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檢查
1.體格檢查點注意結膜囊有無大量膿性分泌物。
2.輔助檢查 膜刮片和分泌物塗片行Gram和Giemsa染色檢查、細菌培養、藥物敏感試驗和血培養。
診斷

臨床上將本病分為新生兒和成人淋菌性結膜炎。
成人淋菌性結膜炎潛伏期為10小時至2~3日不等,雙眼或單眼發病。病情急劇發展至浸潤期,眼瞼高度紅腫和疼痛;瞼結膜高度充血,伴小出血點及假膜形成;球結膜水腫,重者突出於瞼裂外;有耳前淋巴結腫痛。病初,分泌物為漿液性或血性,結膜刮片證明上皮細胞內有許多淋球菌存在。約3~5日後,眼瞼腫脹有所減輕,變軟,而代之以大量膿性分泌物,自瞼裂源源不斷地流出,是為膿漏期。此時,分泌物中有大量淋球菌。約經2~3周,膿性分泌物逐漸減少,但仍含淋球菌,有感染性;結膜水腫消退,瞼結膜高度肥厚、乳頭肥大、表面粗糙,可持續數月之久。然後,炎症消失,瞼結膜上可遺留深的瘢痕。角膜併發症幾乎不可避免,除角膜上皮點狀螢光素著染以外,角膜周邊部實質淺層可見部分或全環形浸潤。浸潤與角膜緣間有窄的清亮區相隔,伴輕度前房反應。輕症浸潤數日後消退遺留薄翳。重者形成與免疫介導的邊緣角膜融解相似的環形潰瘍,或中央部潰瘍,角膜瀰漫模糊,局部變薄,很快穿孔,虹膜脫出。
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是新生兒眼炎中最嚴重者,曾為盲童的重要致盲原因。潛伏期2~5日內者多為母親產道感染,出生7日後發病者為產後感染。臨床表現為雙眼劇烈的急性結膜炎,發病初期瞼和球結膜水腫、充血,分泌物為水樣、血清樣、血性,但進展很快,發病數小時後即轉為膿漏期,有大量膿性分泌物。重度瞼球結膜水腫及炎症。角膜變暗,周邊部浸潤、潰瘍,或中央部潰瘍。潰瘍穿孔,虹膜脫出,眼內發炎,視力喪失。
易混疾病

卡他性結膜炎是一種有細菌感染所致的常見的傳染性眼病,又稱細菌性結膜炎。祖國醫學稱“暴風客熱”,俗稱“爆發火眼”。現代醫學認為,卡他性結膜炎的發病原因,由於肺炎雙球菌科--韋氏桿菌、流行性感冒桿菌、溶血性金黃色葡萄菌直接侵入感染結膜所致。祖國醫學認為,是因風熱之邪外襲,客於內熱陽盛者,內外合邪,風熱相搏,上攻於目突然成病。多發於春秋季節,起病急驟,預後良好。不同證型的症狀是:
1、風重於熱型 症見胞瞼腫脹,白睛紅赤,痛癢兼作,羞明多淚,頭痛鼻塞,惡風發熱。
2、熱中於風型 表現為白睛浮腫,赤痛較甚,胞瞼紅腫,熱淚如湯,怕熱畏光,口渴尿黃。
3、風熱並重型 症見白睛赤重,痛癢兼有,惡寒畏光,頭痛鼻塞,發熱,口渴欲飲,便秘尿赤。日久失治者,可轉變為慢性。
治療措施

1. 全身治療 新生兒可用水劑青黴素G,按每日5萬u/kg體重計算,分2次靜脈注射,連續7日;對耐藥者每日給予頭孢三嗪25~50mg/kg體重,肌肉或靜脈給藥,共7日。也可採用其他第3代頭孢菌素或壯觀黴素等。其他如氨苄青黴素、先鋒黴素Ⅱ、紅黴素、強力黴素、卡那黴素及磺胺製劑也可選用。有角膜病變者,宜用頭孢三嗪。靜脈滴注或壯觀黴素肌注。成人用水劑普魯卡因青黴素G肌肉注射,注射前1小時服羧苯磺胺,注射後繼續減量口服;或用水劑青黴素G靜注,連續5日,或長效青黴素肌注。對青黴素耐藥及青黴素過敏者,可肌注頭孢三嗪或壯觀黴素。
2.局部治療 用溫鹽水徹底沖洗結膜囊,開始每5~10分鐘1次,逐漸減為15、30分鐘1次,直至分泌物消失。沖洗時,頭偏向患側。每分鐘1次,半小時後每5分鐘1次,再過半小時後改為每半小時1次。1日後每小時1次,數日後每2小時1次,持續2周。也可滴用0.25%氯黴素、0.1%利福平或桿菌肽等眼藥水。紅黴素、慶大黴素、四環素或桿菌肽眼膏每日睡前塗眼。角膜病變時,用阿托品散瞳。角膜潰瘍穿孔時,在抗生素治療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或鞏膜移植。
對患者或患兒父母應進行生殖泌尿系等檢查及治療。
預防

新生兒患病

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為淋病雙球菌感染所致,主要傳染源是患者有淋菌性陰道炎的母體和被淋菌污染的物品,傳染途徑是土法接生或家庭接生,根據臨床表現和細菌學檢查,很易確診,因淋病性雙球菌對青黴素敏感,經全身及局部用藥後療效好,但由於治療不及時方法不當,即可引起嚴重的角膜併發症而導致失明,留下終生殘疾,所以要重視以下幾點:
①必須實行新法接生,嚴禁土法接生,尤其對邊遠貧困地區要加強宣傳,即使有助產人員在家接生,也必須對新生兒常規滴用1%硝酸銀溶液。
②要加強孕婦的圍產保健,患有淋菌性陰道炎者應及時治療,消滅傳染源。
③一旦發現是淋菌感染,應及時治療,以免延誤時機引起角膜併發症。
④加強產前衛生知識宣傳,提高自我保健意識,搞好性病防治工作。
診斷鑑別
診斷依據
1.眼瞼、結膜高度充血水腫,病情發展急劇。
2.典型的臨床表現是大量膿性分泌物。
3.結膜刮片或分泌物塗片找到淋球菌,或結膜刮片淋球菌DNA檢查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