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和分布
世界柑橘生產的重要種類大都起源於中國。枳屬和金柑屬中重要的種,分別原產中國中部和中南部。柑橘屬種類繁多,原產地分布於亞洲南半部和大洋洲部分地區,而以中國南部和印度支那、西至印度東北部一帶為主。目前栽培區域分布在南、北緯40°之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海拔1000米以下的範圍內;經濟栽培則集中在南、北緯20°~33°之間,現有90多個國家生產柑橘。按產量多少為序,主產國家有巴西、美國、日本、義大利、西班牙、墨西哥、印度、以色列、阿根廷、埃及、土耳其、中國、摩洛哥和希臘等。中國柑橘分布於北緯18°~37°之間,包括20個省(自治區);經濟栽培區集中在四川、台灣、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貴州和雲南11個省(自治區)。栽培概況
中國《尚書·禹貢》中已有栽培利用橘、柚的記載。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有柑橘種子。周、秦以後出現成片的經濟栽培。關於柑橘類果樹的名稱,在中國古書中曾先後出現“橘”、“柚”、“枳”、“柑”和“橙”等,早期多為“橘”與“柚”連用,泛指柑橘類果樹。“柑”、“橘”連用出現於3世紀的《風土記》。此後,隨著栽培的發展和觀察的深入,不同品種間的性狀差異日益為人們所認識,就出現了橘、柚、柑、橙等名稱之前冠以各種形容詞的品種名稱,如見於《本草拾遺》(公元 8世紀)中的“朱柑”、“乳橘”等。該書並已將柑和橘加以區別。柚則另行記載。南宋時韓彥直撰《橘錄》,所列柑橘品種達27個之多,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完整的柑橘專著。柑橘類果樹從原產地傳入歐美,為時較晚。西方人最早知道的是枸椽,大約在公元前 330年經伊朗傳到地中海沿岸。繼而檸檬於11~12世紀傳入歐洲地中海地區。甜橙在公元15世紀初期由葡萄牙人將其從中國南部傳入歐洲後,又於1493年由哥倫布將其帶入海地,以後擴大到西印度群島;14世紀初期和中期先後傳入墨西哥和美國,逐漸成為美國栽培的主要柑橘類果樹。寬皮柑橘類傳入西方為時更晚,1805年才從中國引入英國,金柑是1846年才從中國引入的。但柑橘類果樹傳入歐美各地後發展迅速。19世紀末的世界柑橘年產量不足100萬噸, 1945~1949年間的平均年產量增至1239萬噸,1985年已達112.8萬噸。其中甜橙類所占比重最大。
生物學特性
柑橘類根系發達。用壓條或扦插方法繁殖的無主根。土壤條件良好時,側根多而水平分布範圍廣,常有菌根共生,側根上的細根再生能力強,露出土面的根部易生根櫱。很多種類、品種的枝上具針刺。芽為復芽。一個葉腋一般萌發一個新梢,余呈休眠狀態。新梢停止生長時,頂芽自行凋落,是柑橘類果樹特有的“自剪”現象。這時由先端的一個側芽代替頂芽作用,因此枝條常呈扭曲狀態。未萌發的芽可多年保持萌發能力。生產上常利用這個特性,通過刺激隱芽萌發來修補殘缺樹冠或行老樹更新。複葉,由 3片小葉組成,或為“單身複葉”。除枳為落葉性外,柑橘屬及金柑屬均為常綠樹。完全花,芳香,蜜腺發達。有單花和花序兩類。花器發育不全現象較為常見,容易產生少核或無核的果實;有時也有單性結實。
枳在冬季有明顯的休眠期,金柑屬和柑橘屬幾乎周年均有生長活動。一般每年抽梢3~4次。春梢抽發較整齊,數量最多,其中一部分是當年結果枝;夏梢是培養幼樹樹冠的主要枝梢;秋梢大多是次年的結果母枝。在春梢的基礎上可再抽生二次、三次梢。冬梢在生產上無意義,宜及早抹除。多數種類每年春季開花1次,但檸檬、枸櫞周年均可開花結果,金柑屬從6~7月開花後大約每隔一個月左右連續開花2~3次,各次花均能結實。柑橘的花量大,但著果率不高。一般自花傳粉受精,但沙田柚需要異花傳粉才能提高產量。從謝花到果實成熟,需時6~14個月,因種類、品種而異。
果實由合生心皮發育而成,多肉多漿特稱“柑果”。外、中果皮緊貼,組成韌性的果皮,外果皮含有很多油胞;中果皮呈海綿狀,與外果皮之間界限難分;內果皮形成囊瓣(即子房室),又名瓤囊,囊瓣內著生紡錘狀的多汁突起物,稱汁胞,是柑橘的主要食用部分。種子通常為多胚性,只有一個有性胚,余為未經受精、從珠心細胞產生的無性胚,稱珠心胚;少數種類為單胚性。多胚性種子萌發時,有性胚往往敗育,實生後代多由無性胚發育而來,能保持母本品種的基本性狀,但也給雜交育種帶來困難。染色體數一般為2n=18。種間、屬間容易雜交,枝芽易生變異(芽變)。嫁接親和性一般良好,有可能提供廣泛的砧穗組合,滿足生產或其他特殊用途的需要。
