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文學

波蘭文學

波蘭文學的差異性和獨特性、令人著迷的多樣性、以及妨礙它在世界範圍傳播的封閉性,都源於波蘭複雜的、戲劇性的歷史。從八世紀初第一篇以波蘭語撰寫的文章開始,直至十八世紀末,作為自由國度文學的波蘭文學,見證了歐洲文學的所有動盪和變化,並為世界貢獻了不朽的詩人,如楊·寇哈諾夫斯基、米寇瓦伊·森普和伊格納西·克拉西茨基這些歐洲文藝復興、巴洛克以及啟蒙文學流派的鼻祖。

基本信息

波蘭建國於10世紀,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在波蘭建國以後,接受了天主教。10到13世紀,波蘭有文字記載的文獻,大多是用拉丁文寫的。當時,天主教僧侶為了反對所謂“異教”精神,向民眾灌輸天主教教義,抄印了大批用拉丁文寫的經文和關於基督與使徒的故事。在12世紀,出現了加爾·阿諾寧的《編年史》,是用拉丁文寫的,它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而且由於採用韻文寫作,並保存了許多波蘭民歌,因而也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到13世紀,教會開始用波蘭文翻譯天主教祈禱詞供人們閱讀,與此同時,出現了第一篇用波蘭文寫的作品《聖母歌》。除宗教文學外,波蘭早期世俗文學如歌謠和神話等,以口頭文學的形式在民間流傳。

