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稱】
【病原介紹】
病原是野油菜黃單胞菌檳榔致病變種,學名為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arecae (Rao&Mohan) Dye
【為害症狀】
病菌主要侵染檳榔葉片,也能為害葉柄和葉鞘。葉片初期症狀為暗綠色至淡褐色、水漬狀的橢圓形小斑點或形成1~4mm寬、5~10mm長的短條斑,其周圍黃暈明顯,病斑穿透葉片兩面。在適宜條件下,病斑沿葉脈間擴展。其寬度可達1cm或更寬,長度可達10cm以上,甚至等於整張小葉的長度。在一張小葉上可出現許多條斑,並密集排列成柵欄狀,或匯合成不規則形的大塊病斑,一張複葉的所有小葉都可被侵染。病斑後期深褐色。在較長時間潮濕條件下,病斑背面滲出淡黃色、粘膠狀液滴(菌膿),重病株病葉破裂,變褐枯死。葉柄病斑棕褐色,長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無黃暈,病斑深透至葉柄2~5mm處,其維管束變褐色。葉鞘病斑褐色至深褐色,無黃暈,微凸起,單個病斑近圓形,後期病斑匯合成不規則形的大斑塊。病斑穿透葉鞘兩面,並深達裡層的第二、第三片葉鞘。發病嚴重時,葉鞘病斑累累,造成整個複葉枯死。切取病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切口處有大量細菌溢膿從薄壁組織湧出。
【防治方法】
農業措施:①培育或選用無病健壯種苗;②加強檳榔園管理,消滅荒蕪,排除積水,合理施肥,及時清除田間病死株及其殘體。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射1%波爾多液,每兩周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