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者[美軍無人偵察機]

捕食者[美軍無人偵察機]
捕食者[美軍無人偵察機]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美軍用於為戰區指揮官及合成部隊指揮官進行決策提供情報支持的中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機長8.13米,翼展14.85米,最大活動半徑3700公里,最大飛行時速240公里,在目標上空留空時間24小時,最大續航時間60小時。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美軍用於為戰區指揮官及合成部隊指揮官進行決策提供情報支持的中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機長8.13米,翼展14.85米,最大活動半徑3700公里,最大飛行時速240公里,在目標上空留空時間24小時,最大續航時間60小時。該機裝有光電/紅外偵察設備、GPS導航設備和具有全天候偵察能力的合成孔徑雷達,在4000公尺高處解析度為0.3米,對目標定位精度0.25米。可採用軟式著陸或降落傘緊急回收。美國在科索沃戰爭中動用了2架"捕食者"無人機用於小區域或山谷地區的偵察監視工作。1999年美軍裝備9 架該型飛機,計畫到2002年採購12架"捕食者"飛機。

基本信息

型號:獵食者 Predator

研製單位: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s)

造價:約450萬美元

現狀: 現役

性能指標:

機長320.4英寸 翼展580.8英寸 高72英寸

頻率 C波段

燃油容量110升

最長續航能力 40小時

升限 26000英尺 失速速度 54節

巡航速度 70-90節

起飛重量2100磅

技術特點

“捕食者”無人機可以在粗略準備的地面上起飛升空,起飛過程由遙控飛行員進行視距內控制。典型的起降距離為667米左右。任務控制信息以及偵察圖像信息由 Ku波段衛星數據鏈傳送。圖像信號傳到地面站後,可以轉送全球各地指揮部門,也可直接通過一個商業標準的全球廣播系統傳送給指揮用戶。指揮人員從而可以實 時控制“捕食者”進行攝影和視頻圖像偵察。

結構特點

地面狀態的捕食者 地面狀態的捕食者

“捕食者”可方便的裝載在運輸箱內,進行長途運輸

武器控制與電子系統

一個典型的“捕食者”系統包括四架無人機,一個地面控制系統和一個“特洛伊精神II”數據分 送系統。無人機本身的續航時間高達40小時,巡航速度126千米/小時。飛機本身裝備了UHF和VHF無線電台,以及作用距離270千米的C波段視距內數 據鏈。機上用於監視偵察的有效載荷為204千克。機上的兩色DLTV光學攝影機採用了955mm可變焦鏡頭。高解析度的前視紅外系統有6個可調焦距,最小 為19mm,最大560mm。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的合成孔徑雷達為“捕食者”提供了全天候監視能力,解析度達到了0.3米精度。其他可選的載荷可按具體任務調整,包括雷射指示和測距裝置、電子對抗裝置和運動目標指示器。

地面控制站安裝在長10米的獨立拖車內,內有遙控操作的飛行員、監視偵察操作手的座席和控制台,三個波音公司的任務計畫開發控制台、兩個合成孔徑雷達控制台,以及衛星通信、視距通信數據終端。

地面站可將圖像信息通過地面線路或“特洛伊精神”數據分派系統傳送給操作人員。“特洛伊精神”採用一個5.5米Ku波段地面數據終端碟形天線,和一個2.4米數據分派碟形天線。右圖為操作手控制台。上方的顯示器顯示航線等信息,下方顯示器輸出“捕食者”攝影機的影像。

移動式控制系統,可供前線指揮員直接進行控制和接收偵察信息。另一種配置是用美軍高機動車(大型吉普)搭載小型地面站,功能基本與基型地面站相同。

更小型的視頻接收系統,可供更小型的部隊,如敵後特種部隊攜帶,接收偵察信息

裝備情況及型號演變

空軍目前共有60架“捕食者”,他表示如果獲得經費,空軍將採購更多飛機。

2002年3月美空軍正式組建了第一個武裝型“捕食者”無人機中隊。該部隊計畫裝備20架武裝型“捕食者”,將與第11和第15偵察中隊一起進駐內華達州印第安納·斯普林備用機場,並於2005年達到全部作戰能力。新部隊的人員將從現有的兩個中隊抽調,同時也培訓部分新隊員。

