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丸

捶丸

捶丸,是古代球類競技遊戲之一,在曠地畫線為基,離基線遠處掘一淺穴為窩;球置基中,以棒擊之,入窩者為勝。來源於唐代的“步打球”,與現代曲棍球十分相似。但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來的對抗性競賽逐漸演變為非對抗性比賽,取消了球門,該用球穴,球進穴得一分。競賽形式變了,名稱也隨之改變了,叫“捶丸”。“捶”即擊,“丸”即球。

概述

捶丸捶丸
在捶丸,顧名思義,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是中國古代球戲之一。關於捶丸活動的最早記述,見於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付樣的署名為"寧志齋"的人編寫的專門論述捶丸的著作《丸經》。根據《丸經•集序》中"至宋徽宗、全章宗皆愛捶丸的記述,可知捶丸形成期的下限至晚在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當時,連兒童也非常喜愛捶丸活動。如北宋官吏膝甫,幼時"愛擊角球",他的舅父是當時有名的文人范仲淹,"每戒之不聽"。這裡所說的角球,就是用角骨製成的球,不易擊碎。這是當時捶丸活動盛行的有力佐證。在陳萬里《陶枕》中著錄有一兒童捶丸圖陶枕,圖中小孩持一小杖在擊丸,形象生動,是當時捶丸活動盛行的有力佐證。
捶丸,在其發展更上曾大盛於宋、金、元三代。上至皇帝大臣,下至三教九流,皆樂此不疲。這在元人散曲、雜劇中多有提及。元人無名氏《逞風流王煥百花亭》雜劇第二折[上小樓]曲中,王煥自誇什麼遊戲都會,"折莫是捶丸、氣球、圍棋、雙陸、頂針續麻、拆白道字……"。《慶賞端陽》劇中的道白亦云:"你敢和我捶丸射柳,比試武藝么?"此外,現存於山西省洪洞縣廣勝寺水神廟壁畫中,還有一幅保存完整的元代捶丸圖。圖中,於雲氣和樹石之間的平地上,二男子著朱色長袍,右手各握一短柄球杖。左一人正面俯身作擊球姿勢,右一人側蹲注視前方地上的球穴,稍遠處有二侍從各持一棒,棒端為圓球體,居中者伸手向左側擊球人指點球穴位置。它是元代民間捶丸活動的真實反映。

特點

捶丸《仕女圖》(捶丸局部) (上海博物館藏)
關於捶丸的活動方式和特點,在其盛行不久後即有人進行了總結和研究。寧志齋《丸經》中,追述了捶丸的發展歷史,對捶丸活動的場地、器具、競賽規則以及各種不同的擊法和戰術等,作了全面系統的總結和記述。

捶丸最顯著的特點是場上設球穴,以杖擊球。正如《丸經•集序》所說:“視土燥濕堅岔而安基,擇地平峻凹凸以制勝,拽肘運杖,擊構收窩。”
捶丸的場地,多設在野外。《丸經•因地章》云:"地形有平者、有凸者、有凹者、有峻者、有仰者、有阻者、有妨者、有迎者、有里者、有外者。"不平的坡稱峻,坡的上面稱仰,前面有隔的稱阻,後面有礙的稱妨,能反射球的稱迎,左高的稱里,右高的稱外。後面有礙,往往容易打壞球棒,並且難於打到球窩旁邊,所以"後妨不處基"。
場上設窩,又叫"家",即小洞;窩邊插小旗。 《明宣宗行樂圖》 所繪全場共有10個窩,窩邊插不同顏色的彩旗,以表示窩與窩的區別。捶丸時,以球入窩為勝,勝則得籌。

