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領導

政治領導

政治領導是指政府、政黨、政治集團等政治主體運用政治權力或權威,通過對政治客體的作用和影響,實現一定的政治原則和方向。

政治領導

正文

政府政黨、政治集團等政治主體運用政治權力或權威,通過對政治客體的作用和影響,實現一定的政治原則和方向。政治領導主要體現在確立政治原則和政治方向,制定重大決策,安排重要人事等方面。它更注重對所轄範圍政治生活的巨觀控制。政治領導依賴政治權力和政治權威,最終形成一種支配與服從的關係。
政治領導具有以下特徵:①它為社會的政治生活確定價值、規範、方向和目標,對政治過程的領導與決策著眼於整體和長遠利益。這是由政治活動在國家生活中的主導性作用所決定的。②它對政治生活實行原則性和政策性領導,通過思想、組織、政策三方面大政方針的制定和監督貫徹,實現政治領導權。政治領導的指導性政策一經確定,就會產生具有權威性和相對穩定性的政治約束力,並影響到微觀政治生活的每個層面。③政治領導是社會領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政治權力作為後盾和保障,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它的正確與否關係到國家、政府、政黨和政治團體的穩定和前途。
政治領導由下列要素構成:①政治領導的主體。主要是政府、政黨和政治集團。在現代社會,執政黨通常是政府的靈魂,政府以執政黨的政治綱領為施政原則。政府、政黨和政治集團對政治生活的領導,是通過政治領袖的作用具體實現的。政治領袖是一定政治體系的核心,是該體系政治權力的最高承擔者。他的價值觀念、素質、能力和心理的優劣關係到政治領導作用的發揮。同時,政治領袖的產生方式、他們掌握政治權力的方式等政治領導體制對政治領導作用的發揮有著重要的影響。②政治領導方式,是政治領導主體影響、支配政治領導客體的方式。政治領導主體可以運用自己的政治權威進行政治動員,以自己的價值觀、信仰誘導或引導被領導者,贏得被領導者的情感認同,吸引他們自願服從和主動配合;也可以運用政治權力進行思想控制,或用暴力強制被領導者服從;通常是將政治權力和政治權威結合運用。政治領導的方式是否適當,往往是政治領導成功與否的關鍵。成功的政治領導者總是注意建立自己的政治權威,通過合法、公正的方式來影響和支配被領導者。③政治領導的客體,即被領導者。被領導者在政治領導過程中不是完全被動的,被領導者是否服從和配合,是政治領導成敗的關鍵。政治領導的一切方式、手段、過程的最終目的是讓被領導者服從,沒有達到這個目的,政治領導就失敗了。政治領導的幾個要素是互相聯繫的,它們的不同組合形式反映出政治領導的不同類型。
政治領導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方面:①對形勢或環境作出權威性的判斷;②根據判斷制定相應的路線、方針和政策;③影響或支配被領導者執行或服從領導者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客觀形勢和環境是很複雜的,政治領導主體應根據具體情況的變化,及時地修正政策和領導策略,以保證領導的有效實施。
政治領導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中,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傳統社會中,政治領導的基本特點是人治,一般表現為以個人、家族或少數統治者的意志為原則,其領導行為很少受約束。政治領導活動的指向是一切國家事務;政治領導體制以專制型為主;統治手段多靠物理性強制;被統治者在政治生活中沒有地位,只能屈從。在現代社會中,政治領導一般建立在4個基本前提之上:①為了防止專制,強調權力的分工和制約。在政治領袖產生的方式上提倡選舉制和罷免制。實行集體領導,以決策的民主化,保證領導的科學化。②通過政黨實現政治領導。現代政治領導必定反映政黨政治的特徵。在政黨領導下,政治領導不僅有明確的政治原則和綱領,還可以聚合本階級的意志和力量。③受法律約束。統治階級把自己的意志上升為憲法和法律,要求政治領導在它的約束下實現,使政治領導行為的實施成為有規則的活動。違背憲法和法律,必然是對階級統治的損害,並要受到懲罰。④促使民眾進行積極有效的政治參與。使人民不僅是被領導者,還是政治決策的主人。這就體現了人民主權的思想,加強了政治領導的合理性和政治體制的穩定性。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