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論

戰爭論

《戰爭論》是克勞塞維茨在總結以往戰爭特別是拿破崙戰爭的基礎上寫成的,全書共3卷8篇124章;另有說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為普魯士王太子講授軍事課的材料、關於軍隊的有機區分、戰術或戰術學講授計畫和提綱等附錄,約70餘萬字。第一篇,論戰爭的性質;第二篇,論戰爭理論;第三篇,戰略概論;第四篇,戰鬥;第五篇,軍隊;第六篇,防禦;第七篇,進攻(草稿);第八篇,戰爭計畫(草稿)。儘管該書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由於克勞塞維茨注意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法考察戰爭問題,因而闡發了諸如:"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等一系列在戰爭理論中引起一場革命的主要思想。

基本信息

簡介

《戰爭論》是克勞塞維茨在總結以往戰爭特別是拿破崙戰爭的基礎上寫成的,全書共3卷8篇124章;另有說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為普魯士王太子講授軍事課

《戰爭論》《戰爭論》
的材料、關於軍隊的有機區分、戰術或戰術學講授計畫和提綱等附錄,約70餘萬字。第一篇,論戰爭的性質;第二篇,論戰爭理論;第三篇,戰略概論;第四篇,戰鬥;第五篇,軍隊;第六篇,防禦;第七篇,進攻(草稿);第八篇,戰爭計畫(草稿)。

儘管該書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由於克勞塞維茨注意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法考察戰爭問題,因而闡發了諸如:"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等一系列在戰爭理論中引起一場革命的主要思想。

作者簡介

卡爾·菲利普·戈特弗里德·馮·克勞塞維茨(1780-1831),德國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歷史學家。1792年參加普魯士軍隊,1795年晉升為軍官,自修了戰略學、戰術學和軍事歷史學。他主張聯合俄國抗擊拿破崙,1812年來到俄國軍中參加抵抗拿破崙的戰爭,1818年出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並晉升為將軍。克勞塞維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間的130多次戰爭和征戰,留下的遺著達十卷。《戰爭論》是其前三卷,共分8篇124章,系統總結戰爭經驗,在戰爭的概然性、戰爭與政治的關係、精神因素的作用、民眾戰爭、集中兵力等許多方面有精闢論述,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

創作背景

克勞塞維茨1803年從柏林軍官學校畢業後,任奧古斯特親王副官。1806年10月隨親王參加奧爾施泰特會戰時,被法軍俘虜,翌年底獲釋。1809年初調普軍總參謀部工作,任總參謀長兼軍事改革委員會主席G.J.D.von沙恩霍斯特的辦公室主任,協助沙恩霍斯特從事軍事改革。1810年秋任軍校教官,並為王太子講授軍事課。1812年春,主張聯合俄國抗擊法國,因不滿普魯士國王同拿破崙一世結盟而辭職,轉到俄軍,在騎兵軍和步兵軍司令部中任職。1814年回歸普軍。翌年任G.L.布呂歇爾軍團第三軍參謀長,參加利尼會戰。1818年5月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9月晉升為少將。任校長職12年,潛心研究戰史和從事軍事理論著述。1830年任炮兵第二監察部監察。1831年5月任駐波蘭邊境普軍參謀長。同年11月卒於布雷斯勞。克勞塞維茨去世後,他的妻子於1832~1837年整理出版了《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將軍遺著》,共10卷,1~3卷為《戰爭論》,其餘為戰史著作。
法國大革命、歷次拿破崙戰爭和19世紀初歐洲各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對於克勞塞維茨世界觀、軍事觀的形成,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克勞塞維茨雖然對法國大革命持反對態度,但他同時也清楚地看出了這次革命在軍事上引起的根本性變化,並對封建主義軍事理論進行了尖銳的抨擊。
從歷史上看,克勞塞維茨的觀點仍是資產階級的中庸思想:在進步的觀點中夾雜著反動思想、普魯士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克勞塞維茨觀點的理論基礎是德國康德、費希特和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他以這種唯心主義哲學思想為指針,在資產階級軍事科學中首次對戰爭和軍事學術等一系列現象的相互聯繫和發展作了分析。克勞塞維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間所發生過的130多次戰爭和征戰,撰寫了論述荷蘭獨立戰爭、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戰爭、路易十四戰爭、菲特烈二世戰爭、拿破崙戰爭、1812年衛國戰爭、1813年德意志解放戰爭等許多軍事歷史著作。《戰爭論》的結論是:“戰爭是政治的工具;戰爭必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的的特性,……戰爭就其主要方面來說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這裡以劍代表,但並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規律進行思考了。”對於克勞塞維茨的這一論點,列寧曾給予極高評價。列寧稱他為“一位非常有名的戰爭哲學和戰爭史的作家”。

媒體評價

《戰爭論》不愧為全面研究軍事學術的最佳理論著作,在某種程度上講,他的著作就是戰略學的“聖經”。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克勞塞維茨是普魯士軍事學術界的第一流人物,在軍事方面同若米尼一樣,是全世界公認的權威人士。
——德國社會主義理論家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戰爭論》儼然是一座充滿著哲學理論的迷宮,讀者當中很少有人能夠真正把握其邏輯路線,或者深入其理論境界而不致迷失方向。
——英國軍事理論家 利德爾·哈特

主要觀點

戰爭只能根據概然性的規律推斷

克勞塞維茨在探討戰爭的屬性問題時認為,透過戰爭的全部現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傾向來看,戰爭是個奇怪的三位一體:暴烈性的要素,使戰爭成為一種盲目的自然衝突,概然

