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長江綠泥石,學名綠簾石,因在石玩界常被誤稱為“綠泥石”,所以也就以綠泥石來統稱,綠泥石原岩產於大渡河上游的大山中,是綠色玄武岩形成的卵石,它的硬度為6,嫩綠色至深綠色,呈粒狀、板狀、塊狀,由於岩石包裹發育,最易形成各種形態。
品質與形態
長江綠泥石自然光潔,顏色多變,其色有草綠、青綠、墨綠、金黃等。巧奪天工的異形石和精妙絕倫的畫面石,匠心獨運的陰刻陽鑿,凹凸有致,浮雕般惟妙惟肖,狀物寫神,充滿生機和活力。這種以顏色著稱的綠泥石,實際上是綠色玄武岩,其礦物主要成分為綠泥石及綠簾石等,它以硬度大、石質細膩為特色。
綠泥石質地細潤光滑,顏色油綠,極富雅氣,可分為造型石、畫面石(墨畫石)、葡萄石、梅花石、綠釉石(類彩陶石)等幾種。造型石較易形成羅漢、人物、頭像、各種動物等型,總體圓潤秀美,有淺綠、黃綠、深綠等色,型紋結合,似天雕神塑,石表又有天然包漿,獨具長江石之特色,形狀各具風姿;葡萄石石面顆粒分布如葡萄,石型多呈瓜果狀,石體上布滿了白色、黃色、淺綠的凸起圖紋,似葡萄熟了,供人玩賞品味,還有一種少見的梅花石,由小顆粒圓狀紋路凸起形成,間或有條狀枝桿,酷似綠萼梅花,華貴典雅,美不勝收;綠泥墨畫石石面的紋理或圖案頗有中國傳統水墨畫的韻味,墨畫石格調高雅,黑色線條極似素描鋼筆畫,體大者和圖案優者極難覓得。
上述各種綠泥石為長江奇石所獨有,形、質、色、紋、韻都具備,以沉靜、意象為主的奇石,吻合中國濃厚的儒道文化背景;注重人格化象徵,包涵詩情畫意的奇石,符合中國文人的底氣;寓意吉祥的奇石,滿足廣東、廣西、山東沿海城市的石友追求喜慶、富貴的願望,文化藝術品位較濃的奇石,迎合北京、上海等地石友注重文化內涵的偏好。
環境
長江綠泥石主要產於重慶以上的長江中上游(瀘州、宜賓等地)地段。長江綠泥石俗稱綠豆石、葡萄是或綠泥石,耐磨耐酸鹼。所採集的帶綠色、質地細膩、表面光滑、硬度較大(6-6.5)的怪石卵石,它比較韌,雖然少出畫面,但容易成形。因色綠、質細、光滑、圓潤,給人以素雅的感覺,而深受各界人士的寵愛。
人們習慣上稱得“長江綠泥石”,不是地質學上指的綠泥石。綠泥石是一些變質岩的造岩礦物,屬鋁矽酸鹽礦物,其主要成分為鎂、鐵和鋁。其單斜晶系,是在岩石中分布最廣的一種礦物,有火山低溫熱液和變質作用形成。其顏色多呈綠色(有深有淺),玻璃光澤和珍珠光澤,摩爾硬度為2-2.5。
長江奇石以其獨有的詩情畫意,鬼斧神工的藝術造型,深厚的人文內涵,在異彩紛呈的奇石家族中獨具特色,吸引了一大批奇石收藏者,而長江奇石的名品,如牡丹石、長江紅、綠泥石、吉祥文字石已成為奇石收藏者搜求的珍品。
各地奇石種類
奇石,系指形狀不一般的石頭,其材質、造型、色彩及花紋不同尋常,能夠滿足人們的獵奇或審美習性,可供觀賞把玩,或者出於賞玩目的的買賣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