捶丸複製的古代捶丸所用不同類型的仗馬球
所謂"基",就是畫定的擊球點。《丸經•定基章》云:"基,縱不盈尺,橫亦不盈尺;擇地而處之,直向而[之,瓦礫則除之。"由此可知,基的大小,長寬不滿一尺,選擇正對球窩的地方畫基;若地面有瓦礫雜物,則去除後再畫基。作基不左立,丸不處基外,權不擊基,足不踏基,手不拭基,無易基,無毀基。"即規定:假如向南擊球,則人不許立於西側,球不得安放在基外,腳不許踏基,手亦不許拭基;基既畫定,不許更換,更不許毀掉;假如基周圍五尺內有人行走,則該人所在組全輸。此外,球基和球窩的距離,遠的可以相隔50至60步,最遠的不得超過100步,近的至少寬於一丈。
捶丸所用杖,俗稱"棒",有著不同的類形。如"攛棒"、"杓棒"、"朴棒"、"單手"、"鷹嘴"等多種,供人在不同條件下選用,打出不同的球。它又依棒數多寡分為全副、中副、小副3種。全副包括10根棒,中副為8根、小副則在8根以下。《丸經•取材章》認為在秋冬之季最宜取木製棒,因這時"木植津氣在內",堅固耐用。"筋膠以牛,用其固也。"用牛筋、牛膠加固,柄用南方大竹製作,取其剛堅厚實。而制棒則應在春夏之際,因此時"天氣溫暖,筋膠相和",最宜造作。因此時,《丸經•取材章》謂:"如擊得球好,亦須得好棒。"對於棒法,作者認為握棒要緊,力需適中,兩手握棒,用力相等不得一松一緊;運棒時,要心手相應。
球,又叫"丸,用癭本製成。癭本即贅木,又叫樹瘤子。這種木頭生長不規則,樹纖維絞結緊密,十分堅牢,久擊而不壞。球不可太重,太重則行動遲滯;又不可太輕,輕則飄;以適中為宜。

發展

捶丸日本古代捶丸繪畫
捶丸發展至明代,已經遠不如前代那樣普及。不過,直到明代中期,捶丸尚未絕跡。明萬曆年問周履靖重刻《丸經》時曾作《跋》附於卷後,有云:"予壯遊都邑間,好事者多好捶丸。""考諸傳記無聞焉,以為世俗博弈之餘技耳。"儘管如此,明代個別皇帝還是雅好此道,遂將捶丸引入宮中。現藏故宮博物院的《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有一部分描繪的就是捶丸圖。圖中所繪的場地面貌,旗、穴及擊丸的棒,侍從的位置等,都與《丸經》上所說吻合。只是圖中以人為地設定某些障礙來代替野外山丘,這顯然是變通之法。但圖中的皇帝親自持棒參加活動,這表明捶丸運動在當時仍是一項高雅的娛樂遊藝活動。
捶丸活動經過了宋遼金元以至明代的發展繁榮後,於清代趨向衰落,所見的僅是盛行於婦女、兒童間的簡單的捶丸遊藝。
同中國古代的其他體育活動一樣,捶丸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也曾隨著文化的交流傳至朝鮮半島和日本,並對現代高爾夫的出現和演變產生了重要影響。比較普遍並且為現代人所接受的一種說法,是認為高爾夫球起源於12世紀蘇格蘭人所玩的一種叫做"巴卡尼克"的遊戲。在英國,也有證據顯示,早在14世紀中期,英國人就已經在玩一種類似高爾夫球的遊戲。英國博物館裡還有一本16世紀出版的書籍,書中有一張圖片畫著三個選手,每人有一個球和一根球棍,地上還有球洞。

而按照《丸經》的記述,中國捶丸的競賽規則早在1282年就已經成立,時間比英國的高爾夫球競賽規則的確定時間早472年,現代高爾夫球的規則最早於公元1754年在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高爾夫球友會制定。因此,捶丸很可能是在元代傳入歐洲的,法國一位著名的東方學者萊麥撒根據大量的史料,考證出中國古代文化由蒙古人西征傳入歐洲的種種事實。蒙古人的西征,將以前閉塞的歐亞路途完全打開,不獨堂皇命使東西往來如織,其不知名的商賈教士及隨從軍隊者尚不知凡幾。可以說,元代是一個大規模東西文化交流的時代,而東學西漸又是其主要趨向。因為征服者的文化,特別是接受了漢文化影響的元文化對被征服者而言,總是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在這種東學西漸大潮的衝擊下,捶丸的入西可以說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是並不值得驚奇的事。