《戰爭論》作者《戰爭論》作者
性和偶然性的活動,使戰爭成為一種自由的精神活動;作為政治工具的從屬性,使戰爭成為一種純粹的理智行為。這三個方面,分別主要同人民、統帥和它的軍隊以及政府有關。他說:"這三種傾向像三條不同的規律,深藏在戰爭的性質之中,同時起著不同的作用。"(《戰爭論》,第1卷,46頁,商務印書館,1982,以下凡引自該書只註明卷次和頁碼
他在探討戰略和戰術區別的問題時指出:"戰術和戰略是在空間上和時間上相互交錯,但在性質上又不相同的兩種活動,如果不精確地確定它們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徹地理解它們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徹地理解它們的內在規律和相互關係"。(第1卷,110頁)
他還在把所謂絕對戰爭和現實戰爭聯繫起來考察的基礎上指出,由於在純概念的抽象領域裡:所思考的對象"是一場自行其是的、除了服從本身內在的規律以外不受任何其他規律約束的那些力量的衝突",(第1卷,28頁)因而它導致了戰爭的行動在經常不斷的相互作用下趨向極端。
要根據概然性的規律推斷戰爭,必須依靠情報。他指出:"情報是指我們對敵人和敵國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們一切想法和行動的基礎。(第1卷,93頁)由於戰爭是一種敵我雙方互相欺詐的行為,一方為取勝對方,總要千方百計地隱蔽真實企圖,製造出種種假象,互相誘騙,因而使得在戰爭中所獲得的情報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絕大部分是不確實的。
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了戰爭的特性:首先,戰爭是充滿危險的領域。戰爭是充滿著艱難險阻的活動,當一個人接觸到程度不同的危險時,只具有普通的勇氣是不夠的。要在各種困難的條件下泰然自若,就必須具備巨大的、百折不撓的、天生的勇氣、強烈的榮譽心或久經危險的習慣。
其次,戰爭是充滿勞累的領域。在戰爭中,勞累是暗中束縛人的智力活動和消磨人的心理狀態的許多因素之一。要想不被勞累所壓倒,就需要有一定的體力和精神力量。為此,指揮官應要求軍隊和部下,在戰爭中自覺鍛鍊吃苦耐勞的精神。
其三,戰爭是充滿不確實的領域。在戰爭中,一切行動所追求的只是可能的結果,戰爭行動所依據的情況有3/4好像隱蔽在雲霧裡一樣,是或多或少不確實的。人們對隱藏著的敵情,只能根據不多的材料進行推測,同時也很難每時每刻都確切地了解自己的情況,從而增加了認識和把握戰爭規律的困難。
其四,戰爭是充滿偶然性的領域。人類的任何活動都不像戰爭那樣,給偶然性這個不速之客留有這樣廣闊的活動地盤。偶然性會增加各種情況的不確實性,並擾亂戰爭事件的進程。由於偶然性的不斷出現,就會不斷發生預期計畫與戰爭實際不符的情況,它直接影響到作戰計畫的實施。
克勞塞維茨通過闡述戰爭特性,指出了戰爭認識的特殊性,他說:"在實際生活里本來很少能做到一切行動都符合實際情況,在戰爭里,就更難做到了。在戰爭同人類其他活動中比較起來,人的認識顯得更不完善,人們會遇到更大的危險和更多的偶然現象,因此,戰爭中的貽誤……也必然要多得多。"(第2卷,707頁)
然而,他又過分誇大了戰爭的不確實性和偶然性的特性,他說:"戰爭中的一切情況都很不確實……一切行動都仿佛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下進行的,而且,一切往往都像在雲霧裡和光下一樣,輪廓變得很大,樣子變得稀奇古怪。這些由於光線微弱而不能完全看清的一切,必須靠才能去推測,或者靠幸運解決問題。因此,在對客觀情況缺乏了解的場合,就只好依靠才能,甚至依靠幸運了。"(第1卷,121頁)
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克勞塞維茨在探討什麼是戰爭的問題時,仿效黑格爾以所謂'絕對觀念'構建理論體系的方法,把戰爭區分為"絕對戰爭"和"現實戰爭"兩種形態。並通過分析"絕對戰爭"認為,不應該把戰爭看成是一種單純的暴力和消滅敵人的行為,不應該根據這種簡單的概念,按邏輯推出一系列與現實現象不相符合的結論,而應把絕對戰爭作為整個社會的一部分,放到現實生活中去進行考察。

在現實戰爭中,總是存在著某種足以促使作戰的緊張程度趨向緩和的客觀因素。這種客觀因素在克勞塞維茨看來,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戰爭決不是孤立的行為。戰爭不是突然發生的,它的擴大也不是瞬間的事情,相反,它需要一定的準備,它同戰前的國家生活密切聯繫,是由一定時期內各種錯綜複雜的社會政治關係引起的。

第二,戰爭不是短促的一擊。整個戰爭是由一系列邊疆的軍事行動組成的,由於交戰雙方都可以把對方前一行動及其一切現象,作為衡量下一行動的尺度,因而軍事行動向極端發展的趨勢又會得到大大的緩和。

第三,戰爭的結局也不是絕對的。戰敗國往往把失敗看成是在將來的政治關係中還可以得到補救的暫時不幸。

為了簡要說明戰爭與政治的這種內在聯繫,克勞塞維茨明確地做出了"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的經典表述。在此基礎上,克勞塞維茨進一步對戰爭與政治的關係問題作了具體的探討。
一方面,政治決定戰爭,它又表現為如下三點:
其一,政治是整體,戰爭是部分,政治產生戰爭。他認為,在考察戰爭與政治這兩個相互矛盾著的因素時,既應注意對它們進行分別的研究,又應善於把它們結合成為一個統一體,進而從總體的意義上認識戰爭的起因問題。
其二,政治是目的,戰爭是手段(或政治是頭腦,戰爭是工具),政治操縱戰爭,軍事觀點從屬於政治觀點。
其三,政治貫穿於戰爭的全過程,不因戰爭的爆發而中斷。在探討這個問題時,克勞塞維茨批判了這樣一種觀點,即認為戰爭在爆發之後,就會脫離政治而成為一種獨立的東西,一種按自己路線發展的東西。
另一方面,戰爭反作用於政治。克勞塞維茨認為,儘管戰爭是由政治目的引起的,戰爭必須服從戰爭意志的支配,但政治目的並不"因此就可以任意地決定一切,它必須適應手段的性質"。(第1卷,43頁)因為戰爭雖然是一種政治交往,但它又是一種與人類其他政治交往不同的活動方式,"是政治交往的繼續,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如果說戰爭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第1卷,43一44頁)
他還在論述戰爭手段的特殊性時指出:"戰爭是一種巨大的利害關係的衝突,這種方式是用流血方式進行的,它同其他衝突不同之處也正在於此。"(第1卷,135頁)
他論述說,如果政治提出戰爭所不能實現的要求,就會違背政治應該了解它想使用的工具這一必不可少的前提;如果政治能正確判斷戰爭事件的進程,就會同戰爭的目標相適應。如果政治期待從某些戰爭手段和措施中,得到同戰爭的性質不相符合而又不可能得到的效果時,政治就會通過它的決定作用對戰爭發生有害的影響;而如果政治與戰爭的目標相一致時,就能夠對戰爭產生有利的影響。

