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接官鄉地處安陸市東北部,北抵隨州的廣水市,是安陸市的口子鄉鎮,孝感市的北大門。交通便利,商貿活躍,省道210平伏線縱穿全境。所轄26個行政村,分別是接官、介崗、高廟、馮畈、吊橋、金台、順廟、蓮花、茶安、劉鋪、李沖、宋沖、土門、吳以、馬安、白崗、會砦、銀鋪、唐畈、槎山、楊沖、霞山、倪廟、沈灣、秦畈、興龍,164個村民小組,6644個農戶,總人口29116人,其中農業人口27791人,國土面積10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500畝,林地87000畝,森林覆蓋率56%,水面6000餘畝。近幾年,全鄉緊緊圍繞“農業穩鄉、項目富鄉、工業強鄉、科教興鄉”的發展思路。逐步形成了以林業、畜牧業、水產業、無籽西瓜、優質稻為主的五大農業產業。已建成千畝意楊基地5個,百畝林果基地18個,百頭養殖場22個,千隻養禽場12個,百畝水產基地41個,萬畝優質稻基地2個,無籽西瓜年均種植面積在3000畝以上。使我鄉農業調整不斷走向產業化、規模化。2005年底,全鄉工農業生產總值實現2.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80元,預算內財稅收入99萬元。全年出欄肥豬3萬餘頭,家禽100萬餘只,水產品10000噸以上。
基礎設施
接官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現有中學2所,國小4所,醫院、衛生所11家,福利院1所,全鄉各村均開通了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30%以上。境內有小一(二)型水庫20座,水系完善,溝渠配套。電力整改全面完成,移動機站全方位覆蓋,固定電話大幅度擴容,全鄉電力充足,通訊發達。境內通鄉通村公路全面改造,村村通柏油(水泥)路,公路四通八達,晴雨通車。接官顓廟工業園區水、電、路基礎設施配套,創業環境優美,發展前景無限。安陸市接官鄉引入100多萬元民營資本投資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加快了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目前,全鄉26個村場都接通了有線電視,豐富了農民的文化生活。發展戰略
近幾年來,鄉黨委政府大力實施科教強鄉戰略,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科技致富、科技興鄉步伐,努力提高全鄉科普水平,取得了明顯成效,農業產業化程度大幅提高,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2003年接官鄉被孝感市評為科普示範鄉,科技工作先進鄉。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對科普工作的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沒有科技的進步,沒有科技的普及,就不可能有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科技普及直接關係到提高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只有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才能有力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我們充分認識到科技普及工作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始終高度重視科普工作,對科普工作堅持常抓不懈,把科普工作作為“科教強鄉”戰略重要舉措抓牢抓實。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科普工作領導小組,由鄉主要負責人親自抓,農技、獸醫、水產、林業、衛生、教育、企管等部門為組成成員,全鄉26個村,配齊配強村科技副主任,把那些有一定文化水平,善於學習鑽研科技文化知識,有責任心的農村能人選配到村委會班子中來,切實加強村級科普工作。把科普工作納入村、部門年度考核責任目標,規定村、部門必須達到科普工作驗收合格標準。