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簡介
欽山寺原名乾明寺,“彭山西五里,唐大德中僧文邃建”。位於洞庭西濱澧州境內,澧水南岸之群山環抱的欽山腳下(今湖南省常德市澧縣)。欽山寺位於澧縣縣城西約十公里處,至遺址步行約300米。《澧州志》記:“大唐大德僧文邃建”。相傳廟基下有壑深不可測,風聲怒號毒蛇藏內,故迭石其口,建廟鎮之。依山勢傾斜建築布局從低往高,四進,四十餘間。“寺旁有九進齋堂,石雲板;約闊二尺,扣之鏗然。”現存有明代建房三間半,約100平方米,寺東側尚存古井一口,羅漢松一株。另有歷代寺僧基塔殘跡,還可辨認十餘處。
寺院歷史
據高守泉、毛自銀先生考證:中國佛教曹洞宗,洞山良價禪師嗣弟子高僧文邃於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唐無大德年號,州志記載有誤)街欽命在澧州欽山始創道場,並於《易經》中“大戰乾元”、“大明始終”二句各取一字,命名為 “欽山乾明寺”。
唐時的中國佛教正處在鼎盛時期,各地寺院如雨後春筍般林立,高僧輩出,歷史上著名的唐玄奘法師西行取經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期,鑒真東渡扶桑也正是此時。當時,乾明寺內藏木刻經典3000多卷。鑒真東渡日本弘法演教之前,曾來欽山寺住持,研習佛門典籍,在東渡所率僧侶中,即有欽山乾明寺僧人,因此日本佛教曹洞宗系尊欽山文邃禪師為其始祖。
清代《重修欽山寺緣由碑》載:“欽山乾明寺,唐代文邃禪師開建,至宋、元、明,代不乏人,迨至國朝康熙年間,有成燮(變)上人住持幾載,又有照民(明)和尚接住十餘載,在此圓守” 康熙二十年(1681年)湖北公安報慈寺澍可禪師受太祖灰如老和尚派遣到此,“幾費經營,重為修理,接眾安禪,撐持祖庭,四方善土,無不皈崇”。七年後澍可師太圓寂,現有墓塔、墓碑遺存,它們當時由其同門法弟報慈寺住持源遠率兩山法眷修、立。可是,其後幾任住持,“毫無培植,殿宇朽壞,田山當出,不肖四散”。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公安報慈寺上嵩山老人師徒應本縣善眾邀請,入主“荒涼不堪,此場為洗”的欽山寺。周師徒二人忍飢受凍,不分晝夜,苦撐門庭,又“栽蓄竹木,培植山林”。逐年開墾耕種積攢,一點一點收回田產山林。又四方募化,日積月累,歷十五年寒暑,至嘉慶元年(1796年)大佛殿(中殿)重修竣工。而其師積勞成疾辭世,可還有觀音殿、方丈齋堂未修,周“日繫心焚,夙夜在念”,又“茹苦自甘數年”,托佛祖默佑,功德終於圓滿。至此,欽山寺開始進入全盛時期,常住僧眾百餘人,擁有田畝三百、山林千畝,寺院占地兩萬平米,大小房屋四百餘間,常住僧眾數百人,擁有田產三百餘畝,山林上千畝,此時的欽山寺又再度進入旺盛時期。
相關傳說
李廣故地
關於欽山寺的由來還得從一則傳說說起:
公元712年胡人犯邊,唐玄宗派兵迎敵卻首戰失利,胡人兵馬進逼,訊息傳到皇宮,玄宗沉默良久之後大叫:不教胡馬度陰山,誰也?近臣答道:李廣也。於是玄宗便派人到李廣家鄉李家祠堂旁修建了一座寺院,祭祀英雄在天之靈。說來也巧,第二仗大獲全勝。此寺即欽山寺前身乾明寺。其實,《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漢名將李廣,原籍“槐里”(漢縣名,在今陝西興平縣東南),後來遷居成紀(漢縣名,在今甘肅泰安縣北)。李廣非澧籍人,但此處確有李氏祖祠。
