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雷丸1兩,狼牙刺1兩,陳橘皮1兩,貫眾1兩,桃仁1兩,蕪荑1兩,青葙子1兩,蜀![桃仁](/img/0/baa/nBnauM3X1IjMzcjN5gzMzEDOwMTMxkTO0MTOwADMwAzMxAzL4M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製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勞熱傷心,有長蟲長1尺,貫周心為病,令人心痛。【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粥飲送下。以蟲下為度。【摘錄】
《雞峰》卷九中藥方劑之桔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橘皮桃仁丸用於勞熱傷心,有長蟲長1尺,貫周心為病,令人心痛。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陳橘皮煎丸的功能主治是霍亂,脾胃虛冷氣逆,嘔吐不止。
《聖濟總錄》卷七十二 《聖惠》卷二十八 《聖濟總錄》卷四十六訶黎勒丸用於治腸胃虛寒,水谷不化,泄瀉注下,腹痛腸鳴,胸滿短氣;暴傷生冷,暴瀉不止,手足逆冷,脈微欲絕;腸胃積寒,久利純白,或有青黑,日夜無度者。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脾胃論》卷下 《重訂嚴氏濟生方》 《聖濟總錄》卷七十三主治諸積。主治《雜類名方》。
參考資料丹砂丸主治中風手足不遂,言語謇澀,緩縱不仁,肢節疼痛。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三:丹砂丸 《聖濟總錄》卷三十九:丹砂丸寬腸丸主要由枳殼(炒微黃,用清油浸透1宿,焙乾)5線,麻仁(去殼)2錢半,木通(去皮、節)2錢半,大黃(半生半炮)2錢半,檳榔2錢半,大腹皮(洗淨,培乾...
行滯消積 瀉火祛瘀 治小便赤澀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補骨脂丸是一味中藥,只要成分有補骨脂、 菟絲子、胡桃肉、乳香 、沉香等。
本草綱目卷 聖惠卷 方劑1 方劑2 方劑3胡蘆巴丸用於脾勞,大便不調,嘔逆腹脹,羸瘦少力,飲食無味,面色萎黃。
《景岳全書》卷五十八引《百一選方》 《局方》卷八(續添造局經驗秘方) 《杏苑》卷六乾漆丸主要用來治療婦人積年血症塊不消,狀若鬼胎之候。
《普濟方》卷三八三 《聖惠》卷七十二 《聖惠》卷七十二 《聖惠》卷七十一主治腎臟久積氣在膀胱,虛脹上攻,膨滿(疒丂)痛。
茴香子丸 《聖惠》卷九十二:茴香子丸 《聖惠》卷七:茴香子丸 《聖惠》卷九十八:茴香子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