發展歷程

15世紀中葉,出現了世俗文學作品《英德熱伊·鄧欽斯基被殺之歌》《對懶惰農民的諷刺》。這些作品的作者站在封建貴族的立場上,對農民和城市貧民進行了攻擊和誣衊。
16世紀初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要求進行宗教改革,反對羅馬教皇干涉波蘭內政,要求限制教會和封建豪強的特權,為中小貴族參加管理國家政治事務創造條件。這一時期,世俗文學逐漸占主要地位。代表作家如盧布林的別爾納特(約1465~1529)、米·雷伊(1505~1569)和揚·科哈諾夫斯基(1530~1584)的作品開始脫離中世紀宗教內容的束縛,表現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這些作品包括寓言詩、諷刺詩和頌詩等,揭露了教會和封建貴族統治者的貪婪和自私,抨擊了封建等級制度,反映了農村階級矛盾,歌頌了祖國的強大。其他作家如克·亞尼茨基(1516~1543)、希·希莫諾維茨(1558~1629)和薩·法·克洛諾維奇 (1545~1602)的作品揭露了社會上層的自私專橫和貪財謀利,表現了對祖國的熱愛。
17世紀中葉至18世紀上半葉,由於政治腐敗和連年戰爭,波蘭國勢衰危,社會矛盾尖銳,文學也開始衰落。占統治地位的宮廷文學大多追求形式,內容貧乏。
18世紀末,波蘭資本主義經濟開始萌芽,但它經歷了沙俄、普魯士、奧地利的三次瓜分。1794年爆發了塔·科希秋什科領導的抗俄民族起義,統治階級內部也產生了愛國和賣國集團之間的鬥爭。波蘭文學進入啟蒙運動時期,它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較過去大為豐富,出版事業和戲劇表演活動的發展,使文學作品在人民中得到普及和流傳。一部分和宮廷皇室關係密切的古典主義詩人、作家如亞·納魯謝維奇(1733~1796)、斯·特倫貝茨基(1739~1812)、伊·克拉西茨基(1735~1801)等,在政治上擁護皇權,反對豪強分裂,他們的作品對教會的偽善、豪強的專橫殘暴、貴族的揮霍浪費和愚昧無知以及宗教迷信等進行了揭露。托·卡·文格爾斯基 (1755~1787) 不僅蔑視教會神權,而且敢於抨擊國王,諷刺皇親國戚。克拉西茨基除創作詩歌外,還創作了波蘭第一部長篇小說。另一部分詩人、劇作家如弗·扎布沃茨基(1754~1821)、尤·烏·聶姆策維奇(1757~1841)、沃·博古斯瓦夫斯基(1757~1829)的作品暴露了當時統治階級內部愛國黨和保守黨之間的鬥爭,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團結。亞·亞辛斯基(1759~1794)的詩歌反映了要求資產階級平等自由的進步傾向,號召人民反抗沙俄入侵,保衛祖國。
此外,這時期在詩歌中還出現了“羅珂珂”(原指法國流行的一種纖細、華麗和繁瑣的藝術形式)和感傷主義流派,前者模擬法國同一流派的形式,多寫帶輕浮筆調的短詩;後者則主要表達詩人個人的感受,富有抒情色彩。
1795年,波蘭被沙俄、普魯士、奧地利瓜分而滅亡。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波蘭文學中出現了歌頌民族解放鬥爭的“軍團詩歌”。其中最有影響的是約·韋比茨基(1747~1822)的《波蘭軍團之歌》,以後這首歌成為波蘭的國歌。19世紀初,出現了偽古典主義流派。這一派詩人較為保守,他們大多出身貴族,在政治上主張維護封建特權,反對民族起義,對外妥協投降。他們的創作大多模擬古典主義詩歌的形式,作品的內容也較貧乏。
19世紀20年代,波蘭開始出現浪漫主義文學,詩歌創作進入繁榮時期,代表人物是亞·密茨凱維奇 (1798~1855) 、尤·斯沃瓦茨基(1809~1849)和齊·克拉辛斯基(1812~1859)等。1822年,密茨凱維奇第一部詩集《歌謠與傳奇》出版,標誌著波蘭浪漫主義文學的開始。他的主要作品第二部《詩集》(1823)、《十四行詩集》(1826)、長詩《康拉德·華倫洛德》(1828)、詩劇《先人祭》(1832)和長詩《塔杜施先生》(1834)等,揭示了波蘭人民在沙皇壓迫下痛苦的命運和他們的反抗,充滿愛國主義精神,對封建專制和沙俄農奴制度也作了有力的抨擊,對波蘭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斯沃瓦茨基於20年代末開始創作,他的作品如詩劇《科爾迪安》(1834)、《巴爾拉迪娜》(1834)、《貝尼奧夫斯基》(1840~1841)等,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貪婪殘暴,表現了詩人對祖國的懷念和對大貴族賣國集團的不滿。此外,還有安·馬爾切夫斯基(1793~1826)、約·博·扎萊斯基(1802~1886)和塞·戈什琴斯基(1801~1876)等浪漫主義詩人,他們的創作有豐富的藝術想像,運用民間口語,對波蘭文學語言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這一流派的主要理論家是毛·莫赫納茨基(1804~1834)。這一時期的激進派詩人雷·文·貝爾文斯基(1819~1879)、古·艾倫貝爾格(1818~1895)和作家泰·托·葉日(1824~1915)的作品歌頌了波蘭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鬥爭。劇作家亞·弗雷德羅(1793~1876)的喜劇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貪婪、鄙吝和盲目崇外進行了諷刺。小說家約·科熱尼奧夫斯基(1797~1863)和約·伊·克拉謝夫斯基(1812~1887)除寫作反映現實生活的小說外,還創作了很多歷史小說。詩人弗·塞羅科姆拉(1823~1862)、泰·萊納爾托維奇(1822~1893)、齊·卡·諾爾維德(1821~1883) 和科·烏耶伊斯基(1823~1897)的作品也較有影響。

