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特徵
會計收益具有六個特徵:
或預期的價值變化;(2)建立在會計分期的假設之上。早期的會計收益基於收付實現制,現代的會計收益基於權責發生制;
(3)以歷史成本為基礎;
(4)遵循收益確定的實現原則和穩健原則;
(5)有賴於期間收入和費用的合理配比。
會計收益以“三位一體”的歷史成本原則、實現-配比原則和謹慎原則為依據,按照權責發生制、收入與成本費用相配比原理,運用專門方法,核算企業在會計期間實際經濟交易的結果。
構成要素
會計收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當今社會,會計收益及其計量可以反映企業的主要經營成果,是企業據以納稅的基礎,是投資、信貸決策及財務預測的工具,是衡量企業經營效率的手段。在中國,會計收益一詞並不常用(常用的是收入、費用和利潤),甚至對這一概念還有些誤解。如《〈企業會計準則——收入〉指南》指出,企業在會計期間內增加的除所有者投資以外的經濟利益通常稱為收益,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這顯然是和前述的會計收益的概念是有出入的,收入和利得不與費用和損失配比,怎么得出差額呢?不是收入與相關費用的差額,則不能稱為會計收益。
目前,很多會計學者都在研究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問題。實際上,會計收益及其構成要素的界定、分類是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一部分,它是指會計收益及其構成要素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內在聯繫、貫穿在其中的一系列原則。它要受到財務會計的目標、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指引,受到資產負債表會計要素的制約,中間又貫穿著一系列會計原則,因此我們應從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層面看待此問題。
比較選擇
經濟收益與會計收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確認和計量方面,具體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1、收益確認的時點不同。經濟收益要求在資產價值發生變動時確認,而不要求等到取得現金或現金要求權時確認。會計收益則只有當價值變化在某項交易中確實發生時才加以確認。因此會計收益將收益確認時點推遲到有更實質性的證據證明收益已經實現之時,結果導致會計收益只確認和計量已實現的收益。
2、收益確定的方法不同。經濟收益把所有資產看作是未來可望帶給企業的經濟利益,期初、期末淨資產差異代表了收益,因此,收益確定的主要問題在於會計期初與期末預計未來經濟利益的資本化價值的對比,體現的是以現行價值或公允價值為基礎的“資產-負債觀”。會計收益則強調已實現收入與相關的歷史成本相配比,其差額代表收益,體現的是以歷史成本原則和實現原則為基礎的“收入-費用觀”。3、資本保持的概念不同。經濟收益依據的是實質資本保持概念,收益的前提是在期末和期初保持一樣的狀況。而會計收益依據的是財務資本保持概念,收益是現行收入扣除所費歷史成本的財務資本所得。
4、計量的可靠程度不同。經濟收益是面向未來的,基於對現在尚未發生但將來可能發生的交易的估計,因此是主觀的、易變的。而會計收益是面向過去的,建立在過去實際已經發生的交易基礎之上,主要採用歷史成本計量,確保了其客觀性和可檢驗性的特點。會計收益曾構成一個像20世紀初牛頓定律一樣完善無缺,封閉的、自我證明的體系。但很快受到衝擊,首先面臨的是通貨膨脹的衝擊。儘管各國可以採取各種措施解決通貨膨脹問題,但通貨膨脹的陰影一直縈繞在財務會計上,會計界必須找到解決這一難題的良方。而且,金融衍生工具的興起、無形資產的增加等等,也促使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會計收益。同時,受制於現行會計原則的會計計量是“觀念收益”,一定程度上偏離了“真實收益”。經濟收益力圖計量實際收益而非名義收益,是以現行價值或公允價值為基礎的。
經濟學家追求收益的真實性,而會計學家強調收益的客觀性。1961年愛德華茲和貝爾(EdwardsandBell)提出“企業收益概念”時才對會計收益概念與經濟收益概念進行了協調。全面收益概念代表著會計收益向經濟收益發展的趨勢。但他們拒絕在實務中接受經濟收益作為理想的會計計量模式,因為經濟收益儘管真實、可靠,但計量方法、計算能力使其存在局限性。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保持所有者投入的實際生產能力即原始資本的價值不變,超過所有者投入的實際生產能力的部分形成經濟學“收益”。經濟收益的計量與資產的計價密切相關,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淨資產現值的差異,它體現了企業的實際收益。這種認識在理論上看邏輯推理嚴密、令人信服,能全面地反映資產收益的真實狀況。但是“經濟收益”屬收益的定性範疇,實踐中收益的確認、計量的操作性卻不易解決。因為資本所有者投入的原始資本(資產)與一定時期後的期末所有者權益資本(淨資產)價值的計量都是按未來預期現金流的折現來計算的。也就是說,收益是原始投入資本與期末所有者權益資本所帶來的未來現金流折現價值的差額,而未來的現金流折現具有不確定因素(現金流及折現率的確定),且人們對未來事項的估計各不相同。在此意義上,美國學者愛德華茲和貝爾將經濟收益稱為“主觀收益”。意指經濟學上的收益雖然更加真實,但現階段人們的計量方法、計算能力受到局限、不能滿足現實需要,故只能在理論上行得通。儘管如此,多年來人們仍一直孜孜以求,把是否接近經濟收益作為衡量收益確認真實的標準,尋找經濟收益的確認、計量方法。
會計收益是會計核算在四大假設(會計主體、會計期間、持續經營、貨幣計量)的基礎之上,按照權責發生制和收入與成本費用相配比的原則,運用會計的專業方法,確定的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實際經濟交易的結果。其特徵為“三位一體”,即歷史成本原則、實現——配比原則和謹慎原則。相對於經濟學上的收益理論來說,會計收益的套用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它更具有客觀性和可驗證性。因此,會計收益得到廣泛接受。實證研究的結果也充分