據民國三十三年續修李氏族譜一支系譜,澧縣李氏“世居澧南欽山寺側為縣望族”,譜上繪有李氏老宅圖、祖祠圖、祖塋總圖。遺憾的是一直沒有找到總譜,但依照姓氏起源考,周朝李利貞為李氏始祖,此後李氏一脈相傳,李唐以前天下李姓一家(唐皇素有以李姓賞賜臣下習慣)。李姓歷史名人譜中有“李廣,漢代名將”的記錄,可以斷定李氏祖祠的祖宗堂上高供李廣神位,所以後人據此傳說李廣故里在此。
但同樣依據《史記》記載,李廣可能到過此地。“吳楚軍時,廣為驍騎都尉,從太尉亞夫擊吳、楚軍。”既到楚地征討,又聽說此處有李氏祖祠,路過或專程拜謁祖宗、聯絡藉助宗族勢力,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說那棵據說倖存2500年的傷痕累累、斑跡重重的古羅漢松,真有可能拴過李廣的戰馬。另據《州志》載,在州西南十里的欽山峪,有欽山、雷鋒、彭嶺等層巒疊嶂,環周三十餘里,草木薈蔚,一碧相連,泠水會流,東注於澧。中有欽山寺。相傳寺廟基下,即為漁仙洞,“深不可測,風聲怒號,毒蛇藏焉,故迭石其口,建廟鎮之。”傳說“迭石”者即為漢李廣將軍。南宋初桃源籍進士曾任澧陽縣尉,寫過一首五言長詩《欽山漁仙洞尋龍君御所在》記敘其事(見高守泉輯注《歷代名人詠澧州》)。
當時寺內有一鎮寺之寶,僧俗稱之“九火銅菩薩”重百餘斤;“九火”指經九次冶煉的高純度精銅,雕作精美絕倫,也不知是哪朝哪代寶物,已無從考證;但為歷代方丈續傳,從來秘不示人。由於歷史的原因,雄偉的殿宇,高大的佛像蕩然無存,寺內什物無幾,哪裡去尋這鎮寺之寶!歷史給我們留下的僅有幾行記載,一棵千年古羅漢松,一口唐時水井,一片瓦礫。
乾隆訪欽山
乾隆皇帝在乾隆二十六年下江南巡視,途徑澧州,前往古欽山乾明寺禮佛,聽聞於欽山大雄寶殿堂上,聞有鎮寺之寶(即傳說中的欽山寺鎮寺之寶————---九火銅菩薩.這尊銅佛由歷代方丈主持傳承保管,秘而不宣.至清朝末年,寺毀僧散,這尊銅佛從此也沒了下落,乾隆又贈金匾一塊,題名<;欽山寺>;故欽山寺之名沿用至今;後於清嘉慶年間立碑記載存於寺中為佐證,解放初期有不少老者都見過此碑。大躍進年代,在那種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的思想鼓動下,欽山寺在破四舊、立四新的口號中被毀,一棟棟紅牆綠瓦一夜坍塌,兩人圍的大立柱和樑上園木領條樹被拖去修了縣政府和學校及澧州文廟,寺中碑林抬去填了水庫江堤;從演佛法師住錫欽山寺,主持全面工作後,四處拜訪老者,查閱歷史資料,將失散的古寺之物件尋訪回寺,現找回部分石碑和和尚墓塔等物,但惟有這乾隆皇帝所贈不見,是為遺憾!欽山寺歷史上從皇帝,大臣到訪,更有不少文人墨客和達官貴人到此朝拜,如鄭板橋,李商隱等.獨立民主,自由的先驅,國父孫中山先生也曾譴其秘書劉善初給欽山寺送來一套梅、蘭、竹、菊的名畫。今有乾隆八年鄭燮所贈竹聯一付,現存於欽山寺。
海外弘法
據州志記載,公元851年古<;欽山乾明寺>;曾在紫珍閣藏有木刻經典3000多卷,史記和佛教諸多藏書歷史資料中記載,當年鑑真大師在東渡扶桑,弘法利生,曾來欽山寺研習佛教典籍,在東渡日本弘法的僧團隊伍中,就有欽山寺僧人扶桑護法,並留居東洋傳教,從此,中國的新時代文化也隨著佛教禪宗的東洋弘法演教而傳入了日本,經過長時間的磨合,使之成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日本佛教隨之振興,猶以曹洞宗派更顯興盛,東洋教眾尊文邃導師為其始祖,1983年、1984年、1987年日本佛教參拜團曾渡海前來東土,四次到欽山寺尋根祭祖,拜佛誦經;但曾經香火旺盛的千年古剎欽山寺已蕩然無存,唯有一棵千年古羅漢松和一口唐時古井,還有歷代僧人墓塔殘碑,破瓦斷磚等遺蹟,日本佛教參拜團的僧人只能在和尚塔前跪拜誦經,一個個含著眼淚怏惜而返。
