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世言》

《型世言》

《中國古代禁毀言情小說:型世言》全稱《崢霄館評定通俗演義型世言》,陸人龍著,陸雲龍評點。《型世言》是一部明代崇禎年間刊行的話本小說集,自明末清初以來,湮沒已久,不為人知。

基本信息

簡介

作者:陸人龍

《型世言》是陸人龍創作的一部擬話本小說集,它以明代現實社會為背景,通過對市井細民生活百態的描寫與刻畫,全面、真實地反映了明代社會的現實狀況。
本書是中國古典小說名著叢書中的一冊,這部小說最大的特點是所述故事均發生在明代,也就是說,這部短篇小說集完全是明人所作,而不像“三言”、“兩拍”那樣,夾有前人的作品。因此,它對於今人研究明代社會的政治、經濟、社會風俗、語言文學等,都有特殊的意義。所收小說明顯反映市井百姓的心理,充滿生活氣息。......

內容

不兢嘆南風,徒抒捧日功。

堅心誠似鐵,浩氣欲成虹。

令譽千年在,家園一夕空。

九嶷遺二女,雙袖濕啼紅。

大凡忠臣難做,只是一個身家念重,一時激烈,也便視死如歸,一想到舉家戲辱,女哭兒啼,這個光景難當,故畢竟要父子相信。像許副使逵,他在山東樂陵做知縣時,流賊劉六、劉七作反,南北直隸、山東、河南、湖廣府州縣官,或死、或逃,只有他出兵破賊,超升僉事,後轉江西副使。值寧王謀反,逼脅各官從順,他抗義不從,道:“天無二日,民無二王。”解下腰間金帶打去,眾寡不敵,為寧王所擒,臨死時也不肯屈膝。此時他父親在河南,聽得說江西寧王作亂,殺了一個都堂,一個副使。他父親道:“這畢竟是我兒子。”就開喪受吊,人還不肯信他,不期過了幾時,凶報到來,果然是他死節。又如他同時死的是孫都堂燧。他幾次上本,說寧王有反謀,都為寧王邀截去了。到了六月十三日,寧王反謀已露,欲待除他,兵馬單弱禁不得他勢大;欲待從他,有虧臣節,終夜彷徨。在衙中走了一夜,到五更,大聲道:“這斷不可從。”此時他已將家眷打發回家,只剩得一個公子、一個老僕在衙內。孫都堂走到他家房裡道:“你們好睡,我走了一夜,你知道么?”公子道:“知道。”孫都道:“你知道些甚么?”公子道:“為寧王的事。”孫都道:“這事當仔么?”公子道:“我已聽見你說不從了,你若從時我們也不顧你先去。”孫都卻也將頭點了一點。早間進去。畢竟不從,與許副使同死。忠義之名,傳於萬古。
若像靖難之時,胡學士廣,與解學士縉同約死國,及到國破君亡,解學士著人來看胡學士光景,只見胡學士在那廂問:“曾餵豬么?”看的人來回復。解學士笑道:“一個豬捨不得,捨得性命?”兩個都不死。後來解學士得罪,身死錦衣衛獄。妻子安置金齒。胡學士有個女兒已許解學士的兒子。因他遠戍,便就離親,逼女改嫁。其女不從,割耳自誓,終久歸了解家,這便是有好女無好父。又像李副都士實,平日與寧王交好,至將反時來召他,他便恐負從逆的名,欲尋自盡。他兒女貪圖富貴,守他不許。他後邊做了個逆黨,身受誅戮累及子孫。這便是有了不肖子,就有不好父母。誰似靖難時,臣死忠,子死孝,妻死夫。又有這一班好人,如方文學孝孺,不肯草詔,至斷舌受剮,其妻先自縊死。王修撰叔英的妻女,黃侍中觀的妻女,都自溺全節;曾風韶御史夫妻同刎;王良廉使夫妻同焚;胡閏少卿身死極刑,其女發教坊司二十年,殷形堊面,終為處女。真箇是有是父有是子。但中更有鐵尚書,挺挺雪中松柏。他有兩個女兒瑩瑩水裡荷花,終動聖主之憐,為一時傑出。
話說這鐵尚書名鉉,河南鄧州人。父親喚做仲名,母親胡氏,生這鐵鉉。他為人瑋梧卓犖,慷慨自許,善弓馬,習韜略。太祖時,自國子監監生除授左軍都督府斷事。皇侄孫靖江王守謙,他封國在雲南,恣為不法,笞辱官府,擅殺平民,強占人田宅子女。召至京勘問,各官都畏縮不敢問。他卻據法詰問,擬行削職。洪武爺見他不苟不枉,斷事精明,賜他字教做“鼎石”,後來升作山東參政。他愛惜百姓,禮貌士子;地方有災傷,即便設處賑濟,鋤抑強暴,不令他虐害小民;生員有親喪,畢竟捐奉周給。時嘗督率生儒做文會、講會。會中看得一個濟陽學秀才,姓高名賢寧。青年好學,文字都是錦心繡腸,又帶銅肝鐵膽,聞他未娶,便捐俸著濟陽學教官王省為他尋親事。不料其年高賢寧父死,丁憂,此事遂已。鐵參政卻又助銀與營喪葬。在任年余,軍民樂業。恰遇明建文君即位,覃恩封了父母,鐵參政制了冠帶,率領兩個兒子福童、壽安,兩個女兒孟瑤、仲瑛恭父母。只見那鐵仲名受了道:“我受此榮封也是天恩,但我老朽不能報國,若你能不負朝廷,我享此封誥也是不愧的。”鐵參政道:“敢不如命。”本日家宴不題。

