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

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

教學概述(113) 教育學理論(15) 語文教學設計(102)

《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

出版信息

省 份:通用版
版 本:2011
主 編:張海龍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幼稚園教材幼稚園教材

主編簡介

中公教育旗下的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是一支經驗豐富同時又朝氣蓬勃的隊伍。研究院匯集了當前教師招聘考試輔導領域經驗最豐富、實戰性最強、成果最顯著的專家。這些專家大都擁有多年的一線教學輔導經驗,多數人參加過教師招聘考試的命題和閱卷工作,對教師招考有著長期、系統、精深的研究,善於把握招教考試的命題規律,長於從考生角度去歸納總結備考經驗,能夠為考生提供有效、實用的複習策略和答題技巧,當屬教師招考培訓輔導領域最權威師資團隊。

教材內容簡介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教師專業化步伐的加快,社會各界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關係到民族和國家的未來。為進一步最佳化教師隊伍,國家相關部門出台並落實“凡進必考”的教師招聘制度。這種準入制度,為廣大優秀高校畢業生進入中國小任教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彰顯了社會公平與正義,有助於從實質意義上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然而,關於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測評領域的研究還不夠成熟,使用什麼樣的形式,考查什麼樣的內容才能更好地選拔優秀人才到教師隊伍中來尚未建立科學的規範。面對這種境遇,很多考生無法理清招教考試的頭緒,無法有效應對考試,與教師職業失之交臂。
為幫助廣大考生把握考試脈搏,在短時期內有效提高考試成績,中公教育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下,組織相關專家精心編寫了本套叢書。本書具有如下特點:
★內容完備,體系健全★
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共分6本,以筆試和面試為經緯線,結合中國小不同學段的特點,架構起以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為主,輔以普通心理學、教育法律法規、新課改、教師職業道德、教材教法、教學技能、面試答辯、說課、試講有機結合的龐大體系,使考生一書在手,知識盡有。
★濃縮考點,深入淺出★
本書在全面囊括各地各類教師招聘考試的所有考試內容基礎上,從最基本、最重要的考點入手,深入淺出的向考生講解各個知識點,使考生對知識點有足夠透徹的印象和理解,爛熟於心。
★講練結合,實用高效★
本書在深入把握考生備考需求的基礎上,追求講解的清晰明了,並在章節內容之後配以大量精選習題,力求使考生學練結合,及時查漏補缺,穩步提升應考能力。
★體例新穎,大膽創新★
本書在內容與體系安排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呈現出結構巧妙、體例新穎的特色。專家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到考生的閱讀習慣,對於重要考點,採用陰影勾勒、深度連結、拓展延伸等直觀形式做出明確標註,使考生一經過目即瞭然於胸,以最短時間收最大之功效。
一本好書猶如茫茫夜色中的一盞明燈,給人希望,讓人不再迷茫。選擇中公,就是選擇這盞明燈;相信中公,中公將成就你的未來。
由於時間倉促,加之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會有疏漏和不足之處,敬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各分冊目錄

