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解石溶解指數

方解石溶解指數,亦稱“碳酸鈣溶解指數”或“有孔蟲溶解指數”。游有孔蟲在水層中垂直下沉的平均速度,取決於鈣質殼體的大小、形態、殼壁及殼面結構等。

基本信息

方解石溶解指數
fāngjiěshīróngjiězhǐshù
calcitedissolutionindex
亦稱“碳酸鈣溶解指數”或“有孔蟲溶解指數”。除大洋表層水之外,CaCO3在海水中均不飽和,浮游生物的鈣質殼體在生物死亡後向深層沉降的過程中要遭受溶解,而且沉降越慢,溶解作用程度越大。浮游有孔蟲在水層中垂直下沉的平均速度,取決於鈣質殼體的大小、形態、殼壁及殼面結構等。因此,不同種浮游有孔蟲,呈現出不同的抗溶性能,於是在洋底發生浮游有孔蟲的“選擇性溶解作用”。各種浮游有孔蟲在底質中的相對含量,可用以指示方解石溶解作用的程度。為此,Berger(1975)將現代37種浮游有孔蟲,按抗溶程度分成9級,後來Berger(1979)又改為7級。並用下列公式計算一個沉積物樣品中浮游有孔蟲的溶解指數(FDX):
FDX=∑(RiPi)/∑Pi
式中,Ri為第i種的抗溶等級;Pi為該種有孔蟲所占的百分比。FDX值越大,反映溶解程度越深。對於鈣質超微化石來說,同樣可以將各種按抗溶程度排列,然後通過和上列公式相同的方法算出超微化石的溶解指數。

海洋學及其相關知識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未充分成長風浪
富營養水
有限風時譜
有限風區譜
有機覆蓋層
有效波
有孔蟲軟泥
最適漁獲量
最小風時
最小風區
暴濤
暴涌
暖渦
太平洋赤道潛流
暖水舌
暖水種
暖水圈
晝夜垂直移動
乾式潛水
無節幼體
無生命帶
無潮點
無涌
無浪
無沾污采水器
無光帶
鏇轉潮波系統
鏇轉流
方解石補償深度
方解石溶解指數
方向波譜
帽狀幼體
斯韋爾德魯普波
斯托克斯波
常規潛水
太陰潮間隙
斜拖
斜坡式防波堤
斜向浪
斜壓海洋
斑礁
斑塊分布
敷管船
巨型浮游生物
放射蟲軟泥
支承結構
摩擦深度
描述海洋學
掩護水域
巨型動物
掠射角
崩碎波
季節性溫躍層
密度制約死亡率
捕撈能力
捕撈強度
振弦式海洋重力儀
揮發性有機碳
揮發性有機物
季節變化
擋潮堤
挾卷
實用鹽標
指示種
拖曳船模試驗池
拉索塔平台
擔輪幼體
抱球蟲軟泥
護面塊體
護岸工程
太陰潮
投棄式溫深計
岩灘
島架
定點觀測站
島式防波堤
懷卵量
微量營養物
微表層採樣器
微結構
微生物污著
微生態系
微生境
微浪
微大陸
微型浮游生物
微型底棲生物
微型動物
微分布
往複流
彈簧采泥器
島式碼頭
弧後擴張
弧後
島坡
弧前
層化海洋
尼斯金采水器
尖角壩
少種型大洋
小菌落
異常水位
異域分布
宇宙沉積
開闊海域
存活率
建設性板塊邊界
度洋中脊
龐加萊波
底表撬網
底表動物
小型底棲生物
底棲生物群落
底棲生物拖網
底棲生物學
底棲生物刮底網
小型實驗生態系
小型動物
底摩擦層
底層魚類
底層流
底層水
底內動物
廣食性動物
廣鹽種
廣溫種
廣深性生物
廣壓性生物
幼年個體
導航設備
導管架樁基平台
導堤
對馬海流
平面分布
太陽潮
平衡剖面
寡鹽種
平整冰
平底生物群落
孤立波
朔望潮
底波
恆化培養
方位改正
平衡潮
小型浮游生物
引潮勢
幼體
引力潮
對流混合
異質性
岸礁
挖泥船
護坡
太平洋板塊
懸浮物
弧前盆地
峽口
斷面觀測
斷層海岸
孔隙度
異養生物
捕食者
干擾加速度
巨浪
底棲動物
年齡組成
年代地層學
小潮
暖流
無震海嶺
整治工程
控制生態系實驗
捕食
捕撈過度
擋潮閘
打樁船
懸浮體
弧後盆地
引潮力
異重流
開爾文波
底棲生物
平頂海山
實用鹽度
平均海平面
孵化率
孵化
岬角
季風海流
季節變動
密度躍層
密度流
孔隙水
平潮
島弧
峽灣
岸冰
富營養化
寄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