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是建立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之上的。對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產生深遠影響的有兩個著名的心理學家,分別是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Maslow)和羅傑斯(Carl R.Rogers,1902-1987).。
人本主義主張,心理學應當把人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而不是將人的心理肢解為不完整的幾個部分,應該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應該關注人的高級心理活動,如熱情、信念、生命、尊嚴等內容。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從全人教育的視角闡釋了學習者整個人的成長曆程,以發展人性;注重啟發學習者的經驗和創造潛能,引導其結合認知和經驗,肯定自我,進而自我實現。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重點研究如何為學習者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其從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發展出對世界的理解,達到自我實現的最高境界。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有別於精神分析與行為主義的心理學界的“第三種力量”,主張從人的直接經驗和內部感受來了解人的心理,強調人的本性、尊嚴、理想和興趣,認為人的自我實現和為了實現目標而進行的創造才是人的行為的決定因素。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目標是要對作為一個活生生的完整的人進行全面描述。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行為主義將人類學習混同於一般動物學習,不能體現人類本身的特性,而認知心理學雖然重視人類認知結構,卻忽視了人類情感、價值觀、態度等最能體現人類特性的因素對學習的影響。在他們看來,要理解人的行為,必須理解他所知覺的世界,即必須從行為者的角度來看待事物。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首先必須改變其信念和知覺。人本主義者特別關注學習者的個人知覺、情感、信念和意圖,認為它們是導致人與人的差異的“內部行為”,因此他們強調要以學生為中心來構建學習情景。
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羅傑斯認為,人類具有天生的學習願望和潛能,這是一種值得信賴的心理傾向,它們可以在合適的條件下釋放出來;當學生了解到學習內容與自身需要相關時,學習的積極性最容易激發;在一種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環境下可以更好地學習。羅傑斯認為,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知識,也不是教學生如何學習知識,而是要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手段,至於應當如何學習則應當由學生自己決定。教師的角色應當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簡介
人本主義於20世紀50~60年代在美國興起,70~80年代迅速發展,它既反對行為主義把人等同於動物,只研究人的行為,不理解人的內在本性,又批評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經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稱之為心理學的第三種運動。
人本學派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實現歸結為潛能的發揮,而潛能是一種類似本能的性質。人本主義最大的貢獻是看到了人的心理與人的本質的一致性,主張心理學必須從人的本性出發研究人的心理。
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馬斯洛(1908~1970)和羅傑斯(1902~1987)。馬斯洛的主要觀點:對人類的基本需要進行了研究和分類,將之與動物的本能加以區別,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層次發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標和滿足對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種需要從低到高安排在一個層次序列的系統中,最低級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這是人所感到要優先滿足的需要。羅傑斯的主要觀點:在心理治療實踐和心理學理論研究中發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論”,並倡導了“患者中心療法”的心理治療方法。人類有一種天生的“自我實現”的動機,即一個人發展、擴充和成熟的趨力,它是一個人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各種潛能的趨向。
差異
從以上的簡單介紹可以發現,不同的學習理論流派強調了學習的不同方面。實際上,這種差異的引起,往往是因為它們所依據的研究背景的差異(如學習任務的難易程度、學習材料的組織程度等)而引起的。只要我們認真加以分析,就能夠發現它們的共性以及各種理論之間的內在聯繫。“真理往往存在於兩個極端的中間”,在學習各種派別的學習理論時,我們應當注意防止走極端,吸收各種學習理論中的合理因素為我所用,才是正確的態度。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教育的目標、學習的結果應該是使學生成為具有高度適應性和內在自由性的人。
分類
根據學習對學習者的個人意義,可以將學習分為無意義學習與意義學習兩大類。意義學習,是指一種涉及學習者成為完整的人,使個體的行為、態度、個性以及在未來選擇行動方針時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是一種與學習者各種經驗融合在一起的、使個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學習。
