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沙眼包涵體結膜炎衣原體的D-K型即包涵體結膜炎衣原體感染所致的結膜炎,主要以性接觸及產道途徑傳播,潛伏期1-3周,多雙眼受累,無全身症狀,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急性或亞急性濾泡性結膜炎,分為成人包涵體性結膜炎和新生兒包涵體性結膜炎。濾泡性結膜炎(follicularconjunctivitis)的特點是結膜充血和大量濾泡形成。在臨床上有不同類型。1.急性濾泡性結膜炎(acutefollicularconjunctivitis)為急性卡他性結膜炎的一咱。除具有特殊濾泡外,其他症狀與急性卡他結膜炎同。主要見於病毒(單純皰疹病毒、腺病毒)及細菌感染,但也有時為藥物,如阿托品、依色林等刺激所致,名為阿托品或依色林性卡他性結膜炎。
檢查
1.新生兒包涵體結膜炎:分泌物為膿性,量多,可作塗片檢查,基本不見細菌,並有包涵體。
2.成人包涵體性結膜炎:結膜囊膿性分泌物,內含大量多形核白細胞,結膜刮片可見包涵體。
臨床表現
1、新生兒包涵體結膜炎,又稱新生兒包涵體性膿漏眼。新生兒出生時,在患衣原體性宮頸炎的產道中受感染,潛伏期5~12天。眼瞼紅腫,瞼結膜充血、肥厚、乳頭肥大,主要見於下穹窿及下瞼結膜。新生兒結膜的腺樣層尚未發育,故2~3個月內無濾泡形成。分泌物為膿性,量多,故應與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鑑別,大約2~3周后轉入慢性期。晚期有顯著的濾泡形成,3個月至1年內自行消退,不留瘢痕,亦無角膜血管翳。
2、成人包涵體性結膜炎,又名游泳結膜炎,因為許多患者都有在污染的游泳池游泳史,實際上此病是由沙眼衣原體D-K型泌尿系統感染後污染的手、毛巾或水等傳染到眼;有稱是一種接觸感染。潛伏期5~12天。開始時結膜充血,很快眼瞼紅腫,耳前淋巴結腫大,穹窿部結膜有很多濾泡,下方最著。結膜因細胞浸潤而肥厚。結膜囊有很多膿性分泌物,內含大量多形核白細胞。結膜刮片可見包涵體。急性期消退後,結膜仍肥厚、充血、有濾泡,持續3個月至1年,不出現血管翳,不留瘢痕,而自然消退。
診斷
成人包涵體性結膜炎患者主要為青年人,主要由生殖泌尿系統感染物感染眼部;或通過被污染的游泳池及浴池水源感染。潛伏期為3-4天,可以雙眼同時感染或先後感染。感染初期表現為眼瞼水腫,結膜充血水腫,粘膿性分泌物,分泌物內可查見大量中性粒白細胞,結膜上皮細胞內可見包涵體。患側耳前淋巴結腫大。一周后結膜出現濾泡,以下瞼穹隆部為主,也可出現在淚阜和半月皺襞,病情遷延時可有乳頭增生。3個月-1年內炎症消退,結膜不留瘢痕,無角膜血管翳。新生兒包涵體性結膜炎又稱為新生兒包涵體性膿漏眼。是西方國家常見的新生兒眼病之一。尚未見到我國的有關統計數字。多在新生兒經母親產道時感染,潛伏期為5-14天,多雙眼受累,眼瞼輕度腫脹,多量粘膿性分泌物,瞼結膜充血水腫明顯,常導致患兒畏光。瞼結膜浸潤增厚,乳頭增生,在出生2-3月內無濾泡形成,結膜刮片可查見包涵體,嚴重者可出現假膜,與淋球菌性結膜炎相似。周邊角膜可受炎症侵及,出現上皮下的浸潤,一般不產生角膜潰瘍。耳前淋巴結腫大,可伴有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中耳炎等全身症狀,嚴重者危及生命。炎症轉為慢性時,有濾泡形成,一般3個月-1年內消失,除有假膜形成者外,不留瘢痕,無角膜血管翳。
易混疾病
1.沙眼: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體(chlamydia)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沙眼的英文詞trachoma來源於希臘文trachys,也表示粗糙不平的意思。本病病變過程早期結膜有浸潤如乳頭、濾泡增生,同時發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於受累的瞼結膜發生瘢痕,以致眼瞼內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損害,可嚴重影響視力甚至造成失明。解放前沙眼在我國是致盲的首要原因。解放後在黨和政府關懷下,對沙眼開展了廣泛的防治,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現在沙眼的發病率已大為降低。