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
白朮3兩(去梗),枳實1兩(去瓤,麩炒),陳皮1兩,黃連1兩(
![黃連](/img/7/beb/nBnauM3X3czMyMjN5QzM5EDOwMTMxkTO0MTOwADMwAzMxAzL0M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酒浸,炒)。
處方來源
《丹溪心法附余》卷七。
方劑功效
補脾和胃,瀉火消痰。
用法用量
上為末,荷葉煮湯,打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後服。
各家論述
《馮氏錦囊》:易老枳術丸方用白朮二兩補脾,枳實一兩消痞,取其補多消少,至東垣加橘皮一兩以和胃,名橘皮枳術丸,則補消相半也。今更用白朮三兩,枳實一兩,陳皮一兩,黃連一兩,名橘連枳術丸,仍補多消少,又兼清熱也。丹溪云:心下痞,須用枳實炒黃連,是也。
中藥方劑之桔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