科普領導小組根據接官的實際,制定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經濟發展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畫,做到有計畫、有落實。落實科普經費,把科普經費納入年初財政預算,確保科普經費按時足額撥付到位,每年科普經費不低於30萬元。二、加強科普網路建設,建立健全科普隊伍以鄉科技各部門為主,以各類種養殖業大戶為骨幹,建立健全鄉村各類科普協會,充分發揮科普協會的作用,促進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普及套用,加強技術、信息的溝通,促進優質農產品向大市場流通,促進農民致富。該鄉共建立健全各類科普協會9個,各類科普協會都發揮了較好的作用。優質稻麥種植業協會,由鄉種子站牽頭,網路種糧大戶共同組成,積極引進推廣稻麥優良新品種。“接官牌”無籽西瓜產銷轉會,由鄉農技服務站牽頭,網路全鄉西瓜種植大戶組成,協會集產供銷於一體,強化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協會以鄉農業科技示範園為基地,每年培育無籽西瓜苗300餘萬株,為大戶提供種苗、技術服務,為大戶包銷西瓜。鄉瓜協還與中國西甜瓜協會、省西甜瓜協會建立了廣泛的聯繫,積極引進優良西瓜品種,推廣先進的種植技術,還定期在農產品市場周刊、有關農產品信息網上發布產銷信息,同時每年與武漢皇經堂農產品銷售大市場簽訂西瓜產銷契約。2003年外銷西瓜3000餘萬斤。外銷產值達1000萬元以上。畜禽養殖運銷協會,由鄉獸
醫站牽頭,網路全鄉100餘戶養殖大戶組成,協會集信息交流、技術服務、產品銷售於一體,獸醫站負責提供種苗、技術、防疫、飲料供應,為養殖戶提供市場供銷信息等,養殖戶通過協會了解養殖信息、市場行情,通過協會組織畜禽產品外銷,有力地推動了養殖業的發展。水產養殖協會由水產技術部門牽頭,網路全鄉養魚大戶組成,協會加強養魚技術宣傳指導,努力提高養魚技術水平,促進水產品上檔次。花卉林果協會由林業站牽頭,網路林果基地、花卉種植大戶組成。此外還有糧油加工運銷協會,計畫生育協會、醫療衛生協會等。三、提高支柱產業的科技含量,推進農業產業化接官是一個農業鄉鎮,要發展只能在“農”字上作文章,在農業特色產業上求發展,努力提高農業支柱產業的科技含量,通過提升科技含量,逐步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規模產業鏈。
四、加大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力度,努力提高科技普及水平我鄉堅持實施科學素質工程和科技興鄉戰略,以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為目的,堅持實用、實效原則,開展多形式、多途徑的技術培訓和科普活動。每年以鄉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為陣地,進行農作物種植技術、畜禽養殖技術、病蟲防治技術、特早熟和延秋無籽西瓜栽培技術、果樹高產優質培育技術等大型培訓活動10餘次。每年培訓鄉村技術骨幹2000餘人次。各技術推广部門積極印發實用技術資料,發到基地,到現場,發到村、組、農戶手中。鄉黨委政府還常年聘請武漢市農科院西甜瓜專家、省瓜協理事高級農藝師汪新平為我鄉的特別顧問,每年定期來鄉指導西瓜生產,傳授西瓜種植技術。經常組織有關方面專家來我鄉傳經送寶,今年專門聘請了省農業廳有關專家來我鄉講授水稻免耕栽培新技術,聘請了市農業局專家來鄉講授中國香稻栽培技術。積極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科技文化周活動,進行科技普及宣傳,發放技術資料圖片、科技圖書,放映科技紀錄片。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通過培訓宣傳,切實提高我鄉科技入戶率,增強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通過培訓宣傳,全鄉科技入戶率達到80%以上,新技術覆蓋率達到85%,農作物良種普及率達到100%。
