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當歸(去蘆.先焙)、厚朴(去粗皮.薑汁制)、肉蓯蓉(酒浸.微炙.切.焙乾)、![當歸](/img/b/4b6/nBnauM3X4IDM0ITN3ADM0ADOwMTMxkTO0MTOwADMwAzMxAzLwA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炮製】
上為細末,用酒五升,於銀、石器內,將橘皮末煎熬如,卻將諸藥末人在內,一處攪和搜勻,仍入臼內,搗五百杵,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治久虛積冷,心腹疼痛,嘔吐痰水,飲食減少,脅肋虛滿,臍腹弦急,大腸虛滑,小便利數,肌膚瘦悴,面色痿黃,肢體怠惰,腰膝緩弱。及治倂癖積聚,上氣咳嗽,久瘧久利,腸風痔俈.婦人血海虛冷,赤白帶下,久無子息,並宜服之。【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圓,空心溫酒下,鹽湯亦得。【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藥方劑之桔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