主要種類
枳屬 僅一個種,即枳(Poncirus trifo-liata)也稱枸橘。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果小、富含膠質,味酸苦,不堪食用,乾制後稱枳殼,供藥用。主要用作砧木,或綠籬、觀賞樹。中國北起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南至海南島均有分布。世界各國也廣泛引種、利用。另有與甜橙的雜種,通稱枳橙,也是重要的柑橘類砧木。
金柑屬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本屬有4個種:
① 山金柑(Fortunella hindsii)。又名山金豆、山金橘。中國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湖南、江西等山區均有野生。果如黃豆、圓形或扁圓,汁胞少、味酸苦,不堪生食。
② 羅浮(F.margarita)。又名金棗、牛奶金柑、棗橘等。中國各產區均有栽培,果長圓形或長倒卵形,皮甘、肉酸,可生食或蜜餞,也供觀賞。
③ 圓金柑(F.japonica)。又名金橘,長江流域各地有栽培。果小如櫻桃,圓形,皮鬆,全果可食或作蜜餞。樹可供觀賞。
④ 長葉金柑 (F.polyandra)。廣東東部沿海及海南省有栽培。葉長披針形,具翼葉,果球形、皮薄,具多數大油胞。
本屬另有 2個雜種:
① 金彈。又名金柑。中國浙江、廣西、江西、湖南、福建、廣東等省(自治區)有較集中的栽培,是金柑屬中經濟價值最高的一種。果橢圓形或亞球形,皮甘、肉甜,生食、密餞俱佳,一般認為系圓金柑與羅浮的雜種。
② 月月橘。又名四季橘、長壽橘等,果味酸而香,能月月開花結果,且大小並存,故名。多作觀賞栽培。
柑橘屬 常綠喬木或灌木。柑橘類果樹中最重要的一屬,種類繁多,品種複雜。各國學者在分類上意見分歧。1960年,中國學者曾勉提出32個主要種的見解。實際上具有重要經濟地位的種,為數約10個左右,如枸櫞(Citrus medica)、檸檬(C.limon)、來檬(C.aurantifolia)、酸橙(C.aurantium)、甜橙(C.sinensis)(見橙)、柚(C. grandis)、葡萄柚(C.paradisi)和柑橘(C.reticulata)等。
環境條件的要求
柑橘屬植物起源於高溫多濕的亞熱帶。年平均溫度15℃以上、極端低溫不低於-7℃的地區,適於柑和橘類;年溫在17℃以上、極端低溫不低於-5℃的地區,適宜橙類、柚類;而檸檬、枸櫞等則適於極端低溫不低於-3℃的地區。枳和金柑起源於大陸性氣候地區,耐寒力較強,凡適於柑橘生產的地方,幾乎均可種植金柑;枳則可耐 -23℃低溫。一般在日均溫達13℃時開始發芽,最適的生長氣溫為23~31℃,37℃時生長減弱,39℃時停止生長。柑橘要求年雨量1000~1200毫米,分布均勻。對土壤的要求不嚴,而以土層深厚、排水透氣性能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pH5.5~7.5)最佳。強風對柑橘的生長和結果均不利。
栽培
生產上多用嫁接繁殖。砧木有枳、酸橘、紅檬、紅橘、枸頭橙、甜橙、酸柚(作柚砧)等。在山坡、丘陵地建園時,須構築梯田等水土保持設施,同時加深耕作層,施用有機肥以改良園土。苗木以春、秋兩季定植為佳,帶土團移植,有利成活。幼齡果園宜勤施肥水。採用矮乾、自然圓頭形整形。間作綠肥和深翻壓青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和改良土壤結構,並有利於蓄水保墒。結果樹施肥以花前肥、穩果肥、壯果肥和采前肥最為重要。除氮、磷、鉀外,要根據土壤分析,增施缺乏的微量元素肥料。結果樹的修剪宜輕,疏剪與短截(見果樹修剪)結合運用。還可通過抹芽(抹除不需要的夏芽)和放梢(促發、保留所需要的秋梢)等,調整營養生長與結果的關係。采果時間根據成熟度及用途等決定。
病蟲災害
蟎類、蚧類是普遍發生且影響較大的害蟲。潰瘍病是主要的檢疫對象,分布面較廣。中國南方產區的黃龍病,屬毀滅性病害。為了防治病蟲害,需嚴格執行植物檢疫制度,以及培育無病苗木、實行隔離種植和消滅傳病媒介等措施。另外,凍害對中國長江中下游產區也常造成嚴重威脅,除選擇適當的建園環境條件和選用耐寒力強的種類、品種等外,各種防凍措施也可減少周期性霜凍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