消滅敵人軍隊的企圖是戰爭的長矛

克勞塞維茨既認為政治意圖是目的,戰爭是手段,同時又認為,戰爭的政治目的不能任意地決定一切,而必須適應手段的性質,並由此探討了戰爭自身所要達到的目的,亦即戰爭的目標。
他認為,要確有把握地達到戰爭的政治目的,就必須使敵人無力抵抗。就是說,戰爭中的目的必然始終而且只能是打垮敵人,也就是使敵人無力抵抗。在他看來,這是從所謂"絕對戰爭"的純概念中推出來的抽象的戰爭目的。
按照克勞塞維茨的看法,打垮敵人這個抽象的戰爭目的,包括三個要素:一是消滅敵人的軍隊;二是占領敵人的國土;三是征服敵人的意志。因為敵人的抵抗力量是由軍隊、領土和意志組成的,所以不摧毀這三個要素,則不可能將敵人打垮。在三個要素中,首先應消滅敵人軍隊,然後占領敵人的國土,最後迫使敵人情和。但這個順序並不是絕對的,因為這三個要素往往是相互影響的。
他還提出,在現實中,並不是到處都有打垮敵人這個抽象的戰爭目的的地位,因此決不能在理論上把它當作一個定則。也就是說,在戰爭中可以達到目標的方法很多,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只限於打垮敵人。如消滅敵人軍隊,占領敵國領土,占據敵國地區,入侵敵人地區,破壞敵方同盟,消耗敵人力量,等待敵人進攻等都是方法。這些方法都可以用來挫傷敵人的意志,但哪種方法比較有效,則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在論述戰爭目的的過程中,克勞塞維茨突出強調了消滅敵人軍隊在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關於消滅敵人軍隊的含義,他除在打垮敵人的意義上理解外,還包括以下兩層意思:一是消滅敵人的軍隊,"並不是僅僅指消滅敵人的物質力量,而且還包括摧毀敵人的精神力量。"(第1卷,61頁)二是消滅敵人的軍隊,主要是指敵我雙方在"相互殺傷和破壞過程中直接取得的利益。"(第1卷,255頁)
克勞塞維茨還曾對消滅敵人軍隊和保存自己軍隊的關係作了精闢的闡述,他寫道:"消滅敵人軍隊和保存自己軍隊這兩種企圖是相輔相成的,因為它們是相互影響的,它們是同一意圖的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第1卷,63頁)
他在論及消滅敵人軍隊和保存自己軍隊的地位及其作用時說:"消滅敵人軍隊這一企圖具有積極的目的,能產生積極的結果,這些結果最後可以導致打垮敵人。保存自己軍隊這一企圖具有消極的目的,能粉碎敵人的意圖,也就是說可以導致單純的抵抗,這種抵抗最後只能是延長軍事行動的時間以消耗敵人。"(第1卷,63頁)從行動的表現上看,具有積極目的的企圖能夠引起殲滅性的行動,具有消極目的的企圖則只能等待殲滅性的行動。
但他緊接著又說,保存自己軍隊這一具有消極目的的等待,"不應該成為絕對的忍受,而且在等待時所採取的行動中,消滅正在同我們作戰的敵人的軍隊,同其他任何對象一樣,也可以作為我們的目標。因此,如果認為有了消極意圖就只能尋求不流血的方法,就一定不把消滅敵人軍隊作為目的,那么,他就在根本觀念上大錯特錯了。"(第1卷,63頁)
固然,當消極目的占主要地位時,它會促使人們採取不流血的方法。但這種不流血的方法,決非迫切希望保存自己軍隊時的當然手段。如果這種方法不適合當時的情況,那么,反而會使自己的軍隊遭到覆滅。實際上,"當消極企圖占主要地位時,它的唯一的必然的作用是推遲決戰的時間,使人們等待決定性的時刻。(第1卷,63頁)也就是說,在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可以通過推遲軍事行動的時間,去變換軍事行動的空間。但這種時間的推遲是有限度的,如果無限制的一直推遲下去,就會使保存自己軍隊這一消極目的的優越性完全喪失掉,繼續讓位給消滅敵人軍隊的積極目的。"
戰爭理論不是死板的規定而應是一種考察
克勞塞維茨通過軍事活動的考察認為,軍事活動具有自己的特點,"企圖為軍事藝術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論,好像搭起一套腳手架那樣來保證指揮官到處都有依據,這是根本不可能的。"(第1卷,121頁)事實上,無論這種死板的理論多么面面俱到,都不可能完全解決戰爭理論與戰爭實踐之間的矛盾。
為消除戰爭的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矛盾,克勞塞維茨提出,戰爭理論不應是對戰爭實踐的規定,而應是一種考察。"這種考察就是對事物進行分析探討,它可以使人們對事物有一個確切的認識,如果對經驗進行這樣的考察(對我們來說也就是對戰史進行這樣的考察),就能深入地了解它們。"(第1卷,122一123頁)也就是說,理論不應當成為一套供戰場上使用的代數公式,不能通過規定死板的原則,為人們指出狹窄的必然的道路。
相反,理論應該"成為通過書本學習戰爭問題的人的指南,到處都為他們指明道路,使他們順利前進,並且能培養他們的判斷能力,防止他們誤入歧途";"理論應該培養未來的指揮官的智力,或者更正確他說,應該指導他們自修,而不應該陪著他們上戰場,這正像一位高明的教師應該引導和促進學生髮展智力,而不是一輩子拉著他走一樣。"(第1卷,123頁)總之,戰爭理論主要是幫助指揮官和從事戰爭的人們"確定思考的基本路線,而不應像路標那樣指出行動的具體道路。"(第1卷,124頁)
只有根據上述觀點,才能消除戰爭的理論與實踐的矛盾,建立一種令人滿意的作戰理論,即是說,建立一種有目的、切合實際的作戰理論。而且這種理論只要運用得當,就會不斷接近實際,以致消除理論脫離實際的反常現象。克勞塞維茨認為,要考察戰爭,必須要有相應的知識。這些知識可以從研究和思考中獲得,也可以從戰爭實踐中獲得。指揮官應該像蜜蜂從花里采蜜一樣,善於從戰爭生活中吸取精華。
在克勞塞維茨看來,是否運用戰爭史例是一回事,運用得是否恰當則是另一回事。並認為,能否正確地運用戰爭史例,直接關係到能否正確地說明和理解有關的戰爭問題。還由此扶出了運用戰爭史例的四個著眼點:"第一,用史例說明某種思想。在論述問題時,當作者的思想不能為人們所理解,或者容易被人誤解的情況下,引用戰爭中的史例來說明自己的思想,以保證讀者能正確理解作者的原意。
第二,用史例說明某種思想的運用。既一般地論述某種戰爭手段有效性的思想,又應注意引用戰爭史例指明使用手段時的各種具體情況。
第三,用史例證明自己的論點。當需證明戰爭中的某種現象或某種行動,可能會產生何種效果或結果時,用過去已發生的事實往往更有說服力。
第四,通過詳細敘述某一史例或列舉若干史例從中吸取某種教訓。

