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644年,李自成攻陷中國北京,滿人又擊敗李自成,並在北京建立清朝,200多年歷史;統治中國的明朝自此正式滅亡。明朝部分遺臣在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王,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抗清,史稱南明。南明勢力之一鄭芝龍及其兒鄭成功是南明抗清的主力之一,主要在中國福建活動,而在鄭芝龍投降清朝後,鄭成功繼承南明明鄭勢力,並繼續從事抵抗清朝軍事活動。惟1658年-1659年出兵南京失敗後,迫於政經種種因素,鄭成功決定轉進荷蘭東印度公司所統治的台灣。
1661年3月,鄭成功在金門誓師。他親率將士25000名、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次日抵澎湖,1661年4月30日抵鹿耳門。並利用漲潮出敵不意地在鹿耳門及禾寮港登入。以優勢兵力包圍荷軍防守薄弱的普羅民遮城,並切斷荷軍水陸交通,不久,普羅民遮城守將貓難實叮獻城投降。
農曆四月七日,鄭成功親率大軍對防禦堅固的荷蘭首府熱蘭遮城進行攻打。經派楊朝棟諭揆一投降無效後,即調集火炮朝城堡炮轟,然而在從大員市鎮朝城堡進攻時,卻遭荷軍居高臨下擊退。之後鄭軍即採取長期圍困,同時將多數部隊派往各地囤墾以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五月二十八日,荷蘭東印度公司得知台灣戰況後,決定派七百人、戰艦十艘赴台。七月五日抵達。之後雙方稍有接觸,但均無較大戰事。至閏七月二十三日,雙方再度海戰,鄭軍經一小時激戰,擊毀荷艦二艘、俘小艇三艘、殺敵百餘人,其餘荷艦逃往遠海。
1661年10月,荷軍發動作最後一次攻擊,但仍寡不敵眾,之後又有德籍傭兵逃脫向鄭成功說明堡內荷軍士氣低落,並指出欲取熱蘭遮城,必先取其衛星碉堡烏特勒支碉堡(位在今安平第一公墓),奪取該碉堡則可居高臨下炮擊熱蘭遮城最脆弱的四角附城。鄭成功遂於1661年12月著手準備攻城計畫。
十二月初(1662年1月25日)鄭軍於南鯤鯓發動總攻擊,以大炮不停轟炸,當日即發出2,500發炮彈,其中1,700發左右打向烏特勒支碉堡,幾乎將之夷為平地,荷蘭守軍被迫自行炸毀碉堡殘餘部分後撤退。此役徹底瓦解了熱蘭遮城內守軍的士氣,兩天后大員評議會決定議和談判。
大員長官揆一於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簽字於締和條約投降,至此,台灣台江領地,盡落明鄭之手。
簡介
明鄭圍降荷蘭東印度公司部隊後,又迅速以屯兵和攻擊台灣原住民等方式擴大領地,統治範圍以今日台南地區為主。
明鄭在政治上以明朝之一部自居,奉南明永曆帝為正主,並以永曆為年號,但實際統治者為延平郡王。鄭成功仍在大陸發展時,曾獲永曆帝特準設定六官方便施政,並可委任官職,武官最高許達一品,文職可達六部主事。鄭成功每次拜封官員,都請寧靖王朱術桂和明朝宗室在旁觀禮,以示尊重體制。鄭成功來台後,依然優禮明朝宗室,接待魯王世子朱桓、瀘溪王朱慈曠、巴東王朱江等多名宗室到台灣。1663年,繼位延平郡王的鄭經也迎寧靖王到台灣,於承天府府署(今台南市赤崁樓)旁的西定坊建立寧靖王府邸,並供歲祿。
鄭成功抵台約一年後便即亡逝,延平郡王之位續傳鄭經、鄭克塽二代,至1683年降清為止。明鄭在台灣共23年。
行政區劃
1661年鄭成功攻入台灣,五月占普羅民遮城,改赤崁為東都明京,台灣總地號為“東都”。設承天府,下轄天興、萬年二縣,另設澎湖安撫司。
鄭成功死後,鄭經改東都為東寧,並於承天府之上再設東寧總制府。
明鄭時期台灣島歷年大事記
1677 永曆31年·清康熙16年:鄭氏部將林圯入墾水沙連〈今竹山林圯埔〉。《西螺七嵌與台灣開拓史》。
1678 明永曆32年·清康熙17年: 鄭軍步將劉國軒、吳淑攻漳平、圍海陸,占同安、泉州退守海陸。
《西螺七嵌與台灣開拓史》 以布政使姚啟聖為福建總督。啟聖大開修來館於漳州,賊降者不分真偽皆收之,高爵華轂、袍帽金幣,焜耀於道;多縱反間。《諸羅縣誌》。
1679 明永曆33年·清康熙18年 立鄭克塽為「監國」。《西螺七嵌與台灣開拓史》。劉國軒敗清兵於板尾寨(漳州)。《西螺七嵌與台灣開拓史》。
