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安平橋

晉江安平橋

安平橋,是用花崗岩和沙石構築的梁式石橋,橫跨晉江安海和南安水頭兩重鎮的海灘,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前後歷經十三年告成,明清兩代均有修繕,現為國家撥款依舊重修保留原狀,聞名天下。據《晉江縣誌》記載:“晉江、南安之界,舊日以舟渡,宋紹興八年,僧祖派始築石橋未就,二十一年來趙令衿成之,釃水三百六十二道(即分水道為三百六十二孔),長八百十有一丈,寬一丈六尺……”目前橋全長為2070米,橋面寬3米至3.6米,以巨型石板鋪架橋面,兩側設有欄桿。橋板又闊又厚,最長的達十餘米,每間用板石七、八條,皆是堅實的花崗岩石。橋墩築法,用長條石和方形石橫縱疊砌,呈四方形、單邊船形、雙邊船形三種形式,尚存331座,狀如長虹,為中古時代世界上最長的梁式石橋,故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贊。此外,長橋的兩旁置有形式古樸的石塔和石雕佛像,欄桿柱頭雕刻著惟妙惟肖的雌雄石獅與護橋將軍石像,皆為南宋的石刻。

基本信息

路橋介紹

天下無橋長此橋——記晉江安平橋天下無橋長此橋——記晉江安平橋

安平橋位於福建省晉江市的安海鎮,安海古稱安平,橋因此得名,因橋長五里,又稱它為“五里橋”。安平橋是用花崗岩和沙石構築的梁式石橋,橫跨晉江安海和南安水頭兩重鎮的海灘,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前後歷經13年建成,明清兩代均有修繕。

建築特色

 安平橋俗稱「五里橋」,橫臥在福建省晉江市與南安市交界處的水面上。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一座漫水石樑橋,橋亭上的對聯還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詞句。 安平橋俗稱「五里橋」,橫臥在福建省晉江市與南安市交界處的水面上。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一座漫水石樑橋,橋亭上的對聯還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詞句。

目前的橋全長為2070米,橋面寬3米至3.6米,以巨型石板鋪架橋面,兩側設有欄桿橋墩用長條石和方形石橫縱疊砌築法,呈四方形、單邊船形、雙邊船形三種形式,尚存331座,狀如長虹。長橋的兩旁,有石塔和石雕佛像,其欄桿柱頭雕刻著雌雄石獅與護橋將軍石像。整座橋上面的東、西、中部分別設有五座涼亭,以供人休息,並配有菩薩像。兩邊水中建有對稱方形石塔四座,圓形翠堵婆塔一座,塔身雕刻佛祖,面相豐滿慈善。中亭有兩身護橋將軍,高1.59至1.68米,頭戴盔,身穿甲,手執劍,是宋代石雕藝術的精華。安平橋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從閩南泉州乘車、東南行三十公里,便到晉江縣的安海鎮。安海古稱“灣海”,早在南宋初年,已是泉州府的一個對外通商港口,現為閩南的著名古鎮。鎮的西畔與南安縣水頭鎮隔海相望,中間有一座橫臥海上長達五里的長橋,這就是安平橋。因為它長約五里(華里),所以俗稱五里橋;又因為它一端在鎮的西岸,故又稱五里西橋、素以“天下無橋長此橋”聞名中外。是福建省三處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是我國現存古代最長,也是世界現存古代最長的梁式石橋

據《晉江縣誌》載:“晉江、南安之界,舊以舟渡,宋紹興八年(1138),僧祖派始築石橋未就。二十一年(1151),宋趙今衿成之,釃水三百六十二道(即分水道為三百六十二孔),八百十有—丈,寬一丈六尺……”。1957年12月實地勘測,橋長2070米,寬3至3.8米,橋礅314座,全用花崗石築成。由於長年失修,原建築損毀嚴重。加上年代久遠,山移谷變,特別是50年末60年代初的“大躍進”和“以糧為綱”等號召的影響,當年碧波萬頃的海灣被攔腰斬斷,圍墾種糧,使這座海上橋變成了陸上橋。1978年經中央批准重修,1979年中央和省撥款140萬元,1980年由泉州市文管會主持修建。自1981—1985年,歷時五載,始全面修復原貌。現在橋長2255米,橋的兩邊各挖10米寬的水道,蓄以海水,從而重現了“長虹臥波”的壯觀。

