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不爾

東不爾

東不爾,是錫伯族彈撥弦鳴樂器。形制獨特,它是在漢族三弦和哈薩克族阿肯東布拉的基礎上創製而成的樂器新品種。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和霍城、鞏留等地。東不爾是在漢族三弦和哈薩克族東不拉的基礎上創製而成的新樂器。東不爾的外形,上半部的琴頭、弦軸、琴桿和指板都與三弦相似,下半部扁平的共鳴箱酷似東不拉。面板上開有圓形音孔,置有橋形弦馬。琴弦有兩條,使用絲弦,兩弦按四度或五度關係定弦,常定為:d、g或c、g,音域從d~d2或從c~c2,有兩個八度。

歷史發展

勤勞勇敢的錫伯族人民,最早居住在中國東北的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自治區,以漁獵為生,錫伯即是“帶鉤”之意。18世紀中葉(清乾隆年間),清政府派官兵和眷屬屯墾戍邊,大部分向西遷徙到新疆,聚居在伊犁河流域一帶,建立了錫伯營。解放前,錫伯人受到深重壓迫和殘酷剝削,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新疆和平解放後,才翻身做了主人。1954年3月,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建立了察布查爾(意為糧倉)錫伯自治縣,生產和經濟得到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提高,民族文化也得到了普及和繁榮。

歷史文化

錫伯族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錫伯人能歌善舞,民間音樂豐富優美,民歌和舞

東不爾 東不爾

蹈是人們的普遍愛好。在民歌中,既有傳統的古歌,又有獵歌、情歌和新民歌。流傳在錫伯民間較古老的民歌稱“亞其那”,它無情地揭露反動統治者的醜惡面目,反映出勞動人民的反抗精神,歌頌人民嚮往自由和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獵歌是錫伯人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歌曲,每當浩浩蕩蕩的打獵隊伍出發,或是獵罷在滿載而歸的路上,人們常唱起富有草原氣息的感情奔放的獵歌,抒發心中的激情,歌唱生活勞動的樂趣。情歌則是青年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歌曲。過去,錫伯族青年男女婚姻不自由,但他們抑制不住追求愛慕之人的感情和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就通過歌唱來表達彼此純真的愛情。所以,情歌一般都是男女對唱,曲調活潑,歌詞多即興而作,沒有固定的格式和詞句。新中國成立後,錫伯人成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在黨的民 族政策光輝照耀下,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他們創作了許多新民歌,歌唱幸福的新生活,歌頌黨的好領導。由於錫伯族與漢族、哈薩克族雜居,人們睦鄰友好相處,文化上相互往來十分密切,所以才出現了吸收漢族三弦的上半部、哈薩克族阿肯東布拉的下半部。在這兩種樂器相結合的基礎上創製出屬於錫伯族的新型彈弦樂器東布爾,這在中國是罕見的。

結構

東不爾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構成(圖),規格大

小不一,琴身全長小者67厘米、大者108厘米。共鳴箱扁平、呈長方形,與阿肯東布拉的琴箱較為相似,小者長23厘米、寬15厘米、厚5厘米;大者長30厘米、寬20厘米、厚7厘米,琴框用四塊梨木、杏木或核桃木等板料拼接膠合而成,上下開有裝入琴桿的方孔,兩面蒙以松木、雲杉或紅柳木薄板,面板中上部開有一個圓形音孔,孔徑4厘米~5厘米。琴頭和琴桿,採用一塊長方形條狀的杏木、桑木製作 ,長度與琴身全長相同。琴頭上部扁而寬,呈鏟形向後彎曲,下部開通底弦槽,兩個硬木製 弦軸分列兩側,左右各一,軸體呈提琴弦鈕式。琴桿窄而長,為半圓形柱狀體,前平後圓,上下等寬,正面為按弦指板,不設品位,上端設有山口,下端插入琴箱的方孔中。面板音孔下方置有一個木製橋形琴馬。張兩條琴弦,使用羊腸弦或絲弦。

演奏方法

演奏時,將琴桿斜橫於胸前,琴箱置於腰部右側,琴頭斜向左上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五指彈弦發音。東不爾的兩弦按四度或五度音程關係定弦,常定弦為:b、e1;d1、g1 或c1、g1;d1、a1。音域有兩個八度。是發音介於三弦和東布拉之間的樂器,音色圓潤,音響明亮。左手按弦用演奏三弦的指法,右手彈弦用演奏東布拉的方法,右手指常同 時彈撥里、外兩弦,外弦演奏鏇律,裡弦奏出和音,偶爾裡弦也演奏鏇律。雖然東不爾的歷史還不長,但它已成為深受錫伯人喜愛並廣泛使用的樂器。

每逢節日和婚禮喜慶的夜晚,錫伯族人民常圍在一起輪流跳起模仿祖先狩獵的《貝楞舞》。東不爾不僅常用於獨奏或合奏,它還是錫伯族民間歌曲和舞蹈的主要伴奏樂器。較著名的樂曲有:《沙吾爾登》、《多路爾》、《阿克蘇爾》、《錫伯貝楞》、《烏蘭克貝楞》、《蒙古貝楞》和《蝴蝶舞曲》等。

相關民俗

每年農曆四月十八日是錫伯族的西遷節,因此又稱“四·一八”節,錫伯語叫杜因拜扎坤節,是新疆錫伯族的傳統盛大節日。

在16世紀之前,錫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倫貝爾大草原上。後被清朝遷居到綽爾河、嫩江、松花江流域。1699-1701年,又將錫伯族人民從黑龍江齊齊哈爾等地移居到盛京(今遼寧瀋陽)轄下的十幾個城駐防。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清朝為了加強新疆地區的邊防力量,從盛京及所屬的瀋陽、遼陽、開原、義州、鳳城、熊岳、復州、金州、興京、海城、撫順等十七個城抽、伯官兵1018人,連同家屬3275人,來新疆駐防。

每一年的農曆四月十八日,西遷新疆的錫伯人和留居東北的錫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錫伯族家廟--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話別。次日清晨,錫伯族官兵及其家屬,告別了家鄉的父老鄉親,踏上了西遷的漫漫征程。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艱苦跋涉,到達新疆的伊犁地區。現在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就是他們當年的駐地,那裡的錫伯人是他們的子孫。

兩百多年過去了,每逢農曆四月十八日這一天,人們都將隆重開展各種紀念活動,並把這一天定為自己的傳統節日。 西遷節這一天,錫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裝,歡聚在一起,彈響“東不爾”,吹起“墨克調”,盡情地跳起舞姿剛健、節拍明快的“貝勒恩”。姑娘們的“抖肩”,小伙子們的“鴨步”惟妙惟肖,以表達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