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名篇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雪浪石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蘇軾
作品體裁:詠物詩
原文
雪浪石太行西來萬馬屯,勢與岱嶽爭雄尊。 飛狐上黨天下脊,半掩落月先黃昏。削成山東二百郡,氣壓代北三家村。千峰石卷矗牙帳,崩崖鑿斷開土門。朅來城下作飛石,一炮驚落天驕魂。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臥枯榆根。畫師爭摹雪浪石,天工不見雷斧痕。離堆四面繞江水,坐無蜀士誰與論?老翁兒戲作飛雨,把酒坐看珠跳盆。此身自幻孰非夢,故國山水聊心存。
注釋
代北:古地區名,即戰國時趙雁門郡地。泛指漢﹑晉代郡和唐以後代州北部或以北地區。朅:通“曷 ”,何。
賞析
這首詠物詩寫於元祐八年在廣州任上。雪浪石是作者在定州得到的石,黑色有白文,白文如水在石間奔流,形似雪浪,遂以大盆盛之欣賞,並將其居室名為“雪浪齋”。此詩既以石為名。全詩可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到“此物僵臥枯榆根”。詩一開頭並非直寫“雪浪石”,而是從“雪浪石”不平凡的來歷展開筆墨。寫它來自太行山上,然後以雄健之筆描摹太行山——太行山勢高大雄偉可與泰山爭尊,它的飛狐、上黨山脈,地勢極高,故曰“天下脊”,擋住了日月出沒;山勢之高割開了山東二百郡,氣勢之大使山西北部人煙稀少。千峰萬巒猶如矗立的軍帳,崩崖鑿斷開闢了太行陘口。這樣雄偉的太行山令人敬仰!這塊“雪浪石”出於太行山,是當年與敵人激戰時作的“飛石”,“一炮驚落天驕魂”一句,歌頌此“雪浪石”昔日與敵作戰時的非凡經歷。此句很好地表達了詩人駐守定州是為了備邊抗敵的雄心。“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臥枯榆根”二句,表面上寫“雪浪石”以後僵臥枯榆樹根旁,不能再抗敵的遭遇,從而表達了詩人報國不得的悲慨。此是全詩揭示題旨之處。第二部分從“畫師爭摹雪浪石”到全詩結束,寫雪浪石現在的處境。“畫師爭摹雪浪石”一句頗多感慨,原本是驚落天驕魂的飛石,現在變成了被爭摹玩味的觀賞石。它既沒有天工斧鑿偉大痕跡,放在水盆中雖可四面環水,但卻發揮不了都江堰的水利作用。“坐無蜀士誰與論”一句,從都江堰又聯想到四川老家,可是眼前沒有蜀地老鄉,能與誰人談今論古呢?此處思鄉之情油然而生。“老翁兒戲作飛雨”以下,寫自己將雪浪石放在大盆中,激水其上,猶如飛雨,只能“把酒坐看珠跳盆”了。想到石的遭遇,聯想到自己被貶的處境,深感到世事變化,一切似在夢境之中,只能以石寄託思鄉之情而已。
此首雖是詠物詩,並不描摹物之本身形貌,而是從“雪浪石”的來歷、遭遇、處境等寄託了詩人報國不得的感慨,其立意深、構思巧由此可見。全詩風格雄偉矯健而又沉鬱頓挫。
石的名稱
形態
雪浪石質地堅潤,黑地白脈,紋理清晰。底色為黑、灰黑色,原石裸露的部分常呈黃褐色,白色的紋絡如雪花勻撒於石上,清晰而不張揚,有些石上則有著明快的白色花紋,形似溪水瀑泉、浪涌雪沫,亦如幅若隱若現的山水畫卷。雪浪石儲量較豐富,體量大者幾噸、幾十噸,可作園林景觀石,小者幾公斤,可供賞玩。"雪浪"之名源於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歷史記載
宋代名石"雪浪石":高76厘米,寬80厘米,底圍196厘米,現置於定州市"雪浪亭"中,全石晶瑩黑亮,黑中顯縷縷白浪,仿佛浪涌雪沫,頗具動感。宋·杜綰《雲林石譜》雪浪石:“中山府(今河北定州)土中出石,色灰黑,燥而無聲,混然成質,其紋多白脈籠絡,如披麻鏇繞委曲之勢。東坡頃帥中山,置一石於燕處,曰之為雪浪石。”
產地