天下無橋長此橋——記晉江安平橋天下無橋長此橋——記晉江安平橋

安平橋全部用花崗石砌建。橋面用四至七條大長石板鋪並而成,橋板又闊又厚,最長者達十二三米,最重者達二十五噸,橋板兩端橫鋪長石條相接。橋礅皆用方石條和方石塊混砌而成,其中長方形礅最多;其次是半船形礅,朝上游一端成尖狀,另一端為方形,這是築在較深的港道部分;再次就是船形礅,兩端都成尖狀,便於排水,築在水流急而且寬的主要港道。橋上兩旁,置有造型渾樸的石,塔壁之上,鐫有佛像。橋端還置有石獅子柱和負柱的石將軍,以及各種花紋圖案的石雕。

因為橋太長,建橋時在整座橋面上分築有五個小亭,作為行人歇步休憩之所。亭的外面,有雕成各種形狀的石欄桿,作為橋的遮護。可惜有的小亭已廢,今僅存“中亭”和橋頭的“水心亭”了。“中亭”立有兩尊石雕的守石將軍,象高分別為1.59米和1.68米,頭戴盔,身著甲,手執劍,形狀魁偉,姿態英武。“中亭”的石柱上,鐫有筆勢俊逸的對聯,曰;“世間有佛宗斯沸;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名句。

安平橋中心有個小碑林。在橋中亭周圖,矗立著十六方高大的石碑,其中十四方是歷次重修長橋時所立的紀念碑。碑上詳細記載著建橋和歷次修橋的經過,並刻有捐資修橋的眾多人士的芳名,有普通勞動人民,也有大商人、方外和尚和官僚。碑刻歷經世代風雨,至今鐫跡依然清晰可讀。安平橋是晉江、南安二縣的交通要道,碑文中也記載了二縣協同修橋的歷史。正是因為有如此眾多的歷代各方人士熱心捐資修橋,才使這座古橋得以保存至今。今天,當人們來到安平橋遊覽,環顧橋中亭的碑林題名及各種石刻,無不為閩南古代人民有熱心於公益事業的好傳統而讚嘆。

安平橋橋上原立有篆書豐碑一座,早已廢。據清人龔顯增《亦園脞牘》載:“丁丑,由安平趨漳郡。道出西橋,見篆書豐碑屹立橋上……,碑題‘安平橋’篆書三字。字徑二尺,配搭勻整,氣象峻嶒。旁款一行,正書云:左邊功郎南安縣尉陳大方立(大方是紹興末任南安縣尉),刊者劉師岳”。可知安平橋建成之後,曾立豐碑,至清朝丁丑還矗立橋上。解放後,經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呈報中央,於“中亭”重立一碑,上鐫隸書“安平橋”三個金字。款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名人

安平橋始建於宋紹興八年(1138年),十三年後建成,全橋長2255米,是我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有“天下無橋此長橋”之譽。1961年成為國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安平橋始建於宋紹興八年(1138年),十三年後建成,全橋長2255米,是我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有“天下無橋此長橋”之譽。1961年成為國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安平橋”以其偉麗壯觀的古建築和橋上氣象萬千的景物,為歷代騷人墨客所傾倒,以“臥龍”、“飛虹”等麗稱詠之於詩。明朝時候,著名學者蔡清的學生陳紫峰,有一天和他的好友黃凱、史筍江、曾漸溪等同游安平橋,正遇驟雨。他們在橋上卻興致勃勃地聊起雨中的海上長橋勝景。史筍江即景吟了一句:“暴雨驟傾,萬斛珍珠浮水面”;黃凱不假思索,信口對道:“長虹高掛,一條金帶束天腰”。不僅對仗工整,意境亦佳,一時傳為佳話。

在十二世紀四十年代的中國,在沒有現代建橋技術裝備的條件下,能建成如此工程巨大的長橋,充分反映了勞動人民非凡的創造才能;在利用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立礅建礎方面,也表現了高超的智慧。安海灣是一個內海,形狀像個袋子。南北狹長,口小腹大,石井和白沙嘴之間是袋子口,海面寬不到一公里,而灣內海域則展寬到三公里以上。漲潮時海浪洶湧澎湃,但進入海灣內要經過狹長的海門,海流受到明顯的約束,流速放慢,變得風平浪靜退潮時,潮水因受海門的阻滯,流速也比海灣外面慢,從安海灣外海流帶至灣內的泥沙不易被退潮的海流帶出灣外,使得安海灣淤積很快。南宋時代,安海港一帶的海域已經淤積成海灘地了。雖然安海、水頭之間海域寬闊,但已經不是深海。這樣,就為建築安平橋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條件,同時,安平橋建於安海灣的內端深處,這裡已是洶湧的海流的餘波。無論是海流的流速或海上風力,到這裡都放慢或減弱,沒有狂風惡浪,給建橋提供很多方便。建橋者根據海域的深淺,海流的急緩,設計不同形狀的橋礅和寬狹不一的橋孔。在水流較緩、港道較淺的安海一側海域,建長方形橋礅,橋孔長度一般在四、五米之間;在水流較急、港道較深的水頭一側海域及中亭海域則建船形橋礅,橋孔長至七米以上,最長達九米多,以利於分開水勢,減少對橋礅的衝力。在水頭鎮一側的船形橋礅中,有十六座是南北雙向,有三十四座則是單向朝北的。在港道最深,而且海流退潮流速(自北向南)比漲潮流速(自南向北)為大,且水勢猛的情況下,建造朝北的船形橋礅更能有效地分散水勢,使急流化為緩流。據傳說和私乘譜牒記載,建橋用的巨石多從金門島開採海運而來。建橋者趁著潮落,把一塊塊石頭砌起橋礅;趕著漲潮又利用海水的浮力,將石板托起,依次鋪架橋面。就這樣長年累月地與風浪搏鬥了十四個年頭,終於完成了這座工程巨大的梁式石橋。我國著名的橋樑專家茅以升,在50年代視察泉州洛陽橋和五里橋後,也情不自禁地寫道:“凡是到過福建的人,都會感到‘閩中橋樑甲天下’之說,確非過譽”。給安平橋的建橋技術以很高的評價。