運用戰爭史例的兩條原則

一是必須詳舉史例。如果敘述某種歷史事實是要證明某種一般的真理,那么就必須確切而詳盡地闡述同這個論點有關的一切,必須把史實毫無遺漏地展示在讀者的眼前。"(第1卷,170頁)詳盡地敘述一個事件,往往要比簡單地提示十個事件更為有用。當然,還應注意在詳盡敘述戰爭史例的同時,把握史實的內在聯繫,否則,也不可能用史實證明理論上的真理。
二是儘量選擇最近的史例。只要最近的史例是大家都熟悉和經過研究的,就永遠是選擇史例的最好的來源。由於最近的史例往往同現代戰爭很近似,便於我們從中吸取教訓。相反,由於較遠的年代的條件不同,作戰方法也不同,因而它對現代作戰的教育意義和實際意義都比較小,當然,這些較遠年代的史實只要恰當,也並非絕對不能用。
克勞塞維茨在考察了韃靼人出征、古代共和國的戰爭、中世紀的戰爭,直到拿破崙的戰爭的歷史後指出:"各個時代有各個時代的戰爭,各有其特有的限制範圍。因此,儘管到處和時常有人企圖根據哲學原理制定戰爭理論,每個時代仍然保留有自己的戰爭理論。"(第3卷,877頁)即是說,根據戰爭實踐而制定的某種戰爭理論的原則是具有客觀真理性的,但它們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它們總會隨著時代、國家、軍隊和作戰方式的變化而改變。因此,戰爭理論的建立"必須考慮各個時代的特點"(第3卷,877頁)必須符合時代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克勞塞維茨還看到了戰爭理論的發展與社會關係變革之間存在著的必然聯繫。他在分析戰爭及其作戰方法變化發展的問題時認為,法國革命戰爭以及拿破崙戰爭所產生的令人驚嘆的成果,都是"社會狀況改變的結果"。"在軍事藝術領域內的新現象中,只有極小一部分可以算作新發明和新思想的結果,而大部分則是新的社會狀況和社會關係的改變所引起的。"(第2卷,729頁)

精神要素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克勞塞維茨所說的精神因素(或精神力量、精神要素、精神素質等),主要是指統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等。他在"軍事天才"一章中,專門探討了統帥的才能問題。在他看來

戰爭論戰爭論
,軍事天才是一種擅長軍事活動的高超的精神力量,它不是某一種力量,而是各種精神力量和諧的結合,是各種精神力量的綜合表現。

他還概括道,被稱為軍事天才的人,"與其說是有創造精神的人,不如說是有鑽研精神的人,與其說是單方面發展的人,不如是全面發展的人,與其說是容易激動的人,不如說是頭腦冷靜的人,在戰爭中我們寧願把子弟的生命以及祖國的榮譽和安全委託給這種人。"
克勞塞維茨認為,武德是軍人在戰爭這一特殊事業中所應具有的美德,是一種可以單獨考察的特殊的精神力量。
在他看來,武德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武德不同於單純的勇敢,更不同於對戰爭事業的熱情。普通人的勇氣是一種天賦的品質,而軍人的勇敢則必須服從更高的要求:服從命令,遵守紀律,遵守規則和方法,二是組成武德的晶體,必須依靠軍隊的團體精神才能凝結起來。所謂軍隊的團體精神,應是通過從軍隊這個團體的制度、規章和習慣,把戰爭中的種種精神要素固定下來。這種團體精神如同是把起作用的各種力量在一起的粘合劑。
他還對武德在個人和軍隊的特殊表現分別作了闡述"武德表現在個人身上就是:深刻了解這種事業的精神實質,激發、鍛鍊和吸取那些在戰爭中活動的力量,把自己的全部智力運用於這個事業,通過訓練使自己能夠確實而敏捷地行動,全力以赴,從一個普通人變成稱職的軍人。(第1卷,192頁)
他指出:"軍隊的武德是戰爭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第1卷,195頁)它只有在軍隊經歷了一系列戰爭並取得很多勝利,以及軍隊經常經受極度的勞累和困苦的結合中才能產生。一旦武德的幼芽長成粗壯的大樹,就可以抵禦不幸和失敗的大風暴及和平時期的鬆懈。
針對當時軍事理論界偏重物質因素而輕視精神因素的傾向,克勞塞維茨強調了精神因素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精神要素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它"貫穿在整個戰爭領域,(第1卷,187頁)具有重要的價值和驚人的作用,並對"軍事力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第1卷,101頁)在戰鬥過程中,精神力量的損失是決定勝負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在雙方物質損失相等的情況下,起決定作用的就只是精神力量。
克勞塞維茨也注意到物質因素的作用。在他看來,所謂物質因素,是指軍隊的數量、編成、各兵種的比例等。他認為,只有在摧毀對方物質方面得到的利益才是確實可靠的,在殺傷敵人、俘獲敵人和繳獲敵人火炮等方面獲得的利益,是"絕對的利益"。
他還闡明了戰爭的物質力量與精神力量在決定戰爭勝負中的作用的融合互助性。首先,"物質力量的作用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其次,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是相互助長的。在戰鬥過程中,"一方面,使敵人的精神遭受損失,可以看作是摧毀敵人的物質力量從而獲得利益的一種手段;另一方面,"繳獲的火炮和俘獲人員的數量也是產生精神效果的一種新的力量。"(第1卷,259頁)
儘管克勞塞維茨提出戰爭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是相輔相成,不可偏廢的,但又過分誇大了精神力量的作用。他曾作過這樣的比喻:"物質的原因和結果不過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結果才是貴重的金屬,才是真正的鋒利的刀刃。"(第1卷,188頁)

民眾戰爭是戰爭整個發酵過程的擴大和加強

克勞塞維茨對民眾戰爭一貫持贊成態度,並對民眾戰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

首先,民眾戰爭是不容忽視的戰爭現象。他認為,"一般說來,民眾戰爭應該看作是戰爭要素在我們這個時代突破了過去人為的限制的結果,看作是我們稱之為戰爭的整個過程的擴大和加強。"(第2卷,671頁)民心和民意是國家力量、軍事力量和作戰力量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精神力量只有在民眾戰爭中才能充分發揮出效果。

其次,民眾戰爭是戰爭發展的必然趨勢。克勞塞維茨通過戰爭史的考察認為,早先在韃靼人出征時,幾乎是全體民眾參加了戰爭;在古代共和國和中世紀,同樣是多數民眾參加了戰爭;然而,到18世紀,民眾卻根本沒有直接參加戰爭;法國大革命以後,民眾再一次大量地參加了戰爭。這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
克勞塞維茨曾對民眾武裝的特點作了十分形象的描述,他說,民眾武裝如同"燎原之勢"的"熊熊烈火"(第2卷,672頁),從四面圍困敵軍,燒毀敵軍的基地和交通線,破壞敵人的生命線。而敵人則難以對待這股無形的力量,敵人不可能像驅逐一隊士兵那樣趕走武裝的民眾,而武裝的民從卻可以十分巧妙地向四面八方散開。他們分散隱蔽,突然襲擊,機動靈活,時隱時現,神出鬼沒地採取一切手段打擊和削弱敵人,使敵人所到之地"處處都有抵抗的因素,但是,處處又都捉摸不到。"(第2卷,673頁)

但他又認為,民眾武裝並不是萬能的和無法對付的,而是要受到條件限制的,諸如戰爭須在本國腹地進行,而且有較大的迴旋餘地;國土須有山脈、森林、沼澤,或耕作地等較複雜的地形;戰爭持續時間較長,勝負不是由一次失敗決定的等。