規則

捶丸元代捶丸圖壁畫
比賽時,既可分組,曰"班,曰"朋";亦可不分組,各自為戰。以參加人數多寡,又分為大會、中會、小會、一朋、單對等。10人、9人為大會,8人、7人為中會,6人、5人為小會,4人、3人為一朋,2人為單對。
比賽前各到"關牌"處領籌。籌又叫牌,每人5籌。捶丸時,每人三棒,三棒均將球擊入窩中才能贏一籌,所贏籌由輸家給。根據籌之多少可分為大籌(20)、中籌(15),小籌(10)。比賽以先得以上各數為勝。
此外,還有一系列懲罰條例:不許換球,不準重捶,犯者本人及同組皆輸。不許為他人指示地形,犯者輸。借棒與他人,錯他人球者為輸。替他人擊者輸雙籌。打在窩中用棒撥丸而擊者輸。如先有人在第二棒時將丸打在窩邊,若後來人故意捶丸撞該球者也為輸。凡此種種,輸方出籌,贈與對方。最後,以得籌多少分勝負,並以籌為據分割財物。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中華古代傳統體育的一項重要形式--捶丸,早在宋元時代就已日臻完善。它的制度化,規則的科學化和比賽的正規化,在中國古代體育史乃至世界古代體育史,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寶貴遺產。
從技術上講,捶丸和高爾夫球運動有三大基本特徵是相同的。第一,兩者都有球洞。捶丸曰窩,高爾夫球曰穴,而且賽場球洞差異並不大。《明宣宗行樂圖》中有10個洞,高爾夫球則設9或18個洞;第二,兩者都用球杖擊球,所用的球杖基本相同;第三,場地選擇極為相似。捶丸場地要求以地形有凸、有凹、有峻、有仰、有阻、有妨、有迎、有里、有外、有平的園林為球場、而高爾夫球場也要求有平坦的地形,還要有凹凸粗糙不平地段,再加上沙窪地、水溝等障礙物。從形制上看,捶丸球杖同高爾夫球杖有著驚人的相似,二者顯然具有源流關係。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高爾夫球這項吸引了成千上萬愛好者的現代西方體育活動,與在古代中國文明大地上盛行了千餘年的捶丸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

歷史事件

宣宗追逐小白球
明宣宗──畫中揮桿人,以皇帝之尊打球,排場足以讓今天的運動明星咋舌。宣宗的球桿,一根根分門別類「站」在特製的球檯上,一旁還有兩人看守,多位可能具有太監身份的「桿弟」,一人捧著一根推桿,大氣不喘、小心翼翼的等候主子換桿。宣宗的私人球場上,草皮剪裁的平服妥貼,四大片草皮上共有十個球洞,正如今天高球場在每個球洞插有旗桿,圖中每個球洞也各插有不同顏色的彩棋作為提示。類似明宣宗捶丸的中國古畫還有多幅,畫中揮桿人有孩童、有仕女,顯然當時人們不分男女貴賤都愛捶丸。再加上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寧志老人編寫的《丸經》一書,更讓人不得不細細玩味捶丸與現代高爾夫的關係。

《丸經》記載,中國在宋朝已出現捶丸運動,當時最愛追逐小白球的帝王當屬宋徽宗金章宗。兩人平日「深求古人之宜制,而益致其精也」,就像現代人藉助教練與教學錄像帶來改善球技,兩位帝王則三不五時以古為師,讓球技精益求精。至於帝王的球桿,則以純金打造緣邊,頂上綴飾玉器,結束球戲後,兩人的球具不裝在球袋而收藏在錦盒中,所謂「盛以錦囊,擊以彩棒,碾玉綴頂,飾金緣邊」,今天八、九十萬一套的名貴球具與之相較起來恐怕都嫌寒磣。蒙古人帶進歐洲

《丸經》全書目錄有三十二章,從捶丸比賽規則到揮桿要領,從球棒的製造到場地如何保養,洋洋灑灑,專業與精緻的程度似也不輸工商業與科技發達下的現代高爾夫球運動。
比如捶丸的球桿就有杓棒、撲棒、單手、鷹嘴等十種,與高爾夫選手在比賽中需要用到木桿、鐵桿、長桿、短桿輔助,捶丸的講究猶有過之。除了利用天然山坡打球,同樣的,即使在平坦的草地上,捶丸的場地也人為地設些高低不平的障礙。今天高爾夫球設有發球座作為每一洞的發球點,捶丸也劃定擊球點稱為「基」,捶球時分頭棒、二棒、三棒,頭棒需先安基再擊球,每棒以前一落球處為新的起點。林林總總,可以說除了名稱不同,捶丸的整套球戲模式,幾乎是高爾夫運動的翻版。莫怪近來捶丸已成為探討體育與遊藝史學界不可缺的研究項目。「被西方稱為發源於十四世紀的高爾夫球,是否與火藥一樣,也是由蒙古大軍在十三世紀帶進歐洲?」不少人正試圖了解高爾夫球是否由中國古代的捶丸發展、演變而成。

與高爾夫的淵源

捶丸捶丸
中國捶丸與現代高爾夫是否真有「祖孫關係,是史家研究的新領域;但現代風靡全球的標準十八洞高爾夫球運動,研究人員卻很確定是由蘇格蘭首先帶起風氣。蘇格蘭聖?安卓附近的天然濱海球場,從十八世紀成為比賽場地開始,至今仍是職業高爾夫球選手的夢幻球場。