五、加強典型培植力度,增強科技示範輻射功能一是抓好產業龍頭科技示範基地的建設,發揮龍頭示範基地的科技示範作用。鄉農業科技示範園是西瓜產業的龍頭基地,占地50餘畝,建有高標準塑膠大棚10個,由農技站3名科技人員常年負責經營管理。農業科技示範園的主要職能是引進推廣優良農作物品種,為全鄉瓜農提供無籽西瓜育苗服務、技術服務。農業科技示範園自2000年建立以來,發揮了巨大的科技示範輻射作用,特別是為全鄉西瓜產業的形成起到了促進作用,累積培育無籽西瓜苗1500餘萬株,為20000餘畝大田提供優質瓜苗,同時每年在鄉農業科技園舉辦現場培訓觀摩會,為全鄉1000餘戶瓜農免費提供技術諮詢服務。在科技園的帶動下,全鄉西瓜面積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西瓜種植大戶發展到200餘戶。鄉跑馬嶺林果基地是林果業龍頭科技示範基地,自1990年開發以來,由於機制不活,管理不善,科技水平不高,效益一直不好。近幾年通過加強管理,加大科技套用力度,使跑馬嶺林果基地煥發了生機。轉換經營機制,由林業站3名技術人員到基地興辦實體,當企業辦。切實加強管理,加大投入,加強技術改造,把原有的老果樹品種,通過嫁接,改造成優質的果樹品種,板栗全部嫁接成優質的“板栗1號”新品種。在基地實行林牧漁禽綜合配套種養殖,推廣林間種草,林間套作,林下養羊、養雞的農莊經營模式,發揮綜合效益。在跑馬嶺林果基地的帶動下,全鄉16處林果基地全部實行綜合配套種養殖的農莊經營模式。二是重點培植好種養殖業科技示範大戶。大力培植各種種養殖業大戶。近幾年全鄉各類科技示範戶,每年新增50戶以上,全鄉已發展各類種養殖業大戶1000餘戶,這些大戶通過科技人員的重點幫助扶持,實現了科技致富。顓廟村5組村民唐傳柏在鄉農業科技示範園的帶動下,每年種植西瓜3畝以上,每畝產西瓜5000斤,畝收入3000元以上,僅西瓜收入一項就達到萬元以上收入,2003年受到安陸市委市政府表彰。特色產業
近幾年我鄉已逐步形成了西瓜生產運銷產業、畜禽養殖業、林果特種植業等三大特色產業。
(一)提高西瓜生產的科技含量,做大做強西瓜產業。西瓜生產在我鄉有傳統種植習慣,但過去一直由農戶分散自由種植,自食為主,零散種植,不成規模,品種單一,以常規西瓜為主,效益低下,科技含量不高。為了調整農業結構,提高效益,促進農民增收,鄉黨政府經認真調查研究,通過算帳對比,通過市場調查分析等,決定以西瓜生產為突破口,調整農業結構,把西瓜生產當支柱產業來抓,目前已形成了產業,全鄉常年種植面積10000畝以上,年產值在1500萬元以上,每畝增收1000元以上,全鄉人平增收300元以上。提高西瓜生產的科技含量,主要是實行了“六改”:一是品種改良。改種植常規有籽西瓜為種植科技含量高的無籽西瓜,提高市場競爭力。目前我鄉無籽西瓜當家品種有黑密2號、黑密5號,無籽西瓜面積占西瓜面積的50%以上。二是改一年種植一季為一年種植多季。大力發展塑膠大棚育苗,叉開西瓜上市高峰,大力發展早春、延秋無籽西瓜。早春西瓜在6月初即可上市,延秋無籽西瓜在10月1日後仍可上市銷售。通過多季種植,提升西瓜上市價格,提高種瓜效益。三是改常規種植方法為地膜覆蓋種植。地膜覆蓋種植好處多,即可保溫保濕,又可抑制雜草生長。四是改施用化肥為主為重施農家有機肥,提高西瓜品味。由於重施有機肥,接官西瓜對比外地西瓜,品質高,品味好,含糖量高,中心糖分普遍在12%以上,口感非常好,市場競爭力很強。五是改零星分散種植為集中規模種植,改荒山荒崗種植為正田種植,改變種瓜只為一家一戶自食為主為大面積規模種植上市銷售為主。有規模才有批量,有批量才有市場。接官西瓜面積已由原來常年種植2000畝左右發展到目前常年種植10000餘畝,年產量在3000萬斤以上。六是改農戶自產自銷為統一技術指導生產。統一品牌上市銷售。通過鄉西瓜生產運銷協會,實行統一技術指導,統一供種,統一育苗,分戶經營生產,統一品牌銷售,有品牌才有競爭力。鄉人民政府註冊了“接官牌”無籽西瓜商標,交鄉西瓜生產銷售公司使用,對外統一品牌,提高了接官西瓜知名度,市場銷售前景十分廣闊。(二)提高畜禽養殖業科技含量,大力發展畜牧業。畜禽養殖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靠傳統的養殖方式方法已很難挖掘增收潛力,促使農民增收致富。因此,鄉黨委政府始終把提高科技含量,促畜禽養殖業發展,提高效益作為畜牧業的工作重點。近幾年通過提高科技含量,使我鄉畜禽養殖業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規模集約養殖程度提高。2003年,全鄉出欄生豬3萬頭、牛循環飼養量達6000頭,出欄肉牛3000頭,羊飼養量10000隻,肉羊出欄5000隻,家畜出籠50萬隻。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接近50%,農民人均從畜牧業中獲得的純收入占農民當年純收入的50%。全鄉人平從畜牧業中增收100元以上。一是抓畜禽品種改良,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切實提高效益。