《國小教育理論基礎知識》

第一部分 教育學
第一章 教育與教育學
第一節 教育的產生與發展(2)
第二節 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8)
第二章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
第一節 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18)
第二節 教育與生產力(20)
第三節 教育與科學技術(22)
第四節 教育與文化(24)
第五節 教育的相對獨立性(27)
第三章 教育與人的發展
第一節 人的身心發展概述(32)
第二節 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及其作用(36)
第三節 國小教育促進兒童發展的特殊任務(40)
第四節 教育對人類地位的提升(42)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節 教育目的概述(46)
第二節 我國的教育目的(50)
第三節 我國國小教育目的及其培養目標(54)
第五章 教育制度
第一節 教育制度概述(59)
第二節 我國現代學制的確立和發展(63)
第三節 義務教育制度與終身教育制度(65)
第六章 學生與教師
第一節 學 生(71)
第二節 教 師(75)
第三節 學生與教師的關係(82)
第七章 國小課程
第一節 課程概述(88)
第二節 課程目標(92)
第三節 課程設計(94)
第四節 課程實施與課程評價(99)
第五節 我國現行國小的課程(103)
第八章 國小教學
第一節 教學概述(110)
第二節 教學過程(113)
第三節 教學原則(118)
第四節 教學方法(122)
第五節 教學手段(127)
第六節 教學的組織形式(129)
第七節 教學評價(135)
第八節 教學模式(138)
第九節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147)
第九章 德育 第一節 國小德育概述(160)
第二節 國小德育過程(164)
第三節 國小德育的原則、途徑與方法(167)
第四節 中外德育思想與理論(170)
第十章 班主任與班級
第一節 班主任工作(177)
第二節 班級管理(183)
第三節 班級活動(190)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學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內容和作用(196)
第二節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概況(199)
第三節 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與方法(201)
第二章 小學生心理發展與教育
第一節 小學生心理發展概述(208)
第二節 認知發展與教育(210)
第三節 社會性發展與教育(213)
第四節 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216)
第三章 學習理論
第一節 學習概述(224)
第二節 聯結學習理論(227)
第三節 認知學習理論(231)
第四節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235)
第五節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237)
第四章 學習動機
第一節 學習動機概述(242)
第二節 學習動機的理論(246)
第三節 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249)
第五章 學習遷移
第一節 學習遷移概述(256)
第二節 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259)
第三節 學習遷移與教學(261)
第六章 知識的學習
第一節 知識學習概述(269)
第二節 知識的獲得(273)
第三節 知識的保持(277)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一節 技能概述(286)
第二節 操作技能的形成(289)
第三節 心智技能的形成(293)
第八章 學習策略
第一節 學習策略概述(302)
第二節 典型的學習策略(303)
第三節 學習策略的訓練(309)
第九章 問題解決與創造性
第一節 問題解決概述(316)
第二節 創造性及其培養(321)
第十章 態度與品德的形成
第一節 態度與品德的實質及其關係(330)
第二節 小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徵(333)
第三節 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與條件(336)
第四節 良好態度與品德的培養(338)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節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345)
第二節 心理評估(348)
第三節 心理輔導(350)
第十二章 教學測量與評價
第一節 教學測量與評價的意義和作用(358)
第二節 教學測量與評價的方法和技術(360)
第十三章 教學設計
第一節 設定教學目標(369)
第二節 組織教學過程(373)
第三節 選擇教學策略(378)
第十四章 課堂管理
第一節 課堂管理概述(386)
第二節 課堂群體的管理(388)
第三節 課堂紀律的管理(392)
第十五章 教師心理
第一節 教師的心理特徵與職業成就的關係(403)
第二節 專家型教師與新教師的比較研究(405)
第三節 教師的成長與發展(408)
第四節 教師的心理健康(410)

《國小教學理論綜合知識》

第一部分 心理學
第一章 心理學概述
第二章 認知
第三章 情緒、情感和意志
第四章 個性心理
第二部分 新課程改革
第一章 新課程改革概述
第二章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
第三章 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
第四章 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管理
第五章 新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
第三部分 國小教材教法
第一章 國小語文教學
第二章 國小數學教學
第三章 國小英語教學
第四部分 教育教學技能
第一章 教學口語與書寫技能
第二章 教學設計技能
第三章 教學實施技能
第四章 多媒體教學技能
第五章 教育教學管理概論
第六章 教育寫作技能
第七章 教育研究技能
第五部分 教師職業道德
第一章 教師職業道德概論
第二章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概論
第三章 教師職業道德範疇
第一節 教師職業道德範疇概述(252)
第二節 教師職業道德主要範疇(253)
第四章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第五章 教師師德建設與課程改革
第六部分 教育法律法規
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規基礎知識
第一節 教育法概述(278)
第二節 教育法律規範(285)
第三章 教育法律法規彙編及解讀
第七部分 面試
第一章 說 課
第二章 試 講
第三章 答 辯