荏苒半年,正值靖難兵起。朝廷差長興侯耿炳文領兵征討,著他管理四十萬大軍糧草,他陸路車馬搬運,水路船隻裝載,催趲召買。民也不嫌勞苦,兵馬又不缺乏。後來長興侯戰敗,兵糧散失,朝廷又差曹國公李景隆,督兵六十萬進征。他又多方措置,支給糧草,又道濟南要地,僱請民夫,將濟南城池築得異常堅固,挑得異常深闊。不料李景隆累次戰敗,在白溝大為永樂爺所破。此時鐵參政正隨軍督糧,也只得南奔。到臨邑地方,遇著贊畫舊同僚,五軍斷事高巍,兩個相向大哭。時正端午,兩個無心賞午,止計議整理兵馬固守濟南。正到濟南,與守城參將盛庸,三人打點城守事務。方完,李景隆早已逃來,靖難兵早已把城圍得鐵桶相似。鐵參政便與盛參將背城大戰,預將噴筒裹作人形,縛在馬上。戰酣之時點了火藥趕入北兵陣中。又將神機銃、佛狼機隨火勢施放,大敗北兵。永樂爺大惱,在城外築起高壩,引濟水浸灌城中。鐵參政卻募善游水的人,暗在水中撬坍堤岸,水反灌入北兵營里。明永樂爺越惱,即殺了那失事將官,從新築壩灌城,弄得城中家家有水,戶戶心慌。那鐵參政與盛參將,高斷事分地守御,意氣不撓,但水浸日久,不免坍頹。鐵參政定下一計,教城上插了降旗,分差老弱的人到北營說,力盡情願投降。卻於瓮城內掘下陷坑,城上堆了大石,兵士伏於牆邊,高懸閫板,只要引永樂爺進城,放下閫板,前有陷坑矢石,後又有閫板,不死也便活捉了。曹國公道:“奉旨不許殺害,似此恐有傷誤。”鐵參政道:“閫外之事專之可也。”議定。只見成祖因見累年戰爭,止得北平一城,今喜濟南城降,得了一個要害地方,又得這乾文武官吏兵民,不勝欣喜。便輕騎張著羽蓋進城受降。剛到城下,早是前驅將士多下陷坑,成祖見了,即策馬跑回城頭上。鐵參政袍袖一舉,刀斧齊下,恰似雷響一聲,閫板閫下。喜成祖馬快,已是回韁。打不著。反是這一驚,馬直攛起,沒命似直跑過吊橋。城上鐵參政叫放箭,橋下伏兵又起,成祖幾乎不保,那進得瓮城。這干將士已自都死在坑內了。正是:
不能附翼游天漢,贏得橫屍入地中。
成祖大惱,吩咐將士負土填了城河,架雲梯攻城。誰知鐵參政知道,預備撐竿,雲梯將近城時,撐竿在城垛內撐出,使他不得近城。一邊火器亂髮,把雲梯燒毀。兵士跌下。都至死傷。成祖怒極道:“不破此城,不擒此賊,誓不回軍。”北將又置攻車,自遠推來城上,所到磚石坍落。鐵參政預張布幔。當他車遇布就住,不得破城。北將又差軍士頂牛皮,抵上矢石,在下挖城。鐵參政又將鐵索懸鐵炮在上碎之,相持數月。北軍乃做大炮,把大石炮藏在內,向著城打來,城多崩陷。鐵參政計竭,卻寫“太祖高皇帝”神牌掛在崩處,北兵見了,無可奈何,只得射書進城招降。其時高賢寧聞濟南被圍,來城中赴義,也寫一篇《周公輔成王論》,射出城去。大意道:“不敢以功高而有藐孺子之心,不敢以尊屬有輕天子之意。爵祿可捐寄以居東之身,待感於風雷,兄弟可誅。不懷無將之心,擅興夫斧,誠不貪一時之富貴,滅千古之君臣。”成祖見了卻也鑑賞他文詞。此時師已老,人心懈馳。鐵參政又募死士,乘風雨之夕,多帶大炮來北營左側施放,擾亂他營中。後來北兵習做常事,不來防備,他又縱兵砍入營,殺傷將士。北兵軍師姚廣孝在軍中道:“且回軍。”鐵參政在城上遙見北軍無意攻城,料他必回,忙揀選軍士,準備器械糧食,乘他回軍,便開門同盛總兵一齊殺出,大敗北兵,直追到德州,取了德州城池。朝廷論功,封盛總兵為歷城侯,充平燕將軍。鐵參政升山東左布政使,再轉兵部尚書,參贊軍務,召還李景隆。

