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錦紋石是產於皖東南的宣城山區,被當地山民稱為“花石頭”的一種卵石。形成於4億年前的“志留紀”,它的花紋是由飽和或不飽和氧化鐵溶液在岩石的裂紋和空隙中長期浸染、沉澱形成的。景文石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由宣城一位愛好者發現的。此後本省的觀賞石愛好者多次攜石參加國內石展並獲獎,精品被藏石家收藏。1994年夏天,我國著名的文藝理論家、美學家、藝術鑑賞家王朝聞先生曾親臨產地考察,將其定名為“景紋石”,並撰文高度讚譽,稱其“具備陰陽,虛實,有無,多樣統一,有一種別的奇石難以企及的審美特徵,實為稀奇之物”,“正反兩面都是畫,給人以奇妙的想像”,使景紋石身價倍增。現在亦名景文石。
錦紋石的個體一般長、寬、高在10—30厘米左右,但小的幾厘米的也很常見。大的可達幾米,重量可達幾噸直至十幾噸。目前收藏或交流的錦紋石以10—30厘米的為主。
錦紋石蘊藏在皖南山區的部分山谷河流河灘之中,便於撿拾卻不便於壟斷開採,又因賞玩的大多是便於攜帶的几案石,故深受社會各階層廣大民眾所喜愛。人們不惜花大的精力去發現,以及花重金購買精品。觀賞收藏的經濟價值已被人民民眾廣泛認可,現被視為安徽省極具開發潛力的觀賞石石種之一。
成因
錦紋石為志留紀砂岩、粉砂岩被富含鐵質的水溶液沿其層理、解理、孔隙、裂隙浸滲,再經過風化、剝蝕,使其原岩肢解成大小不等的塊體,底色淡黃或微紅或灰白,經流水的沖刷、搬運、磨蝕等作用,受亞鐵(Fe2)和高鐵(Fe3)成色離子及其它的致色元素的影響,形成有單一的紅、棕、黃、赭、紫、黑等色彩的圖紋,或有二色和三色以上的多彩的圖紋;主要以線條和斑塊自然鑲嵌出現,組成了各種各樣的圖案,變化萬千。
詠文
皖南,多稀奇的特產。錦紋石,就是皖南山孕水育的精靈。
一場好雨過後,霧蒙蒙似仙境。在宣州華陽鎮雙河的河床上,魔幻般鋪滿了大大小小灰白、淺黃的卵石。圓潤的石上,紅棕色的紋理千變萬化:有的像寫意山水,有的似敦煌壁畫,有的如貴州蠟染,有的簡直就是南京雲錦!人物,動物,植物,文字,風景,應有盡有,神話一樣顯現。它那單純的顏色與多變的紋理線條,構成了質樸原始的美。景文石的像與不像,形態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全在大自然的巧妙安排,這是任何一個高明的畫家都難以表達的藝術手法,使欣賞者不得不折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創造力。
這就是奇特的錦紋石。
9月,我們在宣州市旅遊局長的家裡,看到兩塊錦紋石。一塊大小像32開書本,紅棕色的紋理,如用直線、橫線打出的一個個方格。在每個方格里,都有十分清晰的、像漢磚磚刻拓片一樣的圖案。這些圖案,有的是武士騎馬,有的是漁人垂釣,有的是獵人彎弓,有的是農夫扶犁。我們驚呆了:這哪是天然的石頭,純屬人工製作的藝術品!旅遊局長說:“這確是自然之物,未經絲毫人工雕琢。”另一塊錦紋石,則分明是鄭板橋筆下的墨竹畫!竹葉片片,呈“個”字、“鳳尾”、“飛燕”,“筆鋒”畢現,疏密有致,寫意簡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到這種程度:天人合一、古今貫通、真假難辨!人間現有的,4億年前的頑石中就早已預含?我們的前世今生,一一都能在錦紋石上顯現?石能通靈?
區別
據有關學者考證,錦紋石形成於4億年前的“志留紀”,它的花紋,是由飽和或不飽和氧化鐵溶液在岩石的裂紋和空隙中長期浸染、沉澱形成的。與雨花石、靈璧石、巴林石等觀賞石多有不同,錦紋石質地粗礪凝重,紋色很少五彩,於質樸中蘊涵織錦的簡潔、細膩和靈動。
禁忌
由於錦紋石是志留紀沙岩、粉沙岩,經流水作用而形成,受其獨特的石質限制,所以它不能打油,若打油則圖案出現模糊。也不便於長期用手摩挲,若摩挲久了,沾了油膩,也出現圖案模糊的現象。
各地奇石種類
奇石,系指形狀不一般的石頭,其材質、造型、色彩及花紋不同尋常,能夠滿足人們的獵奇或審美習性,可供觀賞把玩,或者出於賞玩目的的買賣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