波蘭文學波蘭文學

40年代初,在華沙還出現了所謂“波蘭茨岡派”。這一派詩人思想激進,他們常去農村收集、整理民間文學作品。他們的作品反映了社會的階級對立和在農奴制壓迫下農民的痛苦生活。在小說領域中,還有所謂“熱情青年”派,他們的作品對貴族階級有所批判。
波蘭1863年一月起義和1864年農奴解放後,沙皇俄國加緊推行俄羅斯化政策,而波蘭資本主義也得到迅速發展。新興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裡提出了“實證主義”的口號,其主要宣傳者是亞·希文托霍夫斯基(1849~1938)。19世紀80年代,波蘭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開始興起。這一時期是波蘭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繁榮時期。一方面,它更廣泛和深刻地反映了波蘭資本主義社會各階級的政治態度和生活狀況,揭露了尖銳複雜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不僅抨擊了沙俄和普魯士等占領者的兇殘狡詐,波蘭貴族資產階級的貪婪腐朽、賣國求榮,而且還塑造了大量被壓迫被剝削的勞動人民的形象,對他們的悲慘命運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它借歷史人物和事件以古喻今,歌頌了過去波蘭人民反抗異族侵略的鬥爭,對波蘭人民反抗沙皇和普魯士占領者起了積極的作用。