每年在聖·安卓球場舉辦的世界四大賽之一的全英公開賽,盛況正如全美籃球足球的冠亞軍賽,透過電子媒體,早在許多國家造成觀看熱潮。台灣早期高球好手呂良煥曾在此拿過公開賽第二名。日本描述高爾夫球選手生涯的漫畫《新好小子》,書中主角向太陽野心勃勃,「以勝利者的姿態走過聖·安卓球場」正是他高球生涯的最終目標。

根據英國出版的《高爾夫百科全書》記載,高爾夫約在一三一九年左右成為蘇格蘭人的休閒活動,連軍人武士都樂此不疲。一四五七年國王詹姆斯二世還因此頒布高爾夫應被徹底剷除的法令,試圖將民心拉回到練習射箭上,以保衛蘇格蘭王權。

只是,一連串的禁令無法阻止人們追逐小白球。隨著蘇格蘭人對高爾夫的熱愛一日勝過一日,軍事技能也一日不如一日,最後蘇格蘭臣服英國,高爾夫球卻也因此席捲大英帝國,一路跟隨英國殖民腳步跨越美洲、澳紐、印度、非洲,進而在二十世紀征服全球。

現代高爾夫運動拜蘇格蘭之賜普及各國殆無疑問,但高爾夫球是否真的創始於蘇格蘭,卻一直存在爭議。特別蘇格蘭發明高爾夫球的過程一直停留在鄉野奇譚

據說,蘇格蘭東岸漁夫在返家路上經過布滿沙丘的草坡地,會隨手撿起海岸漂來的浮木枯枝,朝著路旁的小圓石揮擊,其中有個球滾進了兔子窩,高爾夫這項運動因此誕生了。

由於當地冬季非常寒冷,牧羊人或漁夫們每回出門打球總在口袋放一瓶烈酒,發球前先喝一小瓶蓋酒。一瓶酒十八盎司,一瓶蓋正好一盎司,打完十八洞,酒也喝完了,球友們就在寒天中分手回家。一場高爾夫球打十八洞的規則也就此定樁。

羅馬人最早揮桿?這樣的高爾夫創始論聽來順理成章,但以虐待兔子作為高球起源的說法,卻很難說服運動史專家:今天看起來這么高級的運動怎會有如此荒謬的起源?果然,有人努力追溯運動史發現,高球其實系出名門。早在羅馬帝國時代,就流行一種名為「Paganica」的球戲,彎曲的木桿,加上內部填滿羽毛的皮革球,才是高爾夫球的遠祖。隨著羅馬帝國由地中海附近向外擴張,才造成這種運動對外流傳。日後北歐各種球桿與球類型的遊戲,包括比利時、盧森堡等低地國的高爾夫球都起源於此。此外,法國南方傳統的槌球、荷蘭人玩的「kolf」,都是利用木桿擊球進洞的遊戲,也都有人堅持它們才是高爾夫的始祖。不追究則已,一追究竟然百花齊放,到處都有類似高爾夫的民族遊戲。《高爾夫百科全書》就指出,高爾夫這種看來簡單的進洞遊戲,自古就風靡了千千萬萬人。從古至今,在地上挖幾個洞,把球推進去的遊戲,更不知凡幾。

現代發展

捶丸捶丸
至於這個幾乎與現代高爾夫球雷同的捶丸運動,在中國後來的發展卻無力為繼。大陸出版的《鬥草藏鉤》一書作者顧鳴塘指出,明朝捶丸遊戲已逐漸走下坡,「場地的限制」則是捶丸逐漸冷卻,並未廣泛流行的原因。
只是,這一說也還未被識家普遍接受,尤其捶丸深得帝王喜愛,哪會有什麼場地的限制?帝王體力不佳,對運動沒興趣,可能還比較說得通。

時至今日,總算後人有出息,在先進機具的幫助下,台灣高爾夫球場攻向一球球的山坡。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大陸在江澤民主席一聲號令與台商推波助瀾下,高爾夫也朝職業化運動邁進,超英趕美指日可待,華人老祖先或可告慰於九泉?

法主要是以棒擊球進穴,以籌計勝負等。因此,從《丸經》這一珍貴的體育專著中,可知在中國的宋元時期,就已經有了類似高爾夫球的運動了。

中國古代的娛樂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