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

昌吉州

昌吉回族自治州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下轄行政區之一。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東鄰哈密市,西接石河子市,南與吐魯番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連,北與塔城、阿勒泰地區接壤,東北與蒙古國交界,邊境線227.3公里,是古代“絲綢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亞、歐洲諸國的必經之路。全州東西長541千米,南北寬285千米。昌吉回族自治州下轄5縣2市。 州域內駐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4個團場以及烏魯木齊石化總廠、準東石油基地、瑪納斯電廠等一批中央、自治區所屬企事業單位。昌吉州是新疆重要的農牧業生產基地,已基本形成了糧食、棉花、畜產品、制種、蔬菜等支柱產業。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推進工程試點城市。

基本信息

昌吉州昌吉州
昌吉回族自治州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位於東經85°34′至91°32′,北緯43°06′至45°38′;東鄰烏魯木齊哈密地區,西與石河子市相接,南與吐魯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連,北與阿爾泰塔城地區接壤,東北與蒙古國交界,從東、西、北三面環抱烏魯木齊市;東西長541公里,南北寬285公里,總面積9.39萬平方公里, 是古代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亞、歐洲諸國的必經之路。全州轄昌吉市阜康市米泉市瑪納斯縣呼圖壁縣吉木薩爾縣奇台縣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等5縣3市。境內還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24個團場。著名的天山天池阜康市境內。

昌吉州現有人口158.88萬人,生活著36個民族,其中回族17.21萬人,哈薩克族12.37萬人,維吾爾族6.01萬人。

昌吉州昌吉州

昌吉州屬中溫帶區,為典型的大陸性乾旱氣候,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晝夜溫差大的??大,南部山區氣候特徵明顯。夏季降水充沛;北部沙漠性氣候特徵顯著。昌吉州日照充足,年日照時數為2700小時,太陽年輻射總量為133.6千卡/平方厘米;執量條件也較為充足,年≥10℃積溫為3450℃,其中年平均氣溫6.8℃,1月份平均氣溫為-15.6℃,7月份平均氣溫為24.5℃;年平均降水量為190毫米,夏季降水量明顯多於冬季;年無霜期為160-190天。

昌吉州物華天寶,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全州共有土地資源1.41億畝,其中可耕地1057萬畝;有天然森林370萬畝,木材儲量2300萬立方米;有草場9981.3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8670.2萬畝。此外,全州還有50餘種礦產資源,其中儲量最豐的有石油煤炭玉石硭硝天然氣石棉池鹽珍珠岩石英石墨膨潤土雲母石灰沸石油頁岩等。目前已探明的油田已有9個,

昌吉州昌吉州
總面積200平方公里,將成為國家重要的石油產地。煤炭和鐵的儲量都位列全疆之首,其中煤炭儲量約250億噸。昌吉州野生動物資源也十分豐富,諸如野馬野驢鵝喉羚北山羊雪豹馬鹿雪雞哈熊等。
早在新石器時代,昌吉地區就有人類活動,創造出燦爛的"四道溝文化"。西漢時,本境屬西域36國之一的車師國後車師國分前部和後部,本境即屬車師後部。公元前102年,漢在西域設"使者校尉"時,漢軍隊便統治了這一地區。漢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在北庭(今吉木薩爾縣)設戊已校尉,前後行政400餘年。唐貞觀14年(公元640年),設庭州,轄金滿輪台蒲類西海四縣,相當於今昌吉州的大部分地區。武后長安二年(公元702年)設北庭大都護府,轄天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南的廣大地區,譜寫出古西域史上最輝煌的篇章。宋時,本境先後屬吐蕃回鶻汗國。元憲宗初年(公元1229年),在本境設"尚書省",後元國勢頹敗,西域各自為政,本境屬察合台汗國。公元1697年,清康熙噶爾丹部,本境隨歸清治。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本境屬伊犁將軍管轄,後乾隆在迪化設鎮迪道,轄本境大部。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昌吉州大部歸迪化府。
1954年7月8日成立昌吉回族自治區,轄昌吉、烏魯木齊、米泉三縣。1955年3月改名為昌吉回族自治州,1958年將瑪納斯、呼圖壁、奇台、吉木薩爾、阜康、木壘等縣劃入本州管轄。1959年將烏魯木齊縣劃歸烏魯木齊。1983年後,昌吉市、阜康縣、米泉縣相繼建市。至此昌吉州共轄5縣3市。

昌吉州旅遊景點:天山天池矽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廟兒溝普氏野馬場康家石門子岩畫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