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南京人民廣播電台現有四個系列台,即南京新聞台、南京經濟台、南京交通台、南京音樂台,另有18CH電視節目一套。全台現有幹部職工276人(含離退休人員),其中具有高、中級職稱的77人。全台按宣傳、行政、技術、經營四大系統設立19個內設機構,另有若干個台屬三產公司。

成立
南京人民廣播電台成立於1949年5月18日,它的前身是國民黨中央廣播電台。1952年10月,南京人民廣播電台與蘇南、蘇北兩地人民廣播電台合併,組建江蘇·南京人民廣播電台。1953年元旦,分別用江蘇·南京兩個台的呼號播音。1959年4月,江蘇台所屬的南京台編輯部與南京市有線廣播電台合併成立南京人民廣播電台。1969年1月,南京人民廣播電台的呼號撤消,原南京台的頻率為江蘇台的第二套調頻立體聲廣播,主要播送文藝節目。
發展
進入九十年代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南京人民廣播電台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90年7月1日,開辦了南京經濟廣播電台,頻率為AM900KHz和FM104.3MHz,在南京地區率先進板塊和直播形式為主的廣播改革。1993年1月,成立南京新聞台,頻率為AM1008KHz,並同時成立南京交通台,頻率為AM1143KHz。1994年5月,開辦了南京音樂台,頻率為FM105.8MHz。1995年10月,南京經濟台將104.3MHz改為經濟台娛樂頻道。目前,經濟台和音樂台分別實現了24小時的全天候播出。伴隨著廣播事業的發展,四個系列五套廣播節目的全天播出時間為109小時。全部採用主持人直播形式。1997年6月,南京人民廣播電台與江浦縣政府合作,開辦了一套18CH電視節目,逐步形成了以廣播為主,廣播電視相得益彰、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定位
經過近十年的不斷運作,南京人民廣播電台各系列台從總體上較好地把握了各自的辦台宗旨和市場定位,宣傳功能和服務功能日益拓展,節目質量不斷提高,節目特色更加鮮明,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了同步提高,全台的綜合實力在全國省會城市電台中位居前列。據央視調查中心抽樣調查,南京電台在南京地區的廣播聽眾收聽率達78%以上。
榮譽
南京電台的精品產生也取得了累累碩果。近二十年來,全台先後獲省級以上獎的作品總計200多篇,其中獲國家級獎的作品有40多篇。繼1996年廣播劇《雯雯撐起的天空》獲全國“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後,1998年南京電台創作的廣播劇《希望望》《中華之聲》和編輯製作的廣播歌曲《有一種愛》等3件作品獲省“五個一工程”入選 作品獎,並以總分第一的成績獲得南京市“五個一工程”組織工作獎。
發射及傳輸
中波發射:從93年12月引進第一台PDMTS-03B全固態發射機至97年9月完成PDMS-10全固態發射機安裝運行,四年時間,實現了本台三套中波廣播發射機的固態化,大大提高了播出質量。
調頻發射:從96年6月,搬遷到江蘇省廣播電視傳輸總台發射。天線高度由80米增加到296米,天線增益由7.2dB,覆蓋半徑擴大到50-60公里,覆蓋面積比原來擴大了了2-3倍。98-12月又引進了兩台先進的FM-PT5全固態數字調頻發射機,工作更加穩定,音質更加悅耳優美。FM-PT5全固態數字調頻發射機採用數字編碼方式,是目前國內首先採用的數字式全固態發射機。
傳輸:南京電台在80年代就採用光纜傳輸,但光纖是多模短波長的,光端機是國產設備。到98年,改成單模長波長光纖,光端機改用美國進口的NV2000系列光端設備,使電台的傳輸邁進了數字傳輸的行列。
播出設備:前幾年各系列台均採用了美國210-24MF和英國MBI-10先進的模擬調音台。98年結合播控中心的改造,音樂台首先採用數字調音台,經濟台和音樂台的兩套調頻在21世紀到來之前,將全部實現系統數位化播出。
全國廣播電台網址集合
大家多多幫助,希望“全國廣播電台網址集合”成為搜尋廣播電台網址“最強”貼。加油。 |
地方廣播電台
全國除了中央及各省級廣播電台外,各地還有建有地市級廣播電台。它們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期任務讓我們來盤點這些給大家帶來豐富信息的大眾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