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柳州墨石,又名墨湖石、墨石,產於廣西柳州市柳城縣、柳江縣,柳州地區各縣均有分布, 但主要以柳城、柳江兩縣縣域內所產出的墨石為代表。
該石屬碳酸鈣沉積岩,硬度為3至4度左右,色黑似漆,間有白紋;其色純黑有光澤,外形通透玲瓏,有瘦、透、漏、皺之自然形態,並叩而有聲。由於其造形美觀,形象逼真,使人一看就懂,最適合初玩石者入門以及廳堂擺設。近年來柳州墨石已大量進入銷售市場,柳州、柳江、柳城、合山等地墨石市場成交量喜人,並逐步形成了一批墨石專業隊伍。
分類
柳州墨石又分為白紋墨石和雲霧石等,石上白紋較多者,被稱為花墨石;石上布滿白點的,稱為雪花墨石,較為少見。發現
柳州墨石發現於六十年代末,因通體呈墨黑色而得名。形成
柳州墨石的形成,主要是靠億萬年的地殼運動,加之風吹、日曬、雨打以及不同程度的腐蝕,自然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形象.柳州墨石的石質較脆,原岩系以石灰岩為主的可溶性碳酸鹽岩,具有不顯層理的塊或厚層狀構造。由於億萬年的地殼運動及風雨、日曬和含二氧化碳的地表水、地下水長期溶蝕,部分石體形成重碳酸鈣溶液隨水流失,留下的多呈險怪多姿或玲瓏剔透的形態。而岩石裂隙部位多被溶穿,單條裂隙常溶成縫或成串的洞,裂隙交叉者則溶穿為洞;岩石純度不均時,即形成差異溶蝕,產生大小洞孔、溝槽和千奇百怪的外形。產地
墨石是柳州奇石的主要石種之一,是柳州奇石的重要組成部份。柳州地區各縣市均有產出,但主要以柳城、柳江兩縣縣域內所產出的墨石為代表。州墨石主要出產於石灰岩區域的一些平壩、山川及土嶺之中,且多埋藏於土層下。一般能採集的多為裸露或半裸露於坭土表層部份。形態
柳州墨石以墨黑色為主基調,經清理後深黑油亮,渾厚沉凝,極富穩定感。常見的墨石多象形狀物,也有不少石上多石眼和彈窩,極類似太湖石。 其造形美觀,形象逼真,適合廳堂擺設。
分布
柳州墨石主要出產於石灰岩區域的一些平壩、山川及土嶺之中,其珍品多埋藏於土層下。
各地奇石種類
奇石,系指形狀不一般的石頭,其材質、造型、色彩及花紋不同尋常,能夠滿足人們的獵奇或審美習性,可供觀賞把玩,或者出於賞玩目的的買賣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