與此同時,克勞塞維茨還闡述了使用民眾武裝的原則:第一,民眾武裝不宜對抗敵軍的主力,只能從外部和邊緣蠶食敵軍。

第二,民眾武裝不宜凝結成反抗的核心,但必要時可作相對的集中。

第三,民眾武裝的作戰應與正規軍的作戰結合起來。

第四,民眾戰爭只是戰略防禦手段,不能用於戰術防禦

由於克勞塞維茨的歷史觀是唯心主義的,因而反對從政治上把民眾戰爭作為一種鬥爭手段,未能從性質不同的戰爭中考察民眾武裝的作用,並且還把民眾武裝只看作是用於正規軍進行戰爭的自始至終的輔助手段,最終導致了其民眾戰爭理論的不徹底性。

進攻和防禦兩種作戰形式是相互交錯的

克勞塞維茨注意運用辯證法把進攻和防禦聯繫起來考察,在他看來,進攻和防禦是相反相成的。一方面,二者的原則性區別就在於,進攻者希望並採取行動,而防禦者則等待行動。另一方面,防禦的規則以進攻的規則為依據,而進攻的規則又以防禦的規則為依據。

進攻和防禦的相反相成在動態上的表現,必然導致二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進。在戰爭史上,"每一種防禦手段都會引起一種進攻手段",同樣,"一種進攻手段是隨著一種防禦手段的出現自然而然地出現的。"(第3卷,774頁)也就是說,當防禦的方法"一經確定,進攻就針對它們採取對策;防禦研究了進攻所使用的手段,於是又產生新的防禦原則。"(第2卷,507頁)進攻和防禦總是這樣相互作用並得到相互促進的。

克勞塞維茨尤其注意從內在矛盾方面揭示進攻和防禦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關係。他指出:"戰爭中的防禦(其中包括戰略防禦)決不是絕對的等待和抵禦,也就是說,決不是完全的忍受,而只是一種相對的等待和抵禦,因而多少帶有一些進攻因素。同樣,進攻也不是單一的整體,而是不斷同防禦交錯著的,"(第3卷,775頁)"正如沒有一個防禦戰局是純粹由防禦因素組成一樣,也沒有一個進攻戰局是純粹由進攻因素組成的。"(第3卷,847頁)

他更多的是從積極防禦的角度論述這個問題的。按照他的理解,所謂積極防禦是指目的消極但手段積極的防禦,即應在據守中攻擊敵人;所謂消極防禦是指目的和手段都消極的防禦,即單純據守不進行積極的還擊。

克勞塞維茨主張積極防禦而反對消極防禦,他說:"防禦決不能以絕對消極的概念為基礎"。(第3卷,1049頁)儘管有些防禦的主要基礎具有非常消極的性質,但它卻必須具備一些積極的手段,並通過各種方式利用這些手段去應付各種複雜的情況。他還認為,防禦的一條主要原則就是,決不要採取完全消極的防禦,而應採取積極的防禦。

他還闡述說,雖然等待是防禦的主要特徵和主要優點,但這只是就防禦的總的方面而不是各個部分而言的,戰爭中的防禦不能是單純的忍受。防禦應由等待和行動這兩個性質不同的部分組成,沒有等待,防禦就不成其為防禦;沒有行動,戰爭就不成其為戰爭。要想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在防禦中決不能沒有攻擊部分,攻擊部分能夠而且必然會帶來決定勝利的一切。"防禦這種作戰形式決不是單純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擊組成的盾牌。"(第2卷,476頁)

克勞塞維茨還論述了進攻和防禦的地位問題。他認為,進攻是一種具有積極目的的較弱的作戰形式,防禦是一種具有消極目的的較強的作戰形式。防禦這種作戰形式就其本身來說比進攻這種作戰形式強。

所謂進攻的積極目的指的是"占領",所謂防禦的消極目的則是指的"據守"。而據守比奪取容易。因為防禦可以充分利用許多進攻者無法利用的有利條件,例如,進攻者沒有利用的時間防禦者都可以利用;防禦者可以坐得其利等待進攻者;防禦者可享用地形之利抗擊進攻者;防禦者能較之進攻者更好地獲得民眾的支持等等。因此,假定使用的是同一支軍隊,進行防禦就比實施進攻容易。
克勞塞維茨認為,進攻與防禦不僅相互作用,相互包含,而且可以相互轉化。他寫道:"在現實中,進攻活動,也就是進攻的企圖和措施,常常不知不覺地以防禦為其終點,正如防禦計畫以進攻為其終點一樣",(第3卷,779頁)"如果說成功的防禦可以不知不覺地轉為進攻,那么進攻也可以不知不覺地轉為防禦。"(第3卷,780頁)
但他又對進攻轉入防禦和防禦轉入進攻持不同的態度,他把前一種轉化看作是不得已的下策。他認為,還擊是防禦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而進攻則不同,進攻行動本身是一個完整的概念,它本來並不需要防禦。進攻行動中的防禦非但不是進攻的有效準備和加強,反倒是一種妨礙前進的阻力,是進攻的致命傷。這種看法似乎是有失偏頗的。儘管克勞塞維茨反對進攻過程中的防禦行動,但同時又提出了不能超越"進攻的頂點"的思想
所謂"進攻的頂點"指的是適情停止進攻的時刻。也就是說,進攻者必須掌握時機,量力而行,適可而止。當發現進攻力量已大為削弱,又無法彌補,餘下的力量還足以進行有力的防禦,而敵人反攻力量還未形成時,就應當機立斷,立即轉入防禦。否則,若錯過這個時機,就必然會超過"進攻的頂點",陷入難以挽回的不利境地,招致重大損失甚至失敗。
但適時把握"進攻的頂點"又並非易事。由於在很多場合受多種因素的制約,進攻者往往"會在運動的洪流中不知不覺地超出均勢的界限,超過勝利的頂點。甚至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進攻者在進攻所特有的精神力量的支持下,雖然已經精疲力竭,可是他卻像拉著沉重的東西上山的馬一樣,會感到繼續前進比停下來的困難還要少些。(第3卷,848頁)
要依靠迅速而準確的判斷發現"進攻的頂點",作為統帥,必須不被各種表面的現象所迷惑,不因一時的勝利而沖昏頭腦,而應力求全面考慮時刻都在不斷變化的各種情況,以便及時定下停止進攻的決心,適時轉入防禦。
與上述進攻中的防禦因素對進攻是有害的看法不同,克勞塞維茨把防禦中的進攻因素看作是有益於防禦的。他認為,防禦轉化為進攻,"以防禦開始而以進攻結束,是戰爭的自然過程。"(第2卷,477頁)
他論述說:"既然防禦是一種較強的但帶有消極的目的的作戰形式,那么,自然只有在力量弱小而需要運用這種形式時,才不得不運用它。一旦力量強大到足以達到積極的目的時,就應該立即放棄它。"(第2卷,477頁)
任何一次防禦,一旦用盡了防禦的目的,就應該根據自己的力量轉入進攻。就是說,當防禦者取得顯著優勢時,就等於走完了自己的使命,它如果不自甘滅亡,就必須利用這一優勢進行反攻。應該把轉入反攻看作是防禦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是防禦發展的必然趨勢。"迅速而猛烈地轉入進攻(這是閃閃發光的復仇利劍)是防禦的最光彩的部分。"(第2卷,495頁)