盛總兵與鐵尚書,自督兵北討。十二月與北兵會在東昌府地方。盛總兵與鐵尚書先殺牛釀酒,大開筵席犒將士。到酒酣痛哭,勸將士盡力報國,無不感動。戰時盛總兵與鐵尚書分做兩翼屯在城下,以逸待勞。只見燕兵來沖左翼,盛總兵抵死相殺,燕兵不能攻入,復沖中軍,被鐵尚書指揮兩翼,環繞過來。成祖被圍數重,鐵尚書傳令,拿得燕王有重賞。眾軍盡皆奮勇砍殺,北將指揮張玉力護成祖,左右突圍,身帶數十箭,刀槍砍傷數指,身死陣中。真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燕兵退回北平。三月又在夾河大戰,盛總兵督領眾將莊得等戮力殺死了燕將譚淵,軍聲大振。不料角戰之時,自辰至未,勝負未定。忽然風起東北,飛沙走石,塵埃漲天,南兵逆風,咫尺不辨,立身不住。北兵卻乘風磊呼縱擊。盛總兵與鐵尚書俱不能抵敵,退保德州。後來北兵深入,盛總兵又回兵徐州戰守。鐵尚書雖在濟南,飛書各將士要攻北平,要截他糧草,並沒一人來應他。徑至金川失守,天下都歸了成祖。當時文武都各歸附,鐵尚書還要固守濟南以圖興復,爭奈人心漸已渙散。鐵尚書全家反被這些貪功的拿解進京。