2003財年美空軍採購了25架,1.39億美元。2004財年採購了16架“捕食者”,價值2.1億美元。美空軍於2005財年10月1日開始,將接收9架“捕食者”,總值1.47億美元。

1998年5月,“捕食者”系統開始進行Block 1升級計畫。改進包括一個用於減輕系統工作的系統,使得偵察信息在系統內部不受損失,提供保密空中交通管制語音中轉,Ku波段衛星調諧和空軍任務支援系統。

2001年3月“捕食者-B”無人機001號首飛。該項目包括具有不同結構的3架飛機。“捕食者”B001裝備一台通用電氣公司的TPE-331-10T渦輪螺槳發動機,起飛重量2900公斤,能攜帶340千克的負載,在15200米的高度以370千米/小時的速度巡航飛行。目前正在製造的“捕食者”B002號機將使用一台威廉士公司的FJ44-2A渦噴發動機,可在約18300米的高度以500千米/小時的速度飛行。其飛行 試驗於2001年秋進行。“捕食者”B系列的最後機種ALTAIR將用於科學和商業用途,需要具有較大的負載能力和15850米的升限。ALTAIR將裝備通用電氣公司的渦槳發動機。它能同時執行各種大氣研究任務,並且通過衛星將蒐集到的數據實 時傳送出去。2001年11月美空軍訂購了兩架“捕食者”B。由於改換了發動機等,B型號的採購價格要比基型高,而且維護設備不同,但地面站相同。美軍經過對比“捕食者”B和“全球鷹”,最後還是選擇了“捕食者”B。“捕食者”基型單價在250萬美元至450萬美元之間,“全球鷹”每架則在4500萬美元至5000萬美元之間。“捕食者”B能夠攜帶8枚“地獄火”反坦克飛彈,基型只能攜帶2枚。B型能夠在45000英尺高度至52000英尺高度之間執行任務, 約為基型的兩倍。飛行速度為基型的三倍。

下一步的計畫還包括發射FIM-92“毒刺”近距地空飛彈的試驗。通用原子公司近期又得到價值3900萬美元的後續契約,再為空軍生產7架捕食者。另外還有7架的生產契約尚在擬議之中。另外“從無人機向戰鬥機傳送圖像”的試驗也在進行。演練中利用一架加裝了超高頻和甚高頻無線電通 信設備的“捕食者”無人機進行中繼通信,將實時視頻圖像從地面傳送給了英美作戰飛機。

2004年10月,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宣布,一架由HFE燃料驅動的“捕食者”無人機已成功首飛,為公司專門競標陸軍的增程多用途(ERMP)無人機系統項目而研製的“勇士(Warrior)”無人機打下堅實的基礎。該公司打算為陸軍提供的“勇士”無人機是一種基於“捕食者”無人機改型的長航時無人作戰飛機,其動力裝置採用陸軍常用的燃料類型。公司負責人稱,HFE動力裝置可降低維修成本、增加服役壽命。

作戰使用

捕食者自從開始投入使用以來就不間斷的在歐洲和東南亞出現。

實戰表現

捕食者1996年參加了波士尼亞維和。

在科索沃捕食者出動了50餘架次。.

2001年9月伊拉克聲稱擊落了一架“捕食者”。“捕食者”也參與了阿富汗的作戰行動,據說一架“捕食者”發現了奧薩馬的汽車,但由於地面指揮官決策的拖延,丟失了目標。一個月後,一架“捕食者”成功發回了本·拉登手下一名高級軍官藏身地點的實時視頻信號,隨後多架F-15E轟炸了該地區,殺死了該名軍官。在2001年10月“捕食者”首次在實戰中發射飛彈摧毀了一架塔利班坦克。

2003年3月,“捕食者”開始攜帶兩枚AGM-114K“海爾法”Ⅱ雷射制導反坦克飛彈,執行摧毀伊拉克的ZSU-23-4自行高射炮的任務。

自“捕食者”無人機投入使用至今,美空軍已損失了20多架。

北約2011年4月23日在一份聲明中說,格林尼治時間11時左右,美軍一架無人機介入後,利比亞西部城市米蘇拉塔附近一處多管火箭發射裝置遭摧毀。

因發動機故障墜毀

據美國《空軍時報》網站2012年9月4日報導,美國空軍周二(9月4日)公布的調查報告稱4月14日在阿富汗墜毀MQ-1B“捕食者”無人機的失事原因是不可控的發動機故障。