雪浪石,產於河北省定州市、曲陽縣等地。曲陽雪浪石,產於河北曲陽西部山區河谷中。該石是質地堅潤的花崗岩,屬水沖石,表面大都有相對平整,紋理線條流暢,石上黑白相間的色彩花紋顯得肅穆古樸,凝重深沉,黑者若大地如懸崖峭壁,白者類雪花似雪練飛瀑。體型多在1至5米左右,重量從幾噸到幾十噸不等,也有1米以下的鵝卵石狀者,重量在1噸左右。曲陽雪浪石有一個以上的觀賞面,較好的從任何角度均可觀賞,特適宜點綴各種園林綠地。曲陽雪浪石為千萬年來洪水溪流攜帶卵石流沙不斷沖刷而形成,石面平滑,具有奇特的色彩和花紋,其儲量非常有限。
相關列表
留園名石列表
留園名石 | 組成 | 性質 | 置石時期 |
留園三峰 | 冠雲、岫雲、瑞雲三峰 | 太湖石 | 盛康留園時期所置 |
寒碧莊十二峰 | 奎宿、玉女、箬帽、青芝、累黍、一雲、印月、獼猴、雞冠、拂袖、仙掌、乾霄十二峰。 | 十一峰皆為太湖石,唯乾霄峰為斧劈石。 | 劉恕寒碧山莊時期所置 |
其他 | 石林小院中的獨秀、晚翠、段錦、競爽、迎輝五峰及拂雲、蒼鱗二支石筍。 | 不詳 | 劉恕寒碧山莊時期所置 |
留園三寶列表
江南四大奇石列表
名稱 | 性質 | 今位置 | 歷史變遷 |
瑞雲峰 | 太湖石 | 蘇州 第十中學 | 最初位於蘇州太湖洞庭西山東麓的小島上,宋代為採辦花石綱的朱勔相中,運至京師,置於艮岳。後幾度搬遷,皆致破壞無數,為著名的“敗家石”,也相傳為不祥之物,曾位於留園, |
冠雲峰 | 太湖石 | 蘇州 留園 | 原位於徐泰時東園,寒碧山莊時期位於園外,峰石四周“曩有民居數百家繞之,雖大力者不能徙”,後復歸留園。 |
玉玲瓏 | 太湖石 | 上海 豫園 | 據《胡氏雜抄》所轉載的上海人王孟洮所撰《記玉玲瓏石》一文記載,原為“浦東三林莊南園之舊物”,後由豫園園主潘允亮搬遷至此。 |
縐雲峰(也稱縐雲石) | 英石 | 杭州 江南名石苑 | 最初位於吳六奇府花園內,清初被贈予海寧袁花鎮查伊璜,後曾位於桐鄉福嚴寺天中山前,1963年被移至杭州西山花圃,現立於江南名石苑。 |
古今小型几案名奇石列表
名稱 | 性質 | 今位置 | 簡介 |
硯山 | 靈璧石 | 北京 故宮博物院 | 硯山是宋代大文豪米芾收藏的一方靈璧石,據說是南唐後主李煜的遺物,幾經流轉到了米芾手中。據《林志》記載,米芾得到硯山後‘抱眠三日’狂喜之餘,即興揮毫,流下來傳世珍品《研山銘》 |
鎖雲 | 靈璧石 | 上海 | 鎖雲是明代文人米萬鍾所收藏的一方靈璧石。此石背後刻有‘鎖雲’二字。是一方傳承有序,可靠,海內外媒體先後做過報導的明代貢石。 |
東坡肉 | 瑪瑙石 | 台北故宮 | 東坡肉是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之一。此肉形石石如雞蛋般大小,是一塊天然的石頭,看上去就像一塊肥瘦分明、毛孔宛然、機理逼真的東坡肉。 |
彌勒大佛 | 來賓石 | 北京 | 奇石彌勒大佛是當今最有名的奇石之一。此石純天然形成,石種為來賓黑珍珠,此石就像一尊矮身大肚、蹩鼻笑口的彌勒佛坐于山崖,光頭現比丘相、滿臉笑容。 |
小雞出殼 | 戈壁瑪瑙 | 北京 自然博物館 | 小雞出殼是當今最有名的奇石之一。此石如真雞蛋般大小,重92克,就像一隻剛要破殼而出的小雞。2005年原收藏者‘大漠石王’張婧以520萬轉讓給北京朝陽區政府收藏。 |
歲月 | 瑪瑙石 | 不詳 | 奇石歲月是當今最有名的奇石之一。此石約成人拳頭般大小,酷似一西洋老婦的頭像,鼻子、嘴巴、額頭上的皺紋、頭髮,宛如真人。 |
- 古今名石《硯山》
- 古今名石《鎖雲》
- 古今名石《小雞出殼》
- 古今名石《彌勒大佛》
古今名石和種類分布
部分歷代名石
和氏璧 疑是子牙烏(產於神龍架,有變色反應,已失傳)米芾靈璧石《硯山》,(宋代)
靈璧石《鎖雲》,( 明朝)
壽山石《山子》,長34cm 黃色 (清代中期)
壽山石《山子》,高35cm 黑色 (清代)
故宮寧壽宮中《天 然鑿玉》 高78cm (清代早期)
《柏枝瑪瑙鼻煙壺》, 高6cm 透明顯珊瑚技 (清代中期)
故宮《海參石》, 珊瑚排泄物化石 (明朝初期)
太湖石《山子》,高35cm (清代)
北海公園《漢自玉雕供石》, 高60cm (清代)
故宮千秋亭《靈璧石》, 高96cm (清代)
杭州西湖《縐雲峰》, 高2.6m 英石,青黑 (清代)
上海豫園《玉玲瓏》 高3m余,太湖石 ( 明朝)
蘇州《瑞雲峰》 高5m余,寬3m,70多孔洞,現第10中學(原織造暑舊址),打列江南三大名石第一.
