉波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深圳城管協管員遇害的背後電視專題節目三等獎麻偉、戴傑、葛波、姚雪嵐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醉與罰——奪命司機的生死判決電視專題節目三等獎田定康、戴傑、葛波、姚雪嵐、戴海燕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消防安全——平安幸福篇電視廣告節目三等獎陳君聰、李偉名、張崢、解偉、蔡岩琦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原創音樂與廣電傳媒“文化軟實力”的構建——以深圳廣電集團原創音樂平台“鵬城歌飛揚”為例廣播電視套用理論論文一等獎李靜、張春朗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四網融合”對我國廣電媒體的影響廣播電視史學和決策管理研究論文二等獎黃理俊、張勇、林茅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HFC網路反向通道監測系統的研究、開發和套用廣播電視套用技術理論論文二等獎章亦農、楊俊、雷振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深圳開啟的港澳台資訊之窗——《直播港澳台》節目魅力解碼廣播電視套用理論論文三等獎譚言歆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深圳都市頻道的戰略構建廣播電視套用理論論文三等獎戴傑、葛波、朱文豐
2009年度深圳新聞獎深圳記協“5+2”模式下的電視編排廣播電視套用理論論文三等獎楊華
組織機構

領導班子

總經理 張合運
副書記 劉焯鏗
黨組副書記 葉勇彪
副總編輯 陳志榮
副總編輯 劉強
副總編輯 李靜
副總經理 呼和
副總編輯 於德江
副總編輯 杜圖
副總經理 鄭鼎文總工程師 傅峰春副總編輯 李也平
副總經理 郭莉
全國廣播電台網址集合
大家多多幫助,希望“全國廣播電台網址集合”成為搜尋廣播電台網址“最強”貼。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