藝術

在藝術上,這一時期是波蘭小說創作的成熟和繁榮的時期,在典型的塑造、作品結構的嚴密和語言的精練等方面,都達到了更高的水平。主要作家艾·奧熱什科娃(1841~1910)、亨·顯克維奇(1846~1916)、博·普魯斯(1847~1912)、瑪·科諾普尼茨卡(1842~1910)大多於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開始創作。奧熱什科娃的長篇小說《馬爾達》(1872)和《涅曼河畔》(1887),普魯斯的《前哨》(1885)、《玩偶》(1887~1889)和《法老》(1895),科諾普尼茨卡的長詩《巴爾采爾先生在巴西》(1892~1906),顯克維奇的歷史三部曲《火與劍》(1883~1884)、《洪流》(1884~1886)、《伏沃迪約夫斯基先生》(1887~1888)以及歷史小說《你往何處去》(1896)、《十字軍騎士》(1900)等,在國內外都有廣泛的影響。
除此以外,作家阿·迪加辛斯基(1839~1902)、揚·拉姆(1838~1886),劇作家約·布利津斯基(1827~1893)、米·巴烏茨基(1837~1901)的作品,以及文學史家彼·赫米耶洛夫斯基(1848~1904)所著多卷本《波蘭文學史》,都較有影響。
斯·熱羅姆斯基 (1864~1925)和弗·萊蒙特(1867~1925) 於90年代初開始創作。熱羅姆斯基的長篇小說《無家可歸的人們》(1900)、《灰燼》(1902~1903)和劇本《玫瑰》(1909),萊蒙特的《福地》(1897~1898)和《農民》(1904~1909),以及弗·奧爾坎(1876~1930)、安·斯特魯格(1871~1937)、瓦·謝羅謝夫斯基(1858~1945)、劇作家斯·韋斯皮揚斯基(1869~1907)、加·扎波爾斯卡(1860~1921)、詩人亞·阿斯內克(1838~1897)的現實主義作品,也反映了波蘭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狀況。
與此同時,無產階級革命詩歌和資產階級象徵主義文學也開始出現。前者熱情歌頌了波蘭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抗俄民族解放鬥爭,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博·切爾文斯基(1851~1888)的《紅旗歌》(1881)和瓦·希文齊茨基(1848~1900)的《華沙革命歌》(1883),它們曾流傳到俄國。列寧讀後很讚賞,並說:“必須為俄國創作這樣的歌曲。”象徵主義文學以詩人、劇作家斯·普日貝謝夫斯基(1868~1927)為代表,他曾提出“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這些作家的作品宣揚個人中心主義和悲觀消沉的思想情緒,但其中有的作品也反映了作者對於現實的反抗和不滿。
1918年,波蘭獲得獨立。1926年5月,約·畢蘇茨基上台,他在國內實行法西斯專政,鎮壓共產黨和民主力量,對外投降希特勒德國,終於導致波蘭於1939年9月被德國法西斯滅亡。這一時期的文學流派雖然很多,但進步和革命文學仍占主要地位。現實主義作家瑪·東布羅夫斯卡(1889~1965)的長篇小說《黑夜與白晝》(1932~1934)是一部有代表性的支持無產階級革命的作品。卓·納烏科夫斯卡(1885~1954)、揚·維克托爾(1890~1967)、古·莫爾青內克(1891~1963)、波·戈亞維琴斯卡(1896~1963)和海·古爾斯卡(1898~1941)的作品反映了波蘭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和民族壓迫。詩人尤·杜維姆(1894~1953)、安·斯沃尼姆斯基 (1895~1976)、亞·伊瓦什凱維奇 (1894~1980)等於20世紀20年代末組織“斯卡曼德爾”詩社,他們的作品抨擊了帝國主義戰爭狂人和法西斯政府壓迫人民的罪惡。萊·克魯奇科夫斯基(1900~1962)的長篇小說《科爾迪安和鄉下佬》(1932)、萬·華西列夫斯卡(1905~1964)的《祖國》(1935),描寫了工農民眾為民主、自由的波蘭而進行的鬥爭。弗·布羅涅夫斯基(1897~1962)的詩歌繼承了19世紀末革命詩歌的傳統,歌頌了廣大工農民眾在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革命鬥爭。
在波蘭被德國法西斯侵占期間,許多作家流亡國外,創作了富於愛國主義熱情的作品;一部分作家在國內參加了游擊戰爭,同時創辦地下刊物,發表了許多反映他們反法西斯戰鬥生活的詩歌。
1944年波蘭解放初期,納烏科夫斯卡的報告文學集《頸飾》(1946)、卡·布蘭迪斯(1916~)的長篇小說《不可征服的城市》(1948)、耶·安德熱耶夫斯基(1909~)的短篇小說集《夜》(1945)和長篇小說《灰與金剛鑽》(1948)、塔·博羅夫斯基(1922~1951)的短篇小說集《和瑪麗亞告別》(1948)、耶·普特拉門特(1910~)的長篇小說《現實》(1947)和康·伊·加爾琴斯基(1905~1953)的詩歌等,反映波蘭人民戰前、法西斯占領期間和戰後初期的生活。盧·魯德尼茨基(1882~1968)的回憶錄《舊的和新的》(1942~1950)寫一個革命者在戰前的戰鬥生活和他的成長過程。
50年代出現了一批反映波蘭解放初期社會主義建設的作品。與此同時,伊·聶維爾利(1903~)的《一個人的道路》(1952)、布蘭迪斯的《公民們》(1954)、《兩次大戰之間》(1948~1951)、普特拉門特的《九月》(1952)、博·切什科(1923~)的《戰鬥的青年一代》(1951)等,也反映了波蘭人民戰前的反法西斯鬥爭和戰後生活。亞·伊瓦什凱維奇於1956至1962年間發表的長篇小說在國內外影響很大。在戲劇方面,萊·克魯奇科夫斯基《德國人》(1949)、《羅森堡夫婦》(1954)等寫得較為成功。
1956年以後,波蘭文學中出現了所謂“黑色文學”(指反映波蘭社會陰暗面的文學)和“清算文學”(指反映波蘭過去在意識形態和宣傳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的文學),代表作家有馬·赫瓦斯科(1935~1969)等。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波蘭文學作品的題材和流派較多,如生產題材、戰爭題材、政治小說、歷史小說和黑色幽默小說等,從各方面反映了波蘭的社會生活。

參考書目

K. Wyka,J.Ziomek, Historia Literatura Polskiej (Renesans), Warszawa, 1973.
K.Wyka, M. Klimowicz, Historia Literatury Polskiej (O▂wiecenie), Warszawa,1975.
S.凩ótkiewski, Literatura Polska (1918~1975), Tom(1918~1932), Warszawa, 1975.
K.Wyka, H. Markiewicz, Historia Literatury Polskiej(Pozytywizm), Warszawa, 1978.
M.Stepień, A. Wilkoń, Historia literatury polskiej wzarysie, Warszawa, 197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