戰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準則是集中兵力

克勞塞維茨指出:"數量上的優勢不論在戰術上還是戰略上都是最普遍的致勝因素。"(第1卷,204頁)並對數量上的優勢作了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的區分。
所謂數量上的絕對優勢,也就是把儘量多的兵力投入戰爭。他認為,在當時的歐洲,各國的武器、裝備、組織和編制十分相似,只是軍隊的武德和統帥才能稍有差別。在這種情刑即使最有才能的統帥,也很難戰勝擁有一倍優勢兵力的敵軍。因此,進行戰爭的"首要的規則應該是儘量多的兵力投入戰場",(第1卷,207頁)"以便自己在兵力上占優勢,至少不能讓敵人在兵力上占優勢。"(第1卷,207,208頁)
他還指出:"如果我們不抱偏見地研究現代戰史,那就必須承認,數量上的優勢越來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決定性的戰鬥中儘可能多地集中兵力這個原則,在現在必須提到過去更高的地位。"(第2卷,363頁)尤其是交戰雙方在科學水平、武器裝備和訓練等方面越是處於均勢,兵力的對比就越起決定性的作用。
克勞塞維茨認為,當敵我力量的對比不能取得絕對優勢時,就應力求通過巧妙的使用軍隊,在決定性的地點和時機最大限度地集中優勢兵力,以造成相對的優勢。他還把數量上的相對優勢進一步區分為空間上的兵力集中和時間上的兵力集中。
所謂空間上的兵力集中,應是在主要的方向和決定性的地點上,巧妙地集中儘可能多的優勢兵力。克勞塞維茨指出,在決定性的地點上集中優勢兵力"是十分重要的,即使在一般情況下,無疑也是一個最重要的條件。"
所謂時間上的兵力集中,就是在關鍵和有決定意義的時機,同時集中使用全部兵力。在克勞塞維茨看來,雖然在戰術上兵力可以逐次使用,但在戰略上兵力卻只能同時使用。即是說,"一切用於某一戰略目的的現有兵力應該同時使用,而且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於一切行動和一個時刻就越好。"(第1卷,227頁)
克勞塞維茨由此概括闡明:"數量上的優勢應該看作是基本原則,不論在什麼地方都是應該首先和儘量爭取的",(第1卷,209頁)"戰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準則是集中兵力","我們要嚴格遵守這一準則,並把它看作是一種可靠的行動指南。"(第1卷,219頁)
克勞塞維茨還認為,僅僅集中了兵力,構成數量上的相對優勢,還不等於有了現實的勝利。在此前提下,還必須進一步找到敵人抵抗的重心。按照他的解釋,戰爭領域的所謂重心,是指為整體所依賴的力量和運動的中心,亦即敵人整體所依賴的核心、要害、關鍵,及具有決定意義的部位或方面。敵人的重心一旦受到致命打擊,其整體就會失去平衡,趨於失敗。
對此,克勞塞維茨提出了兩條打擊敵人的重心必須遵循的原則:其一,不管所要打擊的敵人重心是什麼,"戰勝和粉碎敵人軍隊始終都是最可靠的第一步,並且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極為重要的。"(第3卷,880頁)
其二,為了"儘可能集中地行動",應儘量"把敵人的力量歸結為儘可能少的幾個重心,如果可能,歸結為一個重心;同時,把對這些重心的打擊歸結為儘可能少的幾次主要行動,如果可能,歸結為一次主要行動;最後,把所有的次要行動儘可能保持在從屬的地位上。"(第3卷,913頁)他還指出:"集中兵力和分散兵力是兩種相反的傾向,軍隊傾向於這一方面和那一方面的程度取決於軍隊的性質適應於這一方面和那一方面的程度。但是,在最緊要的關頭,適於集中的軍不能始終集中在一起,適於分散的軍隊也不能單靠分散活動取得成果。"(第2卷,468頁)並且,他既承認分散兵力的合法性,又特彆強調分散兵力的條件性。
總之,克勞塞維茨不僅把集中兵力作為戰術的原則,而且還從戰略的高度,把它作為整個作戰指導的基本原則,這無論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但他為了強調集中全部兵力於主力會戰,連戰略預備隊都反對保留的看法,又是不足取的。
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是軍事思想史上自覺運用辯證法系統總結戰爭經驗的戰爭理論經典。該書出版後,曾受到各國軍界的極大重視。美國本世紀80年代出版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戰爭指導"的條目提出,克勞塞維茨是第一位偉大的戰略學家,是現代戰略學研究的鼻祖。他的不朽著作《戰爭論》不愧為全面研究軍事學術的最佳理論著作,在某種程度上講,他的著作就是戰略學的"聖經"。
英國軍事歷史學家麥可·霍德華認為,克勞塞維茨的巨著《戰爭論》,可能在許多年裡,將要成為一切認真從事戰爭與和平研究的人的基本典籍。他的著述深度和創造性把戰爭研究引向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其中關於從總體上探討戰略等問題的一些觀點,今後仍然是幾乎所有談及此類問題的新理論的出發點。
日本《現代戰略論》一書的作者小山內宏認為,克勞塞維茨是近代制定科學戰略論、具有軍事天才的一個人。他在其不朽的古典戰略論--《戰爭論》中揭示了戰爭的本質,其戰略理論正在成為歐美現代戰略思想的出發點。在現代戰爭中,克勞塞維茨的戰略思想仍以其現實意義在向前發展。
在德國,一些資產階級軍事家都把克勞塞維茨看作是他們的"開山祖師",對《戰爭論》推崇備至。曾任德軍參謀長的施利芬,在《戰爭論》第5版導言中寫道,克勞塞維茨的戰爭學說,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看,都是有史以來有關戰爭的論述中最高超的見解。從根本上說,我們指揮官所表現出來的優勢,完全淵源於《戰爭論》這部作品,通過它造就了整整一代傑出的軍人。
蘇聯《論資產階級軍事科學》一書的作者米爾施泰因等人評價《戰爭論》說:"許多年來,直到當代,克勞塞維茨的這本書一直是各國資產階級軍事專家、軍官和將軍們的必讀書。在克勞塞維茨死後,資產階級軍事科學還沒有第二部如此完整地闡述最一般的戰爭原理和戰爭哲學的著作。"克勞塞維茨在很大程度上發展了資產階級軍事科學,特別是在戰爭哲學、戰爭最一般的理論原則方面發展了資產階級軍事科學。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也很重視對《戰爭論》的研究,並且對克勞塞維茨及其有關論點作了很高的評價。恩格斯稱克勞塞維茨是普魯士軍事學術界的第一流人物,"在軍事方面同若米尼一樣,是全世界公認的權威人士"。恩格斯還在致馬克思的信中寫道:"目前我正在讀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哲理推究的方法很奇特,但書本身是很好的。"馬克思也認為,克勞塞維茨具有近乎機智的健全推斷能力。
列寧稱克勞塞維茨是非常有名和造詣極高的軍事問題的著作家。並高度評價克勞塞維茨關於"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這一論斷的基本思想,在20世紀,已為一切善於思考的人所接受,"馬克思主義者始終把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考察每一戰爭的意義的理論基礎,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從這個觀點出發來考察各種戰爭的。

