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該鎮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境內欄固、欄花公路將各村公路連成網路,並址通駐馬店地區新蔡、安徽省臨泉等縣,京九鐵路縱貫南北,淮濱火車站位於該鎮蔡坡村,寬闊的烏龍大道將京九鐵路淮濱站、欄桿鎮區、桂花崗經濟開發區、淮濱縣城邊成一體。境外信阜公路從旁穿過,南距全省最大內陸碼頭——淮濱港5公里,東距阜陽國際機場50公里,轄18個村委會,18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4119人,耕地2835公頃。教育、衛生等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全鎮有20所中國小,教職工221人,在校學生2835人,教育設施完善,全部實現了“六配套”,鎮、村衛生保健網路健全。
基礎設施完善,1996年以來,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境內現有程控電話2000多門,調試安裝了有線電視站,全鎮村村通電,農村程控電話入付率已達100%。興建了占地8公頃的建築建材批發市場,芊樓蔬菜批發市場。
行政區劃
2006年,轄18個村委會:塘南村、董樓村、欄桿村、鎮東鄉村、王灣村、范崗村、許崗村、趙樓村、歐坡村、周營村、半坡村、蔡坡村、王新莊村、單樓村、藕塘村、劉寨村、郭營村、梓樹村。
產業發展
農業欄桿鎮四面環河,水利資源豐富,素有“十裏白玉欄桿美,萬畝水田稻花香”的美稱。這裡盛產水稻、小麥、花生、紅麻、蔬菜、水果等糧食經濟作物。95年以來共投入資金680萬元,興建農田水利工程,溝、渠、路、橋、涵、井、站配套齊全,建成了150公頃的良種繁育基地,日光溫室蔬菜生產基地6個25公頃,林果基地30公頃,林業基地3個,養豬、養牛基地各兩個,養鴨基地5個,形成了蔬菜、林果、豬、牛、鴨五大支柱產業,建築建材、倉儲運輸、飲食服務,蔬菜林果、畜牧飼養等五大產業群體初具規模,農民人均純收入1813元。
工業
鄉鎮企業呈現出四級同步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境內企業主要有譽滿省內外的繩網篷布廠、酒廠、食品加工廠、麵粉廠、玩具廠、磚瓦廠、建築建材預製廠、紙箱廠等骨幹企業。具有傳統工藝特工具物色的“龍迪”“仙葫”牌小磨香油和安全網篷布、墊布等產品直銷上海、南京、瀋陽、蚌、阜陽等大中城市,產品供不應求。1998年鄉鎮企業發展到1025家,從業人員4719人,產值1.1億多元,是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先進鄉鎮。
城鎮建設
淮濱縣欄桿鎮按照嚴格規劃、完善功能、擴大規模、強化管理的總體思路,制定了五大措施,全面推進“六城聯創”。該鎮一是認真調整規劃。為了使城鎮規劃更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可操作性,邀請縣城建部門對鎮區及郭營等6個城中社區村重新進行規劃。同時,加快烏龍大道北段綜合治理進度,為擴大城鎮規模奠定基礎。二是嚴格執行規劃。強化規劃控制,對亂建濫建的堅決依法查處。投資100多萬元,完成鎮區南北兩側道路建設任務,完成村村通工程12.5公里。三是完善城鎮功能。設立垃圾箱20個,建設垃圾池2座,成立環衛隊1個,整治下水道500米,規劃建設農貿綜合大市場1個,著力打造精品城鎮。四是加強城鎮管理。充分調動各單位參與城鎮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調整擴充清潔隊伍,提高城鎮科學化、法制化管理水平。五是加強輿論宣傳,不斷增強市民自律意識,提高市民素質,提升城鎮檔次,推進欄桿向小城市化方向發展。
社會進步
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欄桿鎮的廣大農戶中已蔚然成風。為推廣這種新型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讓儘可能多的農民從中受益,欄桿鎮建立工作責任考核體系,制定實施《2008年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獎勵辦法》,完善鎮、村兩級幹部聯繫(包乾)責任制;建立健全了嚴格的獎勵制度,同時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完成工作情況納入年度考核,強力推動“新農合”工作的全面展開。該鎮各部門、各村工作積極,切實把“新農合”作為一項民心工程抓緊抓好,及時組織工作人員進村入戶,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召開動員會、發放《致農民朋友一封信》、《新農合知識問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小冊子》等,向廣大農民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性質、籌資渠道以及報銷辦法等,讓農民民眾做到“五個明白”,即籌資標準明白、補償範圍明白、報銷辦法明白、收支情況明白、資金管理明白。全鎮有12000戶50000多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累計發放“新農合”宣傳資料達60000份。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欄桿鎮
