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症狀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葉片,也能侵染新梢幼果等幼嫩組織。葉片被害,初生淡黃色水漬狀邊緣不清晰的小
斑點,以後逐漸擴大為褐色不規則形或多角形病斑,數斑相連變成不規則形大斑。天氣潮濕時,於病斑背面產生白色霜霉狀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發病嚴重時病葉早枯早落。
嫩梢受害,形成水漬狀斑點,後變為褐色略凹陷的病斑,潮濕時病斑也產生白色霜霉。病重時新梢扭曲,生長停止,甚至枯死。卷鬚、穗軸、葉柄有時也能被害,其症狀與嫩梢相似。
幼果被害,病部褪色,變硬下陷,上生白色霜霉,很易萎縮脫落。果粒半大時受害,病部褐色至暗色,軟腐早落。果實著色後不再侵染。
發生規律
病原為葡萄霜黴菌,屬鞭毛菌亞門,卵菌綱霜霉目,單軸霉屬。葡萄霜霉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組織中越冬,或隨病葉殘留於土壤中越冬。次年在適宜條件下卵孢子萌發產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產生遊動孢子,借風雨傳播,自葉背氣孔侵入,進行初次侵染。經過7-12天的潛育期,在病部產生孢囊梗及孢子囊,孢子萌發產生遊動孢子進行再次侵染。孢子囊萌發適宜溫度為 10℃~15℃。遊動孢子萌發的適宜溫度為18℃-24℃。秋季低溫,多雨多露,易引起病害流行。果園地勢低洼、架面通風不良樹勢衰弱,有利於病害發生。2001年,瀋陽地區葡萄霜霉病大發生,不少農產的葡萄園在果實尚未完全成熟時,成片葡萄園葉片受害脫落,減產嚴重,有的甚至絕產。瀋陽地區一般7-8月開始發病,9-10月為發病盛期。
發病條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組織中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l~2年。翌年春季萌發產生芽孢囊,芽孢囊產生遊動孢子,借風雨傳播到寄主葉片上,通過氣孔侵入,菌絲在細胞間隙蔓延,並長出圓錐形吸器伸人寄主細胞內吸取養料,然後從氣孔伸出孢囊梗,產生孢子囊,借風雨進行再侵染。病害的潛育期在感病品種上只有4~13天,抗病品種則需20天。秋末病菌在病組織中經藏卵器和雄精器配合,形成卵孢子越冬。
氣候條件對發病和流行影響很大。該病多在秋季發生,是葡萄生長後期病害,冷涼潮濕的氣候有利發病。病菌卵孢子萌發溫度範圍13~33℃,適宜溫度25℃,同時要有充足的水分或雨露。孢子囊萌發溫度範圍5~27℃,適宜溫度10~15℃,並要有游離水存在。孢子囊形成溫度13~28℃,15℃左右形成孢子囊最多,要求相對濕度95~100%。遊動孢子產出溫度範圍12~30℃,適宜溫度18~24℃,須有水滴存在。試驗表明:孢子囊有雨露存在時,21℃萌發40-50%,10℃時萌發95%;孢子囊在高溫乾燥條件能存活4~6天,在低溫下可存活14~16天;遊動孢子在相對濕度70~80%時能侵入幼葉,相對濕度在80~100%時老葉才能受害。因此秋季低溫、多雨易引致該病的流行。
防治方法
1、清除菌源,秋季徹底清掃果園,剪除病梢,收集病葉,集中深埋或燒毀。
2,加強果園管理,及時夏剪,引縛枝蔓,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注意除草、排水、降低地面濕度。適當增施磷鉀肥,對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選用無滴消霧膜做設施的外復蓋材料,並在設施內全面積復蓋地膜,降低其空氣濕度和防止霧氣發生,抑制孢子囊的形成、萌發和遊動孢子的萌發侵染。
4、節室內的溫濕度,特別在葡萄坐果以後,室溫白天應快速提溫至30℃以上,並盡力維持在32--35℃,以高溫低濕來抑制孢子囊的形成、萌發和孢子的萌發侵染。下午16時左右開啟風口通風排濕,降低室內濕度,使夜溫維持在10--15℃,空氣濕度不高於85%,用較低的溫濕度抑制孢子囊和孢子的萌發,控制病害發生。
5、避雨栽培:在葡萄園內搭建避雨設施,可防止雨水的飄濺,從而有效切斷葡萄霜霉病原菌的傳播,對該病具有明顯防效。
6、生物防治:預防:在病害常發期,使用50ml,兌水30斤進行噴霧,7天一次。發病中前期:使用霜貝爾50ml+大蒜油15ml,兌水30斤全株噴霧,5天一次,連用2到3次。發病中後期:使用50ml+靚果安50ml15ml,兌水15公斤噴霧,3天一次,連用2到3次即可。
7、芽前地面、植株細緻噴布50%硫磺懸浮劑興農統青+100倍五氯酚鈉藥液。發芽後每10天左右細緻噴布1次殺菌保護劑,點燃滅菌發煙彈或熏蒸劑。具體用藥可採用淨果精600倍液、或27.12%銅高尚懸浮劑300—400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800倍液、綠乳銅800倍液等。以上藥液應與8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妥凍可濕性粉劑700倍液、75%悅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80%代森錳鋅、惡霜菌酯800倍液、38%惡霜嘧銅菌酯800液、78%科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2%免勞露700倍液、安果好1000倍液、72%霜露速淨600倍液等藥液交替使用;與克露發煙彈、克霜靈發煙彈、百菌清煙燻劑等交替使用。噴灑非鹼性農藥時,可摻加600倍果寶或1000倍旱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