1680 明永曆34年·清康熙19年:二月鄭經反攻大陸戰敗,放棄金廈退回東寧(台灣)。《西螺七嵌與台灣開拓史》
1681 明永曆35年·清康熙20年: 鄭經死,子克塽立。《辭海》 一月廿八日,鄭經病逝,享年卅九歲,遺言劉國軒、馮鍚范輔佐鄭克塽,馮錫范謀鄭克臧,次子鄭克塽襲位,年十二。《西螺七嵌與台灣開拓史》
1682 明永曆36年·清康熙21年: 經死,子克塽嗣,啟聖計招鄭行人傅為霖內應。事泄,諸與謀者皆誅死。《諸羅縣誌》。
1683明永曆37年·清康熙22年: 台灣入清朝版圖。翌年,將承天府改為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其下設台灣、諸羅、鳳山三縣。台灣府治與台灣縣治,設於今台南市。《洪敏麟·台灣地名沿革》。
提督施琅伐台灣,平之。《辭海》:六月十六日施琅攻澎湖,六月廿二日劉國軒大敗退回東寧,七月十九日鄭克塽降清,明鄭治台結束。《西螺七嵌與台灣開拓史》。
克塽降清,鄭氏三代在台灣雖僅二十三年,但是到台灣耕墾的民眾約有二十五萬人。
上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掛靖海將軍印專征,治兵於平海。琅故提督水師,饒智勇,賊所驚憚。而是時啟聖與巡撫吳興祚謀襲雞籠、淡水(諸羅地),繞出其背;克塽亟命何佑葺淡水城,據雞籠以守。夏六月將軍施琅自銅山直抵八罩;劉國軒悉精銳犄角,戰皆潰,遂克澎湖。秋八月,克塽納款,佑亦降,北路悉定。於是琅疏請留台灣為外蔽;詔報可。《諸羅縣誌》康熙廿二年,清朝雖然打敗了鄭軍,消滅了反清復明的勢力,但許多朝臣認為:台灣孤懸海外,統治不易,徒然成為一個負擔而已,主張放棄台灣,留守澎湖即可。後來,清廷採納了施琅的意見:“台灣雖為一島,但可為東海數省之屏障,且沃野膏土,一旦棄守,外力必至,反成亂源。”才在次年將台灣劃歸版圖,設一府(台灣府,將鄭氏的承天府改置而成)三縣〈諸羅縣、台灣縣、鳳山縣〉,林內屬諸羅縣。
教育與經濟
明鄭所建的全台首學:真正普遍在台灣實施教育的是鄭成功建立於台灣的明鄭政權。1661年鄭成功擊退荷蘭東印度公司後,雖然隔年去世,不過繼承者鄭經與明鄭主要官員陳永華積極從事台灣教育工作。1666年,陳永華於當時台灣首都承天府建造全台灣第一座孔廟,並在孔廟左廂內設定太學,即今該地全台首學由來,這也是全台灣的第一所由官方出資興辦的求學場所,名字稱為官學,又因為設於孔廟內又稱為儒學。
在經濟方面,明鄭於台灣經濟史仍占有一定比例。其中,以經貿與農業為主。於農業經濟方面,為了解決軍隊兵糧問題,不論鄭成功或鄭經基本上都貫徹“寓兵於農”的策略,也是諸將士平日分散各耕地,按鎮分地、按地開墾。這種具有營盤田、文武官田的土地私有制,於定則征賦的經濟模式下,大量提供經濟產能。到了明鄭中後期,陳永華的中央政府體制,除了可以行使及於全島的主權力量,體制層次分明,讓台灣宛然一獨立國家,也著實變成一個個別經濟體。從鄭成功開始到鄭經時期,台灣一直發行折二型的“永暦通寶”,通行全島以及閩南地區。
為了軍需民食,台灣農產重心由糖轉米,這個農業經濟的性格轉變直至今日仍影響台灣。西元1665年,陳永華的農業水利更促使漢人移民至今高雄的方向發展。
除此,陳永華引進同安製鹽法至台灣來發展鹽業經濟,除此尚有鹿皮、鹿角、鹿脯等土產的外銷,因此多鹿的台灣,來自原住民團體的捕鹿業,也是早期台灣的重要經濟產業活動。
除了農業外,英國、日本等國與台灣進行貿易往來,維持了台灣的經貿熱絡。例如英國東印度公司就曾與鄭氏政權簽訂通商條約。
明鄭軍事
鄭成功與陳永華、鄭經經營的屯兵態勢或軍事規模是台灣首見。1662年,鄭成功除固守金門數萬水師之外,親自率領約25,000名士兵攻打台灣大員,打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部隊,展開對於台灣的統治。
明鄭軍事制度與組織淵源複雜,且經多次變革。如簡化之,其官職大約可分為五軍戎政(五軍戎務)、總督軍務、管軍提督、將軍、親軍衛鎮、陸師鎮、水師鎮及監軍數部份。
1683年明鄭覆滅後,鄭軍將領與軍隊悉數被強迫內渡中國,而據《欽命太保建平侯鄭造報官員兵民船隻總冊》,據守台灣的官兵共有37500名。
風俗