證明了這一點。1968年,美國的鮑爾和布朗通過實證研究證實了會計收益具有信息含量;1989年,利弗再次證明收益變動與股價變動之間具有正相關關係。會計收益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人們對企業收益信息的需求,隨著對會計收益計量、確認和分析的深入,人們在加深對收益理解的同時,也從另一角度認識到了會計收益所存在的缺陷。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金融市場一體化、資本流動全球化、企業經營活動的複雜多樣化,企業收益信息的及時獲得變得十分重要,而傳統的會計收益理論局限於對企業某一會計期間已經實現的收益進行“事後”報告,滯後於經濟事項的實際發生時間,此外,會計學上的收益概念還面臨著更多新挑戰。
主要表現在:
首先,西方國家不同程度的通貨膨脹,嚴重影響了歷史成本收益的可靠性和真實性。而會計收益是基於實際的交易和歷史成本計價方法,對於那些因價格或預測的變動而產生的價值變動,只要沒有發生實際的交易,就不予進行收益的確認和計量。這就導致企業出現生產耗費不能得到足額補償、收入成本的計量屬性不一致等問題。
其次,金融衍生工具的興起和快速發展,過於保守的實現原則不利於對經營業績進行評價和資產風險的足夠認識,歷史成本模式又無法體現資產的本質屬性。
再次,企業經營活動日趨多樣複雜,高科技日新月異,使得企業的專有技術、專用商標、商譽等無形資產的確認和計量拘於“三位一體”原則而無法入賬。再者,儘管會計收益強調謹慎原則,但會計收益的計算仍然有一定的主觀操作空間。在當今全社會的誠信意識有待加強時,人為操縱利潤的事件屢見不鮮。種種現實弊端迫使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會計收益理論。
計量模式
(一)會計僅設可能扭曲會計收益的確認和計量
1.通貨膨脹嚴重時,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計量模式會造成費用低估,補償不足,按現行價值計量的收入和按歷史成本轉化的費用在邏輯上不能配比,從而使會計收益虛計。
2.貨幣計量只反映收益數量,很難反映其質量,會計上反映為同一數量的收益,其實際質量卻可能手差萬別。財務信息的本質並不在於貨幣量化的數據本身,而是這些數據所描述的經濟過程的本來面目,很多情況下“質”比“量”更重要。
3.當交易涉及多種貨幣時,會計上應選擇記賬本位幣,其他幣種應按選定匯率折算成記賬本位幣反映。以外幣編制的財務報表在進行匯總或合併對,也必須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外幣折算也會曲解會計收益的本質。
4.會計收益僅僅反映企業的短期利潤。是按照人為劃分的等長會計期間定期提供的。對一個生產經營帶有明顯季節性或存續時間很短的企業來說,當經營周期和會計期間不一致時,分期計算的會計收益可能會誤導信息使用者。
(二)會計原則對會計收益確認和計量的影響1.會計收益根據權責發生制確認和計量,當款項收付的日期與收入、費用的歸屬期間不一致時,會計上要求通過遞延、預提、應計等專門技術進行人為的跨期調整。這容易導致收益操縱。
2.會計收益只確認已實現收益,而不確認未實現的資產持有收益、接受捐贈的收益等,收益信息揭示的不完整,必然影響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真實盈利能力的判斷。從經濟學角度看,收益實現貫穿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處於不同階段的資金形態,其收益的實現程度不同,只有最終以貨幣形態形成的收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已實現收益。會計將以債權形式形成的收益也確認為已實現收益,而從經濟學角度看,以債權形式形成的收益只能是可實現收益。
3.配比原則要求收入和為創造這些收入而發生的支出在同一期間確認。配比原則要求在收入和支出之間找到一種合理的配比關係,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邏輯關係很難找到。這就不可避免地使會計收益帶有主觀性和武斷性,影響收益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也為管理層選擇於己有利的分配程式敞開方便之門。配地使企業的現金流量和經營業績脫節,不利於反映貨幣時間價值、風險價值和收益質量等。
(三)會計收益關注較多的是數量,而未足夠重視收益的質量
收益確認不僅要確認數量,更要確認質量。收益的創造是商品價值形成、增值和實現過程的統一,甚至貫穿於企業資本循環過程的始終。在經濟學上。收益實現過程與收益實現是有差別的。實現過程從企業投入貨幣資金開
始,通過生產過程將其轉變為產品,通過產品銷售、取得貨款或債權,最終又回到貨幣形態。只要尚未到達終點,收益就仍然處於實現過程。只有收益實現過程到達終點,收回全部貸款,才是真正的收益實現。會計收益把以債權或其他非現金資產形式形成的收益確認為已實現收益,不利於反映收益的質量。(四)會計收益因會計政策和會計程式的不同而存在差異
不同的會計政策和會計程式對收益確認產生重大影響。如:一家挪威公司,1992年按所在國規定報告淨收益為1.67億挪威克朗,若根據美國會計準則卻高達17.63億挪威克朗;一家澳大利亞公司,1992年按所在國規定報告利潤為5.02澳元,但若根據美國會計準則僅有2.41億澳元。改變會計政策更是管理當局進行利潤操縱的慣用手法,誤用和濫用會計政策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五)從構成內容看,會計收益不利於評價企業的盈利性和盈利能力
會計收益不僅包括企業努力創造的經營收益,也包括大量的非經營收益,如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政府補助、罰沒收支、盤盈盤虧、非貨幣性交易損益、處置無形資產或固定資產淨損益等。由於大部分非經營收益是偶然的、非循環的,因而它不能反映企業正常的盈利能力。如果信息使用者不加分析地利用了包含大量非經營收益的會計利潤進行評價、決策,必將被其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