理論基礎
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是根植於其自然人性論的基礎之上的。他們認為,人是自然實體而非社會實體。人性來自自然,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凡是有機體都具有一定內在傾向,即以有助於維持和增強機體的方式來發展自我的潛能;並強調人的基本需要都是由人的潛在能量決定的。但是,他們也認為,自然的人性不同於動物的自然屬性。人具有不同於動物本能的似本能(instinct oid)需要,並認為生理的、安全的、尊重的、歸屬的、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是人類的似本能,它們是天賦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礎上,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進一步認為,似本能的需要就是人性,它們是善良的或中性的。惡不是人性固有的,它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或是由不良的文化環境造成的。
中心療法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成長源於個體自我實現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格形成發展、擴充成熟的驅力。所謂自我實現的需要,馬斯洛認為就是“人對於自我發揮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種使它的潛力得以實現的傾向”。通俗地說,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是“一個人能夠成為什麼,他就必須成為什麼,他必須忠於自己的本性”。正是由於人有自我實現的需要,才使得有機體的潛能得以實現、保持和增強。人格的形成就是源於人性的這種自我的壓力,人格發展的關鍵就在於形成和發展正確的自我概念。而自我的正常發展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無條件的尊重和自尊。其中,無條件的尊重是自尊產生的基礎,因為只有別人對自己有好感(尊重),自己才會對自己有好感(自尊)。如果自我正常發展的條件得以滿足,那么個體就能依據真實的自我而行動,就能真正實現自我的潛能,成為自我實現者或稱功能完善者、心理健康者。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自我實現者能以開放的態度對待經驗,他的自我概念與整個經驗結構是和諧一致的,他能經驗到一種無條件的自尊,並能與他人和諧相處。
羅傑斯認為,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極大地影響著他的行為。心理變態者主要是由於他有一種被歪曲的、消極的自我概念的緣故。如果他要獲得心理健康,就必須改變這個概念。因此,心理治療的目的就在於幫助病人或患者創造一種有關他自己的更好的概念,使他能自由地實現他的自我,即實現他自己的潛能,成為功能完善者。由於羅傑斯認為患者有自我實現的潛能,它不是被治療家所創建的,而是在一定條件下自由釋放出來的,因此“患者中心療法”的基本做法是鼓勵患者自己敘述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治療者在治療過程中,不為患者解釋過去壓抑於潛意識中的經驗與欲望,也不對患者的自我報告加以評價,只是適當地重複患者的話,幫助他澄清自己的思路,使患者自己逐步克服他的自我概念的不協調,接受和澄清當前的態度和行為,達到自我治療的效果。而要有效運用患者中心療法,使病人潛在的自我得到實現,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這就是:(1)無條件地積極關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治療者對患者應表現出真誠的熱情、尊重、關心、喜歡和接納,即使當患者敘述某些可恥的感受時,也不表示冷漠或鄙視,即“無條件尊重”;(2)真誠一致(congruence):治療者的想法與他對患者的態度和行為應該是相一致的,不能虛偽做作;(3)移情性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治療者要深入了解患者經驗到的感情和想法,設身處地地了解和體會患者的內心世界。
教學目標
由於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潛能是自我實現的,而不是教育的作用使然,因此在環境與教育的作用問題上,他們認為雖然“人的本能需要一個慈善的文化來孕育他們,使他們出現,以便表現或滿足自己”,但是歸根到底,“文化、環境、教育只是陽光、食物和水,但不是種子”,自我潛能才是人性的種子。他們認為,教育的作用只在於提供一個安全、自由、充滿人情味的心理環境,使人類固有的優異潛能自動地得以實現。在這一思想指導下,羅傑斯在60年代將他的“患者中心”(client centered)的治療方法套用到教育領域,提出了“自由學習”和“學生中心”(student centered)的學習與教學觀。
羅傑斯認為,情感和認知是人類精神世界中兩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彼此是融為一體的。因此,羅傑斯的教育理想就是要培養“軀體、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匯一體”的人,也就是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認知的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人。這種知情融為一體的人,他稱之為“完人”(whole person)或“功能完善者”(fully functioning person)。當然,“完人”或“功能完善者”只是一種理想化的人的模式,而要想最終實現這一教育理想,應該有一個現實的教學目標,這就是“促進變化和學習,培養能夠適應變化和知道如何學習的人”。他說:“只有學會如何學習和學會如何適應變化的人,只有意識到沒有任何可靠的知識,只有尋求知識的過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正有教養的人。在現代世界中,變化是唯一可以作為確立教育目標的依據,這種變化取決於過程而不是靜止的知識。”可見,人本主義重視的是教學的過程而不是教學的內容,重視的是教學的方法而不是教學的結果。
自由學習