從北京順義縣及上海、雲南、陝西等地進行的盲與低視力流行病學抽樣調查(1988)結果中可以看到,上述大部分地區致盲的主要原因是由白內障、青光眼等非感染性疾患所致。但是,雲南省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雲南全省18萬雙眼盲患者中,白內障占第1位,約8萬人;沙眼及其合併症占第2位,約3萬人。所以,沙眼在我國致盲原因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尚不容忽視。此外,本病在亞非地區不少開發中國家仍是致盲的主要原因。2.濾泡性結膜炎:發生於兒童、青少年多見,下穹隆結膜為主,濾泡較大,灰紅色,圓形或橢圓形,愈後不留瘢痕,分泌物呈水樣。
3.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又稱膿漏眼。它的特點是起病急驟、潛伏期短,常在出生後3天內發病。病孩子主要表現為,眼瞼全部紅腫,結膜充血,鞏膜上面常有片狀偽膜形成。開始翻開眼皮可見有紅色水樣或血樣分泌物流出。到5天后眼瞼紅腫減輕,但取而代之是從眼瞼紅腫減輕,但取而代之是從臉襲中流出膿性分泌物,控之不淨,故稱為膿漏眼。如對分泌物進行檢查,會發現大量淋球菌。這個時期如能及時治療,經2-3周膿液減少,球結膜水腫消退,只有瞼結膜上留下斑痕,使眼部長久留下有摩擦感的痛苦。如治療過晚,則可造成答明的嚴重後果。治療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的首選藥物是青黴素。
要防止性病禍及嬰兒,首先是女性防止染性病。萬一染上性病,必須徹底治癒後方可結婚、懷孕;其次,各級醫療部門應把性病列為婚前檢查、產前檢查的重要內容,防止性病蔓延;其三,新生兒出生後,立即清除眼內分泌物。同時,點1%硝酸銀沆眼水和廣譜抗生素藥水;其四,對新生兒結膜炎分泌物特別多的應做常規塗片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併發症
一般急性期消退後,結膜仍肥厚、充血、有濾泡,持續3個月至1年,不出現血管翳,不留瘢痕,而自然消退。血管翳:是由漿細胞、巨噬細胞、及淋巴細胞共同形成,釋放免疫球蛋白與RF的能力。血管翳不但隔絕了骨頭通過滑膜獲取營養,而且能釋放多種炎性介質與蛋白水解酶等,對關節軟骨、軟骨下骨、韌帶肌腱等組織進行侵蝕,引致骨關節軟骨破壞,軟骨下骨溶解,關節囊破壞鬆弛,關節錯位,關節融合,以致骨化。
瘢痕組織是人體創傷修復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產物。創傷修復有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皮膚的表淺傷口,僅僅影響皮膚,由毛囊、皮脂腺的上皮細胞起始,通過簡單的上皮形成而癒合。修復後均能達到結構完整性和皮膚功能的完全恢復。另一種類型是深達真皮和皮下組織的損傷,通過瘢痕來修復。在較低級脊椎動物,和尾巴的缺損可通過新生的肢體和尾巴的再生來代替。但是,人類僅有少數的內部器官(如肝臟、胰腺和唾液腺)具有這種修復能力。人類大多數的組織損傷通過瘢痕形成來修復。任何類型的生物、化學或物理損傷誘發了體內連鎖性的體液-細胞反應,從而導致一個以纖維蛋白起主要作用的纖維增生性炎症過程,瘢痕組織就是這種炎症過程的最終產物。
治療
局部藥物治療:0.1%利福平或15%磺胺醋醯鈉點眼,晚上塗四環素眼膏或紅黴素眼膏。
全身治療:成人口服四環素250毫克,每日4次或強力黴素100毫克,每日2次,療程3周。孕婦、哺乳期婦女可服用紅黴素250毫克,每日4次,共2周,小兒口服紅黴素12.5毫克/kg。成人包涵體性結膜炎,應該注意其性夥伴的檢查與治療;新生兒包涵體性結膜炎應對其母親進行檢查與治療。
預防
加強性病知識的宣傳教育;積極治療孕婦沙眼衣原體性宮頸炎(紅黴素0.5克,每日4次,治療2周),以降低新生兒的感染。新生兒出生後即用0.5%紅黴素眼膏塗眼,有較好的預防性治療作用。具體措施如下:1.有包涵體性尿道炎或子宮頸炎的患者應積極治療。
2.注意個人衛生,不共用毛巾。
3.有包涵體性結膜炎者,嚴禁入公共游泳池,以防傳染他人造成流行。
易混疾病
沙眼