高秀才此時知道,道:“鐵公為國盡力最深,觸怒已極,畢竟全家不免,須得委曲救全得他一個子嗣,也不負他平日賞識我一場。”棄了家,扮做個逃難窮民,先到淮安地方,在驛中得他幾個錢與他做夫。等了十來日,只見鐵尚書全家已來,他也不敢露頭面,只暗中將他小公子認定,夜間巡邏時,在後邊放上一把火,趁人嚷亂時,領了他十二歲小公子去了。這邊救滅火,查點人時,卻不見了這個小孩子,大家道想是燒死了,去尋時又不見骨殖。有的人又解說道:“骨頭嫩,想都燒化了。”鐵尚書道:“左右也是死數,不必尋他。”這兩位小姐也便哭泣一場。管解的就朦朧說中途燒死,只將鐵尚書父母並長子、二女一行解京。
卻說高秀才把這小公子抱了便跑走了,這公子不知甚么事,只見走了六七里,到了一個曠野之地,放下道:“公子,我便是高賢寧,是你令尊門生,你父親被拿至京必然不免,還恐延及公子我所以私自領你逃走,延你鐵家一脈。”鐵公子道:“這雖是你好情,但我如今雖生向何處投奔,不若與父親姐妹死做一處倒好。”高秀才道:“不是這樣說,如今你去同死,也不見你的孝處,何如苟全性命,不絕你家宗嗣,也時常把一碗羹飯祭祖宗父母,使鐵氏有後,豈不是好。”鐵公子哭了一場,兩個同行,認做了兄弟。公子道:“哥哥,我雖盼你苟全,但不知我父親、祖父、母、兄、姐此去何如?怎得一訊息。”高秀才道:“我意願盜了你出來,次後便到京,看你父親,因一時要得一個安頓你身子人家,急切沒有,故未得去。”公子道:“這卻何難,就這邊有人家,我便在他家傭工,你自可脫身去了。”高秀才道:“只是你怎吃得這苦。”兩個計議,就在山陽地方尋一個人家。行來行去,天晚來到一所村莊。

朗朗數株榆柳,疏疏幾樹桑麻。低低小屋兩三間,半瓦半茅矮矮土牆四五尺,不泥不粉。兩扇柴門扃落日,一聲村犬吠黃昏。

兩個正待望門借宿,只見呀一聲門響,裡面走出一個老人家,手裡拿著一把瓦壺兒,想待要村中沽酒的。高秀才不免向前相喚一聲道:“老人家拜揖,小人兄弟是山東人。因北兵來,有幾間破屋兒都被燒毀,家都被擄掠去了,只剩下個兄弟,要往南京去投親,天晚求在這廂胡亂借宿一宵。”只見那個老人道:“可憐是個異鄉避難的人,只是南京又打破了,怕沒找你親戚處哩。”高秀才道:“正是。只是家已破了,回不得了,且方便尋個所在,寄下這兄弟,自己單身去看一看再處。”老人道:“家下無人,只有一個兒子僉去從軍,在峨嵋山大戰死了。如今只一個老妻,一個小女兒,做不出好飯來吃,若要借宿,誰頂著房兒走,便在裡面宿一宵。”兩個到了裡邊,坐了半晌。只見那老兒回來,就暖了那瓶酒,拿了兩碟醃蔥、醃蘿蔔放在桌上,也就來同坐了。兩邊閒說,各道了姓名。這老子姓金名賢。高秀才道:“且喜小人也姓金,叫做金寧。這兄弟叫做金安。你老人家年紀高大,即沒了令郎,也過房一個,服侍你老景才是。”老人道:“誰似得親生的來。”高秀才道:“便雇也雇一個兒。”老人道:“哪裡閒錢?”說道。看鐵公子道:“好一個小官兒,甚是嬌嫩,怎吃得這風霜?”高秀才道:“正是。也無可奈何,還不曾丟書本兒哩。”老人道:“也讀書?適才聽得客官說要寄下他,往南京看個訊息,真么?”高秀才道:“是真的。”老人道:“寒家雖有兩畝田,都雇客作耕種,只要時常送送飯兒,家中關閉門戶。客官不若留下他在舍下,替就老夫這些用兒,便在這裡吃些家常粥飯,待客官回來再處,何如?只是出不起僱工錢。”高秀才道:“誰要老人家錢。便就在這裡伏侍老人家終身吧。”只見老人家又拿些晚粥出來吃了,送他一間小房歇下。高秀才對鐵公子道:“兄弟幸得你有安身之處了,此去令尊如有不幸,我務必收他骸骨,還打聽令祖父母、令兄、令姊訊息來復你。時日難定,你可放心在此,不可做出公子態度,又不可說出你的根因惹禍。”一個說,一個哭,過了一夜。次早,高秀才起來,只見那老人道:“你兩人商量的通么?”高秀才道:“只是累你老人家。”便叫鐵公子出來,請媽媽相見拜了,道:“這小子還未大知人事,要老奶奶教導他。”老媽媽道:“咱沒......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