由於人本主義強調教學的目標在於促進學習,因此學習並非教師以填鴨式嚴格強迫學生無助地、順從地學習枯燥乏味、瑣碎呆板、現學現忘的教材,而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自覺有趣和需要的知識。羅傑斯認為,學生學習主要有兩種類型:認知學習和經驗學習,其學習方式也主要有兩種:無意義學習和有意義學習,並且認為認知學習和無意義學習、經驗學習和有意義學習是完全一致的。因為認知學習的很大一部分內容對學生自己是沒有個人意義(personal significance)的,它只涉及心智(mind),而不涉及感情或個人意義,是一種“在頸部以上發生的學習”,因而與完人無關,是一種無意義學習。而經驗學習以學生的經驗生長為中心,以學生的自發性和主動性為學習動力,把學習與學生的願望、興趣和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因而經驗學習必然是有意義的學習,必能有效地促進個體的發展。
所謂有意義學習(significant learning),不僅僅是一種增長知識的學習,而且是一種與每個人各部分經驗都融合在一起的學習,是一種使個體的行為、態度、個性以及在未來選擇行動方針時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在這裡,我們必須注意羅傑斯的有意義學習(significant learning)和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meaning fullearning)的區別。前者關注的是學習內容與個人之間的關係;而後者則強調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它只涉及理智,而不涉及個人意義。因此,按照羅傑斯的觀點,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只是一種“在頸部以上發生的學習”,並不是羅傑斯所指的有意義學習(significant learning)。
對於有意義學習,羅傑斯認為主要具有四個特徵:(1)全神貫註:整個人的認知和情感均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2)自動自發:學習者由於內在的願望主動去探索、發現和了解事件的意義;(3)全面發展:學習者的行為、態度、人格等獲得全面發展;(4)自我評估:學習者自己評估自己的學習需求、學習目標是否完成等。因此,學習能對學習者產生意義,並能納入學習者的經驗系統之中。總之,“有意義的學習結合了邏輯和直覺、理智和情感、概念和經驗、觀念和意義。若我們以這種方式來學習,便會變成統整的人。”
教學觀
人本主義的教學觀是建立在其學習觀的基礎之上的。羅傑斯從人本主義的學習觀出發,認為凡是可以教給別人的知識,相對來說都是無用的;能夠影響個體行為的知識,只能是他自己發現並加以同化的知識。因此,教學的結果,如果不是毫無意義的,那就可能是有害的。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學習知識(這是行為主義者所強調的),也不是教學生如何學習(這是認知主義者所重視的),而是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的資源,提供一種促進學習的氣氛,讓學生自己決定如何學習。為此,羅傑斯對傳統教育進行了猛烈的批判。他認為在傳統教育中,“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而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可以通過講演、考試甚至嘲弄等方式來支配學生的學習,而學生無所適從;教師是權力的擁有者,而學生只是服從者”。因此,羅傑斯主張廢除“教師(teacher)”這一角色,代之以“學習的促進者(facilitator)”。
羅傑斯認為,促進學生學習的關鍵不在於教師的教學技巧、專業知識、課程計畫、視聽輔導材料、演示和講解、豐富的書籍等(雖然這中間的每一個因素有時候均可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料),而在於特定的心理氣氛因素,這些因素存在於“促進者”與“學習者”的人際關係之中。那么,促進學習的心理氣氛因素有哪些呢?羅傑斯認為,這和心理治療領域中諮詢者對咨客(患者)的心理氣氛因素是一致的,這就是:(1)真實或真誠:學習的促進者表現真我,沒有任何矯飾、虛偽和防禦;(2)尊重、關注和接納:學習的促進者尊重學習者的情感和意見,關心學習者的方方面面,接納作為一個個體的學習者的價值觀念和情感表現;(3)移情性理解:學習的促進者能了解學習者的內在反應,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在這樣一種心理氣氛下進行的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師”只是學習的促進者、協作者或者說夥伴、朋友,“學生”才是學習的關鍵,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習的目的之所在。
總之,羅傑斯等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從他們的自然人性論、自我實現論及其“患者中心”出發,在教育實際中倡導以學生經驗為中心的“有意義的自由學習”,對傳統的教育理論造成了衝擊,推動了教育改革運動的發展。這種衝擊和促進主要表現在:突出情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一種以知情協調活動為主線、以情感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動力的新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的“自我”完善為核心,強調人際關係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認為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都維繫於課堂人際關係的形成和發展;把教學活動的重心從教師引向學生,把學生的思想、情感、體驗和行為看作是教學的主體,從而促進了個別化教學運動的發展。不過,羅傑斯對教師作用的否定,是不正確的,是言過其實的。
評價
主要貢獻