明朝
蘇州《冠雲峰》, 留園 (清代)
北海公園《雲起》, 高3m,太湖石 (清代)
北京中山公園《青蓮朵》,高2.1m,"芙蓉石",後乾隆提名《青蓮朵》
南宋
蘇東坡《雪浪石》,現河北定州51039醫院 ( 宋代)
米芾《石丈》(又名:石聖拜石),現安微無為縣圖書館 (宋代)
北京寧壽宮《須彌坐靈璧石》,聲若洪鐘 (清代中期)
北京故宮博物院《紅釉隨形筆山》,13.5*5.8*6cm (明朝)
台北故宮博物院《翡翠白菜》,鎮館之寶之一 (清代)
台北故宮博物院《臘肉石》,鎮館之寶之一 (清代)
四川江油太北灑廠《石牛》 (戰國)
現代
《縐雞》戈壁瑪瑙,重91.2克,天價(評估為1.3億元)
《歲月》一老婦頭象,戈璧瑪瑙,重約一公斤(評估為0.96億元)
《彌勒大佛》來賓黑珍珠,重約50公斤(北京)
奇石的種類
因為石種命名方法不同,各地習慣叫法不一,全國己查到資料的石種有四五百種,現選較為有名或各地主要石種簡錄如下,僅供參考。傳統石:靈壁石(安微)、太湖石(江蘇)、英石、昆石。
廣西:大化石、馬安彩陶石、賀州黃蠟石、柳州草花石、柳州墨石、三江彩卵石、三江黃蠟石、來賓紋石、石膽、三江黑卵石、百色彩臘石、天峨卵石、邕江石、潯江石、運江石、馬山石、大灣卵石、靈山花石、安陲青石、桂平太湖石、柳州彩霞石、武宣石
廣東:潮州黃蠟石、陽春孔雀石、花都菊花石
湖南:排碧鄉穿孔石、渫水浪紋石、湖南水沖彩矽石、渠水奇石
湖北:長江石、 襄陽石、穿天石、漢江石、黃石孔雀石、漁洋石、三峽雨花石、黃荊石、堵河卵石、下坪河石
山東:長島球石、嶗山綠石、濟南綠石、竹葉石、泰黃石、崮山卵石、紫金石、梅石、淄博文石
福建:九龍壁
浙江:錦紋石、天竺石
江西:廬山菊花石
江蘇:南京 雨花石、棲霞石
安徽:棲真石、景文石、安徽紫金石
雲南:龍泉石、巧寧石、大理石、黃玉石
河北:曲陽雪浪石、淶水雲紋石、太行豹皮石
北京:燕山京谷石、北京星辰石、金海卵石、房山青石、拒馬河石
內蒙古:葡萄瑪瑙、巴林石、戈壁石
河南:河洛石、嵩山畫石
東北:松花石、釉岩玉、長白山瑪瑙。
陝西:漢江石
甘肅:西夏風礪石、蘭州石
寧夏:黃河石、寧夏瑪瑙石、賀蘭石
新疆:大漠奇石
青海:河源黃河石、青海丹麻石、玉樹彩紋石、青海星辰石、青海桃花石
四川:長江石(宜賓以下)、樂山福石(岷江流域主要是綠泥石、葡萄石、紅黃蠟石、碧玉、漢白玉、馬邊河彩玉石等45種以上)、金沙彩、達州卷紋石、綿陽彩花石、茂縣大理石
重慶:夔門千層石、龍骨石、重慶花卵 、長江石
貴州:貴州青、烏江石
台灣:龜甲石、台東梅花玉、油羅溪石、綠泥石、台東西瓜石、台東黑石、澎湖黑石、鐵釘石、台灣玫瑰石、澎湖玄武石、關西黑石、宜蘭石膽、關西梨皮石、花蓮金瓜石、埔里黑膽石、高雄砂積石、埔里鐵丸石、南投龜甲石、南投鐵丸石、國姓鐵丸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