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泉州南建築博物館創辦於2000年元宵,是市政府獻給第二屆泉州旅遊節的一份特別的禮物,是我市為保護、搶救閩南傳統建築,挖掘和弘揚閩南傳統建築文化而創建的、迄今為止國內第一家展示一個地區傳統建築的專業博物館。展館原位於泉州市區溫陵路與湖心街丁字路口東南隅,借用中僑空地搭蓋主館展廳和布置露天展場,並租用洪氏大宗祠作為副展館。主館展廳分三十幾個專題專欄,薈萃從晉唐到近現代遺存的泉州傳統建築珍貴的史料和實物。露天展場陳列石、磚、琉璃等各種質地的古建築構件,同時,復原組拼一批亭塔樓屋、門牆院落。展館濃縮了泉州深厚的建築文化,以新穎而又獨特的形式,從一個側面向海內外遊客展示泉州歷史文化名城豐富的文化積澱,令人耳目一新。因城市建設需要,2007年12月南建築博物館搬遷至市博物館內。
泉州市“四南”博物館之一的南建築博物館修繕建設工程日前已全面展開,將於第二屆泉州旅遊節前投入使用。南音、南戲、南少林、南建築,是泉州歷史文化的重要代表,充分體現了泉州歷史文化的特色。建設“四南”博物館,是保護、搶救、發掘、利用泉州歷史文化的一項重要措施
藏品
南建築博物館建於2000年年初,當時借用位於溫陵路與湖心街丁字路口東南隅的洪氏宗祠院前的一塊土地作臨時館址,主展廳在宗祠右前方,約1000平方米。館內藏有在泉州地面和地下徵集的自南朝至近代各種質地的建築物構件以及不同年代不同質地的城磚、泥塑、石雕、彩繪等,是青少年教育基地。
主要工作成果
幾年來,南建築博物館積極配合名城保護建設,著意徵集具有閩南建築特色的古民居,目前已收集約10萬件石、木、磚等建築構件,其中有不同時期石牌坊、各式傳統民居、各種形制具有歷史意義的文物如石獅、晉太康磚、六朝及唐代古墓磚、防火水缸、宋元明清墓志銘等。同時,還注重對泉州建築文化的學術研究,開展“南建築保護狀況”調查,將泉州傳統建築的研究納入閩南文化保護區研究課題。組織專家學者編輯、修訂了一批書稿、論文,如《泉州古城踏勘》、《泉州古城街坊摭譚》、《泉州傳統建築文化概論》等。建館以來,先後接待國內外專家學者和遊客40多萬人次,其中有聯合國官員,有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波蘭、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的學者、遊客,有香港、澳門、台灣兩岸三地同胞。全國人大、政協、國家建設部有關領導多次蒞臨視察,中央及省、市媒體單位也經常關注、宣傳。南建築博物館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為泉州名城增添了光彩,必將成為閩南建築文化的研究基地、泉州愛國愛鄉的宣傳教育基地和文化品位較高的人文旅遊景點。泉州土樓
與閩西南的“客家土樓”又有一定的差異,其中最主要的是,泉州土樓已形成為一種帶有非常濃郁的典型的閩南傳統民居韻味,這就是“傳統民居式”的泉州土樓。這一“傳統民居式”土樓的形成,實際上是一個由“土樓”向“典型傳統民居”方向過渡的特殊存在,或者也可以說是兩者結合的產物,即是由“土樓”向典型的“民居化”土樓演變、到“傳統民居式”土樓的形成的這么一個演化的全過程所形成的.
現存福建土樓,因以客家地區為多(據估計,永定縣有2萬多座,南靖縣有1.5萬多座,平和、漳浦、詔安、華安等縣也各自有千餘座),故一般又有“客家土樓”之稱。
而客家土樓雖有方形和圓形兩種,但尤以“圓形土樓”最富於客家傳奇色彩,也以“圓形土樓”為客家民居的傳統典範,而有“天下第一樓”之稱的傳世。在人們看來,它是一種神奇的建築,既象是地下冒出來的巨型的“蘑菇”,也如同自天而降的傳說中來自太空的“飛碟”(見圖1)。這種圓土樓一般都由二至三圈組成,由內到外,環套而置,構成其總體。其外圈,常見的為三、四層,高十餘米,有多達一、二百個房間,其中一層是廚房和餐廳等日常生活起居空間,二層是生活必需物品的儲藏空間,三、四層是臥房等休息空間;二圈兩層通常也有三十至五十個房間,一般是作客居空間之用,且縱中軸線上最大的一個開間是祖堂,是居住在樓內的幾百人的婚、喪、喜、慶的公共場所。此外,樓內還有水井、浴室、磨房等其它空間設施。
明初,為防倭寇、海匪等,明朝政權在東南沿海普遍增設“衛所”建制,在泉州便有了“兩衛十五所”等①的設定,並築有基本上為防衛性的衛、所、巡檢司城等;明末清初,因與明鄭政權的關係之故,台海形勢緊張,地方亦不靖。則在明清時期,如此客觀因素的出現及客觀環境的變化,實際上已為閩地東南沿海的鄉間,大量出現防衛性的居所,提供了諸多的必然因素。
在當時的社會危險信號叢生的環境裡,城居市民有“城”可防衛著,而鄉間村民該作何安全庇護?很顯然,具有防衛性的居所是一種再好不過的必然選擇。於是,在“防衛性”最突出的“城”與“居住性”最舒適的“宅”之間,當然是選取可防可居、防居兼有的“土樓”。因此,源於中原文明及建築技術的早期土樓建築,在明初後與衛所城一樣,這便大量地出現在閩東南沿海泉州的鄉間,或方或圓地散布於鄉間人居環境中
泉州府屬德化“大興堡土樓”,如果不以夯土承重的“樓”的建築而論,完全可說是一座典型的泉州傳統民居建築構成。方形外樓,如高大的、通常在宅院建築中都有的圍護體或院牆,封閉圍合,僅開東、西二門朝外,也以此溝通與外界的聯繫;圍護體內為主體“合院式”建築,其建築的前後兩落及兩廂圍合“中天井”的構成,且天井北側的後落體量稍高大的做法,完全是傳統民居的形制及“禮序”的體現——北尊南卑、東主西賓,則以此為縱中軸線的左右對稱、均衡而構成居樓內的總體功能空間內容。那么,這一土樓構築的偏重於傳統形制的“居住性”是很顯然的,是成熟的泉州傳統民居,同化了介於“城”、“居”性質之間的夯土樓建築。
或者是將土樓內“民居化”的居住性功能空間延伸到樓外,在土樓之外增建居室,而與土樓合為一體,以增加“亦可防亦可居”土樓的可居性功能空間,這在“民居化”的、成熟的泉州土樓中也是一種常見做法。其通常是以方土樓為主體,並視之如傳統的“大厝”,而後在其兩側加築“護厝”(參見下文的馬甲鎮“就南謝氏土樓”),構成一泉州“傳統民居式”的土樓平面。
福建古建築特色
閩贛邊陲,有著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境內許多古建築等文化遺址富有特色和歷史價值。其中九關十三隘、篷橋、名人故居、古街等古建築,名聞八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