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資本流動](/img/a/b42/nBnauM3X3IjN1QDM5MTM4YzM4QTMwcTOykzMyQTNwAzMxAzLzE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基礎國際收支依然保持盈餘但規模有較大萎縮。一季度,經常項目與直接投資差額合計順差252億美元,同比下降79%,環比下降75%。基礎國際收支順差大幅收斂,除經常項目順差減少的原因外,還有就是因為同期國際收支口徑的直接投資由順差轉為逆差。今年一季度,對外直接投資淨流出575億美元,環比上升78%;外來直接投資淨流入346億美元,環比下降49%;直接投資逆差229億美元,上年四季度順差為80億美元。
外匯儲備餘額降幅收窄但下降壓力依然偏大。一季度,外匯儲備餘額減少1178億美元,同比上升4%,環比下降36%。外匯儲備餘額環比降幅減緩,主要反映了2016年一季度美元指數回落的估值影響。實際上,剔除正的估值效應後,同期外匯儲備資產減少1293億美元,同比上升63%,環比上升12%。
外匯市場仍供不應求但失衡的狀況有所改善。一季度,銀行即遠期結售匯逆差合計1455億美元,同比上升21%,環比下降11%,比2015年三季度的高點更是回落了43%。銀行代客跨境收付逆差1123億美元,環比下降了10%。
原因
①經濟成長與資本供求;
③國際分工與專業化協作的深入發展;
④市場發展的潛力與投資環境
⑤各國經濟政策及行政體系的辦事效率
類型
長期資本
創辦新企業、收購外國企業、利潤再投資
①直接投資
好處:引入稀缺資源,增加GDP,創造需求、就業,改善國際收支,增加財政收入增加消費者選擇,人力資源效應和競爭效應。
缺點:擠壓國內企業,吸引FDI的成本。
短期資本
影響
積極作用
![資本流動](/img/a/b4e/nBnauM3X2IDO3UTNyQTM4YzM4QTMwcTOykzMyQTNwAzMxAzL0E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②有利於各國國際收支的調節'
③有利於國內外突發事件不良影響的緩解
消極影響
①引起貨幣市場的混亂與外匯市場的動盪;
②長期、過渡的資本輸出,一定條件下會引起資本輸出國經濟發展的停滯;
③資本輸入國如無正確的產業政策與投資政策就不能正確地引導發展國際上具有競爭性的優勢產業;或國外直接投資規模過大,則易陷入成為外國資本的附庸。
固定資本
屬於這一類的有房屋、機器以及稱為器具或工具的全部或大部分物品。其中一些是十分耐久的,它們作為生產器械的功能能持續存在於多次重複的生產操作中。投資於土地的永久性改良的資本,也應歸於這一類。此外還有在事業開始時為以後的經營鋪平道路所一次花費的資本,例如,開礦、開渠、築路、築船塢的開支。還可以舉出另一些例子,但這些已足夠了。凡以上述耐久形態存在、並在與此相應的時期內產生收益的資本,均稱為固定資本。
前景展望
第一種情形是,未來沒有更多的負面訊息。鑒於過去多年來央行已建立的市場聲譽,市場依然相信央行有決心和能力維持任何水平的匯率,或者因相信籃子貨幣而預期分化,那么貶值壓力就可能緩解。因為境內機構和個人持有美元資產,首先有利差損失,如果人民幣匯率不出現預期中的貶值反而升值,那么持有者還將蒙受匯率損失。“8·11”匯改後,2015年9至11月份人民幣匯率一度重新企穩,剔除銀行自身結售匯後,境內外匯供求失衡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同期月均供求缺口為-582億美元,遠低於8月份的-1784億美元。
第二種情形是,將來有一些經濟基本面的利好訊息,如國內經濟企穩,國際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美元走弱等。這將有助於改善市場前景和市場預期,央行匯率維穩工作能夠獲得基本面支持,進而增加貨幣保護戰的勝算,甚至人民幣有可能重新走強。2012—2014年,我國就曾經歷過類似的情況:2012年二、三季度,中國出現連續兩個季度的資本淨流出,其中二季度還出現了112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資產減少(剔除估值效應後);然而,自2012年四季度起,隨著歐債危機暫時平息、國內經濟初步企穩,我國又重現資本回流、儲備增加,人民幣匯率重歸升值通道;2013年,外匯儲備餘額增幅創下509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2014年初,人民幣兌美元市場匯率還一度呈“破六進五”的勢頭。目前的趨勢始於2015年二季度,隨著美元指數回調和人民幣匯率重新企穩,銀行即遠期結售匯逆差由一季度的1200億美元銳減至326億美元,外匯儲備資產(剔除估值效應後)由一季度的減少795億美元轉為增加130億美元。
第三種情形是,市場處於訊息面真空,甚至還在陸續傳出壞訊息。貶值壓力和預期揮之不去,而隨著外匯儲備繼續消耗,市場也會不斷質疑央行匯率維穩的能力,央行外匯調控將面臨巨大挑戰。
應對準備
第一,前期實踐證明,市場預期總是多變的,不可能是一好就永遠好下去,一壞就永遠壞下去的單邊、線性的情況。各方應儘快調整和適應跨境資本流動和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新常態。
第二,對政府來說,應繼續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監測,完善應對預案,做到有備無患。同時,加強市場溝通和預期引導,理順政策傳導機制。
第三,對企業來講,與其去賭市場方向,不如踏踏實實做好主業,加快轉型升級,控制好貨幣敞口,管理好匯率風險,不要用市場判斷去替代市場操作。
第四,歸根結底,經濟穩、貨幣穩。做好自己的事情,是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基礎,外部衝擊只有通過內因才會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