該架MQ-1B隸屬於駐俄亥俄州春田空中國民警衛隊基地的第162偵察中隊。空軍調查人員發現該架無人機遭遇了“單點”故障,導致了發動機的電控裝置不能對發動機點火裝置實施控制。根據調查委員會的縮略報告,導致本次墜毀的關鍵因素是連線飛機發動機點火裝置的唯一一條電纜出現故障。

根據該報告,在發動機出現故障後,“捕食者”機組成員執行了標準處置流程和檢查單,最終確認無人機無法返回基地。根據第432聯隊作戰中心主管的指令,機組成員將無人機撞向地面。該失事導致的經濟損失約為380萬美元。一個陸軍回收小組隨後摧毀了這架失事的“捕食者”和機上掛載的飛彈。(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許贇)

捕食者[美軍無人偵察機] 捕食者[美軍無人偵察機]

海洋學及其相關知識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未充分成長風浪
富營養水
有限風時譜
有限風區譜
有機覆蓋層
有效波
有孔蟲軟泥
最適漁獲量
最小風時
最小風區
暴濤
暴涌
暖渦
太平洋赤道潛流
暖水舌
暖水種
暖水圈
晝夜垂直移動
乾式潛水
無節幼體
無生命帶
無潮點
無涌
無浪
無沾污采水器
無光帶
旋轉潮波系統
旋轉流
方解石補償深度
方解石溶解指數
方向波譜
帽狀幼體
斯韋爾德魯普波
斯托克斯波
常規潛水
太陰潮間隙
斜拖
斜坡式防波堤
斜向浪
斜壓海洋
斑礁
斑塊分布
敷管船
巨型浮游生物
放射蟲軟泥
支承結構
摩擦深度
描述海洋學
掩護水域
巨型動物
掠射角
崩碎波
季節性溫躍層
密度制約死亡率
捕撈能力
捕撈強度
振弦式海洋重力儀
揮發性有機碳
揮發性有機物
季節變化
擋潮堤
挾卷
實用鹽標
指示種
拖曳船模試驗池
拉索塔平台
擔輪幼體
抱球蟲軟泥
護面塊體
護岸工程
太陰潮
投棄式溫深計
岩灘
島架
定點觀測站
島式防波堤
懷卵量
微量營養物
微表層採樣器
微結構
微生物污著
微生態系
微生境
微浪
微大陸
微型浮游生物
微型底棲生物
微型動物
微分布
往複流
彈簧采泥器
島式碼頭
弧後擴張
弧後
島坡
弧前
層化海洋
尼斯金采水器
尖角壩
少種型大洋
小菌落
異常水位
異域分布
宇宙沉積
開闊海域
存活率
建設性板塊邊界
度洋中脊
龐加萊波
底表撬網
底表動物
小型底棲生物
底棲生物群落
底棲生物拖網
底棲生物學
底棲生物刮底網
小型實驗生態系
小型動物
底摩擦層
底層魚類
底層流
底層水
底內動物
廣食性動物
廣鹽種
廣溫種
廣深性生物
廣壓性生物
幼年個體
導航設備
導管架樁基平台
導堤
對馬海流
平面分布
太陽潮
平衡剖面
寡鹽種
平整冰
平底生物群落
孤立波
朔望潮
底波
恆化培養
方位改正
平衡潮
小型浮游生物
引潮勢
幼體
引力潮
對流混合
異質性
岸礁
挖泥船
護坡
太平洋板塊
懸浮物
弧前盆地
峽口
斷面觀測
斷層海岸
孔隙度
異養生物
捕食者
干擾加速度
巨浪
底棲動物
年齡組成
年代地層學
小潮
暖流
無震海嶺
整治工程
控制生態系實驗
捕食
捕撈過度
擋潮閘
打樁船
懸浮體
弧後盆地
引潮力
異重流
開爾文波
底棲生物
平頂海山
實用鹽度
平均海平面
孵化率
孵化
岬角
季風海流
季節變動
密度躍層
密度流
孔隙水
平潮
島弧
峽灣
岸冰
富營養化
寄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