中學教學理論基礎知識

第一部分 教育學
第一章 教育與教育學
第一節 教育的產生與發展(2)
第二節 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8)
第二章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
第一節 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18)
第二節 教育與生產力(20)
第三節 教育與科學技術(22)
第四節 教育與文化(24)
第五節 教育的相對獨立性(27)
第六節 教育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8)
第三章 教育與人的發展
第一節 人的身心發展概述(34)
第二節 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及其作用(38)
第三節 中等教育促進青少年發展的特殊任務(42)
第四節 教育對人類地位的提升(43)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節 教育目的概述(48)
第二節 我國的教育目的(52)
第三節 我國中學教育目的及其培養目標(56)
第五章 教育制度
第一節 教育制度概述(61)
第二節 我國現代學制的確立和發展(65)
第三節 義務教育制度與終身教育制度(67)
第六章 學生與教師
第一節 學 生(73)
第二節 教 師(77)
第三節 學生與教師的關係(84)
第七章 中學課程
第一節 課程概述(90)
第二節 課程目標(94)
第三節 課程設計(96)
第四節 課程實施與課程評價(101)
第五節 中學課程設定(105)
第八章 中學教學
第一節 教學概述(113)
第二節 教學過程(116)
第三節 教學原則(121)
第四節 教學方法(125)
第五節 教學手段(130)
第六節 教學的組織形式(132)
第七節 教學評價(138)
第八節 教學模式(141)
第九節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150)
第九章 德育 第一節 中學德育概述(163)
第二節 中學德育過程(166)
第三節 中學德育的原則、途徑與方法(169)
第四節 中外德育思想與理論(173)
第十章 班主任與班級
第一節 班主任工作(180)
第二節 班級管理(186)
第三節 班級活動(193)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學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內容和作用(200)
第二節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概況(203)
第三節 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與方法(205)
第二章 中學生心理發展與教育
第一節 中學生心理發展概述(212)
第二節 認知發展與教育(214)
第三節 社會性發展與教育(217)
第四節 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220)
第三章 學習理論
第一節 學習概述(228)
第二節 聯結學習理論(231)
第三節 認知學習理論(235)
第四節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239)
第五節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241)
第四章 學習動機
第一節 學習動機概述(246)
第二節 學習動機的理論(250)
第三節 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253)
第五章 學習遷移
第一節 學習遷移概述(260)
第二節 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263)
第三節 學習遷移與教學(265)
第六章 知識的學習
第一節 知識學習概述(272)
第二節 知識的獲得(276)
第三節 知識的保持(280)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一節 技能概述(289)
第二節 操作技能的形成(292)
第三節 心智技能的形成(296)
第八章 學習策略
第一節 學習策略概述(304)
第二節 典型的學習策略(305)
第三節 學習策略的訓練(311)
第九章 問題解決與創造性
第一節 問題解決概述(318)
第二節 創造性及其培養(323)
第十章 態度與品德的形成
第一節 態度與品德的實質及其關係(332)
第二節 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徵(335)
第三節 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與條件(338)
第四節 良好態度與品德的培養(340)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節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347)
第二節 心理評估(351)
第三節 心理輔導(353)
第十二章 教學測量與評價
第一節 教學測量與評價的意義和作用(360)
第二節 教學測量與評價的方法和技術(363)
第十三章 教學設計
第一節 設定教學目標(371)
第二節 組織教學過程(375)
第三節 選擇教學策略(380)
第十四章 課堂管理
第一節 課堂管理概述(388)
第二節 課堂群體的管理(390)
第三節 課堂紀律的管理(394)
第十五章 教師心理
第一節 教師的心理特徵與職業成就的關係(404)
第二節 專家型教師與新教師的比較研究(406)
第三節 教師的成長與發展(409)
第四節 教師的心理健康(411)