欽山寺傳承
欽山寺是中國佛教禪宗道場,一花開五葉之曹洞宗源流.啟達摩初祖從西竺印度國來東土傳教,承二祖慧可到六祖慧能傳青原行思,傳南嶽石頭希遷(今湖南衡陽南嶽南台寺),傳藥山惟儼(津市藥山寺)雲岩晟(株州醴陵雲岩寺),傳曹山本寂(廣東韶關曹溪南華寺)洞山良價(廣東紹關曹溪)由本寂,良價創曹洞宗傳欽山又傳龍潭信(今湖南常德澧縣澧陽鎮,龍潭寺現已無存,今只有龍潭寺街和龍潭寺公安派出所)傳欽山邃,即欽山文邃,這在中國佛教《唐高僧卷》和《高僧錄》《五燈會元》及史記,州志,縣誌中均有記載,欽山法系自古以曹洞,臨濟並傳,又接法眼,即成曹洞.臨濟.法眼三宗並傳。
相關記述
其中《欽山寺規劃示意圖》是縣裡相關部門負責人邀請欽山寺周圍老年村民座談,依據他們的回憶指畫繪就的:巍巍的雷峰欽山下,高聳的青龍白虎山之間,蒼翠的木魚山腳,一大片殿堂亭閣,鱗次櫛比。歇山式單檐屋脊,檐牙高琢,錯落有致的建築群沿一條中軸線隨山勢逐級抬升,自東向西次第鋪展。寺院內外隆起大團大團濃綠,幾處池沼波光粼粼,一灣清澈溪流潺潺穿行其間。仿佛不時飄逸幾縷悠揚悅耳鐘磬聲。佛家有語“聽鐘聲,少煩惱”。悠遠、深邃、靜謐、閒適,好一參禪悟道、修身養性的去處。
《規劃示意圖》標示,依次為:三間寬13米深8米的山門殿,兩側各有一放生池。過鐘樓鼓樓後即是寬21.5
米,深10米的五開間的關岳殿(下殿),左為青龍亭,右為白虎亭,後側建有規制稍小的韋馱殿、徹蘭殿,還有千佛塔聳立在下殿左側。穿行30米甬道便是中殿——大雄寶殿,面闊五間,中三間寬15米,邊兩間寬8米。前後迴廊,青磚漫地,雕樑畫棟,鏤空花脊。正中供奉佛祖,兩旁分列十八羅漢。據吳澤元、李嘉泰老人回憶,佛祖金身高近10米,中柱徑粗1米上下。殿兩側有龍亭、彌陀殿、五百羅漢堂及各式寮房、客堂、齋堂等,右前側即是那棵古羅漢松。穿過花圃,登上1米高台階,是一排三座殿堂,自北往南依次為文殊殿、觀音殿、普賢殿。三殿兩旁各是禪房、寮房、功臣樓、藥圃、伙房。再往後踏上1米多高的台階,又是一寬敞庭院,正中坐落與下殿規制相當供奉歷代大和尚牌位的祖宗堂(上殿)。左側是方丈室、住持室、居士樓,右側是先覺堂、寮房。最後穿過後院圍屋就是欽山、雷鋒下的坐凸山了,叢林裡、池塘邊多為和尚打坐、做功課之場地。有幾處建築引人注目,正對中軸線距山門大約400米的最高處有十八層寶塔屹立,由東側往下為歷代老和尚墓、掃墓亭、化生爐、雷公亭等,它們全都掩映在幾百畝參天古樹名木組成的風景林里。
但是,這一切,在1969年年末時就徹底毀滅了!當然,欽山寺的衰落還要從清末延續至整個民國時期的“廟產興學”運動說起。清朝末年太平天國、八國聯軍等內憂外患接踵而至,大清帝國國無寧日,國力日衰,仁人志士爭相奮起,西學東漸。盛行千百年的中國佛教根基開始動搖,對其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廟產興學”。在教育救國的號召下,各地新式學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在大大小小的寺廟中,學堂的喧囂、擁擠無形之中限制、擠占了寺廟的佛事活動空間。欽山寺與時俱進,興學也不含糊。欽山寺新式學堂於1899年春始業,首屆就讀有澧州、安福(臨澧)、石門、安鄉等縣三十餘人,若干年後這裡走出了辛亥革命元勛林修梅、新中國國家領導人林伯渠、中國化學工業先導實業家聶湯谷等近現代名人。