基本原則

德國軍事大師克勞塞維茨總結了會戰四原則:
(1)用最高的精力使用我們所可能動用的一切兵力。
(2)儘可能集中兵力在準備作決定性打擊的點上。
(3)不可浪費時間,行動快速始可制敵機先。奇襲,為獲致勝利的最強力因素。
(4)用最高的精力來追隨已獲的成功。追擊已敗的敵人實為獲致勝果的唯一手段。
簡而言之為:目標和數量的原則;兵力集中和兵力節約的原則;奇襲的原則;追擊的原則。
會戰的四原則可以用廣義動量定理來解釋。
關於第一條(1)用最高的精力使用我們所可能動用的一切兵力。這是指儘可能的增加作戰力量,這是力的第一個要素,力的大小對作用效果有影響,力越大,效果越大。在廣義動量定理公式Fαt=MV中,增大力F的大小,會使成果MV增大。
第二條(2)儘可能集中兵力在準備作決定性打擊的點上。指的是力的三要素中的作用點。力的作用點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點不同,效果不同。集中兵力於決定性的打擊點上,決定性的打擊點就是兵力的作用點。向決定性的打擊點集中兵力,才能取得決定性的成果。第三條(3)不可浪費時間,行動快速始可制敵機先。奇襲,為獲致勝利的最強力因素。不可浪費時間指的是廣義動量定理公式Fαt=MV中的時間,增加時間t會使成果MV增大。行動快速始可制敵機先指快速行動可以使敵人沒有準備,措手不及,這樣敵人的抵抗能力變弱,更容易取得成果,行動快速就是相對於敵人增加了力量的作用時間t。李德·哈特說:“最普通的錯誤是:使你的對手,有自由和時間來集中他的兵力,而用以對抗你的集中兵力”。行動快速能增加成果MV中的廣義速度V,增加廣義速度,成果MV便會增大。奇襲就是指改變力量的方向α,由於敵人在此方向上沒有準備,所以取得的成果也會增加。
第四條(4)用最高的精力來追隨已獲的成功。追擊已敗的敵人實為獲致勝果的唯一手段。敵人潰敗時,會選擇逃亡,此時敵人的隊形散亂,不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抗,敵人的抵抗力變得很弱,而相比較下,勝利方的力量F則變得更強。在廣義動量定理公式Fαt=MV中的F相對變大,則取得的成果MV便會增大。勝利的精神作用容易提高士兵的戰鬥力,而失敗的精神作用會降低士兵的抵抗力。並且在追擊敵人的過程中,敵人由於急於逃命,則更容易從敵人手中獲得戰利品,從而增加勝利的成果,並且相應的減少了敵人的戰爭資源。追擊已敗的敵人也可以用系統思考來分析,這是雙方兵力對抗的一個互動過程。

名言摘錄

1、恐懼來自於對身體的關注,勇氣則是出於對精神生存的需求。
2、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3、消滅敵人軍隊的企圖是戰爭的長矛。
4、戰爭只能根據概然性的規律推斷。
5、戰爭理論不是死板的規定而應是一種考察。
6、軍隊的武德是戰爭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
7、民眾戰爭是戰爭整個發酵過程的擴大和加強。
8、戰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準則是集中兵力。
9、戰爭無非是擴大了的搏鬥。目的是打垮對方,讓對方服從自己的意志。
10、戰爭是迫使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
11、人與人之間的鬥爭本來就包含敵對意圖和敵對感情這兩種不同的要素。
12、軍事活動總是少不了危險,而在危險中最可貴的精神力量是什麼呢?是勇氣。
13、雖然人的理性總喜歡追求明確和肯定,但是人的感情卻往往嚮往不肯定。

歷史影響

《戰爭論》的思想魅力,在於它凝聚了之前世代的戰爭智慧,又鮮明呼應了此書誕生時代的軍事變遷,而這個時代又是此後新起的現代性世界的發端。換句話來說,克勞塞維茨生活於一個革命的年代,又是戰爭工業化開始興起的年代。16世紀以來歐洲人的對外征服,在加速自身的工業化進程的同時,又全面改變了歐洲的經濟、社會生活面貌,它在思想上的表現就是啟蒙運動的民主、自由、人權思想,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歐洲,並在歐洲結出資產階級革命的果實。
《戰爭論》在西方軍事科學中首次明確提出了交戰、戰局乃至整個戰爭的一些實施原則:如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儘可能的兵力於主突方向;發揮軍事行動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堅決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戰果。克勞塞維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勝作用,這也是他對軍事理論的重大貢獻。克勞塞維茨認為,主要精神力量是:統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然而,由於克勞塞維茨沒有弄清戰爭的社會本質和民眾在戰爭進程中、戰爭結局中的決定性作用,過分地誇大了統帥的作用,因此他就無法認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
在中國,蔣介石和毛澤東都認真研討過《戰爭論》,對《戰爭論》皆推崇有加。延安時期毛澤東在窯洞裡研讀《戰爭論》,寫出《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和《論持久戰》等著名論著,總結了中國革命戰爭經驗,成為這一階段的標誌性成果。在毛澤東的帶動下,延安掀起了一股學習研究《戰爭論》的熱潮。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軍事思想指導下,參研《戰爭論》等外國軍事名著,緊密聯繫中國革命戰爭實踐,推陳出新,提出了獨創的適合中國革命戰爭特點的軍事指導理論。
《戰爭論》以及克勞塞維茨死後出版的一系列著作,構成了西方軍事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完整階段。

歷史地位

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是軍事思想史上自覺運用辯證法系統總結戰爭經驗的戰爭理論經典。該書出版後,曾受到各國軍界的極大重視。美國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大不列顛