全鄉300頭能繁母豬,全面實行人工授精,商品肉豬全部托佩克化;全鄉1800頭母牛全部實行凍精配種,每年要新增1000頭優質小牛,每頭小牛的市場價要高出普通牛的500元以上。羊引進優良品種波爾山羊。二是抓飼養技術改良。在全鄉大力推廣濃飼料,小豬補鐵、小牛小羊補料、肉牛肉羊育肥,優質家畜飼養,優質牧草種植、塑膠大棚養雞養鴨等技術,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三是抓集約化規模養殖。傳統的一家一戶分散的畜牧業養殖受市場、技術等諸方面因素制約,效益十分低下。近幾年該鄉圍繞農民增收,狠抓畜牧業生產結構調整,努力提高豬禽蛋生產水平,突破性發展以牛羊為主的林草種養畜牧業,加強畜牧大戶培植工作,狠抓規模養殖、集約養殖,大力發展豬禽漁、林牧種養配套生產基地,走基地+專業大戶之路,全面提高畜牧產業化水平。全鄉綜合配套養殖基地達到60個,年飼養豬100頭以上的已達到30戶,年飼養豬50頭以上的戶達到100戶,年飼養家禽5000隻的大戶達到10個,養牛10頭以上的戶已達到20戶,年飼養羊100隻以上的戶達到10戶。全鄉形成了規模養殖區域化特色:以草食動物為主的種草養畜養牛、養羊區域,主要分布在山場面積大的村,以全鄉水庫骨幹塘堰為主的豬禽漁綜合配套養殖區域,全鄉22座水庫、大型骨幹塘堰都實行了配套養殖,以開發“四荒”資源為主的山場種養殖區域,利用“四荒”資源實行林牧種養一體化的農莊經營模式,全鄉已發展大型農莊5處,總面積近萬畝。(三)提高林果種植的科技含量,建設林果大鄉,實現林果產業化。接官是林果生產大鄉。全鄉林地面積8.7萬畝,占版圖面積的58%。森林覆蓋率達53%,居安陸市鄉鎮之首,宜林宜果荒山荒地面積1.6萬畝,林果業發展潛力十分巨大。為了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達到既改善生態環境,又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鄉黨委政府近幾年來進一步加大了林果業資源的開發利用,著力提高林果種植的科技含量,擴大林果種植規模,形成林果產業。目前通過滾動發展,全鄉已建成林果基地16處,總面積14200畝,林果業年純收入可達3000萬元,人平從林業收入中年增收300元以上。引進推廣優質林果品種。全鄉最大的林果基地跑馬嶺面積3000畝,引進推廣優質板栗“板栗1號”新品種,產量高,品質好,年生產優質板栗近百萬斤,上市後供不應求。高廟、界崗林草基地近5000畝,引進推廣種植金銀花,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此外馮畈、槎山林業基地引進種植優質茶葉品種1000畝,張果老林果基地引進種植優質黃桃品種1000畝,銀鋪、霞山林果基地引進種植優質金水梨1000畝,界崗、高廟林果基地選擇速生樹種意楊5000畝,可以短期見效,每畝意楊年收入平均5000元。實行林牧業配套,林間套作技術,實行長短結合,以短養長。在林果基地普遍實行林間套種西瓜,套種花生等經濟作物,林間種草養畜結合的林業發展模式。
生態綠化
接官鄉位於安陸市最北端,是一個典型的丘陵山區農業大鄉、工業大鄉。近年來,該鄉依託荒山荒灘等資源優勢,按照“社會化投入、集約化開發、規模化發展”的思路和“注重生態、側重效益、看重質量”的要求,突出發展林業產業,使林業經濟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去冬今春,全鄉新增造林面積5500畝,栽植各類樹木62.5萬株,其中,新開挖林業基地2200畝栽植意楊、濕地松24萬株,新村建設示範村栽植風景樹2.5萬株,已硬化的30公里通村公路路旁栽植塔柏、濕地松1.8萬株,老基地1200畝補植意楊、濕地松12.3萬株,機關部門綠化植樹0.5萬株,農戶庭院及四旁植樹21萬株。到目前,全鄉植樹造林達到22000畝,其中基地造林16500畝,農田林網、路、堤、河灘造林4000畝,農戶四旁造林1500畝,全鄉森林覆蓋率達到54%。產品介紹
(1)植物產品:①水稻:種植面積3萬畝,生長成熟期3個月,上市時間9月中旬,優質高產、環境無污染,常年供應優質稻米500萬斤;②油菜:種植面積1萬畝,生長成熟期7個月,5月上中旬上市,可供應200萬斤;③小麥:種植面積2萬畝,可供貨500萬斤;④銀杏:分布面積5萬畝,上市時間10月上中旬,可對外供銀杏果500萬斤。(2)動物產品:①畜牧業:牲豬存欄1.8萬頭,良種母豬存欄0.15萬頭,雜交肉牛存欄0.72萬頭,年出欄肥豬2.2萬頭以上,優質率達95%,夏利西本“安陸大黃牛”現在年出欄0.38萬頭以上。②水產品養殖業:全鎮水產品年產量1950噸,名特優品種年產量1400噸,養殖品種有:鮮魚、螃蟹、蝦、蚌、珍珠、田螺、泥鍬、黃鱔等。