據幾位出生在民國(遷台前)中後期的老人回憶,儘管一直辦學堂,但寺院沒受到太大損失,山門殿民國30年左右還認真裝修過。當年隨民國政府由南京遷西南時順道回故鄉的中央政府要員劉善初先生因年邁體弱又厭倦政事,便藉機稱病辭職,退隱林泉。老先生親筆書寫“欽山禪林”四個大字,住持另請資深手工藝人用五色碎瓷片鑲嵌勾畫。旭日東升,輝映山門,色彩繽紛,有如佛光照耀,佛子降臨。山門側懸掛一個兩米多長、直徑零點五米、中空直形木魚(唐或五代以前木魚均為長形或直形,用於敲擊報曉、報警用。北宋末以後演變為團魚,用以誦經念佛),用蓮花棰敲擊,聲響傳出老遠,這是召喚周邊數里勞作的農工、僧人歇息、用餐之用的。據說很早很早以前它是掛在木魚山上的,這便是木魚山稱呼的來歷。寺里還有一鎮寺之寶,方丈一般秘不示人,僧俗均稱“九火銅菩薩”,重百餘斤。“九火”即指多次冶煉的高純度精銅,雕作十分精美,也不知哪朝哪代寶物。另外給幾位老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後殿中門兩側大書“人要”、“知足”。這是佛門箴言,也是中國人的共同祖訓,在人們被物慾橫流弄得六神無主的當今它無疑是一劑警世、解毒良藥。
時序進入1952年,欽山寺開始了末日生存倒計時:先是“打泥胎”“打菩薩”,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據說當時當地遠近也引出了不少“精神事故”,千百年的精神寄託一朝被粉碎,難怪不是“東家奶奶中了邪”,就是“西家婆婆鬼纏身”,不過只能私下裡說說。菩薩沒有了,和尚趕跑了,只有三個外地無依無靠的和尚留守,大廟空空蕩蕩。順理成章,山門殿成了高級社辦公處,下殿、中殿、後殿等改作榨坊、倉庫等。小時候在此生活過的陽桂生如此描繪他兒時看到的場景:“我看到時,僅剩一進,也仍然氣象闊大,闢作油榨坊和村部,裡面全是大的氣勢,房子大,油榨大,輾盤大,炒鍋大,火大,氣力大,給人的感官衝擊大。”
1957年急於擺脫貧窮和急於事功的中國開始了經濟過熱,緊接著勞民傷財的人民公社化、大躍進運動盲目強力推進,“一天”要“等於二十年”,要“超英趕美”,如此高調大跨越發展,不吃祖宗飯,不敗祖宗家業,不把祖宗東西拆東牆補西牆如何能成?1950年代後期又正是戰亂後生人的上學高峰期,拆廟修學校勢所難免,好大喜歡的一些領導同志還“搭車”拆廟修衙門。無庸諱言,我們很多時候沾沾自喜的“跨越式發展”“超常規發展”“優越性”,不少是以敗壞祖業,搜亂百姓或者完全不顧及子孫後代福祉為代價的。
據欽山寺四組的熊叔明先生說:1957年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林伯渠(其外婆家在寺邊)回臨澧老家,還專門派秘書來欽山寺宣講中央政府關於保護名勝古蹟的檔案,其人在他家還住過兩晚。儘管如此,大勢所趨,於事無補。
