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史

五爭車師

東漢永平十七年[74年],戊己校尉耿恭和關寵分別屯駐車師後部金滿城[今吉木薩爾]和柳中[今鄯善魯克沁]。漢安帝延光中[122--125],班勇為西域長史時,也以柳中為治所。漢魏之際,“山北六國”都併入車師後部,今烏魯木齊一帶成為車師後部的中心地帶。
三國時曹魏所設的西域戊己校尉駐紮在車師前部高昌[今吐魯番高昌故城],並賜後部王“壹多雜、守魏侍中,號大都尉。”西晉時車師兩部皆屬西域戊己校尉。此後只見車師前部,車師後部不知去向,有可能併入厭噠人自立的呼得國。
魏書
車師國,一名前部。其王居交河城。去代萬五十里,其地北接蠕蠕。本通使交易,世祖初,始遣使朝獻,詔行人王恩生、許綱等出使。恩生等始度流沙,為蠕蠕所執。恩生見蠕蠕吳提,持魏節不為之屈。後世祖切讓吳提,吳提懼,乃遣恩生等歸。許綱到敦煌,病死,朝廷壯其節,賜謚曰貞。初,沮渠無諱兄弟之渡流沙也,鳩集遺人,破車師國。真君十一年,車師王車夷落遣使琢進、薛直上書曰:"臣亡父僻處塞外,仰慕天子威德,遣使表獻,不空於歲。天子降念,賜遺甚厚。及臣繼立,變不缺常貢,天子垂矜,亦不異前世。敢緣至恩,輒陳私艱。臣國自無諱所攻擊,經今八歲,人民饑荒,無以存活。賊今攻臣甚急,臣不能自全,遂舍國東奔,三分免一,即日已到焉耆東界。思歸天闕,幸垂賑救。"於是下詔撫慰之,開焉耆倉給之。正平初,遣子入侍,自後每使朝貢。大事記
公元前99年(天漢二年)和公元前90年(征和三年),西漢兩次在進攻匈奴的同時進攻車師,終於在征和四年占領車師。公元前72年(本始二年),在匈奴的控制下,車師王立烏貴為太子。
公元前68年(地節二年),漢軍進攻車師,車師王烏貴降漢後逃往烏孫。西漢派兵駐守交河城,不久被匈奴逼退,西漢將車師國民遷至尉犁,立前太子軍宿為王,匈奴立烏貴之弟兜莫為王,將車師的遺民東遷。從此,車師國分裂為車師前、後國。車師後國後來又分裂為車師都尉國和車師後城長國。
公元450年,匈奴困車師國達八年之久,車師王棄城而走,從此,交河被併入了高昌,車師的名字從歷史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