在清廷控制全中國的過程中,由於作出了剃髮易服、圈地等規定,所以在中國遭到了大規模武裝抵抗,導致了清兵的血腥鎮壓,尤其以江南一帶為盛,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明鄭治台期間,台灣漢族居民其衣飾也遵循著明朝之制,此恰好與已為滿族所統治的中國大陸,所施行的衣冠制度有別,而形成兩種不同的衣飾文化。所以不論是鄭成功他所穿著的胄甲戰袍;或是頭戴折上巾冠帽,身穿寬衣寬袖的交領官袍。還有協助鄭成功擔任策士的 何斌,他頭戴四方儒巾,身穿寬衣交領大襟袍,也都是明代的式樣。
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明鄭降清,台灣漢人的衣冠服儀制度也有所轉變,根據文獻的記載:“十九日(1683年7月),施琅遣侍衛吳啟爵至台曉喻剃髮…。二十日,克塽令兵民悉遵制削髮。是日,福建總督姚啟聖亦遣…至台招撫,見兵民已剃髮,知功歸於琅,…。十八日,克塽率文武官佐悉剃髮易服”。從這段內容中得知鄭氏王朝最後一位繼承者鄭克塽被招撫的過程。鄭克塽已知政局大勢已去,於是藉由遵循滿族男士衣冠制度中的“剃法之制”,以表彰歸降於滿清的心意。
往後,台灣人民的傳統葬禮中,遂產生戴笠登椅之套衫儀式,俾使完成靈魂上不見清朝天、下不踏清朝地之意願,以示未受滿人之侮辱。
影響
明鄭統治台灣的時間雖然不長,對台灣之政治認同的發展卻有極重要的意涵。一方面,它不只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也是一個事實上獨立的政權。鄭成功在驅逐荷蘭人以後,將大員改名為“東都”,為解決兵糧問題,令諸將士寓兵於農,按鎮分地、按地開墾。到了鄭經時,采陳永華之議,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體制,成為可以行使及於全島的主權力量,體制層次分明,宛然一獨立國家。鄭經又將東都改為“東寧”。英國、日本等國家也將台灣視為一個獨立國家進行貿易往來;英國東印度公司曾與鄭氏政權簽訂通商條約,當時英國人直稱其為“台灣王國”或“福爾摩莎王國”,英國東印度公司上書鄭經時,則稱呼其為“陛下(Your Majesty)”。
鄭氏政權一貫奉南明正朔,即使南明永曆帝已在荷蘭人向鄭成功投降的同一年,也就是永曆十六年時為吳三桂所擒殺,鄭氏政權仍持續使用“永曆”年號至永曆卅七年降清為止,其間以“反清復明”為宿願,推廣教育亦在認同明朝,一直保持流亡政權的姿態。此外鄭克塽系以“延平王”的身份向清朝投降,降表中載明繳納“延平王金印一”、“招討大將軍金印一”。
許多學者將1949年退守台灣的國民黨政權類比為鄭氏政權,因為他們都在大陸戰敗而轉進台灣,同時也都宣稱將以台灣作為復興基地以便在未來“反攻大陸” 。
鄭成功是否“收復”台灣爭論
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皆稱“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鄭成功占領台灣的行動屬於“收復中國固有領土”。
然而並無任何證據顯示鄭氏政權建立之前,中國之行政權擴及台灣。《明史》並將台灣記載於外國列傳中,視之為外國。澎湖自元朝起,成為中國版圖。
此外,乾隆年間《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序言:“台灣……然自宋元以前不登經傳。至明季而後,始有荷蘭屯聚……迨康熙癸未,始入版圖,改隸郡邑。”,卷二又寫道:“台灣府,古荒服地,先是,未隸中國版圖。”。故由清朝皇帝的皇府的書籍以及官方的地方志而知,清人認知台灣在清朝之前不屬於中國,而是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才納入中國版圖。
而鄭成功的行動為“收復台灣”的說法只有國共兩黨的人士和其學者為自身政治目的編造的,亦來自一封鄭成功致荷蘭末代總督揆一的勸降書:“然台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據,今予既來索,則地當歸我。……”(《台灣秘史》,鄭劉著)。但實際上清代官方的文獻,大都描述為此地乃先人故物,今我所欲得者地耳。余悉以歸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