1957年拆下殿,磚瓦、木材運往六公里之外喬家河修建劉市區公所(1980年代末取消區一級建制);1958年拆毀上殿、寺院周長400米圍屋、西邊客堂等,人搬船運,走澧水入溧河,至城關落鳳坡上岸。現在60歲上下,當時在澧縣第一完全國小就讀的人,都曾多次參與搬運從船上卸下的磚瓦木頭,共建了一完小四幢大瓦房教室,1990年代後才逐漸拆除,由鋼筋水泥建築代替。拆毀宏偉的大雄寶殿已到1969年,當時急於修建喬家河黨校,1970年又將剩餘部分材料建了喬家河幹校(亦稱牛棚)。據目擊者村幹部李嘉泰、熊叔明說,當時村民得知訊息後曾鼓動黨支書李嘉泰出頭阻攔,而劉叔明與劉連浩則專門上縣裡找縣委黎少春副書記和負責拆除事宜的幹校校長陳敦亞(後任民政局長)理論,當然,毫無作用,中殿及剩餘建築全部一掃而光,包括柱礎、台階石、和尚墓塔、碑,或運往縣城修補街道,或就地修築涵洞等。某鄉林場趁火打劫,搶運一批材料修了場部。筆者曾想:如果放到現在,村民們會敢聚眾“阻工”的,當然現在誰還會那么愚蠢地去拆毀僻遠山區的一幢老房子呢?但也不盡然,同樣的蠢事只要有利官運士途或中飽私囊,他也會去乾的。十來年後,僑居日本曾住過持欽山寺的宗智法師,1983年、84年率僧眾拜謁欽山寺,大師獨對那棵熟悉的孤零零的羅漢松,他“禮祖無寺”、“拜佛無尊”,只得淚流滿臉,怏怏而返。唉,何其悲乎!何其痛乎!另據縣宗教事務局吳局長說:前不久新華社兩位記者慕名要採訪欽山寺被擋了駕,擔心現狀曝光而被取消省重點修復、保護名錄。
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在《<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序》里說:“日本人把西方文化同該國的傳統文化,包括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倫理道德等等融合得十分成功。新的學到,舊的沒丟,達到相當高的和諧。”我們這一代無產階級事業接班人,曾以為打碎一個舊世界是多么痛快豪邁的事情,歷史證明那只是自欺欺人,受傷害的還是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子孫。這個世界是祖祖輩輩含辛茹苦積積攢攢給留下來的,不僅僅是傳給我們這代人的,還是傳給子子孫孫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獨自判定祖宗遺留的東西是舊文化、舊世界,因而必須徹底砸爛!最近有學者指出:“人類成長需要豐富而多樣的文化土壤,實踐證明,無論多么英明的人物都沒有能力為廣大人民民眾提供統一的健康的文化土壤。”(《隨筆》2006年第一期)“舊世界”、“舊文化”是被我們破壞了,幾十年過去了,“新世界”、“新文化”至今還沒大看到。兄弟姐妹們,我們不僅將沒有臉去見我們長眠地下的祖宗,還無顏面對我們的子孫後代!
令人痛惜的事還有:欽山寺還倖存唐時水井一口,井西南五米處,原生長一棵大樟樹,不知樹齡多老,只知徑粗二米,樹高二十來米,樹冠遮蓋畝余。據林業專家估算,長成這么一課大樹,應不少於500年。500年按20歲一代算可要上溯25代,它可是我們老老祖宗同在一片藍天下的鄰居、朋友。1957年為了眼前利益,毫不留情砍伐了這位“祖爺爺”,又嫌粗,改小它後做榨油用的木榨,它老人家現在還在木魚山上一個黑暗的小榨坊里棲身。有人說:在文化貧困的地域上,古樹很難保存下來;文化繁榮,經濟發展,地域興旺,人們自然會喚醒和動物、植物和諧為鄰的意識,自然會喚起對古樹的感情和保護行為。觀音殿北後側有一棵古老的樟樹被砍伐後,有人挖出它的樹蔸,竟雇用了十六個壯勞力才抬走。還有坐凸山上大片大片的由古樹名木組成的風景林,費時一年一棵不留地砍伐殆盡。它們外運燒成木炭,供外地機關單位大煉鋼鐵用,或被送到道河鄉馬頭山修築土火路,2.5公里長的“鐵路”枕木全是欽山寺的古樹名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