《戰爭論》《戰爭論》
百科全書》"戰爭指導"的條目提出,克勞塞維茨是第一位偉大的戰略學家,是現代戰略學研究的鼻祖。他的不朽著作《戰爭論》不愧為全面研究軍事學術的最佳理論著作,在某種程度上講,他的著作就是戰略學的"聖經"。
英國軍事歷史學家麥可·霍德華認為,克勞塞維茨的巨著《戰爭論》,可能在許多年裡,將要成為一切認真從事戰爭與和平研究的人的基本典籍。他的著述深度和創造性把戰爭研究引向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其中關於從總體上探討戰略等問題的一些觀點,今後仍然是幾乎所有談及此類問題的新理論的出發點。
日本《現代戰略論》一書的作者小山內宏認為,克勞塞維茨是近代制定科學戰略論、具有軍事天才的一個人。他在其不朽的古典戰略論--《戰爭論》中揭示了戰爭的本質,其戰略理論正在成為歐美現代戰略思想的出發點。在現代戰爭中,克勞塞維茨的戰略思想仍以其現實意義在向前發展。
在德國,一些資產階級軍事家都把克勞塞維茨看作是他們的"開山祖師",對《戰爭論》推崇備至。曾任德軍參謀長的施利芬,在《戰爭論》第5版導言中寫道,克勞塞維茨的戰爭學說,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看,都是有史以來有關戰爭的論述中最高超的見解。從根本上說,我們指揮官所表現出來的優勢,完全淵源於《戰爭論》這部作品,通過它造就了整整一代傑出的軍人。
蘇聯《論資產階級軍事科學》一書的作者米爾施泰因等人評價《戰爭論》說:"許多年來,直到當代,克勞塞維茨的這本書一直是各國資產階級軍事專家、軍官和將軍們的必讀書。在克勞塞維茨死後,資產階級軍事科學還沒有第二部如此完整地闡述最一般的戰爭原理和戰爭哲學的著作。"克勞塞維茨在很大程度上發展了資產階級軍事科學,特別是在戰爭哲學、戰爭最一般的理論原則方面發展了資產階級軍事科學。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也很重視對《戰爭論》的研究,並且對克勞塞維茨及其有關論點作了很高的評價。恩格斯稱克勞塞維茨是普魯士軍事學術界的第一流人物,"在軍事方面同若米尼一樣,是全世界公認的權威人士"。恩格斯還在致馬克思的信中寫道:"目前我正在讀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哲理推究的方法很奇特,但書本身是很好的。"馬克思也認為,克勞塞維茨具有近乎機智的健全推斷能力。
列寧稱克勞塞維茨是非常有名和造詣極高的軍事問題的著作家。並高度評價克勞塞維茨關於"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這一論斷的基本思想,在20世紀,已為一切善於思考的人所接受,"馬克思主義者始終把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考察每一戰爭的意義的理論基礎,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從這個觀點出發來考察各種戰爭的。

目錄

第一卷

第一篇 論戰爭的性質
第一章 什麼是戰爭
第二章 戰爭中的目的和手段
第三章 軍事天才
第四章 戰爭中的危險
第五章 戰爭中的勞累
第六章 戰爭中的情報
第七章 戰爭中的阻力
第八章 結束語
第二篇 論戰爭理論
第一章 軍事藝術的區分
第二章 關於戰爭理論
第三章 軍事藝術或軍事科學
第四章 方法主義
第五章 批判
第六章 關於史例
第三篇 戰略概論
第一章 戰 略
第二章 戰略要素
第三章 精神要素
第四章 主要的精神力量
第五章 軍隊的武德
第六章 膽 量
第七章 堅 忍
第八章 數量上的優勢
第九章 出敵不意
第十章 詭 詐
第十一章 空間上的兵力集中
第十二章 時間上的兵力集中
第十三章 戰略預備隊
第十四章 兵力的合理使用
第十五章 幾何要素
第十六章 軍事行動中的間歇
第十七章 現代戰爭的特點
第十八章 緊張與平靜——戰爭的力學定律
第四篇 戰 斗
第一章 引 言
第二章 現代會戰的特點
第三章 戰鬥概論
第四章 戰鬥概論(續)
第五章 戰鬥的意義
第六章 戰鬥的持續時間
第七章 決定戰鬥勝負的時刻
第八章 戰鬥是否需經雙方同意
第九章 主力會戰——決定主力會戰勝負的時刻
第十章 主力會戰(續)——勝利的影響
第十一章 主力會戰(續)——會戰的運用
第十二章 戰略上利用勝利的手段
第十三章 會戰失敗後的退卻
第十四章 夜間戰鬥

第二卷

第五篇 軍 隊
第一章 引 言
第二章 戰區、軍團和戰局
第三章 兵力對比
第四章 各兵種的比例
第五章 軍隊的戰鬥隊形
第六章 軍隊的一般配置
第七章 前衛和前哨
第八章 先遣部隊的行動方法
第九章 野 營
第十章 行 軍
第十一章 行 軍(續)
第十二章 行 軍(續)
第十三章 舍 營
第十四章 給 養
第十五章 作戰基地
第十六章 交通線
第十七章 地 形
第十八章 制 高
第六篇 防 御
第一章 進攻和防禦
第二章 進攻和防禦在戰術範圍的比較
第三章 進攻和防禦在戰略範圍的比較
第四章 進攻的向心性和防禦的離心性
第五章 戰略防禦的特點
第六章 防禦的手段
第七章 進攻和防禦的相互作用
第八章 抵抗的方式
第九章 防禦會戰
第十章 要 塞
第十一章 要 塞(續)
第十二章 防禦陣地
第十三章 堅固陣地和營壘
第十四章 側面陣地
第十五章 山地防禦
第十六章 山地防禦(續)
第十七章 山地防禦(續)
第十八章 江河防禦
第十九章 江河防禦(續)
第二十章 一 沼澤地防禦
二 泛濫地防禦
第二十一章 森林地防禦
第二十二章 單線式防禦
第二十三章 國土的鎖鑰
第二十四章 翼側活動
第二十五章 向該國腹地退卻
第二十六章 民眾武裝
第二十七章 戰區防禦
第二十八章 戰區防禦(續)
第二十九章 戰區防禦(續)——逐次抵抗
第三十章 戰區防禦(續)——不求決戰的戰區防禦

第三卷

第七篇 進 攻(草稿)
第一章 從進攻與防禦的關係看進攻
第二章 戰略進攻的特點
第三章 戰略進攻的目標
第四章 進攻力量的削弱
第五章 進攻的頂點
第六章 消滅敵人軍隊
第七章 進攻會戰
第八章 渡 河
第九章 對防禦陣地的進攻
第十章 對營壘的進攻
第十一章 山地進攻
第十二章 對單線式防線的進攻
第十三章 機 動
第十四章 沼澤地、泛濫地和森林地的進攻
第十五章 尋求決戰的戰區進攻
第十六章 不求決戰的戰區進攻
第十七章 對要塞的進攻
第十八章 對運輸隊的攻擊
第十九章 對舍營的敵人軍隊的進攻
第二十章 牽制性進攻
第二十一章 入 侵
附 錄 關於勝利的頂點
第八篇 戰爭計畫(草稿)
第一章 引 言
第二章 絕對戰爭和現實戰爭
第三章 一 戰爭的內在聯繫
二 關於戰爭目的的大小和使用力量的多少
第四章 對戰爭目標的進一步探討——打垮敵人
第五章 對戰爭目標的進一步探討(續)——有限目標
第六章 一 政治目的對戰爭目標的影響
二 戰爭是政治的一種工具
第七章 有限目標的進攻戰
第八章 有限目標的防禦戰
第九章 以打垮敵人為目標的戰爭計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