概述欄桿鎮位於埇橋區東北部,距市區五十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條件相當便利,北距江蘇省徐州市觀音機場40公里,二徐路橫穿過境,鄉鎮公路網路健全,經濟發達,總面積156平方公里,轄53個行政村,7.8萬人口。
經濟狀況
欄桿鎮堅持“教育興鎮、生態立鎮、商貿活鎮、依法治鎮”的發展戰略,堅持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主動融入“徐州經濟圈”,大力開展勞務輸出、招商引資,力爭實現經濟快速增長、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都有了長足發展。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商業街整齊衛生,商品琳琅滿目,小商品市場人頭攢動,交易頻繁。欄桿鎮農業基礎鞏固,優勢凸現,農業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西瓜、油菜等。石相村境內的老海寺,有著悠久的歷史,所坐落的山上環境優美,樹木參天,有著天然氧吧之稱,是避暑休閒的好去處,遊人絡繹不絕,開發旅遊前景廣闊。古寺院中有兩棵高10餘米,徑圍6米,主幹六枝,蓬罩畝余的古銀杏樹,屬縣級保護文物。
特色村屯柏山村三面環山,共有1900口人,2000餘畝耕地。人地矛盾突出,農業種植結構單一,長期以來成為制約該村農民增收步伐的主要因素。2002年,新一屆兩委班子上任後,針對本村擁有1500餘畝荒山荒坡但一直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實際情況,經過徵求民眾意見,認真修訂了奔小康五年發展規劃,決定把開發山地資源,大力培植果林經濟成長點,作為促進村民脫貧致富的突破口。該村抓住國家實施退耕還林政策的有利機遇,從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引進產自美國的金太陽、凱特優質品種杏樹苗1000棵,鼓勵一部分村民在自家的山坡地里開始試種。2003年成功掛果後,許多村民爭相效仿,杏林面積一下子擴大到200畝。為了切實調動村民們發展果林經濟的積極性,村民代表大會研究決定,集體所有的荒山荒坡,誰開墾誰承包,誰種植誰收益。同時,村里還組織3名有果樹栽培經驗的村民開闢了實驗園,進行就地育苗、嫁接並搞起與無籽西瓜套種的技術實驗。不僅為本村民眾降低了購苗成本,提供了便利的技術服務,而且還將果林產業輻射到周邊村莊,帶動了鄉鄰致富。
2008年春季,柏山村又新栽杏樹150畝,石榴樹、柿子樹、桃樹等170畝。昔日貧瘠荒涼的不毛之地,如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花果山。
特色美食宿州市欄桿鎮牛肉
經過宰、泡、搓、洗、漂、鹵、晾等工序,配以三十六味佐料和名貴中藥,最後通過一道特殊工序使每一味都能滲透肉中。
其科學的配方、精細的製作,使產品色美味醇,爛而不膩,
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
該鎮力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運用高科技經過對製作工藝的繼承和改進,開發真空軟包裝系列產品。
旅遊發展
老海寺又名古龍泉寺,距宿城50公里。因明代該寺曾有一高僧,法號為海龍,善弈,棋道法道皆屬上乘,時人以與老海和尚對弈而為一大快事,眾人皆呼老海以示親近,是故老海寺名聲大噪,南北宿州徐州盡知其名。老海寺始建於隋,興盛於明,坐落於萬畝深山綠林之中,寺前後各有一股清溪宛轉流出,深山古寺,古樹名木,禪意悠遠,自古為文人雅士休閒避暑之所。這裡森林茂密,人工林次生林交替生長,木本植物就有160餘種,木本花卉60多種,兼有多種珍貴中藥材100餘樣,各種猛禽、飛鳥、小動物自由生存,野雞野兔時常出沒,生態環境極佳。該寺現已對外招商開發,到位資金600餘萬元,各規劃景點正加緊建設。附近村民都說招商開發好,建成旅遊區他們的日子將會更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