1、重視學習者的內心世界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反對把人降低到“一隻較大的白鼠或一架較慢的計算機水平”,重視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認知、情感、興趣、動機、潛在智慧型等內部心理世界的研究,主張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激動,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人本主義不主張學生的行為依賴於現在或過去的環境而刺激,而認為學生的自我實現和為達到目的而進行創造的能力才是他們行為的決定因素,個人所處的物質、社會和文化環境只能促進或阻礙學生的潛能的實現。總之,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重視教育者對學生內在的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順應學生的興趣、需要、經驗以及個別差異等,達到開發學生的潛能,激起其認知與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視創造能力、認知、動機、情感等心理方面對行為的制約作用,這對於教育事業的革新與進步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2.、對學生的本質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把人類能否適應當代世界的加速變化,解決種種社會矛盾的一個決定因素歸之於能否教育好一代新人。他們反對那種強制學生適應學校,重視智育,不重視整個人全面發展的傳統教育目標;提倡教育目標應該是指向學生個人的創造性、目的和意義,是培養積極愉快、適應時代變化的心理健康的人。為了實現這種教育目標,教師應當充分地尊重、了解與理解學生,創設自由的、寬鬆的、快樂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的成長與學習。這種觀點對我國當前的素質教育目標的制定,具有積極的借鑑作用。
3、對教師的態度定勢與教學風格的重視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在重視學生個別差異與自我概念的同時也重視師生關係、課堂氣氛及群體動力的作用,特別是促使教師更加重視與研究那些涉及人際關係與人際感情,諸如自我概念與自我尊重、氣氛因素及學生對新的學習的知覺方式的調節、學習能力的獲得、持續學習等問題;促使教師從學生的外部行為理解其內在的動因;促使教師在講授知識中深入理解講課內容的同時,正確地理解自己。這無疑促進了教師心理的理論研究,對完善教師的態度定勢與教學風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重視意義學習與過程學習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主張的“做”中學和在學習過程中學習如何學習的觀點是十分可取的,它有利於在教育中消除老師與學生、學和做、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距離和對立,使學習成為樂趣。對於克服我國教育中仍然存在的過分重視書本知識的作用和價值,忽視在實踐活動中學習的偏向不無啟示。
5、消除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學習論的片面性,豐富了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關於學習的基本觀點與理論,有力衝擊了行為主義的機械學習論與精神分析的悲觀發展論對學習心理與教育實踐的消極影響,促進了美國當時的教育革新。人本主義大量的教育試驗和研究工作所積累的經驗與成果也是教育心理學發展史上的一筆寶貴的財富。
缺陷
1、片面強調學生的天賦潛能作用,忽視環境與教育的作用 人本主義心理學主張教育、教學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選擇性、創造性是正確的,但認為這些心理特點都是先天的潛能,忽視社會和文化環境的決定作用,是一種片面強調遺傳決定發展的觀點,是違背人的發展的客觀現實的。現實中的學校總是在與社會文化環境的互動中,改變著自己的教育目標、方針與辦學模式,對學生施加種種影響的,而學生又在家庭與社會團體中接受社會文化環境影響,成為一個既具有學校社會組織特性又具有獨特個性的人。過分強調學生天生的潛能,只會導致放任自流式的“自由學習”。
2、過分強調學生的中心地位,影響了教育與教學效能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主張以學生為中心,這對教師以權威身份向學生灌輸知識,強迫學生學習的美國傳統教育的衝擊是有積極意義。然而,強調學習要以學習者的自由活動為中心,這樣必然會忽視教學內容的系統邏輯性和教師在學科學習中的主導作用,影響教育與教學質量。我們提倡在寬鬆、自由的學習氣氛中去學習教學計畫規定的教學內容。而且要求學生在不影響自己與別人學習的的前提下,在選修課與課外興趣小組中,體現學生的自由、學習的精神,但必須遵循學生的角色規範,遵守必要的規章制度,真正做到既樂於學習又會學習,既自由又受紀律制約,以適應當前的學習與未來的生活。
3 、過於突出學生個人的興趣與愛好,低估社會與教育的力量 人本主義學習論對滿足學生個人自發的興趣和愛好上過於重視,忽視了良好的社會與學校教育對他們健康發展的作用。我們也主張教育措施必須符合兒童心理發展水平,必須有利於兒童潛能的開發,但不是遷就其原有的水平與獨特性,而是在良好的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條件下,提高原有的智慧型水平,完善其獨特性,促使其社會化,培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
4、低估了教師的作用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提出了情感型的新型師生關係,提倡師生之間真誠的情感交流,這為師生交往提供了一個新模式。但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把教師看作盡職於學生的“侍人”、“非指導者”、“促進者”等,教師的作用只是“音叉”,應學生之聲而“共鳴”,這實際上貶低了教師作用。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合理的,但由此而讓教師遷就於學生的想法,則是不可取的。
5、哲學基礎與方法論的局限 人本主義心理學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猛烈地衝擊當時及當代西方心理學的教育觀念,成為心理學發展中的一個新動向,值得深入研究。但是,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整個體系建立在存在主義、現象學、性善論的基礎上,因而具有唯心主義的色彩。此外,它的研究方法是從心理諮詢等實際工作中引進的,一些學者認為在一定程度上人本主義學習論還只是一種推理和猜想,缺乏實驗和實踐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