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而不捨

鍥而不捨

鍥而不捨,成語,拼音是qièér bù shě,釋義:鍥:鏤刻;舍:停止。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恆心,有毅力。出自《荀子·勸學》。例句:夫固謂一人~,則行美於本性矣。(章炳麟《菌說》)。近義詞有:堅持不懈、堅韌不拔、持之以恆、永不放棄。反義詞是半途而廢。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有時含貶義。造句:偉人們鍥而不捨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讀音】qiè ér bù shě
【解釋】:鍥:雕刻;舍:停止;不:表示否定。
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出自】:《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示例】:夫固謂一人~,則行美於本性矣。 ◎章炳麟菌說
鍥而不捨
【詞性】:褒義詞
【近義詞】:堅持不懈堅韌不拔持之以恆永不放棄
【反義詞】:半途而廢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有時含貶義。
【造句】:偉人們鍥而不捨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勸學》節選原文: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蚯無爪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鰲,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譯文: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裡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因而精神得到提升,聖人的心境由此具備。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千里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於不停地走。(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由於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六條腿(實際上有八隻腳)和兩個蟹鉗,(但是)如果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藏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成語出處

先秦·荀況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成語辨析

正音:鍥,音qiè,古“契”同“鍥”,用刀子刻; 現代漢語中多用“鍥而不捨”。
辨形:“契”同“鍥”,前者音為qì,後者為qiè。
辨析:“鍥而不捨”和“持之以恆”都可形容有“恆心”。但是“鍥而不捨”是帶有比喻性,更加形象;而“持之以恆”是直陳性的。

成語故事

戰國末期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荀況在《勸學》中教育人們做事情要有恆心和毅力,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這個詞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不停地雕刻,就連金屬和石頭那么硬的東西都可以鏤穿。其中“鏤刻”是一種精細的雕刻方式。
在哲學思想方面,荀子認為自然發展有其客觀的規律;反對天命,不迷信鬼神,認為人定勝天;還主張因地、因時制宜,充分發揮人的才能,促使萬物發展。在教育方面,他寫過一篇十分著名的文章——《勸學》,來闡明他的教育思想。《勸學》中記述了他在教育、學習方面的很多理論,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比如,他認為人接受教育,努力學習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才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使學生超過老師,後人勝過前人。在《勸學》中,荀子還用鏤刻金石來說明學習一定要持之以恆的道理。他寫道: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後人就是根據這裡鍥而不捨的意思總結出了這句成語。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鏤刻而不能堅持下去,就連朽木也不會被折斷;但若堅持一直不停地鏤刻,就是金屬、石頭也會被鏤穿。學習知識是一個由少到多、日積月累的過程,高深淵博的學識是一點一滴積累而成的,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所以人們學習時一定要堅持不懈,只有這樣才會取得成功。

成語來歷

人們都知道鍥而不捨的意思就是類似於永不服輸。不是有一句話叫“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嗎?該成語故事講的是戰國末期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荀況在《勸學》中教育人們做事情要有恆心和毅力,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這個詞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不停地雕刻,就連金屬和石頭那么硬的東西都可以鏤穿。其中“鏤刻”是一種精細的雕刻方式。
在哲學思想方面,荀子認為自然發展有其客觀的規律;反對天命,不迷信鬼神,認為人定勝天;還主張因地、因時制宜,充分發揮人的才能,促使萬物發展。在教育方面,他寫過一篇十分著名的文章——《勸學》,來闡明他的教育思想。《勸學》中記述了他在教育、學習方面的很多理論,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比如,他認為人接受教育,努力學習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才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使學生超過老師,後人勝過前人。在《勸學》中,荀子還用鏤刻金石來說明學習一定要持之以恆的道理。他寫道: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後人就是根據這裡鍥而不捨的意思總結出了這句成語。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鏤刻而不能堅持下去,就連朽木也不會被折斷;但若堅持一直不停地鏤刻,就是金屬、石頭也會被鏤穿。學習知識是一個由少到多、日積月累的過程,高深淵博的學識是一點一滴積累而成的,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所以人們學習時一定要堅持不懈,只有這樣才會取得成功。
鍥而不捨的反義詞可以是淺嘗輒止、虎頭蛇尾等。這是一個褒義的成語,我們可以用它來形容一切不達目的不肯罷休的正面人物和正面行動。不過不可以用於壞人,如果用於壞人可以用賊心不死、不思悔改、變本加厲等。

成語示例

夫固謂一人鍥而不捨,則行美於本性矣。(章炳麟菌說》)

成語啟示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專心致志地去做就沒有不成功。
毅力和決心是人生成功路上至關重要的。

造句

水滴鍥而不捨,日雕月啄,終於滴穿了石塊,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英文解釋

keep on carving;chisel incessantly;unflaggingly work with perseverance;keep on chipping -- work with perseverance;
例句
他在多年的鍥而不捨之後成功了。
He succeeded after many years of perseverance.
兩名鍥而不捨的攀登者終於到達了山頂。
Two persevering climbers finally reached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他對那些鍥而不捨的銷售人員表現出憤怒。
He expressed a lot of anger towards the pushy salesperson.
第托出生於印度,由於母親的鍥而不捨而學會了溝通。
Born in india, tito learned to communicate through his mother's unrelenting efforts.
cephalon鍥而不捨,這次給fda提供了更多的數據。
Cephalon soldiered on, giving fda more data.
鍥而不捨,凡事都有可能,世事沒有絕對。
Work with perseverance, everything is possible, there aren't the affairs of human life.
無論你想追求的奮鬥需鍥而不捨、韌性、搓揉骯髒為了獲得成功。
Whatever endeavor you wish to pursue takes dogged determination, resiliency, and getting your hands dirty in order to succeed.
鍥而不捨尋求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判斷過程中,不封閉自己。
I do not close in on myself, in a narrow search for my own interests, my own judgements.
更多的時候,和平獎是授予正在為和平努力的人,鼓勵他們鍥而不捨,有時在關鍵時刻頒授。
More often, the prize is awarded to encourage those who receive it to see the effort through, sometimes at critical moments.
不信邪,不放棄,鍥而不捨、運氣自生!
Do not believe in evil, don't give up, keep on carving, luck in situ!

同名電影

片名:鍥而不捨
英文名:Could I But Live
編劇:松山善三 Zenzo Matsuyama
導演:松山善三 Zenzo Matsuyama
影片類型:劇情
片長:108min
國家/地區:日本
上映日期:1964年8月18日(日本)
1965年1月19日(美國

演員

小林桂樹 Keiju Kobayashi
水谷良重 Yoshie Mizutani
大村昆 Kon Omura
大辻司郎 Shiro Otsuji
菅井琴 Kin Sugai
毛利菊枝 Kikue Mori
岡村文子 Ayako Okamura
市原悅子 Etsuko Ichihara
田崎潤 Jun Tazaki
名古屋章 Akira Nagoya
下元勉 Tsutomu Shimomoto
浜村純 Jun Hamamura
天本英世 Eisei Amamoto
森繁久彌 Hisaya Morishige
長谷川哲夫 Tetsuo Hasegawa
木村功 Isao Kimura
高峰秀子 Hideko Takamine
田中春男 Haruo Tanaka
手冢勝巳 Katsumi Tezuka

製作人

佐藤一郎 Ichiro Sato
椎野英之 Hideyuki Shiino

音樂

佐藤勝 Masaru Sato

攝影

村井博 Hiroshi Murai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