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體(chlamydia)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沙眼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沙眼的英文詞trachoma來源於希臘文trachys,也表示粗糙不平的意思。本病病變過程早期結膜有浸潤如乳頭、濾泡增生,同時發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於受累的瞼結膜發生瘢痕,以致眼瞼內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損害,可嚴重影響視力甚至造成失明。解放前沙眼在我國是致盲的首要原因。解放後在黨和政府關懷下,對沙眼開展了廣泛的防治,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現在沙眼的發病率已大為降低。從北京順義縣及上海、雲南、陝西等地進行的盲與低視力流行病學抽樣調查(1988)結果中可以看到,上述大部分地區致盲的主要原因是由白內障、青光眼等非感染性疾患所致。但是,雲南省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雲南全省18萬雙眼盲患者中,白內障占第1位,約8萬人;沙眼及其合併症占第2位,約3萬人。所以,沙眼在我國致盲原因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尚不容忽視。此外,本病在亞非地區不少開發中國家仍是致盲的主要原因。
濾泡性結膜炎
濾泡性結膜炎發生於兒童、青少年多見,下穹隆結膜為主,濾泡較大,灰紅色,圓形或橢圓形,愈後不留瘢痕,分泌物呈水樣。
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
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又稱膿漏眼。它的特點是起病急驟、潛伏期短,常在出生後3天內發病。病孩子主要表現為,眼瞼全部紅腫,結膜充血,鞏膜上面常有片狀偽膜形成。開始翻開眼皮可見有紅色水樣或血樣分泌物流出。到5天后眼瞼紅腫減輕,但取而代之是從眼瞼紅腫減輕,但取而代之是從臉襲中流出膿性分泌物,控之不淨,故稱為膿漏眼。如對分泌物進行檢查,會發現大量淋球菌。這個時期如能及時治療,經2-3周膿液減少,球結膜水腫消退,只有瞼結膜上留下斑痕,使眼部長久留下有摩擦感的痛苦。如治療過晚,則可造成答明的嚴重後果。治療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的首選藥物是青黴素。
要防止性病禍及嬰兒,首先是女性防止染性病。萬一染上性病,必須徹底治癒後方可結婚、懷孕;其次,各級醫療部門應把性病列為婚前檢查、產前檢查的重要內容,防止性病蔓延;其三,新生兒出生後,立即清除眼內分泌物。同時,點1%硝酸銀沆眼水和廣譜抗生素藥水;其四,對新生兒結膜炎分泌物特別多的應做常規塗片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症狀
1,新生兒包涵體結膜炎,又稱新生兒包涵體性膿漏眼,新生兒出生時,在患衣原體性宮頸炎的產道中受感染,50%~70%經有沙眼衣原體感染的母親產道分娩的嬰兒可感染沙眼衣原體,其中20%~50%可發生結膜炎,沙眼衣原體是近年來報導最常見的新生兒結膜炎的病原體,有報導高達74%,潛伏期5~12天,雙眼發病,為急性或亞急性表現,眼瞼紅腫,瞼結膜充血,肥厚,乳頭肥大,主要見於下穹窿及下瞼結膜,新生兒結膜的腺樣層尚未發育,故2~3個月內無濾泡形成,可有假膜形成,角膜受累時表現為輕度上皮炎或近角膜周邊部的上皮下小浸潤,一般不發生角膜潰瘍,分泌物多,初為漿液性,但很快發展成膿性,故應與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鑑別,大約2~3周后轉入慢性期,晚期有顯著的濾泡形成,3個月至1年內自行消退,不留瘢痕,亦無角膜血管翳。
2,成人包涵體性結膜炎,又名游泳結膜炎,因為許多患者都有在污染的游泳池游泳史,實際上此病是由沙眼衣原體D-K型泌尿系統感染後污染的手,毛巾或水等傳染到眼;有稱是一種接觸感染,婦科醫生在檢查衣原體性宮頸炎病人時,分泌物濺入眼內亦可得病,潛伏期5~12天,常單眼先發病,1~3周后波及另眼,開始時結膜充血,很快眼瞼紅腫,耳前淋巴結腫大,穹窿部結膜有很多濾泡,下方最著,結膜因細胞浸潤而肥厚,結膜囊有很多膿性分泌物,內含大量多形核白細胞,結膜刮片可見包涵體,急性期消退後,結膜仍肥厚,充血,有濾泡,持續3個月至1年,不出現血管翳,不留瘢痕,而自然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