中學教學理論綜合知識

第一部分 心理學
第一章 心理學概述
第二章 認知
第三章 情緒、情感和意志
第四章 個性心理
第二部分 新課程改革
第一章 新課程改革概述
第二章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
第三章 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
第四章 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管理
第五章 新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
第三部分 中學學科教材教法
第一章 中學語文教學
第二章 中學數學教學
第三章 中學英語教學
第四章 中學文科教學
第五章 中學理科教學
第四部分 教育教學技能
第一章 教學口語與書寫技能
第二章 教學設計技能
第三章 教學實施技能
第四章 多媒體教學技能
第五章 教育教學管理概論
第六章 教育寫作技能
第七章 教育研究技能
第五部分 教師職業道德
第一章 教師職業道德概論
第二章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概論
第三章 教師職業道德範疇
第四章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第五章 教師師德建設與課程改革
第六部分 教育法律法規
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規基礎知識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規彙編及解讀
第七部分 面試
第一章 說 課
第二章 試 講
第三章 答 辯

教師職業能力測驗

上篇 教育教學常識
第一部分 教育學
第一章 教育學基礎(2)
第二章 教育學理論(15)
第三章 教學理論(37)
第四章 教學實踐(58)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學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學基礎(68)
第二章 學習理論(77)
第三章 知識與技能的學習(96)
第四章 教學心理(110)
第三部分 教育綜合知識
第一章 新課程改革綱要(136)
第二章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144)
第三章 教育法律法規(147)
下篇 能力傾向測驗
第一部分 數理套用能力
第一章 數字推理(172)
第二章 數學運算(191)
第三章 資料分析(233)
第二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
第一章 選詞填空(256)
第二章 語句表達(263)
第三章 閱讀理解(275)
第三部分 判斷推理能力
第一章 圖形推理(294)
第二章 邏輯判斷(324)
第三章 定義判斷(363)
第四章 類比推理(370)
第四部分 常識套用能力
專題一 時事政治(380)
專題二 政治常識(385)
專題三 哲學常識(393)
專題四 人文常識(399)

教師面試與教學能力教程

第一章 面試概論
第一節 教師面試概述(2)
第二節 教師面試的形式與測評要素(6)
第三節 教師面試的流程(9)
第二章 說課
第一節 說課概述(12)
第二節 說課的內容和模式(17)
第三節 說課的方法、策略及注意事項(38)
第四節 說課實戰演練(46)
語文說課稿(46)
數學說課稿(50)
英語說課稿(54)
中學政治說課稿(57)
中學歷史說課稿(61)
中學地理說課稿(64)
物理說課稿(66)
化學說課稿(69)
生物說課稿(72)
第三章 試講
第一節 試講概述(84)
第二節 試講的測評標準(86)
第三節 試講的基本環節(88)
第四節 試講的應試策略(96)
第五節 試講教學設計(100)
語文教學設計(102)
數學教學設計(105)
英語教學設計(110)
中學物理教學設計(117)
中學化學教學設計(121)
中學生物教學設計(123)
中學政治教學設計(126)
中學歷史教學設計(128)
中學地理教學設計(130)
第四章 答辯
第一節 答辯概述(134)
第二節 答題策略(137)
第三節 面試答辯演練(151)
第五章 面試實戰點撥
第一節 面試準備(160)
第二節 面試心理(161)
第三節 面試禮儀(163)
第四節 面試語言(167)
第六章 教學能力全解讀
第一節 教學口語(172)
第二節 教師書寫技能(177)
第三節 教學簡筆畫技能(179)
第四節 激趣教學技巧(184)
第五節 課堂導入(187)
第六節 課堂講授(191)
第七節 課堂提問技能(193)
第八節 教學板書(195)
第九節 習題設計與作業布置(197)
第十節 教學結束(200)
附 錄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2)
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20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節選)(211)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節選)(2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節選)(22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