(3)工業產品:①銀鄉牌香枕系列產品:有銀杏福星枕、銀杏鴛鴦枕、銀杏花季枕、銀杏希望枕、銀杏寶寶枕、銀杏香袋、銀杏香波。該系列產品具有降脂降壓、鎮靜安神、理氣止痛、止咳平喘、改善微循環、賦活中樞神經、增強記憶力、改善心肺功能之功效,年供應量10萬對(套)。②優質稻米:全鎮擁有大型精米加工廠5個,年加工優質稻米300萬公斤。③油料:菜籽油年產150萬公斤;④食用菌:黑木耳實行段木、袋料栽培,年產乾木耳75萬公斤,常年對外供應70萬公斤,香菇段木栽培100萬棒、袋料200萬袋,年產15萬公斤,常年對外供應10萬公斤。
特產
白花菜是湖北省孝感市安陸接官鄉獨特的地方蔬菜品種,栽培歷史悠久。康熙《安陸縣誌》記載:“白花菜:夏月開小白花,可為齏,香味絕勝,有紅梗白梗兩種,紅梗尤美,他處皆不及亦土性異也。”全市各地均產,生產於府河兩岸。1958年董必武來安陸品嘗後倍加讚賞。白花菜又名香菜,含有特殊的白花菜素。《本草綱目》載:菜氣膻臭,惟宜鹽菹食之。“經醃製具有特殊香味。白花菜含有豐富的營養,經測定富含胺基酸(酸菜含百分之十五,醃菜含百分之十二),比常用蔬菜高十倍,比一般醃菜高3——6倍,磷、鐵、鈣等礦物質的含量比一般蔬菜高數倍,其綜合營養成分可與豆類相比美。
白花菜性喜向陽溫暖,較耐旱,生長季節短,且再生能力強。近年來套用立體栽培技術,將白花菜與其他農作物間作套種,一年可播種3-4次,每種一次可採摘數次。
白花菜果夾似羊角,又叫羊角花,其花姿似蝴蝶飛舞,優美別致,又叫醉蝶花。既可做優良蜜源植物,又可人藥。《本草綱目》記載:“主治下氣,煎水洗痔,搗爛敷風濕庳痛,擂酒飲止症。”
近年來,根據白花菜優良特點,人們將醃製的白花菜供應市場,改傳統醃製為現代方法醃製,機械化生產成罐頭和軟包裝產品,銷售省內外。
重要景點
槎山風景區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加大投入,積極支持槎山旅遊業的發展。修復重建了槎山雙泉寺,重點保護了風景區生態環境,著力改善了景區公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旅遊線路。主要旅遊路線有四條:一是接官西大街至塘沖水庫到槎山風景區,全長7公里;二是接官南大街至金台岳嶺到槎山風景區,全長4公里;三是中接公路雙塘水庫經楊衝到槎山風景區,全長3公里;四是中接公路會砦街至槎山風景區,全長6公里。景區旅遊循環公路已全部硬化到位。但由於我鄉財力有限,更多的景區資源未能得到及時的開發,一直未能發揮應有的旅遊效益。
槎山風景區以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獨樹一幟的湖光山色,山水合一和諧環境和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名揚遠近。繁茂的森林植被,四季滿目青綠;蔥鬱的奇花異草,香氣隨風飄溢;啼鳴的珍禽猛獸,相約結伴嬉戲;淳厚的景區人民,熱情迎接八方來客。“響石如鍾,枯樹無影,雙泉灌頂,塌溝雙泉”等自然名勝和世代相襲民間傳說,讓槎山風景區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染上了神奇的色彩。槎山自古便是接官鄉的風景名勝,《湖北通志》說:“此山‘蔚然特起,上多怪石,望之青翠可愛。’”,槎山上建有雙泉寺,《安陸縣誌》上曾記載說明英宗天順四年(1460)在槎山雙泉寺鑄有鐵鐘,據此可以推測此寺最遲應該建於明英宗年間,距今最少應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道光年間編纂的《安陸縣誌》對槎山雙泉寺有著比較詳細的描寫:“頂有雙井,大旱不涸,一井中有石魚一枚,長三尺許,鱗鬣宛然,叩之其聲清越……雙泉禪院,有古桂二株,又有古柳一株大數圍,已枯,山下尤多桂,馨逸異常,卜居者稱樂土焉。”槎山雙泉寺有三大景觀,一是“枯樹無影”:就是上書中所提到的一株大數圍的古柳,古柳已枯,卻仍然挺拔峭立。二是“響石如鍾”:就是雙泉寺雙井其中一井中的一隻石魚,石魚在井中鱗鬣畢?
湖北知名鄉鎮(一)
湖北省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南部,長江中游。因處於洞庭湖以北,故稱湖北,簡稱鄂。湖北省是中國人口數量較多的省區,也是中國開發較早的省份之一。下面的詞將會對湖北知名的部分鄉鎮作詳細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