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橘皮6兩,甘草2兩,乾薑1兩。【功能主治】
嘔咯不止及傷寒嘔啘。【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分16服。以水2升,加生薑5分,煮至1升,去滓溫服。有痰,加半夏7粒,破之;有寒,加附子1枚,四破之,一同煮。【摘錄】
《元和紀用經》中藥方劑之桔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橘飲為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元和紀用經》,主要用於嘔咯不止及傷寒嘔啘。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橘半飲出自醫書《玉案》,主要用來治療產後瘧疾。
名稱 處方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摘錄橘茹飲 橘茹飲工藝: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陳皮(30克) 竹茹(30克) 柿餅(30克) 輔料:姜(3克) 調料:白砂糖(20克) 類別:咳嗽調理 孕婦食譜 嘔吐調理 製作工藝 1....
橘茹飲 製作工藝 食譜營養 食譜相剋 健康提示橘茴飲出自醫書《濟眾新編》,主要用來治療寒疝,囊丸腫大牽痛,或丸入小腹。
處方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摘錄橘姜飲出自醫書《普濟方》,主要用來治療身熱,頭昏重,未辨陰陽,夾濕傷寒暑等疾。
處方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摘錄橘餅飲是一款美味保健食譜,主要原料為金橘餅等,具有疏肝理氣,解郁散結的功效。
烹製 按語【材料與製作】大紅棗10枚,鮮橘皮10克(或乾橘皮3克)。 【功效與宜忌】疏肝和中,調和胃氣。 適宜於肝胃氣滯型慢性胃炎者飲用。
【材料與製作】 【功效與宜忌】組成: 竹茹3錢,橘紅3錢,乾柿1枚。 主治: 產後呃逆,發熱面紅,小便赤色。 用法用量: 加生薑,水煎服。參考資料《金鑒》卷...
參考資料橘香紅參飲是一道以橘子、胡蘿蔔為主要材料製成的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