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從小醉心於舞蹈藝術,卻因身材過於高挑而未被舞蹈學院錄取的桑晨,走上播音、主持之路是很偶然的。已屆高三,卻還不知道何去何從,只因班主任是優秀教師,桑晨和其他同學一起被請進了中央電視台《12演播室》,製作一期關於學生和“心目中的老師”的節目。節目錄製完畢,編導一眼看中了這個先天條件極佳的學生,建議她報考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從此桑晨與電視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競爭還是蠻激烈的,由於主持人不是桑晨的夢想,她也沒有受過專業輔導,於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輕輕鬆鬆地進入了面試,憑著很本色的聲音過了關。
演藝經歷
1994年底,桑晨以一個實習生的身份擔綱《天涯共此時》欄目的主持人,一期期節目下來,她得到了觀眾的認同,也得到了編導的賞識,畢業分配順順噹噹地進入了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但是桑晨並不滿足於僅僅完成節目中“串聯”的工作,她將自己的思想與節目融為一體,成為一名編導就顯得水到渠成,於是有了桑晨自己策劃、自己撰稿、自己組織的《天涯共此時》。不僅如此,桑晨還與同事們一起構思《天涯共此時》的周末版,以更加輕鬆活潑的形式吸引年輕的觀眾。現任《天涯共此時》及新欄目《台灣百科》主持人。
每周二,兩岸同胞的目光就聚焦在《天涯共此時》欄目中,而主持人桑晨,也是繼程前、楊麗、李詠之後,在這欄目工作時間最長的主持人。在《天涯共此時》欄目中,有一檔尋親節目,這是專門為兩岸人民搭建的尋親平台。在觀眾眼裡,桑晨只是讀讀稿子上的“尋人啟事”,但是對她而言,稿子上的每個字都是從她心中發出的真誠的呼喚。1998年,桑晨第一次去台灣,在北京機場,遇到一位農村老婆婆,她裹著小腳,邁著蹣跚的步子,一問才知這位從沒進過城的老太太是去台灣找分別已久的丈夫。“他在那邊接我!”說這話時老婆婆笑得那樣真誠、質樸,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就是因為這次與老人家的邂逅,桑晨感悟到,親情在炎黃子孫的心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所以在播這個節目時,桑晨心中總懷著一種期盼,一種對兩岸人民由衷的祈禱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