詠詩

宋紹興八年,僧祖派始築石橋未就,二十一年來趙令衿成之,釃水三百六十二道(即分水道為三百六十二孔),長八百十有一丈,寬一丈六尺……”宋紹興八年,僧祖派始築石橋未就,二十一年來趙令衿成之,釃水三百六十二道(即分水道為三百六十二孔),長八百十有一丈,寬一丈六尺……”

我國現代著名詩人郭沫若,1962年冬遊覽安海時,曾寫了《詠五里橋》一詩。詩曰:

五里橋成陸上橋,

鄭藩舊邸縱全消。

英雄氣魄垂千古,

勞動精神漾九霄。

不信君謨真夢醋,

愛看明儼偶題糕

復台詩意誰能識,

開闢荊榛第一條。

釋義

詩人高度讚揚了勞動人民的創造精神和英雄氣概;抒發了詩人對民族英雄鄭成功崇敬之情。詩中所說“鄭藩舊邸”,即指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建在橋頭附近的故第。“明儼”是鄭成功的字,“復台詩”為鄭成功所作。鄭成動於明崇禎三年(1630)七歲時自日本回國後,就住在他父親鄭芝龍在安平營置的府第中。從崇禎十七年(1644)進南京太學,至隆武二年(1646)的舉義抗清,他一直居住在安平,在安平度過了十五年的青少年歲月。1646年11月,鄭芝龍從安平北上降清;12月,鄭成功即在烈嶼誓師舉義。安平鎮一直是他戰略上重要的陸上據點,在軍事上它既可與金廈形成互為犄角之勢,又可控制泉屬各地清兵的軍事行動;在經濟上,它既是鄭軍伸向內陸徵調糧餉的橋頭堡,又是集結外貿物資的首航港口。因此,鄭成功經常往來於廈門、安海之間,直至1655年,鄭成功為了集師金廈準備北伐,才全師撤離安平。鄭成功從1630年至1655年,前後在安平生活戰鬥了二十五年。在他有生的三十九個春秋中,幾乎占去了三分之二的時間。他對安平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把最後攻克的台灣城改稱為安平鎮,以寄託他對祖國和故土的無限縈思。在五里橋一帶曾流傳這樣一首民謠:“石井鄭國姓,安海去招兵;西橋放柴草,共同去抗清”。可見這一帶人民對鄭成功的敬重和愛戴。

榮譽

歷盡滄桑的五里橋,今天依舊以它偉麗的雄姿橫跨海上。它像一座歷史的豐碑,記錄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無可倫比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儘管當今世界已有跨越江海的大鐵橋,凌空飛架的立交橋等現代化橋樑,但海內外遊人還是喜歡到安平橋尋蹤覽勝,摩挲石刻碑記,觀賞造象魁偉的護橋將軍,領略古橋勝景。當人們從橋南走完五里橋路,到達橋北的橋頭亭。再轉過身來,極目遠眺一望無際的長橋,更如有氣吞長虹之感。宋代泉州郡守趙今衿的《詠安平橋》詩有句云:“玉帛千丈天護虹,直欄橫檻翔虛空。”確是安平橋的真實寫照。

現在,安平橋以古橋樑建築特有的價值,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之一。這是福建人民的光榮,也是中國人民的驕傲。

福建古建築特色

閩贛邊陲,有著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境內許多古建築等文化遺址富有特色和歷史價值。其中九關十三隘、篷橋、名人故居、古街等古建築,名聞八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